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称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创国际关系史先例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5日10:46  CCTV《环球视线》

  《环球视线》2010年5月24日播出 中美对话:打造可以同行的船,以下为节目内容:

  主持人 水均益:

  5月24号,也就是今天,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北京拉开了帷幕,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张照片就是今天在开幕式之前双方代表团主要成员的集体合影。这张照片被媒体称为是“超大型的中美全家福”,照片上两国部级以上的官员加起来就有五六十位。在中美关系一度出现波折,经济复苏仍然是全球中心议题的这样一个大背景之下,此次中美对话无疑具备有特殊的意义。中美双方要谈什么?为什么美国会派出这么庞大的一个阵容?双方在哪些方面能够谈出成果?这些都是受到各方高度关注的。今天我们也特别请来了我们的特约评论员孙哲和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的所长张燕生先生,和我们一起来关注一下这场中美最大规模的对话。

  关注之前,我想首先给大家注意两个细节,我注意到一些媒体可能捕捉到一些像类似于花絮的,在这次对话之前很有点韵味。我们看到这张画面,这是希拉里在世博会上遇到了一位她的追星族,拿了她的一本传记,要跟她合影,希拉里笑逐颜开。

  希拉里还有一幕,我们请我们导演也给大家来放一下,她在中美双方代表团主要成员会见的时候,就是现在这样一个画面,她先和王岐山握了手,她在准备要和戴秉国握手的时候,中间你看,她差一点要从王岐山先生胳膊底下钻过去,而且当时的气氛,据记者说非常其乐融融,也很和谐,而且希拉里仰天大笑。

  正在评论: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

  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美国重量级的财政部长盖特纳,盖特纳在开会之前,专门跑到咱们北京的著名中学——101中学,跟那儿的高中生打了一场篮球,而且有模有样。所有这些我就想问一下两位,特别是孙先生,给我们评论一下。

  我们知道有些大战之前搞一些心理战术,或者说搞一点暖场项目是很起作用的。您认为美方确实也在暖场的话,暖的是个什么场呢?

  正在评论:美派出最大规模代表团来华“对话”

  孙哲 特约评论员:

  一种气氛的营造。其实我们中国官员表现也是非常好的,王岐山去年奥巴马给他一个篮球的时候,他也当场比试了一番,而且中国不光是篮球本身,中国输出了一个打篮球最好的姚明,那是最好的中国产品。戴秉国国务委员他去美国的时候,他曾经说过一句话,中国不是前苏联,这句话对美国战略界震撼很大,因为这一句话就让美国感受到和中国的和平发展,可能是对美国有利的。所以中国官员和美方官员的表现其实是一种自然的反应,这种气氛的营造,结合这次对话来说,我觉得可以说开创了国际关系史上一个罕见的先例。除了奥运会这样的场合,一个国家可以派出两百人的代表团,在一种工作访问上,美国没有跟法国,没有跟英国,没有跟加拿大有过这种磋商,中国也没有跟其他的国家有过这样大规模相互交往。

  我觉得中美这种合作共赢,如果对话能够机制化、长期化下去,中美双方合作共赢,不同体制之间的合作,能够引领世界前行,或者至少给世界提供一个发展多元化,大家意识形态不同,但是可以建立一种比较亲切的工作关系,起码树立这样一个范式。

  专家观点:对话开创了国际关系史上一个重要先例

  水均益:

  您这个观点很重要,刚才您说到了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创了国际关系史上一个很重要的先河,或者说一个先例,因为这样的一个规模,以后是不是可能别的国家,其他国与国之间也要做这样的工作?高级别。你刚才说到,奥运会是,二百个人的团,很多是运动员,但是像这样的二百个人,很多是官员,而且刚才我说了,部长级以上的官员就几十位,像中美这样大国,两个国家一些重量级的官员坐在一起。当然我们知道,肯定谈的是一些涉及到两国重大关切、核心利益,甚至是做买卖、贸易,包括国际安全等等这样一些问题。所以用这样一个轻松的暖场进入一个实质问题。

  我们接着来看看,像美国的希拉里·克林顿和盖特纳他们俩人,我觉得美国官员现在也很聪明,肯定每一家备一本咱们中国的成语词典。

  孙哲:

  没有那么夸张。

  水均益:

  到中国来之前一定要翻一下,为什么这么说,希拉里·克林顿和盖特纳每个人都用了一个成语。希拉里的语言说,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殊途同归”,美中两国只要共同地面对机会和挑战,最终会达到一样的目的。

