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内蒙古贫困县60亿元造城续:重点放到旧城改造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14日11:22  法制周末

  贫困县那些奢华事

  对于各地贫困县大兴土木的奢华成因,用“拍脑袋”决策来看待已不能解释明白。“奢华”决策背后,需穿越层层审批“防火墙”,而操作中GDP政绩标准、政府征地、预算外土地出让金游离、官员腐败等现象“家常”交错,让事实愈发雾里看花。

  其实,回到政府动机及决策程序层面上看,地方政府有责,然非其一家之责

  编者按

  一个年财政收入只有3000万元的国家级贫困县,竟酝酿举债60亿元来建造新城,经过十年努力,终究成为南柯一梦。

  事实上,贫困县诸如兴建豪华办公楼、豪华别墅等奢华行为早就进入公众视野,而本次被曝光的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县60亿元造新城事件,则再一次引起社会关注。

  在中央严令禁止建造豪华楼堂馆所和形象工程的情况下,缘何还有这么多的贫困县上演了一出又一出“贫困县奢华”事事件?

  案拍奇惊

  新城变鸟巢 贫困县陨落的60亿元造城梦

  法治周末记者 李亮 发自清水河

  政府花3亿元给鸟盖片楼———这种说法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曾被传于街头巷尾,随着最近诸多造访者慕名寻找“烂尾城”,群众戏谑之言尤胜以往。

  这些被称为当地“鸟巢”的建筑群,原本是清水河县诸多行政机关的新家,坐落于距老县城26公里外的山坡上。10年前,清水河县政府意欲在此投资61亿元,兴建新区,迁址县城。

  颇具意味的是,清水河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当时的财力年仅3000万元。

  正是在相差如此悬殊的财力主导下,新城兴建6年后集体烂尾,各种成型、半成型的建筑荒芜在原地,成了名副其实的鸟巢。

  新城变鸟巢

  鸟粪满地 人迹罕至

  在清水河县宏河镇所在地西北方的山坡上,一片高矮不一的大楼被闲置在此。

  5月7日,《法治周末》记者在现场看到,散落在宽阔的道路两旁的大楼中,有9座已成型,还有8座未建成,呈“裸露”状态。远远看去,占地6000多平方米、已竣工的清水河县新党政办公楼在楼群中显得格外醒目。

  但到了跟前,记者发现,该办公楼大门紧闭,门上的一把铁锁已经锈迹斑斑。

  沿着台阶来到办公楼的前厅,透过紧闭的玻璃门,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厅内依然挂着的一条横幅,写着“祝贺清水河县党政办公大楼竣工验收”,一个硕大的国徽靠在厅内墙边,满是灰尘。

  在该办公楼的东面矗立着一个只有框架的楼房,施工用的绿色防护网还条条缕缕地搭在楼周围。由于四面透风,楼内住满了鸟类,一层的开放室内还堆放着施工单位的外加剂,这曾一度被媒体误读为“农民的饲料”。

  大半天的时间里,新城中间的大路上鲜有路人经过。除了几位看守楼房的老人外,整个新城几乎见不到其他人。

  这就是清水河自2002年开始实际运作新城区项目。据项目知情人士提供的项目投资估算表显示,新区整体建设工程计划总投入约为61亿元。

  清水河县王桂窑乡西圐圙兔的郝姓老人,受施工单位委托,已在新县党政办公楼看守了两年半,而柴姓老人则在斜对面的新县教育局办公楼已看守了7年,两位老人月薪600元左右,职责是看护大楼内的物品。据他们回忆,大楼陆续在2002年开工建设,2005年左右突然停工,“原因可能是政府没钱了”。

  就在老人们记忆中停工的2005年7月,内蒙古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第十二项目部承接了清水河县新城“清水河县宾馆和部分政府大楼”的施工项目,其负责人周江林回忆,两个项目的工程预算为5000多万元,干到2006年,“由于政府不能按合同约定给付阶段工程款,也没人催我们干,考虑到再干下去,我们垫付的资金就会越多,于是就停了”。

  此时,县宾馆的主体已经完工,尚缺装修,而另一座政府办公楼则刚刚起了基础。

  其他办公大楼的施工同样受此影响,各施工单位也都陆陆续续停工,至此,酝酿多年的新城变成了“烂尾城”。

  据清水河县政府办王换成主任说,县政府共为此投资了1亿多元。

  旧城依旧旧

  政府账上也就3000万余元

  清水河县是典型的老少边穷的国家级贫困县,其依山而建的旧城区面积仅为3.4平方公里,一条主干道自西向东、自下而上贯穿全城。当地的出租车司机往往只问乘客:“到山上还是山下?”

  但这条惟一的主干道却非常狭窄,一些地段仅能容两辆汽车并排经过。约8公里长的主街道也不甚平整,有1/4仍是土路,当地居民说,一到雨雪天气,道路就泥泞不堪,而这种状况十多年来从来没有改善过。

  家乡变化始终是离乡之人最为关心的事情,一位刚调到清水河县委工作的年轻人说:“我离家13年,回来之后没感觉到任何变化。”

  据清水河县政府的财政收入报告显示,2009年度该县全县地方财政收入约为1.8亿多元。从报告来看,清水河县的经济比起之前确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当地居民依然怨声载道,一位出租车司机对记者说:“仅有的钱全都用到了新区建设上,不但建成了‘烂尾城’,还欠了许多外债,旧城区的建设则几乎止步不前。”

  一句谐语在当地县城中流传甚广———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近乎10年来,除看到县城26公里外多了一座“鸟巢”外,当地居民并未感受到家乡的多少变化。

  除去道路修缮、环境卫生、市政建设等显而易见的变化难寻踪迹外,居民的不满还集中于各种社会福利的“不到”、“迟到”、“少到”之中。

  2009年12月9日,清水河县190名60周岁以上的离退休老年人曾给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写信,反映清水河县政府一直未兑现退休和在职人员2001年至2004年的医药费、8年多的边、副补以及4年的取暖费。

  而新城烂尾带来的不良影响也正在慢慢显现,有知情人士透露,不少单位都为此背上了外债。

  周江林称,项目停工后至今,内蒙古三建尚被拖欠工程款2200多万元(连本带息)。周江林每年都会到清水河县政府要工程款,但政府“从来没给过”。开始时政府找周商量把其施工的大楼给他,但周江林不同意,“我们只是干工程的,要那楼没用”。

  由于多次索要未果,周江林咨询过律师,曾考虑过诉讼,但有朋友劝他不要起诉,因为不但要承受漫长的司法诉讼程序,还可能把双方关系搞僵,反倒不利于事情的处理。

  与此相佐证的是,一家施工单位因清水河县政府拖欠工程款而将后者诉至法院,终审胜诉后,却迟迟难以执行400万元的案款。

  2008年8月,呼和浩特市铁路运输中级法院查封了清水河县政府的400万元存款,而后考虑到清水河县的实际困难,加上县政府为此作出了还款计划的书面承诺,法院便又进行了解封。

  当时同去查封的知情人透露说,政府的该账户上也就只有3000万余元。

  钱没了楼停了

  官员对开发原因讳莫如深

  清水河县当年开发建设新城的原因,在当地政府的各级官员口中讳莫如深,无人愿提。

  2010年5月10日,《法治周末》记者电话联系清水河县委书记李宏,其手机一直关机;而县长李理则在电话中称“暂且有事,一会儿回复”后便无下文。清水河县主管开发区建设的副县长韩宇则说,“这个问题由县委宣传部统一答复”。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贫困县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