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代表委员话语权的新考验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30日11:07  人民论坛杂志

  代表委员话语权的新考验

  朱 力 《 人民论坛 》(2010年第7期)

  “两会”代表和委员在参政、议政的时候,要珍惜自己的话语权的使用。要将困扰中国社会发展的各种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问题提出来,并找出解决的办法。提案尽可能提出操作性的建设性意见,而不只是应景性的表态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进入了经济体制转轨与社会结构的转型时期,期间产生了大量的社会问题(这是广义的概念,包括政治、经济等各类问题),例如,经济领域的就业问题,政治领域的腐败问题,社会领域的两极分化问题等,这些问题不解决,会阻碍社会的顺利发展。“两会”代表和委员,某种意义上就是为了解决这种社会问题,出谋划策,让中国社会更好地发展而来的。每年的“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件,全国百姓关心,国际媒体瞩目。全中国具有政治话语权,具有参政或议政资格的各个阶层的精英,聚集在一起共商国家大事。在某种意义上,“两会”的政策建议与法规制定,决定着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走向。

  社会问题的产生与解决通常有几个阶段:

  利益受损集团的强烈不满。利益受损集团是指直接受到某类社会问题伤害的对象。他们对某种社会问题感受最深,往往最早发出不满与呼吁。但此时由于问题尚在萌芽期,公众并不知道其危害性,这些不满和呼吁往往不被人们重视。

  传播媒介的宣扬和推动。传播媒介将某一受社会问题伤害的利益受损集团的遭遇详细报道出来,引起全社会各个阶层的关注,上升为“公共麻烦”,向公众警示社会问题的严重性,将这一社会问题提升到公共领域进行讨论。

  专家学者的评论。对社会问题敏感度较高的群体通常包括记者、从事社会科学的学者(也有一些从事自然科学的学者)等知识分子。他们具有较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敢于讲真话。他们拥有专业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在社会公正价值的基础上对社会各种问题作理性的思考,探讨问题的原因、产生的危害以及消除它的对策。他们的理性分析使公众对社会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入。这些人虽然没有权力,但却有较大的话语权和较大的社会影响,传播媒介也比较重视他们的观点,往往主导着社会舆论。

  公众普遍的认同。当某一社会现象被相当多的社会成员所认同为社会问题时,会在社会成员心理上产生巨大的压力和不安全感,形成要求解决社会问题的需要,并形成一致的社会舆论压力,促使管理者表示态度和进行干预。

  社会管理集团的认可与支持。最后将某一社会现象确定为社会问题,通常是握有解决社会问题的决策权力和资源的社会管理集团。管理集团的表态比起其它集团来更为慎重,因为一旦公开承认,就意味着政府正式承担起解决问题的社会责任,将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各种相应的政策法规和策略,提供各种解决社会问题的物质条件,使解决社会问题由纸上谈兵到具体落实,逐步地制度化。

  “两会”代表和委员作为中国最有话语权的群体,在解决社会问题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们在确定社会问题的前几个环节中,能够发挥影响舆论的作用,在“两会”中,更是可以通过意见与提案,参与对社会问题的解决过程。因此,社会各个阶层、全社会对代表和委员寄予极大的期望。希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参政、议政的时候,要珍惜自己的话语权的使用。在有限的时间内,表态性的、赞扬性的话少讲,真话、真问题多讲。要将困扰中国社会发展的各种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问题提出来,并找出解决的办法。因此,提案要有社会公正的价值理念,尽管他们是社会不同阶层与利益群体的代表,但要尽可能代表大众的问题,而不是小众的问题。提案尽可能提出操作性的建设性意见,而不只是应景性的表态。切实地为消除我国改革中的困难、障碍、矛盾、冲突出谋划策,做出贡献。(作者为南京大学教授、博导)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