  我们看看盖特纳用的,盖特纳以前用过这个词,“风雨同舟”,这一次他还是继续,他说我还会用“风雨同舟”来形容两国的这样一个关系。

  我们也整理了一点国外的媒体,国际上媒体对这次中美对话的一些看法,我们一起来看看。

  比如说路透社的观点,就认为说中美对话难有重大的突破,结果将是两国绘制出一幅缓和矛盾的草图,而非解决问题的一个详细的蓝图,这是路透社的一个观点。

  BBC(英国广播公司)观点,说中美在经济领域的矛盾是“相互交错,难解难分”,影响着21世纪国际经济的一个走向。

  我们看日本的《世界日报》,说美中对话将是美中关系寻找成熟定位的试金石,让美中联合起来,协调对待东北亚安全危机将成为考验。

  我顺便注意到一个细节,日本的媒体在说中美的时候还是用美中,美国离他们还是更近一点。张先生给我们来看看国际媒体的评价,似乎感觉国际上对于中美这次对话还是很看重,甚至于非常非常重视。这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考虑?

  专家观点:危机并未结束中美需要真正战略层面的合作

  张燕生 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

  我想大的背景,这场危机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讲,这场危机远远没有过去,因为现在我们说次贷完了,是整个美国金融危机带出来的国际金融危机。现在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还会带出什么,会不会把世界带出一个像格林斯潘所讲的全球财政危机。因此从全球来讲,我觉得高度的关注这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说明它非常的重要。

  第二点,我相信国际社会都看的非常清楚,中美两个,一个是发达世界的头号超级大国,一个是发展中的大国,他们到一起来讨论一些战略和经济方面的一些重要的话题。

  水均益:

  跟所有人都有关系。

  张燕生:

  都有关系,而且这些分歧恰恰是通过这种分歧的对话,最后大家能够走向合作。所以这样的话,从各种媒体你都会发现,对未来的中美之间发展,以及对世界的影响,这种作用、重要性是凸显出来了。

  正在评论:美国媒体对“对话”不自信?

  水均益:

  所以我今天注意到,有人也在说,尽管中国人并不认可中美工治、G2这样一个概念,但是现实摆在这儿,您刚才说到的,中国和美国这样两个重量级的国家,而且是带有很强引领作用的这两个国家,他们坐在一块儿谈些事,世界上别的国家是不能不听的,而且还应该是竖着耳朵认真的听。但是我注意到,美国人好像对于这个倒不是看的特别高,或者说保持着一种相对冷静。

  我们来看看,比如说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就认为,现在站在美国面前的是一个更加强大的中国,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迅速提升,已经不可同日而语,这是说明中国。

  华尔街日报说,美中对话今天开幕,即便是有所成果也不明确到底会达成什么样的协议,奥巴马政府可能高估了美中之间真实的战略合作水平。

  还有一个我们注意到,《洛杉矶时报》说,华盛顿的要求不可能动摇中国,甚至不会被中国理睬。像这样的概念,孙先生您给我们分析一下,美国人是不是认为,在这次中美对话当中,恐怕不会有什么特别突破性的一种看法,他们这种考虑出于一种什么样的思考?

  专家观点:外交表态应口惠实至

  孙哲:

  刚才说了“风雨同舟”也好,这些成语,美国人前几年一直用了另外一个成语叫“同床异梦”,所以美国人到了中国他懂得为客之道,他要说一些好听的话。在外交积极表态的时候,他应该口惠而实至,应该拿出具体的行动来。其实中国和美国在某种程度上,十年之内很难成为真正意义上心贴心的朋友,因为社会制度、价值观毕竟不一样,所以这也是美国战略界的担心,包括扎卡利亚出了一本书——《后美国世界》,五个怎么办,美国战略界怎么去处理,如果中国静悄悄地,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美国的软性实力、影响力就会得到削弱。如果中国只关注发展自己,他也不去挑战美国的权威,美国怎么办。如果美国想打一场新冷战,但是对手又是一个具有13亿人,而且市场经济活力很充沛,这个时候美国怎么办。他提出了一系列对美国领导者、当政者一些很刺激性的话语。

  我想不管怎么说,这次战略对话主要是解决一个长期的战略性,规范中美今后发展的道路,新的工作方法和新的工作方向。

  另外一个,也会有相当一部分实际的成果出来。因为张教授和我都参与了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领导小组多次的咨询会议,准备是一个长期的,半年以上的过程,也都是中美之间相互斗争当中来磋商出主题。

  水均益:

  包括一些议题的设置。

  正在评论:对话不是谈判重要的是能“面对面”

  孙哲:

  对,所以美国的先遣队,比如说经济方面,一月份就来了,中间很多,反复交锋,会有一些现成的协议会签署。包括中美人文交流,明天要签署的这个协议,也都是刘延东国务委员访问美国以后当时提出的一些建议,希拉里作出反应,教育部其他牵头单位。所以会有一些实质性的成果,但是怎么在这个基础之上,包括高科技出国,美国表态也相对积极,怎样能够去把这个战果扩大,巩固双方的理解,减少误解,这个是战略对话最大的意义所在。

