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深圳正酝酿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13日10:18  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

  如何实现“人的城市化”

  如何构建完整的第二次分配体系,基本实现社会公平,从而缓解利益冲突引发的社会矛盾,是深圳乃至中国都面临的迫切问题,而深圳可能将最先解答

  文/《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张庆源 蔡国兆 彭勇

  每到春节,深圳街道上就会变得冷清。这是一座中国移民型城市的典型特征。

  建设大军来了又走,是否会走了不回,正是深圳作为一个城市本身所一直面临的最大危机。建市30年,市民关于深圳前途的阴影一直挥之不去:能否提供就业保障、工资如何稳步增长、未来如何规划?

  外来人口的智力与体力曾构筑起深圳30年来的辉煌,而建设者是否应该更快成为这个城市中的一员?这是中国城市化从量变到质变的必然追问,也是历史抛给而立之年深圳的必答题。

  深圳,作为国内非常驻人口占比最大的城市,正就此作出选择。

  1000万的“机会主义者”

  对深圳信心危机的一个解释是人口比例的“倒挂”。就这一点而言,深圳是全国最为显著的城市。

  深圳1200万人口中有约1000万人未取得深圳户籍。“这里面有很大的机会主义倾向,有着极强的机动性,随时可能大规模离开这个城市。”长期关注深圳的区域经济专家金心异说。

  这1000万流动人口中,有600万左右属于就业技能不高的普通工人,这个庞大的群体在为深圳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往往为工厂倒闭、拖欠工资、劳动保障缺乏等问题所困。对他们而言,深圳更多的是别人的深圳。

  而另外的约300万人,如金心异所言,当深圳有机会时,这些“机会主义者”可以一涌而来。而当深圳不再有机会时,他们会一哄而散。

  可做比照的是,1988年的海南,近百万人随着房地产泡沫的破灭而离去,与人潮散去相伴随的,是海南那个奇迹的破灭。

  1000万人的信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深圳的信心。

  “一个稳定的结构应该是向下沉的,而深圳的沉淀人口不定型。”金心异说,以“沉淀人口”达到500万为例,按现在每年入户十几万人的速度,深圳至少还要20年才能达到这一结构目标。

  “人数的城市化”

  外来建设者缔造了这座城市,但却无法充分享受城市发展的成果。有时,甚至是基本的生存权都无法得到保障。

  2009年5月以来,100多名曾经在深圳做过风钻工作的湖南籍民工经过检查发现患有尘肺病。其中已有19人死亡,10多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然而,由于缺乏劳务关系的证明,这些农民工大多数无法确诊,无法获得用工单位的赔偿,只能由深圳市发给为数不多的“人道赔偿”。

  大多在关外打工的建设者还面临着环境污染的困境。位于深圳市宝安区的观澜河本是深圳的“母亲河”,10多年前的水质不再,取而代之的是不时散发出的刺鼻臭味。

  深圳市宝安区环保部门对此的解释是,一方面是由于关外的村、镇、区早期盲目分散开发,遗留了大量的排水排污管网、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另一方面,关外的环境治理起步晚,历史欠账多,部分污染严重的企业还从关内“逃到”关外继续经营。

  尽管体制方面的“城市化”已经完成,但大多数社区至今仍未纳入城市建设体系,原来的“村集体”变得负担沉重。

  深圳市民政局局长刘润华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关外实施城市化后,对村委会建设和管理的市政公共设施实行“过渡期”,由村集体改制而成的企业负责其维护和管理,并负担治安、环境卫生、社区管理等费用。

  如今三年“过渡期”已过,城市相关部门仍未接管,“村集体”仍在承担市政、环卫、水电、治安等社会管理、社区建设、村民福利方面的社会公益性职能。

  深圳市宝安区实施城市化的前3年,每年投入社区的经费达到了6.6亿元,其中区财政、街道投入共占10%,社区居委会自筹占10-20% ,股份公司投入占70-80% 。

  龙岗区南湾街道吉厦社区居委会一位负责人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吉厦村改为吉厦社区后,社区的管理责任大部分还是由“村集体”承担,每年开支都在1000万元以上。居民们无奈地说,他们是在“拿集体经济的钱补政府的洞”。

  “用脚投票”的未来

  第一次分配在深圳过去30年的发展历程中被过度依赖,代表第二次分配的社会保障、公共福利的比重一直保持低位。“应该用大约20年左右的时间,构建完整的第二次分配体系,基本实现社会公平,从而缓解利益冲突引发的社会矛盾”,乐正说,“这是深圳乃至中国都面临的迫切问题。”

  在农民工权益保护方面,企业主群体对政府的压力也非常大。如何让农民工获得更为宽松的入户条件、享受更多的社会福利保障,考验着深圳调整既有利益格局的决心和勇气。

  “深圳诞生于国家的改革试验,进而形成大规模的产业和基础设施。”金心异说,“这样的城市最容易受到中国转型的危机传导,从而带来振荡。”

  更大的问题是,尽管已经集聚了大量的企业和人口,但深圳的定位却一直没有稳定下来。而这一点,直接影响着1200万深圳人对未来的信心。

  “一个国家应消除本国国民、投资者和游客的信心危机,警惕各种‘用脚投票’的信号,一座城市更是如此。”金心异提醒说,企业的搬迁、资本的外流、人才的外流、高端人才的弃选等等,都是明确的“用脚投票”信号。“更重要的,要在确认信心危机之源后,尽一切可能消除信心危机。”

  据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深圳市用工情况的最新消息:深圳市正酝酿提高最低工资标准,预计涨幅不会低于长三角及珠三角其他地区,将超过10%。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关系处处长李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05年到2008年,深圳最低工资标准每年的上调幅度都在15%左右,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深圳没有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而根据《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了解,自2008年8月1日起实施居住证制度以来,截止到去年底,已经累计发放1006万张,据深圳市公安局新闻发言人肖广透露,持有效居住证的来深建设者除可享受就业、培训、子女教育等8个方面的权益外,会逐步扩大持证人员所能享受到的优惠政策,比如“持居住证的非广东户籍人员赴港自由行就是其中一项惠民措施。”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深圳 改革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