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央视《今日观察》专题 > 正文
CCTV《今日观察》2010年6月2日播出:新能源汽车来了!以下为节目实录:
你会不会购买不烧汽油的新能源汽车呢?从6月1号开始,上海、长春、深圳、杭州以及合肥这五个城市就开始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私人购买纯电动车最高补贴可以达到6万块钱。面对如此大力度的补贴政策,你会动心吗?这样的补贴政策释放了怎样的信号?未来的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将会有哪些变化?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王小丫和著名财经评论员何帆、张鸿共同评论。
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出台,五城市展开试点,促进新能源汽车走进家庭,百姓将得到怎样的实惠?
陈东存:政策出台后 会考虑选购一辆新能源汽车
(消费者)
大概测算了一下,应该在5年内,那个成本可以赚回来。
王传福:国家的补助可以让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良性循环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初期因为成本高,量不大,它的市场就不大,市场不大,生产量就更小,生产量更小,成本就要更高,成本高导致数量就更小,就是这样一个死循环。这个补助下来以后,实际上把价格就补贴下来了,价格下来以后,市场就真的起来了,这就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我相信国家的补助可以让这个市场进入一个活循环以及良性循环。
张鸿:补贴政策的最大价值在于它明确了我国未来新能源产业的一个方向
(《今日观察》评论员)
新能源的车就是不烧汽油的车,新能源有很多种,有的是燃气的,有的是氢动力的,也有油电混合的,丰田的普瑞斯就是油电混合的。油电混合又分两种;一种是插电的;一种是不插电的。不插电的,它的电从你在刹车或者制动的时候产生的电能里来;直接插电的对电的需求更多,依赖也更大。最纯粹的是纯电动的,全都是靠充电。
其实,这个补贴政策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明确了我们国家未来的新能源产业的一个方向,就是电动轿车的这个方向,这不光对汽车制造商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判断和价值,它对很多相关的产业也是一样,因为未来的方向一定就是按电动来的,这非常重要。新华社著名的一个汽车行业记者有一个判断是,未来中国需要用电动车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做弯道超车的领头车型,所以在刚刚发展的时候需要政策的扶持。
何帆:补贴政策的真正含义是让汽车生产厂商能够更安心的开发新能源汽车
(《今日观察》评论员)
这个政策其实和原来采取的“家电下乡”不太一样,“家电下乡”是直接把实惠给普通的消费者,而且是给收入比较低的一些人。现在,新能源汽车的补贴不是补贴给消费者,而是补贴给企业。消费者去买车的时候,企业会告知,这个车已经降价了5、6万块钱,这个钱政府已经补贴给企业了。另外,还有一个政策就是有一些节能车,尽管它不是新能源的汽车,但是它满足了节能的条件,那么消费者去买的时候也会给予一些补贴,这个补贴是厂家返还给的,大概是三千块钱左右。
为什么现在要采取补贴政策?因为新能源汽车进入普通百姓家的价格门槛还是太高,现在我们把门槛降低了一点,但实际上这个门槛降低还是够多,那以后再怎么降低呢?政府先采取一些鼓励的措施把市场规模扩大之后,厂家才会有进一步的积极性把价格门槛降低。最后我们会看到,实际上这个政策其实不是让消费者动心,这个政策真正的含义是让这些汽车的生产厂商能够定心,能够更安心的来开发新能源汽车。
张鸿:补贴政策要改变过去私人买新能源轿车价格门槛高的现状
(《今日观察》评论员)
这个政策希望解决一个问题,就是改变过去私人买新能源轿车价格门槛高的现状,虽然中国比较早的进入新能源轿车的研发当中,但事实上真正大规模的开始做投入生产,是从2008年开始的,这一年也被很多研究机构称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元年。虽然比亚迪、奇瑞等等这些车在某一些领域已经达到全世界的先进水平,或者是已经开始追上国际的先进水平,但是量产不够。比亚迪今年电动和插电类的混合车的整个排产量才是一千辆,这个量产显然是不够的。所以我们现在要先练好技术,来等待私人都来买新能源汽车这样一个市场,就是我用技术来等待市场。
何帆:发展电动汽车可以整个带动一个产业链条
(《今日观察》评论员)
中国汽车产销量从2002年就开始加速,出现了一个井喷的行情,到2009年,一年卖出去的汽车比美国卖出去的汽车还多。我们现在处在城市化加速的时候,以后汽车肯定会越卖越多,这就会出现一个问题。汽车是油老虎,现在全球汽车烧掉的油占汽油消费量的1/3以上,而且汽车尾气里头排出来的二氧化碳占二氧化碳排放的16%,这就逼得我们要去另辟蹊径,其实电动汽车就指明了一个方向,而且如果我们发展电动汽车,可以整个带动一个产业链条。
其实,电动汽车的历史比内燃机汽车的历史还要早,但是它关键就在电池的技术一直都没有一个很好的发展,没有技术上的突破。如果我们能够在电池技术上有一个技术性的突破,那么它的适用面不仅仅是在汽车。另外,如果要发展电动汽车,那么配套肯定也都要跟上,比如说电控的系统,电机的系统,还有充电站,而且还要有充电装,等等这些都必须要有很多基础设施的建设。因为我们跟美国不一样,美国很多都是私人车库,晚上开回去之后,自己在车库里充电就行了,而我们必须就要考虑在未来有很多这种基础设施的投资。
王建均:补贴政策的出台 对于长年坚持电动车为技术发展路径的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利好
(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
这次的政策出台,对于比亚迪这种长年坚持电动车为技术发展路径的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利好,而且对于我们这样的企业,带来的正面影响是非常大的,因为我们为此奋斗了七八年时间,我们经销商的渠道也非常乐见这样的政策。
比亚迪是一个非常重视用户感受的企业,我们在政策出台之前,F3DM这款车就在深圳市开始对个人进行示范性的销售。这个政策出台之后,我们也会继续在深圳市加大F3DM双模电动车还有E6的市场推广力度,我们和深圳市政府已经达成了一个规划意向,就是会在深圳市的一些关键的停车场做充电装,会建设若干个专业的充电站,可满足快充、慢冲、中充三种模式,而且在深圳市大运会场馆周围已经建成了两个专业的充电站,是用南方电网建设的,其他的配套设施的建设也都会陆续的跟进,未来将会有超过两万个充电装。
政策利好助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抢滩高地,我国新能源汽车如何借势腾飞?
