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的未来
专访国资委主任李荣融
“政府不能过多干预企业,不要发指令,但可以提出目标。企业的事应该由企业来决策。如果要干预,也要承担责任。”
文/《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樊婷
刚刚过去的2009年,全球经济危机肆虐之际,中国经济实现了8.7%的增长,远高于全球经济1%的增长水平,成为全球经济摆脱金融危机影响、实现增长的重要因素。
国有企业成为2009年中国经济“保增长”成功的中坚力量。国资委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2.6万亿元,比2008年增长6%,累计实现利润7977亿元,增长14.6%。国资委在2009年初制定的各项经营指标,基本实现。
但是在2009年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外部环境之下,部分国有企业的规模扩张和强势拓展,亦引起了业界和学界的争论。近日,就市场广泛关注的“国进民退”、国有企业的监管和治理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接受了《财经国家周刊》的专访。
国资委:站在股东的位置来说话
《财经国家周刊》:国资委成立7年来,国有企业的面貌发生了很大改观。尤其在2009年的金融危机中,央企实现利润大大超出了年初的预期,给国民经济实现“保增长”贡献了力量。总结这7年的经验,国资委管理国有企业的思路是什么?
李荣融:我的体会是,不论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还是国有企业,都要遵循企业发展规律,否则不会成功。这几年国有企业有些变化,也是因为我们有意识地努力按照企业发展规律来办事。
首先是落实责任。以前,国有企业管理职能分散在多个部门,出现过“五龙治水”、“九龙治水”的局面,责任无法落实,企业也搞不好,这几年变化的第一件事就是落实责任,建立经营业绩考核体系,把搞好企业的责任层层落实。
第二步则是激励和约束到位。在激励方面,我认为企业要承担经济责任,就要给予与责任相应的回报。中央企业薪酬构架中三分之一是基薪,三分之二是绩效薪,所以落实责任的好坏,在薪酬里能够马上体现出来。同时,对重大决策失误和重大财产损失实行责任追究。
我认为,作为政府不能过多干预企业,不要发指令,但可以提出目标。企业的事应该由企业来决策。如果要干预,也要承担责任。
《财经国家周刊》:国资委的职责是监督和管理国有资产,您刚才提到不能干预企业的自主性,但国资委又要行使监管职责,国资委怎样确定自己的定位?
李荣融:国资委是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也就是股东代表,所以国资委是站在股东的位置来说话。首先国资委要提出企业的发展目标,要求投资回报率;其次是要确定企业的主业,股东要明确知道投资的企业是做什么的,在这个问题上,不是管理层来决定,而是由股东来决定。确定好主业和目标后,由企业依法自主经营,国资委最后进行审计考核。
《财经国家周刊》:一些舆论认为国有企业之所以能够盈利,是因为在资金、市场上具有独占性的地位、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竞争并不公平。您怎么看待这种说法?
李荣融:我认为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现在的体制与过去的老体制有很大的变化。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是政府的附属物,国家给予国有企业的条件是最好的,编制计划时首先满足的是国有企业。但国有企业的表现却没有今天好,原因是采取的措施是与企业的发展规律相违背的。现在是市场经济体制,特别是国资委成立以后,国家变成了单纯的股东。在这种条件下,企业到银行贷款,利率并没有优惠;在市场上竞争,产品也不会因为是国有企业而更受青睐。竞争的环境和条件都改变了,国有企业在竞争中成长起来发展壮大,如果没有进入市场经济这样的竞争,国有企业的发展不会这么快。
逐步地、稳妥地退
《财经国家周刊》:金融危机爆发后,政府出台了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不少国企逆市扩张,所以现在舆论一直在谈论“国进民退”或是“新国有化”。另一方面,国资委一直在强调实现国有经济合理布局调整,“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您怎么看待国资的“进”、“退”问题?