  水均益:

  的确如此。说到中美两国,我们还是不能够盲目乐观,毕竟想到这两个国家在很多问题上有不同的。我们所说共同点多,但是分歧点也很多。借助这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包括我们看到四大议题,我们简单地梳理了一下,想要试图看到中美在这些对话碰撞当中,在哪些问题上可能会是一些矛盾的纠结点,或者说矛盾分歧比较大的一些点,我们有什么办法来应对。我们不妨通过一个短片了解一下中美之间在哪些问题会有这样的冲突,一起来看一下。

  (播放短片)

  解说:

  今天在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开幕式上,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用中国成语“殊途同归”,美国财政部部长盖特纳用中国成语“风雨同舟”来阐述中美两国的合作。

  然而无论是此次与会的双方官员,还是全球各家媒体,都清晰地认识到,在实现同归与同舟之前,由于中美双方诉求不同,还有很多利益焦灼的地方需艰难谈判。

  在经济领域,人民币汇率问题将是美方的首要关键。虽然美方推迟了公布汇率操纵国报告,但同时留下后手,称将借助两国高端对话进行磋商,其中就包括本轮对话。所以中美双方就汇率问题唇枪舌剑,几乎将是铁定的。

  此外,美方也将谈起扩大对华出口,以及向中方推销清洁能源技术。在全球市场普遍萎靡之下,中国巨大的市场让美国垂涎。而在美对华诸项出口中,清洁能源销售能够惠及彼此。

  相应的,中方也有自己的关注点,那就是美方愈演愈烈的贸易保护主义。今年以来,美对华出口增长迅猛,但遗憾的是,美国的贸易保护之墙却越来越高,输美无缝钢管、油井管、铜版纸等都难逃贸易保护主义的大棒。

  此外,要求美方解除对华高端技术出口设限也是中方一贯的主张,是在本次会议中关注的重点。

  相对于经济对话的热点交锋,战略对话也许更侧重于“温故”。对于中方而言,再次重申本国核心利益必不可少,尤其是坚决反对美国政要会见达赖,坚决反对美向台军售。而美方则希望中方在其所关注问题上予以配合,其中主要包括朝鲜半岛局势问题、伊朗核问题、核不扩散问题等。

  正在评论:此次对话能否在双方重大分歧问题上有所突破

  水均益:

  这个片子听下来给人感觉中美之间确实有很多问题需要坐下来谈,而且也有很多问题是值得我们密切来跟踪的。比如说刚才片子里说到中美双方的一些关切,我们也制作了一个图版,我们来看看。

  像中方的关切,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对华高端技术出口设限等等。刚才片子里也提到像人民币问题等等,张先生,这次对话当中,我们中方有没有一个更高的要求?希望美国,特别是贸易保护这个问题上,能够给我们一个承诺,或者说做出一些具体的举动呢?您的感觉。

  正在评论:此次对话对中美贸易摩擦的作用

  张燕生:

  我觉得这个对中方来讲是高度关切的。原因非常简单,我们的研究人员画了一条曲线,我们发现当全球经济不好的时候,全球的贸易保护主义是抬头的;当全球好的时候,贸易保护主义实际上是会收敛的,我们都知道现在来讲。

  水均益:

  日子困难的时候,都保护自家的粮食。

  张燕生:

  对,我们中国人讲叫以邻为壑。这样以来的话,在日子不好的情况下,我们会发现从美国去年的数据,私人消费对美国增长的贡献是负的,私人投资对美国GDP增长贡献也是负的。国内的需求,私人部分都是负的,政府的部分是正的,而美国现在政府的财政状况是历史上最糟糕的。

  因此美国目前拉动它的经济复苏主要靠的是出口。因此奥巴马就提出来说,五年美国的出口要翻番,而且要创造两百万个新就业岗位。我们就说,出口对美国的复苏和世界的复苏最重要,而最重要进口的来源国是中国,因此我们就讲,实际上说风雨同舟就是美国需要中国,世界需要中国,就像中国也需要世界是一样的。

  专家观点:抵制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符合中美共同利益

  在这种情况,你如果用一种贸易保护主义方式来对待中国。这样一来的话,对中国人来讲就会受到非常大的伤害。我们会发现,从去年11月份以来,中国的进口增长速度都是在50%左右,拉动了美国,拉动了世界,而我们却在这个时期,我们所受到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案件是最多的。

  正在评论:中方希望消除对华高技术出口障碍

  水均益:

  说到这一点,我们也注意到另外一个问题,美国方面承诺说要放宽对中国高技术出口的一些限制,其实我们知道,如果美国人放开的话,我们可以买他很多高科技的东西,附加值很高的一些东西。那所谓的中美贸易当中这些东西,所谓中方顺差,美国的逆差,这个问题,就可以大大地缓解。孙先生您来分析一下,美国应该知道这个道理,但是他为什么迟迟不愿意?这里面是有政治的考虑,安全的考虑吗?

