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广西来宾7000人居住区处无政府状态 管理现真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21日16:51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广西来宾7000人居住区处无政府状态管理现真空
瞭望东方周刊201023期封面:“贫民区”的无政府生存

  “贫民区”的无政府生存

  广西来宾:凌窝的“无政府”生存

  这里不是村庄也不是城镇;没有村委会也没有居委会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王开 | 广西来宾报道

  凌窝,这个拥有7000多人的居住区就像一个大坑,粘在广西来宾市市区板块的东南角。6月1日来宾市因特大暴雨引发洪灾时,这个地势低洼的地方顿时汪洋一片,积水最深处达6米。

  居民们用轮胎把孩子送到安全地带,给110打电话求救居然得到回答“要请示领导”,一小时后才回电话问是否还需要帮助。但大家并不因此抱怨。在凌窝什么事都得靠自己,这是当地人早就习惯的生存方式。

  因为,这里不是村庄也不是城镇,没有村委会也没有居委会。

  但洪水过后,居民们的抱怨却爆发了。“都怪韦森明(化名),要不是他堵了排水管,我们也不会被淹得那么惨⋯⋯”

  这个韦森明,为了建新房把地基打在了凌窝唯一的排水沟渠上,排水沟因此被拦腰截断,导致排水沟上游成了一个不小的池塘---一个人造就的“堰塞湖”。

  可是肇事者韦森明比谁都委屈。

  没有人告诉他这个地块有什么机关

  长长的土路足有五六里,这是凌窝的交通干道。路两旁居民自建的楼房挤挤挨挨、参差不齐,房前屋后到处是洪水退却后留下的绿油油的水葫芦,以及晾晒着的被水泡过的破旧家具。

  面对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凌窝不堪一击,居民自建的楼房倒塌了五六处,7000多人中有近2000人被围困在水中。其实,几乎每年的雨水期,凌窝都会遭水淹,所以这里的楼房有相当一部分是由4到6根混凝土柱子架空着的。

  就在暴雨前不久,韦森明才买了地,为建新房打起了地基。当时,住在地基附近的梁耀忠等居民还去跟他打了个招呼,毕竟以后大家就是邻居了。“谁想到当时还高高兴兴的,一打地基就堵了排水管呢?”村民们埋怨过后,还是有些同情。

  韦森明被公安部门叫去做了笔录,他觉得自己很无辜---毕竟他的地是花钱买来的,没有哪个部门告诉过他这个地块有什么机关和注意事项。

  “人家花了钱买了地,不能不让人家建房吧。”在凌窝,这是最简单的逻辑。“地产交易”全凭你情我愿,没有交易中心备案、监督和税收之说。

  据来宾市市政管理局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韦森明的地基是加重附近洪水淤积的原因之一,但凌窝内涝除了旧城区的管道老化之外,最重要的还是因为人口密集所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把当地4个溶洞都给堵死了,这对于属于喀斯特地貌的来宾市来说非常关键。

  来宾市兴宾区城东街道镇东社区书记郑文强说,30年前,凌窝还是一片荒地。改革开放后,来宾县其他乡镇的人来到这里务工、经商,慢慢地就落下脚。当时的凌窝属于一个名叫水落村的村庄,由于这块地方土地贫瘠,水落村的村民自然乐意出手。直到现在,凌窝的土地价格已经翻了几番,一块5米宽、12米长的土地已经涨到了几万元,仍有人愿意买卖。

  凌窝从一开始就是这样自然生存,从无规划。

  从“黑人”区到“贫民区”

  几年前,由于紧挨着火车道,生活在凌窝的人们都是跑到火车道的另一边去上厕所。后来,火车道围了护栏,居民们只好每家每户挖开路面,用砖头自制了简易下水道,“终端”就指向离自己家最近的低洼处。

