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第一则征婚启事的记忆
270位应征者中选出意中人
◎文/ 张力 ◎图片由被访者提供
第一则征婚启事曾经轰动了人民日报社大院,许多人赞扬《市场报》成人之美。读者丁乃钧娶到了妻子,编辑赵立崑也成为60年来中国大陆刊发征婚启事的第一位报人。
新华社记者前来采访,向海外发了英文通稿,英国路透社马上报道,把这看成是中国政治转向与社会开放的一个信号。一则小小的征婚启事变成了一个时代的风向标。
■1980年岁末
《市场报》收到一封征婚信
1980年的岁末,《人民日报》下属的《市场报》收到一封读者来信,与其他来信不同,这居然是一封征婚信。写信者名叫丁乃钧。列出的个人基本条件是,政治面貌:摘帽右派;年龄:40岁;身高:一米七;工资:43块5。
在资深编辑赵立崑的家里,他展示出当年的报纸,版面的左下角,有一个小“豆腐块”,完全被红笔改花了,可见当时编辑的谨慎与细心。
赵立崑先生记得,那封信比较长,谈了个人经历,四川江津地区教师进修学院的数学教师,被划成右派,摘了帽子。但是政治影响一时难以消除,所以他找对象还很困难。因为划成右派,涨工资没他的份,经济条件比较低。40岁的人,工资只有43块5毛钱。经过再三的争取,还有别人帮忙,至今也没有谈成对象。他觉得在本地靠自己的力量找对象,基本上是希望渺茫。所以想到写这封信,求助于发行面很广的《市场报》。征婚信的最后说,愿意者请联系。
有意思的是,信上完全没有说他想找个什么样的对象。对此,赵立崑解释说:他是无条件的,他一个大龄的摘帽右派还能提什么条件,有人愿意他就相当满意了,因为他觉得自己不好找啊。
■领导审批
征婚信压缩成80字“豆腐块”
面对这样的来信,赵立崑的思想斗争很激烈,生怕政治上犯错误。他拿给一些同事看,有人好意劝他,你跟他一无亲二无故,而且在遥远的四川,你也不了解情况,帮他解决个人问题,你的政治立场站到哪里去了?
今天的人们恐怕没法理解,但当时并不是“文革”一结束就一切都烟消云散了。再加上不是说过,过七八年再来一次嘛。
赵立崑说,我七天七夜,连睡觉都考虑这个问题,登还是不登。我对丁乃钧的处境很理解,很想帮他一把。同时赵立崑还想,这不光是解决他个人的婚姻问题,因为从自己在各地采访了解到的情况,全国大男大女婚姻难的问题非常严重,在当时是带有普遍性的。最后,赵立崑把这封信改了又改,终于送到领导那里。心想要是通不过,拿下来也不迟。结果领导审批了压缩到80个字的“豆腐块”,并在1981年1月8日刊登在《市场报》上。
到发排的时候,赵立崑仍然心有余悸,不敢放到显眼的位置,就放在版面的左下角。怕有人找茬,无限上纲,自己承担不起。也怕给写信的丁乃钧带来什么不利后果。登出来以后,他依然忐忑不安。没想到,应征信很快从四面八方飞来。
■270多位应征者中选出意中人
征婚者来信报喜
面对270多位应征者,丁乃钧喜出望外。他来信报喜说,目前我的意中人已基本选定,是吉林某卫校的教师,28岁,未婚,大学文化。我们之间通了信,还交换了照片。今年8月我准备专程到吉林和她见面,把婚事定下来。
他们新婚旅游到了成都杜甫草堂,还给报社寄来两张蜜月的照片,寄来喜糖、喜烟,轰动了人民日报社大院,许多人赞扬《市场报》成人之美。丁乃钧娶到了妻子,赵立崑也成为60年来中国大陆刊发征婚启事的第一位报人,他把那封报喜的信又修改一下登在了报上。
新华社记者前来采访,向海外发了英文通稿,英国路透社马上报道,把这看成是中国政治转向与社会开放的一个信号。一则小小的征婚启事变成了一个时代的风向标。
反对的声音也有,有人上书,批评把个人婚姻问题登到报上,把婚姻商品化,完全是西方资产阶级办报的那一套。
■征来的婚姻出现分歧
征婚版面却火了
当时这对新人一南一北,户口和工作成了问题,折衷的办法是落到老家江苏淮安,在那里得到安排,还都做教师。女方后来向丁乃钧提出要往北京调,他说我无能为力。她又提出往省城南京调,丁乃钧还是没有这个力量。这在当时确实是几乎不可能的。
那位女士给赵立崑来了一封长信,提出请他通过《市场报》或《人民日报》想个办法,把两人调动到北京来,因为她特别向往北京。赵立崑只好回信告诉她,心有余而力不足,帮不上这个忙。
后来,夫妇两人逐渐在一些大的问题上出现分歧,矛盾解决不了,最终分手了。再后来,听说她得以理想实现,在南京找到一位老干部结婚,顺利调进了南京。
那时候还没有婚介公司,赵立崑编辑的版面俨然成为当年最火的一个红娘。后来登的人多了,就形成一个专栏。一次登七八个人的征婚启事,按照这个容量,许多人要排队等几个月。几年下来有1500多人在《市场报》上登出征婚启事。
很多成为“第一”的事,都有它的偶然性和必然性。赵立崑说,要是当时没有《市场报》,那第一封信很可能石沉大海了,《人民日报》肯定是不会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