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儿童节特辑:保护孩子,全民总动员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01日10:09  南都周刊

  儿童节特辑:保护孩子,全民总动员

  整理_艾柯 胡雯雯

  2001年6月,日本一名叫宅间守的男人,手持凶器闯入大阪教育大学附属池田小学校,连续袭击了多名儿童,造成了闻名日本的校园惨案。后查明,此人患有精神疾患,对生活不满,只想通过杀人让自己被判处死刑。

  这起惨案引起了社会很大的震动和反响,为此,日本采取了很多措施防范类似惨案再次发生。

  如今,日本很多学校都采取了防止闲杂人等入内的措施,有的学校在出入口设置了摄像机等,有的学校在门口竖起了警官巡视所的标语牌,部分小学和幼儿园还开始配备专业的警卫人员,并实施集体上学、放学。

  在日本很多地区的学校都以住宅区为单位实行集体上学。住所临近的孩子们上学时都要到规定的集合地点集合、然后由大孩子领着小孩子排着队一起上学。每天早晨一定有一位家长在集合场地等待孩子们的到来,直到孩子们排队出发。各家家长轮流值班,一人一周。这样的上学方式很安全,也很放心。不像国内孩子上学、放学都要各家家长亲自接送。

  日本全国各地的小学校、幼儿园等都实施了“孩子110”巡视制度。走在学区,常常看到有女性自行车的后面挂着“孩子110” 的牌子,这些人都是学校安全维护自愿者。他们时刻接受孩子们的求助,也起到巡视和防治犯罪的作用。

  一些志愿者开设的店铺、家庭也贴着这样的牌子,为孩子们提供安全避难处。孩子们遇到可疑的人或者感到危险时就可以上前求助。有些学校还和家长联合起来设立学校安全对策委员会,监督并帮助学校制定安全对策。

  从2006年开始,大阪地区市教育委员免费为每个小学生发放便携式警报器。现在,这种警报器正在被手机所取代。东京都品川区对区内的所有小学生都发放了手机报警器。只要这种手机报警器启动之后,不仅会发出警报声,同时通过电波向区役所和警署发出紧急事情的通报,并报知儿童所在位置。

  随着儿童手机的普及,一般民间电话公司还提供儿童监护服务。只要孩子进入校门,孩子携带的手机就会给家长发一个邮件,通知孩子到校了,同样放学的时候也会给家长发邮件,便于家长掌握情况,并接送等。

  由于日本采取了家长、警方、学校联合防范的措施,比较有效地防止了校园惨案的发生。自2001年到现在,仅发生了一起案件且没有人员伤亡。

  在美国,防止诱拐是幼儿安全教育最重要的一点。幼儿园通常会和家长配合,共同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他们会在游戏中反复练习该采取的行动,以免到时反应不过来。

  小朋友第一天到幼儿园,都会被老师带到每个角落,跟碰到的每一位员工打招呼。“我们要让孩子们第一时间认识所有人,知道哪些才是属于我们幼儿园的、可以信赖的自己人。”

  在英国的兰开夏郡,警方会把教育小学生如何反恐纳入学校安全教育活动中。不过,他们用的工具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动画片:在教室播放的短片中,卡通小动物们轮流出场,告诉孩子们看到听到反常或可疑现象时要怎样报告长辈和警方。片子播完后,警察还和孩子们现场玩起游戏,模拟危难情况下逃生和求救的情形。

  (部分内容摘自《环球时报》驻日记者孙秀萍博客)儿童节特辑:孩子吃什么,父母是榜样

  儿童节特辑:孩子吃什么,父母是榜样

  父母应该做的是,经常尝试新的食物,同一种食物也经常变换不同的做法。对他们的一生健康来说,愿意接受和尝试广泛的食物,远远比喜欢几种“妈妈做的食物”重要。

  文_云无心(旅美食品工程博士,科学松鼠会成员)

  一般来说,食物应该以植物性的为主,全谷食物、蔬菜、水果应该构成一天食谱的主要部分;其次,是奶制品和适量瘦肉或者豆制品,它们可以提供钙、优质蛋白以及许多矿物质。另外,完善的食谱还应该有一些脂肪,尤其是植物油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更有利于健康。不过它们在正常的中餐中已经足够,也就用不着额外注意了。

  如今有很多孩子在吃上的花销,比父母加起来还多。但是,孩子们的健康状况却并未因此提高多少。不时有“专家”指出:中国儿童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巨大的投资却没有得到应有的结果,许多人把愤怒对准了现代工业:化肥、农药、添加剂……被轮番拿出来说事。于是,一种又一种号称“绝对安全”、“营养丰富”、“专为儿童设计”的食物,又纷纷涌上市面。

  在我看来,通常热炒的“食品安全”问题不能说不重要,但是人们的关注超过了它本来的严重程度。所谓的“有害食品”来自于两方面,一是不合格的食品,二是合格食品中的“有害因素”。绝大多数的食品安全事件来源于不合格食品。这种危害的避免主要依靠政府主管部门的作为。对父母来说,能做的大概只能是从可靠的渠道购买食品。而对于后者,主要是以讹传讹引起的恐慌。在法规上,中国的食品安全规定往往比美国还要严,跟欧洲相比也不宽松。只要是符合国家标准的食品,基本上就不会有危害。

  吃得越杂越健康

  健康的儿童饮食跟花销没有什么关系。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饮食应该是这样的:

  ●控制总热量

  不管是电视媒体还是网络、报刊,到处都可以见到“某某食品对孩子特别好”的说法,于是本着“宁可信其有”的原则,父母们就不停地给孩子吃这吃那。但任何食品都会含有热量,且不说那些“特别好”的食品到底起不起作用,增加了热量摄入却是实实在在的。

