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文章:中美双方各退一步
在胡锦涛主席访美前夕,中美双方相互释放出了缓和关系的信号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皇甫平丽
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4月3日宣布,美国政府推迟公布原定于15日发布的主要贸易对象国经济和汇率政策情况报告,这意味着美将延缓作出是否为中国贴上“汇率操纵国”标签的决定。
盖特纳在声明中说,未来3个月内美国将和有关方举行一系列非常重要的高级别会议,其中包括本月晚些时候的20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5月份的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以及6月份的20国集团峰会。声明说,这些会谈是当前推进美国利益的最佳路径。
声明中没有提及将于近日在华盛顿举行的核安全峰会。此次会议将主要讨论核恐怖主义威胁,各国和国际社会的应对措施以及国际原子能机构在核安全领域的作用等问题,是一次重要的多边国际会议。应美国总统奥巴马邀请,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将出席此次峰会。期间,胡主席还将同奥巴马等有关国家领导人举行双边会晤。
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访问的专家认为,在胡锦涛主席访美前夕,中美双方相互释放出了缓和关系的信号。
大前提下各自退了一步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所所长陈凤英对本刊指出,美国在胡锦涛主席访美前夕推迟作出人民币汇率是否遭到操纵的决定,显示中美双方都退了一步。
陈凤英指出,5月份的第二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以及6月的G20会议是两次很重要的会议,如果4月15日出炉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的报告,那中美就不可能在这些重要的会议上坐下来谈。
陈凤英认为,美方推迟决定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希望在伊朗核问题上得到中方合作。伊朗核问题是今年美国外交的核心,而人民币汇率则是美国达到其政治和外交目的的一颗棋子。
3月24日至26日,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钟山访问美国。钟山与美国政府、国会、商界和媒体展开广泛接触,就中美贸易平衡、贸易摩擦以及人民币汇率等问题与美方进行了沟通、磋商和交涉。陈凤英认为,中方的释疑工作在加强,对双方关系的缓和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美国政府作出推迟决定后,中国外交部在6日专门邀请了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以“后危机时代的中国金融改革”为主题举行媒体吹风会,就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人民币升值等向中外媒体介绍情况。
美国政府方面近期的表现和言论也显现出缓和迹象。3月29日,奥巴马在白宫接受中国新任驻美大使张业遂递交国书时表示了善意,强调注重中美关系。
美国一些政商和学界人士也发表了公正的言论。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罗奇上月表示,不认为中国正在操纵人民币汇率。他说,美国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不是正确的方式,无助于实现国际贸易平衡。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蒙代尔也在上月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中国根本没有操纵货币,美国财政部如果屈服于国会的压力把中国列为货币操纵国,将是愚蠢的做法。
美国财政部前副部长弗兰克·纽曼和经济学家丹·纽曼3月16日在美国《外交政策》期刊网站发表文章指出,对中国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做法对美国出口行业并没有好处,反而会让美国消费者付出更大代价。
陈凤英认为,这些言论表明,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美国舆论相对也有所收敛,出现从非理性到理性的反思。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的张明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美国财政部宣布推迟发布这份报告,表明美国政府要比美国国会更了解中国,因为中国不会在外界压力很大的时候作出人民币升值的决定。
张燕生也在外交部的媒体吹风会上说,中国人做事都是以柔制刚,不是用强烈冲突来解决问题,中美各退一步,以后再看如何化解矛盾,这是聪明的做法。
美仍将施压人民币
美国财政部的决定在美国国内遭到反弹。强烈主张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的纽约州参议员查克·舒默发表声明说,将继续推进立法努力,寻求对拒绝采取措施改善汇率失衡的国家施加关税和其他惩罚措施。