何帆:中国能否在汽车核心技术方面打一个翻身仗 就要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今日观察》评论员)
现在人人都爱新能源汽车,但不知道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到底长什么样子?因为各国有不同的技术,所以现在是中原逐鹿,未知鹿死谁手。现在,美国比较想发展插电式的混合动力汽车,目标是到2015年,美国自己产的插入式的混合动力汽车至少要超过100万辆。欧洲现在是发展比如清洁柴油,双燃料,还有一些混合动力的汽车。
中国现在发展的是混合动力和纯电力,技术水平要比生物燃料、清洁柴油还要更高,所以我们这次出招其实是高开高打,但我们也遇到很强有力的竞争,比如日本的策略也是要发展混合动力和纯电动,目标是到2015年,至少新能源汽车要超过200万辆。从历史的经验来看,日本的汽车就是在20世纪70年代,油价上涨之后,全球的消费者突然意识到要开省油的小排量汽车,所以日本车一下就卖得很好,成了汽车大国。中国汽车尽管产量增长的速度很快,但在电控系统、自动变速器这些核心技术方面一直没有找到突破,一直都受制于人,这次能不能打一个翻身仗,就要看新能源的汽车能不能发展起来。
张鸿:新能源汽车是需要政府和企业一起踏踏实实来做的事情
(《今日观察》评论员)
现在不管是中国或者是世界,只要是车展,就全都是绿色的。这次的北京车展主题就是“畅想绿色未来”,车展展出的全都是绿色车,但下来以后,4S店卖的全都是烧汽油的,是很少有人去叫卖这种车,新能源汽车其实离大规模买卖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本田汽车的社长就表示,20到30年内普及新能源车不可能。李书福也表示,目前新能源汽车只是个概念。尹同耀表示,20年内无法大规模的量产新能源汽车。就算从概念到市场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我们也更应该走,因为这时我们和人家是齐头并进的,所以政府的补贴就像是种子基金,此外还需要地方政府的配套,出台一个一个的细则。现在深圳的配套已经出来了,最高补贴是8万。深圳市政府还有一个长久的规划,就是未来在多少年之内要有多少充电装,要有多少配套的设施。包括重庆、北京等等城市,他们在新能源汽车上也都有地方政府的财政政策扶持,这是需要政府和企业一起踏踏实实来做的事情。
王秉刚:只有进入普通百姓家庭 新能源汽车才能真正变成一个大规模的产业
(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监理专家组组长 《今日观察》特约评论员)
新能源汽车只有进入普通百姓家庭,才能够真正变成一个大规模的产业,启动这次示范,还给予这么大的补贴政策,这就看出我们国家政府的决心。如果我们通过这五个城市的示范,得到一个成功的结果:消费者是愿意购买的,整个系统运行是可行的,那我们将来电动车的发展就会很顺利。
王青:补贴政策要随时根据市场的需要进行调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今日观察》特约评论员)
整个的补贴意见在执行的过程中,可能要随时根据市场的需要进行一些调整,有一个大的原则就是补供方还是补需方的这个原则要明确,关于补贴的标准只是按照电池组能量指标来看,还是要综合一些百公里的电能消耗,是要根据市场的发展进行调整的。
张鸿:补贴政策就是要让技术来等待市场
(《今日观察》评论员)
补贴政策是一个补技术,不是一个补消费的政策。要想让新能源汽车大规模变成量产,首先要有大规模的需求,就是让消费者感到实惠。所以现在政策是要让技术来等待市场,我们还可以考虑让消费者获得好处以后,让市场竞争来倒逼你的技术去有所推进。
何帆: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只争朝夕
(《今日观察》评论员)
我上小学的时候,有一篇课文叫富尔顿的怪物,就是蒸汽轮船刚刚出来的时候,大家都不理解,觉得蒸汽轮船又丑又笨,所以新事物的出现不仅对一般人来说是不容易理解的,甚至它自己的发明者有时候也会低估。比如比尔盖茨在很早之前就说过,笔记本电脑不需要再发展了,现在的容量已经足够用了。现在最重要的第一步走出来是非常艰难的,但是以后就会加速。现在很多新能源的汽车厂商都说要二三十年的时间才能普及,但我觉得二三十年太晚,只争朝夕。
(《今日观察》栏目播出时间:周一至周五21:55—22:25;重播23:50-24:20;次日中午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