  热量多了,就转化到体重上。于是小胖子比例越来越高,直追赶西方发达国家。一旦长胖,又更加不喜欢活动,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从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肥胖是目前的中国儿童最大的健康隐患。

  因此控制总热量就是首要目标。“总热量”是指一天之中所吃喝的所有食物、零食、饮料中所含的热量。一个孩子每天需要多少热量跟身体状况、活动状况有关,但是父母们应该相信孩子不会饿着自己。父母完全用不着担心他们吃得不够。

  ●植物为主,组成全面

  在控制总量的前提下,又要满足各种成分的全面均衡,看起来是一对矛盾,但这正是父母们需要努力的地方。

  一般来说,食物应该以植物性的为主,全谷食物、蔬菜、水果应该构成一天食谱的主要部分,它们可以提供各种维生素、膳食纤维和抗氧化剂等等。这些食物在产生相同的饱足感的前提下所含的热量比较低,有利于控制总热量。

  其次,是奶制品和适量瘦肉或者豆制品,它们可以提供钙、优质蛋白以及许多矿物质。完善的食谱还应该有一些脂肪,尤其是植物油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更有利于健康。不过它们在正常的中餐中已经足够,也就用不着额外注意了。

  ●乐于尝试新食物

  许多孩子缺乏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喜欢吃正常的食物、不吃蔬菜,即使是水果也只吃特定的几种。每到吃饭,大人连哄带骗,甚至四处追着喂,然后不停吃零食。

  虽然说大多数的零食不见得有害健康,但是多数的零食为了获得良好的口感风味,都会使用精细的原料和大量的盐、糖等调料。这样,零食往往把孩子的口味惯得更“刁”,而这些食物本身营养又比较单一。时间长了,就会让“热量过度”和“营养不均”的问题更加突出。

  没有一种或者几种食物能够提供人体所需的所有营养,实际上人们也不完全清楚需要什么样的营养。在前面所提的大原则下,吃得越杂,就越健康。对于儿童,乐于尝试新食物是一个好的习惯。这意味着他不挑食、不偏食,更容易获得全面的营养。

  与孩子的天性斗争

  显然,上面所说的原则看起来很简单,能为父母们省下许多开销。但是,真正要实现并不容易,它甚至需要父母付出更多的心血。

  按照科学家们的调查统计,孩子们不论地域、种族和传统,都喜欢高糖、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而讨厌蔬菜以及许多水果。他们天生喜欢吃的,却是健康的食谱中要限制的;他们天生不喜欢吃的,却是健康食谱要求加强的。另一方面,不健康的“儿童食品”却正是按照他们的喜好设计的,并且时时刻刻轰炸着他们的视线。

  所以,让孩子们吃得健康,是在与孩子的天性与精通儿童心理的商人们做斗争。父母们应该在这些方面努力:

  ●父母是最好的模仿对象

  在小的时候,人的一切行为都是模仿。对孩子来说,他们的饮食习惯都是从模仿父母而来。所以,想要孩子有良好的饮食习惯,首先父母就要坚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如果父母每天都吃大鱼大肉,而杜绝蔬菜粗粮,就不能抱怨孩子“只喜欢吃肉”。

  孩子不需要特别的营养,所以最好的方式也最简单:让孩子跟父母一起吃同样的饭菜。美国儿童教育建议孩子能坐了就坐在椅子里看着父母吃饭,能吃了就给他一些食物一起吃,一岁以后就让他吃桌子上的食物。如果桌子上总有青菜,而父母总是很高兴地吃,那么孩子也会去尝试。

  ●允许孩子浪费一些食物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爱惜粮食,所以把饭菜吃干净从来都是“乖孩子”的表现。这对于小孩子却是不恰当的。应该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胃口吃东西,不想吃了就停止。多余的食物吃到肚子里并不是营养,而跟垃圾食品并无区别。

  爱惜食物是一种美德。父母可以做的,是让他们养成自己盛取食物的习惯。鼓励他们每次少盛,吃完了再盛,不应该把“营养好的”食物堆到他们的碗里,追着喂或者把“吃完了饭菜”作为夸奖。

  ●不把零食作为奖励或者惩罚

  “如果你怎么怎么,就给你什么什么吃”“如果你不怎么怎么,就不给你什么什么了”……这是父母们常用的奖惩方式。的确,这些奖励或者惩罚往往很有效。但是,它们并不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一般而说,这些作为奖励或者惩罚的食物,往往是一些“好吃”的零食。如果它是健康的,那么就应该鼓励孩子吃;如果不利健康,就应该尽量避免。而把它作为奖励或者惩罚,就改变了食物本来的意义,让这种食物在孩子的心目中尤其重要。从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说,任何食物在食谱中都不应该被过分强调。而一旦作为奖励,孩子就会大量地吃,这对于控制食物总量也是不利的。

  ●淡化“我家孩子最爱吃的食物”

  许多父母津津乐道“我家孩子最喜欢吃什么什么”,于是就经常给他做什么。父母会为自己做出孩子喜欢吃的食物而感到骄傲,但是这并不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最好是淡化他们的这种倾向。

  孩子们会喜欢他们经常吃的东西,而他们吃的多的东西他们又会更加喜欢。如果父母经常给他们吃几种他们“最喜欢”的食物,就会强化他们的偏食,而且让他们失去尝试其他食物的兴趣。当他们长得越大,他们就越不愿意尝试新的食物。父母应该做的是,经常尝试新的食物,同一种食物也经常变换不同的做法。对他们的一生健康来说,愿意接受和尝试广泛的食物,远远比喜欢几种“妈妈做的食物”重要。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儿童节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