代表美国制造业的贸易团体美国工商理事会发表声明,把财政部的决定称为“失败的对华绥靖政策的延续”,并对此提出“谴责”。声明宣称,推迟决定将导致更多的美国工厂裁员和倒闭,造成美国经济复苏滞后,并使世界经济仍然陷于失衡和容易发生危机的状态。
受访专家对本刊指出,鉴于多方面的因素,美国迟早还是会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继续对中国施压。
陈凤英说,美国有可能白脸红脸都唱,它会认为不压中国就不会变,所以还是要压。
她指出,一方面,美国面临中期选举,另一方面,奥巴马的外交已经有所调整,不再像第一年那么低调,同时他又面对着高失业率,要着力拼经济,第三个最关键的因素是危机后的竞争已经开始,美国并不喜欢看到别的国家比它好。
张明对本刊指出,美方的举动并非刻意退让,而是以退为进,在接下来的多个双边和多边沟通框架内仍会向中国施压,时间窗口在第三季度中期选举之前,届时压力会更大。
他说,事实上,通过各种方式来推动人民币升值,是美国政府与美国国会的共同目标,只不过双方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而已。
盖特纳在声明的最后也说:“我们的目标是,利用G20和S&ED的机会,与中国在未来数月内就(人民币汇率问题)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张明认为,考虑到高失业率和今年10月底美国举行国会中期选举,美国人不会给中国太多时间。他认为,中国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时间窗口,将金融危机期间盯住美元的临时性政策尽快正常化。
新当选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的李稻葵3月28日在一个研讨会上说,汇率是否进行调整,并非人民币汇率的核心问题,中国是否能够掌握调整的主动权才是。他指出,人民币汇率进行主动调整是缓解人民币汇率压力的途径之一,具体调整时机应该在9月之前,否则美国中期选举时,人民币汇率又会成为问题。
陈凤英说,中国迟早还是要走上主动、循序渐进和灵活汇率之路,但现在危机刚结束,中国还没有完全从危机中调整过来,对于中国来说更重要的问题是自身经济结构的调整与转型。
世界银行前中国局局长黄育川接受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访问时指出,在世界金融市场回归稳定以前,中国最佳的做法应是尽量保持币值不变。
他说,人民币的币值问题是全球经济长期的结构性问题中的一部分,所以,着眼于解决眼前问题对人民币币值予以“纠正”是不合时宜的。
从长远来看,人民币的影响机制需要引入更多灵活性,但现在并不是时候,在危机之中调整人民币汇率,一不能解决眼前的问题,二是风险太大,这位前世界银行官员说。
坐下来谈好过对抗
黄育川表示,中美双方看待人民币汇率的立场完全不同,无助于产生一个双方都有所妥协的合理的解决方案,而很可能引发对抗局面。
他说,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应该包括双方都认识到,目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不利于正确的决策。“在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长期性的基础上,双方都需要拿出高度的灵活性,并同意在接下来的一年之内,在利益相关的各方之间对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进行磋商。”
他还建议,过于指责美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反而会引起美国防御性的辩解心理;中国政府不如高风亮节,向美国政府表明,这是一个问题,中国愿意以负责任的态度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我们要以一种不掺杂感情成分的态度来解决,而且要在世界经济基本回复稳定以后来解决。
此外,黄育川指出,调整汇率的谈判不应在公共领域尤其是媒体关注面前进行,因为这将向市场传递信号而削减政策的有效性。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美国研究部副主任刘卿接受本刊采访时指出,人民币汇率是中美关系中一直存在的一个问题,但只是中美关系的一个方面,造成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
他说,在这个问题上,双方不要把话讲得过火,互相指责解决不了问题,还是要坐下来讲道理,谈各自的需求。
刘卿评论说,盖特纳4月8日来访就是发出了一个明确的好的信号。他表示,从长远看,中美双方相互依赖加深,如果能够理智谨慎处理一些问题,中美关系仍会向好。
4月8日,盖特纳在结束对印度的访问后突然飞抵北京。外交部8日晚间的声明说,胡锦涛主席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会见了盖特纳,双方就两国经济关系和世界经济形势,以及即将于5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的经济对话等问题交换了意见。王岐山6日还会见了美国前财政部长保尔森。
陈凤英也说,中美经贸关系基本定型,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双方应该理性看待彼此关系,不要把关系搞僵。
在她看来,虽然中美之间总会为了某个利益发生这样那样的冲突,以致波澜起伏不断,但是除非发生大问题,中美关系框架和主线是不会变的,毕竟中美之间仍有许多解决分歧和问题的途径,例如高层互访、热线电话和战略与经济对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