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语言障碍成玉树地震救援较大障碍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16日01:19  央视《新闻1+1》

  白岩松:

  我相信从抗震救灾总指挥不,包括各方应该思考这个问题,比如说要在海拔相对来说不是很高的地区,我举个例子,比如需要总的人数是一万人参加救援,恐怕面对青海玉树这样一个特殊的地理位置,所进行的地震久远可能就要投入一万三到一万四的兵力。多出来的三四千救援人员要干嘛?要轮岗,这个时候我们强调,我们到达了前方的救援人员,因为在72小时里头每一时间都要紧锣密鼓地工作,因为他们随时会成为被救援者,那样整个的救援力是急剧下降的。

  主持人:

  因为这次救援是在高原上进行,对于被救者和施救者来说,要面临同样的问题,就是如何在这次地震中,能够很好地生存下去。接下来我们来连线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的教官卢杰先生。

  卢先生,你好。

  卢杰(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教官):

  你好。

  主持人:

  我们刚才说到有一个施救者的问题,因为到了高原他们本身有一个适应的问题,对他们来说,像这种高海拔,气温低的时候,他们应当注意点什么?

  卢杰:

  高海拔最主要的特点节是氧气比较稀薄,对救援人员来讲,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等等一些症状。而且救援队员到现场之后都是长途跋涉,而且要进行重体力的搜救行动。

  针对高海拔地区的救援行动,我想有几个方面要注意,一个就是在人员的轮休安排上,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我们平时可能需要5个人,我一个小组完成的行动,在这种高原地区,我们要适量地增加人力,平时在6到8个小时进行一次修整的时候,我们在高原地区可能要缩短时间。

  主持人:

  好,谢谢。

  白岩松:

  我这里要插几句话,因为今天直播开始前的时候,我紧急求救武警总医院的急救中心主任王立祥,因为上次汶川大地震的时候,他曾经帮过我们,包括林峰大夫。这一次他迅速给我发了一个像顺口溜一样的东西,在高原突然到哪儿,怎么去应对高原反应。

  主持人:

  你是指的是去救人的人?

  白岩松:

  对,去救人的人。要应对高原反应,因为相当多是从外面进的,而且非常急,没有一个缓解或者准备的一个过程。他给开了这样的一个处方,第一个吃五谷杂粮饭,这个我觉得很难。第二个穿御寒饱暖衣,我觉得这个要力争做到,因为气温非常低,他御寒饱暖之后,应对这种高原反应是有好处的。第三个睡告枕半卧位,我觉得这个比较难。第四个口服红景天,争取吧。皮下注射氧。尤其后两个,不打疲劳战,我觉得这个要多说两句。因为我们到了那儿之后,我相信所有救援人员在面对这样一种惨痛的局面的时候,都会一种发自内心的“我拼了”。但是要知道,有的时候不能仅仅是拼了,如果你能持续作战,你的救援能力会更强,千万不要让救援者变成被救援者。所以在这一块的时候总指挥部利用人员进行适当的调配,让他们不是打疲劳站,否则迅速减员这样一个情况就很难了。最后一个乐观好心态,乐观好心态并不是看到这样一个惨痛的局面乐观,而是说要拥有一种信心,我们一定能够一点一点快速帮着灾区的人们摆脱这种困境。所以我觉得加在一起的时候,这是可以应付高原反应。很多人恐怕要记着这一点,因为都是临时到那儿的。

  主持人:

  可能我们今天提的建议,在现场进行救援的人,可能没法通过电视知道,但是希望后续的一拨一拨的救援人员能够及时得到这样的建议。

  白岩松:

  尤其从指挥部的角度来说,不打疲劳战,这个非常难。因为从内心、从道德、从纪律、从愿望、从个人,但是在这个时候要知道,四千米的海拔放在那儿,我们必须拥有一种科学的心态,在着急的情况下,做到不减员,不减员就是增加战斗力。

  主持人:

  一个在高海拔,再有一个语言可能也是障碍,玉树县90%多的都是藏族同胞。

  白岩松:

  而且他还是带有特殊地方口音这样的藏语。

  主持人:

  很难沟通。

  白岩松:

  对。对于很多的救援队来说,救援队他一下子就要分散开,如果相对集中来说,有一个或者几个翻译这就好办一点,但由于是他分散开了,在遇到一些局部的救援情况的时候,就会变得非常艰难,因为它的比例从玉树县来说,毕竟已经达到93%的同胞,在这里语言就变得非常具有挑战性,临时的救急或者求救就会显得很艰难。所以我想这一切加在一起都是挑战。

  主持人:

  接下来我们来连线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的教官卢杰先生。卢教练,因为刚才我们说了,玉树县93%都是藏族同胞,当救援物资,当救援人员到来的时候,如何跟当地的灾民进行交流?

  卢杰:

  语言障碍可以说也是在救援现场比较大的一个障碍。

  从国家救援队来讲,因为我是中国国际救援队的一员,我也经常参加国际救援行动,在国际上这种问题更为突出。比如在阿尔及利亚、在伊朗、在巴基斯坦,你说他会说英语,他可能会一点点,有的可能只会说当地的土话,可能到那个时候,我记得最难的一次,我们就是在巴基斯坦营救一个中年妇女的时候,她那一片的人只会说当地的土话,跟我们一起的向导说,我们也听不懂,最后怎么办呢?就找到当地既会说土话,又会说英语的人,把它翻译成外语,再把它转给救援队员。

  主持人:

  我们看报道,当地的一些僧侣也进入到救援队伍当中去了。

  白岩松:

  在这样一个大灾难的面前,从宗教的本质来说,他向善,对生命的尊重以及保护都会在这里发挥一个巨大的空间。

  我觉得从另外一个角度,当媒体仅仅看到僧侣来参与救援的时候,一方面感谢他们心中的国家的概念、百姓的概念、同胞的概念、生命的概念。还有一个,它具有某种心理抚慰的因素,因为对于相当多的藏族的同胞来说,当他们看到僧侣出现在他们身边的时候,他会在心理上得到一种巨大的安慰,我想这也是他们伸出援手的时候一个很重要的对灾情巨大的抚慰和支持。

  主持人:

  我们接下来马上连线本台记者李小萌。李小萌在今天到伤员的救治点进行了采访。我们首先连线李小萌。

  李小萌你好。

  李小萌(本台记者):

  董倩你好。

  主持人:

  今天通过你在救治点的采访,你了解整个救援的过程中,当伤员救援的时候,最需要的是什么,当地最缺乏的是什么?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玉树 地震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