  孙哲:

  不,一个是价格问题,他卖的高科技产品,如果太贵了,中国也不会买,不会上他的当。第二个,知识产权,美国人说中国习惯于买一小部分,另外一部分就不买了,自己造了。

  水均益:

  直接学了。

  孙哲:

  第三部分,最主要的我个人觉得,他的法律体系过于复杂,所以奥巴马现在要做的是从行政系统开刀,比如说上一次我们对话当中,其实是战略经济对话当中给美国提了一个六十几种产品购买的单子,能从这些单子商品先卖给中国,慢慢从行政系统开始。

  水均益:

  我们先做着,你再去改你的法律。

  孙哲:

  慢慢再移到法律方面,白宫有一个对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的路线图,对中国是交了底,我们也觉得这个是比较实实在在的,因为美国这些议员,如果要说承认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地位是相当相当困难的。法律太多,改革起来都是障碍跑道,每一道栏都要跨过去的时候,可能是旷日持久。这种情况下,我觉得中国可能还需要一定的耐心,但是美国也意识到问题,所以这就是对话的主要…

  水均益:

  而且我注意到,这次像王岐山副总理专门也要求美国,说最好你们也提出,不是有路线图,你拿个时间表,这次您感觉会有一个时间表,美国方面能拿得出来吗?能给我们有一个承诺吗?

  张燕生:

  我个人觉得可能他会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来给出。

  水均益:

  但是像孙先生刚才所说的,先做起来,可以吧?

  孙哲:

  奥巴马是说几个月他就提案,但是国会审批起来,是老牛拖破车,好几年,是这么回事。

  张燕生:

  我相信美国在这个方面的改革会有一些实质性的行动,但是从历史上一些经验的情况来看,美国人在开始的时候,很容易做到避重就轻,开放一些在技术上可能不是特别敏感,不是特别先进,可以讲很多的产品来讲,一个最初的阶段,实际上在实质性的行动方面,可能会比民意上表现要更少一点。

  孙哲:

  而且美国想卖给中国的很多智能电网这些东西,我们的华为公司做的已经非常不错了,太阳能产品、风能产品,中国的物美价廉,所以他想推销的时候未必能推销的进来。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对产品,因为中国越来越发展,要求的东西也越来越精细、高端,这个时候美国心里边会觉得,舍得舍不得,对他来说也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正在评论:中美对话中全球话题增加

  水均益:

  现在我们图版上也看到了,美方有一些关切,比如说朝鲜半岛的局势、伊朗核问题、核不扩散等等这些国际安全方面的,因为所谓战略与经济对话,战略层面,不光是中美之间的战略,还有一个全球战略,像这种问题,包括加上现在像气候变化、金融危机,包括现在欧洲的主权危机等等,这些会是一个泛泛而谈,还是说中美双方最终发表一个联合声明,就有些问题有一个具体的一些态度。

  孙哲:

  不会是泛泛而谈,因为伊朗问题中国已经表态了,在过去几个月当中经过艰苦的谈判,中国从4月份开始允许美国把这个问题拿到联合国去谈,原来是在6个国家去谈,本来美国是希望5月底之前中国表态,结果中国现在在战略对话之前就表示有条件地支持了美国的一些制裁法案。这种情况就说明我们国家是认真的,而且考虑到中国石油进口11%是从伊朗来的,我们也承受了一些损失。所以说在地区安全上,伊朗问题、朝核问题、阿巴问题,包括气候变化,有人说它是战略问题,但是它很大程度上也是一个经济问题。所以说斯坦伯尔格,他说有三个筐,第一个筐是装经济危机,全球复苏,第二个筐装地区安全,第三个筐,现在中美关系当中很多实际问题,这些东西我想通过这次谈判,不一定全都能解决,但是起码把各自的想法针锋相对、坦诚相见,能够摆列出来,让对方去讨论。

  水均益:

  也就是说,多少像我们今天这个标题一样,中美对话,我们可以打造什么呢,先打造一个同行的船,不一定先打造要风雨同行的船,但是先打造咱可以坐在一块儿去航行的船。是不是这样?张先生您感觉。

  张燕生:

  实际上中美双方经过努力以后,这种分歧我相信在很多方面,双方通过沟通以后能得到理解,因为现在来讲,从中美来讲在很多方面的分歧我觉得还是要……

  (开放式结尾)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中美 对话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