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内蒙古民生新政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4日16:52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内蒙古民生新政

  胡春华指出,内蒙古的不少民生指标不仅没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而且与先进省市差距太大:“强区”的实现效果,远远超越了“富民”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李静、葛江涛 | 呼和浩特报道

  这个春天北方弥漫的风沙,促使人们从另一个角度观察“内蒙古模式”:8年GDP增速全国第一的光环之下,草原和牧民的生活正在面临黄沙的困扰。

  对于今日中国而言,环境与发展的平衡在各地都有不同考量。但当草原与牧民的收入密切相关,同时民众无法充分分享发展成果时,这种模式就需要完善。更何况对于内蒙古而言,民生还关系着边疆稳定和谐。

  内蒙古官员已意识到这一问题。特别是新任自治区书记胡春华到任后,提出了勒紧缰绳、放缓速度。

  经济增长与农民收入之比

  2000年以来,经济排名一直在全国末尾的内蒙古开始了奇迹般的增长。在2005年,内蒙古GDP的位次一举跨过吉林、陕西等4省区,上升到全国第19位。2006年再跨过山西、广西等3省区。到2009年,内蒙古已连续8年GDP增速领先全国其他省市。这就是“中国发展看内蒙”说法的由来。

  能源开采、重化工是最强力的支撑点。素有“南粮北牧,东林西铁,遍地是煤”之说的内蒙古以丰富的煤气资源、特别是全国第一的煤炭储量,成为资源产业发展的理想之地。

  2000年到2007年间,自治区工业企业利润增长38.9倍,增速是全国平均水平的7.5倍。

  与此同时,由资源开发带来的利益分配却引发了新的社会问题。到2007年,内蒙古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已由2000年的1151元扩大到1408元。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诸多需要改善的民生指标中,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显得最为迫切。根据内蒙古发展研究中心调研组的报告,“十五”期间内蒙古牧民纯收入年均增长2.85%,低于“九五”时期6.38个百分点,增速明显放缓。“十一五”以来,随着中央和自治区惠农惠牧政策力度的加大,牧民纯收入年均增长8.33%,速度明显快于“十五”时期,但仍低于城镇居民和农民3.93、3.83个百分点。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牧民人均纯收入差距由2003年的3811.9元扩大到8226.7元。

  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辛晓平解释说,随着草地生态恶化,牧草质量和生产能力连年下降,导致肉产量增速放缓,牧民增收乏力。这些年,牧业半牧业旗县农牧民的收入要低于农民人均纯收入,且差距逐渐扩大,牧区正成为贫困人口最多的区域。

  “牧区生态环境和畜牧业发展面临严峻危机,直接影响牧民的生活质量和经济收入,无论从经济意义,还是政治、社会意义上讲,都需要尽快采取有力措施。”辛晓平说。

  “第一”的差距

  如果只看靓丽的GDP,原来一些复杂的问题就可能被简单化。作为一个资源输出大省,内蒙古用资源大输出换得了经济大增长。眼下的问题是,现实的收益与未来的收益如何评估、摆布呢?

  对于内蒙古未来的前景的思考乃至担心一直在官员中存在,毕竟在内蒙古之前,中国已经有许多“资源大省”的曾经快乐而又痛苦的经验可资借鉴。

  山西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建设国家能源基地,同样争取到大量投资。最后形成了“挖煤、发电、引水、修路”以及修路后“再挖煤、再发电、再引水、再修路”的循环。90年代至新世纪初的十几年里,山西轻重工业投资比重接近1:30。

  由于在低价输出资源的同时或多或少地丧失了其他产业,山西又不得不高价从外地购入消费品。此前有报道称,1980到1988年9年间山西由此导致的双向价值损失达到654亿元,年均流失72亿元以上。

  与今天内蒙古情况类似,山西即使在GDP快速增长之时,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也不够快。早有观点认为:单靠资源输出并不能赢得一个大的区域发展的全部。