  居住在低洼处的居民,往往下水管道就指向自家旁边狭窄的夹道,每次出入家门,都可以清晰地看到邻居家的粪便污物从管道内流出。

  这里的房主都是附近乡镇的农村人。他们从30年前第一代移民开始,卖光了老家的一切,甚至拆了老宅的瓦片,举家落户在这里。

  老来宾县的人都知道凌窝,许多年前,他们把在凌窝住的外来户称为“黑人”。现在,新来宾市人则把这里称为“贫民区”。

  “你去那里有什么业务可谈?”一位出租车司机忍不住问本刊记者。来宾市的治安状况名声恶劣,曾经出现过用炸药炸掉外来企业投资建设的工厂这样的恶性事件。而凌窝更是混乱不堪,小偷、抢劫,“差不多每天晚上那里都会有些事件发生。”司机告诫说。

  2002年,来宾县升级为地级市。按照区划,凌窝这块地方属于来宾市兴宾区城东街道镇东社区。在来宾市的规划图上,凌窝在城市范围之内。但在凌窝长期居住的1000多户家庭、7000多人口,几乎全都是农村户口。

  10年前,当地公安部门曾经设置了凌窝管理站,以便收取暂住费。2000年之后,暂住费被公安部叫停,凌窝管理站也就自动取消。直到2002年,凌窝才被划归到镇东社区。但镇东社区对凌窝的管理并不积极。

  “城市管理都是按照户籍走的,再加上我们镇东社区只有4名工作人员,对凌窝的管理就比较松散。”郑文强说。居住在凌窝的人建房后要进水进电,以及他们外出打工,镇东社区都会给他们开具证明,但社区对凌窝的工作仅止于此。至于镇东社区的流动人口管理站,梁耀忠说他从来没有接触过。

  没有城市社区化的管理,凌窝的居民会自发组成小组向水站和供电局缴纳水电费。这么多年,这个地方的外来户从来没有拖欠过当地水电费和卫生费。但这些,并没有让凌窝以外的人对它产生一个好印象。

  从2002年开始,凌窝开始出现了居民自建楼房。原来几块石头、几片瓦片胡乱搭起的平房被逐渐淘汰。这些楼房大都用于出租,而出租对象则是一个特殊人群---到来宾市来做传销的。

  每天早上5点到8点和晚上6点到8点,凌窝许多出租楼内就会聚满上课的传销人员。每个房间依据大小少则五六人、多则十几人。广西来宾市是著名的“传销者天堂”和“大本营”,凌窝是他们的“根据地”之一。

  “那时候,经常有搞传销的人跳楼、抢劫、杀人。”当地居民说,有一些传销环节中的下线会杀掉拿了钱的上线。搞传销的人生活极为艰难,在离凌窝不远的一个菜市场内,经常可以看到他们在那捡剩菜叶。

  但当地居民对传销人员并不那么反感。传销者会以出装修费代替租金的方式来租房。这对于没有多少现钱的凌窝居民来说是个实用的办法,双方“各得其所”。

  “挨着”城市生活

  在来宾市当地人看来,贫穷导致混乱,凌窝从诞生起就是一个治安混乱的地方。几年前,地处凌窝一带的来宾市三中,放学的时候,经过凌窝那条路上经常会有警察驻守,即便是这样,抢劫斗殴的事情仍时有发生。

  1986年,12岁的梁耀忠刚来到凌窝的时候,这里虽然荒芜,却还比较平静。但很快,随着外来人员越来越多,许多像梁耀忠一样的农村孩子来到这里,他们根本无法适应城里的学校。当越来越多凌窝的孩子读不好书的时候,他们就成为聚集在城市边缘的不安定分子。

  梁耀忠现在平均月收入800多元,妻子在一家私立幼儿园打工,每个月五六百元,两人的收入仅够维持生计。“这里很多都是从乡下搬到来宾谋生的乡下人,没有什么技能,都是在卖苦力。”苦力,来宾人曾用这个词描述梁耀忠父辈那一代人,对于今天凌窝的居民,依然适用。

  作为一个年轻的城市,来宾市这两年工程建设量巨大,但大项目大多使用外地工人。对于当地劳动力来讲,来宾市并没有足够的就业机会。

  凌窝80%的成年男性是建筑工,但他们往往一个月只有半个月的活儿干,余下时间处于待工状态。空闲下来的工人没什么消遣,不少人就在街上闲逛,赌六合彩。

  而据来宾市市政管理局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由于来宾市人“生性凶悍”,外边的工厂都不愿招收。“女的还要,男的不要。”

  在来宾市区人看来,凌窝的男人大多游手好闲,好赌、酗酒,甚至有人吸毒。但凌窝居民自己说,在这个人均月收入只有七八百元的城市贫民区,“哪里有那么多活可干?叫我们怎么办?”