李荣融:市场经济要维护的就是优胜劣汰。所以现在企业成功与否,都是竞争的结果,如果国有企业发展得不好,也得退。这几年并不是所有的中央企业都发展得很好,也有退出的,如三九集团。
现在很多国有企业都是处在竞争性行业里。以钢铁企业为例,大家觉得宝钢、武钢、鞍钢的条件很好,但这些企业卖的钢材和其他企业的钢材都是在同一个市场上,都是市场化采购;但另一方面,这些企业的负担要比别的企业重得多。与美国、日本、韩国的钢铁厂相比,我们这三家钢铁企业每一万吨钢的用工数量高出82个人。在现有情况下,国有企业不能裁员,所以只能靠产品升级。类似这种竞争,我认为没有太多的政府因素或是外界提供什么优惠条件。
在一些垄断行业,有舆论认为没有太开放,如石油石化领域,只有中石油、中石化几家大户。我承认的确没有太开放,这有一个开放的过程。这种局面对企业来说有利有弊,有利的一面是竞争者少,但也有不利的一面。例如,2008年油价上涨到140美元时,国内的油价却不准同步上浮,所以2008年因为进口油和成品油的差价,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家企业补贴了1680亿元。但我认为这样做是正确的,如果当时中国的成品油价放开和国际油价一样浮动的话,国内经济无法承受。这是国有大企业应该承担的责任。
我认为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平稳发展,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财经国家周刊》:控制价格在某些特殊时候能够发挥正面的作用,但长此以往并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应该怎么办?
李荣融:我认为中国还是应该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但现阶段,以油价为例,放开价格需要一个过程。要考虑到下游企业的承受能力,只能逐步来提高,如果不具备承受能力时贸然放开,这些企业就会很困难。
《财经国家周刊》: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观点,国企要逐步从竞争性行业里退出,国资委对此如何看?
李荣融:国有企业承担的任务主要有三个:第一是企业要有活力;第二是要有控制力,要控制住国家需要控制的领域,保证国家经济平稳;第三是要有影响力。国有企业不像一般企业,不能随便关门裁员。以中铁建总公司为例,承担了160万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如果这种企业倒闭会对国民经济造成很大的伤害。
在市场经济这一段路上,国有企业扮演着一个特殊的角色。所以我的观点是,市场竞争的规则比较健全了,国有企业应该是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逐步地、稳妥地退。国有企业有进有退,目的是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财经国家周刊》:房地产是一个竞争性行业,但同时又是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领域。国有资本,尤其是中央企业如何把握在该领域的布局调整?
李荣融:2003年国资委成立以来,中央企业房地产业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先后确认和公布了16户以房地产作为主业的中央企业, 房地产企业数量大为减少,集中度明显提高,但是,目前还有78户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中央企业开展了房地产业务。对现有的16户以房地产为主业和78户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中央企业,国资委有明确要求和工作部署。
16户有房地产主业的中央企业要提高认识,认真吃透国家关于房地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高度关注民生和当前房地产市场走势,在促进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中发挥骨干作用。
78户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中央企业,要加快调整步伐,在完成阶段性任务后有序退出。
我始终强调,中央企业不仅要履行好经济责任,还要切实履行好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要自觉执行好国家的经济政策。
国有资本要代表未来产业发展方向
《财经国家周刊》:进入2010年,国家即将编制“十二五”发展规划,国资委对国有企业的发展是怎样规划的?
李荣融:在一些成熟的领域,国有资本的股份可以下降,国有资本要进入代表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新领域。客观来说,在起步阶段,新领域并没有太多赚钱的机会,但国有企业要去做,因为这是国家需要。等到新兴产业发展起来了,其他资本愿意往这个领域投资了,国有资本又要逐步地退出了。我认为,在国民经济中,国有企业一直要扮演着一个让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角色。
《财经国家周刊》:未来十年、二十年,国有企业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李荣融:国有企业未来的方向,要调结构,真正实现有活力、有控制力、有影响力。一个国家的影响力,很重要部分是通过企业来体现的。国有企业按照这个路子来走,发展之路会越走越宽,企业也会越做越强,越做越大。
我们也要吸取国外大企业失败的教训,如安然和雷曼兄弟,着力把公司治理结构做好。其次是要把企业的主业理得更清,在一些市场成熟的领域,我们要退出,因为我们要培育的是巨型企业,但同时我们也还要有一批优秀的中小企业,形成一个竞争力比较强的结构。
《财经国家周刊》:按照这种发展思路,国资委未来的角色在哪里?
李荣融:将来国资委很重要的责任要放到监管上。国资委给企业确定好主业和发展目标,怎样发展是企业董事会该做的事情。现在一部分企业的总经理还是由国资委来选拔,这些将来都是由企业的董事会来决定。国资委要做的是选好股东代表,国资委对股东代表进行评价、跟踪,确保股东代表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国资委未来的工作要超前研究,确保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企业,在任何情况下不出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