  “我们不是没意识到,但是没人愿说。一直到胡春华来。”一位地方旗县负责人说。

  2009年12月30日,就任一个月的胡春华在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上向各级干部提出:过去用多大力度抓“强区”,下一步就要用多大力度抓“富民”。”

  对一个拥有资源的区域来说,靠资源快开发、大开发寻求快增长、大崛起,有其历史阶段性的某种必然。而比开发更为复杂的是开发衍生的一系列问题和对发展全部内涵的考量。“一直讲强区富民,胡春华书记一来,变成了富民强区。”锡林郭勒盟的一位基层官员说,虽然只是语序的调整,但已经感到内蒙古的发展将出现一种全新的民生姿态。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胡春华又明确表示:“我们不再追求第一的速度。”他坦然指出,内蒙古的不少民生指标不仅没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而且与先进省市差距太大:“强区”的实现效果,远远超越了“富民”。

  在2010年的发展规划目标中人们发现,自治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增长远低于2009年实际增幅,城镇居民和农牧民人均收入增长目标却高于2009年。

  在不少内蒙古官员眼中,胡春华对民族团结和边境稳定有着充分和深刻的认识。有人甚至评价他是一位民族问题专家。这判断来自胡春华14年的西藏经历。在那里,他不仅学会了一口流利的藏语,还喝藏酒、跳藏族舞。

  今年年初,内蒙古自治区出台政策在财政上增加对牧业的支持。“以前也提过,但没有解决实际问题。这次的政策含金量很高。比如牧民买牧业机械、买种畜都有补贴。这样,牧民就直接增加了一些转移性收入。”内蒙古发改委发展研究中心《北方经济》总编辑包思勤说。

  需要“止血”

  胡春华的到来不仅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对于经济增长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3月下旬,他在鄂尔多斯的杭锦能源化工区考察,提出“要跨地区发展”。

  “意思就是,园区里不见得都是杭锦旗招商引资的项目,相邻的巴彦淖尔的煤化工项目也可以拿到这里发展。杭锦旗可以把生活区放到相邻的巴彦淖尔乌拉特前旗,那里都是农耕地,居住环境要好些。”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经济商务局副局长崔建国告诉本刊记者。

  “这正是胡春华特别强调的‘区域统筹’理念。”自治区发改委发展研究中心服务业社会发展研究处处长李靖靖透露,自治区正着手编制一套规划,具体推进“区域一体化”。“一下子打破原有的行政壁垒也不太可能。就是逐步地,首先从产业布局方面入手,将来还会过渡到城镇一体化。”

  不过,眼下内蒙古最大的问题恐怕还有在中央支持下尽快“止血”的问题:让更多血液在体内循环,使每个牧民都受到滋养,让每块草原都得到恢复。

  “高输出、低回报”资源开发模式并非内蒙古独有,但在民族地区,它的后果可能更为严重。

  其实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内蒙古也曾经历过一段不一样的“黄金时期”。虽然当时GDP增长并没有今天这样迅猛,但改革开放后成长的一批青年干部已成为地方政府骨干,通过发展农牧业,群众生活有显著改善。

  本刊记者在各牧区采访时,许多牧民都会回忆起这段“美好时光”:家里的电视等不多的家用电器都是通过这一时期的积累购买的。

  发展使国境线两边蒙古族本来不相上下的生活水准产生了落差:内蒙古不仅远远好于蒙古国,而且与临近的汉族地区也没有太大差距。

  “这种参照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蒙古族牧民的心理。”自治区政府的一位官员说,最近这些年,内蒙古牧民的生活与汉族地区的差距正越来越大,“这会使一些蒙古族牧民的心理产生落差。”

  “新一代蒙古族青年有文化,更清楚哪些利益应该属于谁。”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多位地方官员均表示,在生态遭受某种程度的破坏的大背景下,“高输出、低回报”的资源开发模式显然不能再继续下去。■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草原 退化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