  在中国现行的投融资体制下,各级政府的投资热情无一例外地指向了资本密集而不是劳动密集产业,来宾市也不例外。而这对于当地充足的劳动力来说并非好事。无所事事的劳动力即便想勤勉打拼,也缺乏足够的平台来实现其劳动价值。

  最重要的是,“谁不想挨着城市呢!”凌窝居民戴胜利很自然地用了“挨着”这个词---就像凌窝的地理位置一样,只是“挨着”城市而已。虽然目前不可能争取到城市户口,在城市住下去连就业机会也少得可怜,但老家的乡亲还是大都主张走出来,在农村,“那连个逛街的地方都没有。”

  接触到城市化的人们早已习惯并依赖上了城市生活,回到农村他们渐渐脱离关系的老家,已是根本不在他们考虑范围内的事情。

  这里会成为“居民区”吗

  “目前的整个来宾市区,正像一些大城市的城乡结合部。”这是网友在当地论坛上的评价。作为一个新成立的城市,来宾市的口号是“西扩北进”,市级机关都已经挪到了这个城市的西北,那里每一栋建筑看上去都很现代,环境相当气派。

  但是,对于老城区,来宾市在“重规划、轻建设”的指导方针下,目前进展缓慢。“老城区的问题太复杂,新城区可以征地贷款,老城区可以吗?来宾市民风剽悍,都有敢砍法警的,谁敢惹呢?”当地市政管理局的一位工作人员说。

  据称,来宾市的财政只是“吃饭财政”,发放公务员工资都已备感压力,更不用说改造老城了。而此次6月1日特大暴雨之后,来宾市又在启动对老城区改造的规划,这一次他们准备以“灾后重建”的名义来向自治区申请款项。

  “对于凌窝那边,近期市里可能会划拨300多万的资金来挖一条通往红水河的沟渠。” 郑文强说。据他介绍,来宾市对凌窝的规划正在进行,未来将会在旧城改造的大前提下,对凌窝“投巨资”整改。

  在来宾市住建局,本刊记者看到的来宾市规划图中,凌窝区域确实将被开发为“住宅用地”。

  “可能会给凌窝的居民一些补偿,让他们去别处盖房子,但政府给房子是没有办法的了。”郑文强说。而面对“这些已居住了近30年的房子,是否应该具备合法身份”的问题,他低头默然。

  来宾市住建局和兴宾区则直接称呼凌窝的建筑为“违章建筑”,对于是否整治凌窝,他们目前并没有出台具体办法。“凌窝都已经存在了那么久,这都是历史问题。”来宾市兴宾区委宣传部副部长莫益路说。

  整治凌窝,在梁耀忠和他的邻居们看来并不是好事。目前来看,他们攒钱盖起的那些新的小砖楼,全都是违章建筑。对于来宾市未来给予他们的补偿是否足够在附近买地建房,他们很是担忧。

  在带领本刊记者赶往自己家乡的时候,梁耀忠看到童年曾经居住的房子已经成为废墟,长满了玉米和野草。废墟上已经没有了只砖片瓦,那些祖辈留下的砖瓦早被拉到了凌窝。它们成了新建楼房的地基,因此节省了不少填土费用。

  如今,已经很难想象梁耀忠父亲揭掉老家瓦片的勇气。离开老家的时候,他们没有任何积蓄。这么多年过去了,梁耀忠和父亲当年一样,仍然是没有积蓄的苦力。

  “好苦啊,不讲了!”回凌窝的路上,梁耀忠感慨道。更苦恼的是韦森明,因为心力交瘁,6月13日他在做木工活的时候还锯断了两根手指。■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 瞭望东方周刊 > 专题图集

更多关于 贫民区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