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称中国将在G20峰会上要扮演桥梁与枢纽作用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28日12:09  CCTV《今日观察》

  从6月26日开始,二十国集团峰会将在加拿大多伦多召开,这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召开的第四次20国首脑峰会。当前,世界经济已经出现了一些复苏的迹象,不过,欧元区的主权债务危机却给未来的经济走势增添了一些变数。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各国将会怎样协调各自的立场?对经济的刺激政策会不会退出?是否要对金融机构采取更加严厉的监管措施?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的重建中,将会发挥怎样的作用?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王小丫和著名财经评论员丁一凡、霍德明共同评论。

  20国集团多伦多峰会在即,巩固经济复苏势头,谨慎决策防范危险,各成员国有着怎样的期待和诉求?

  霍德明:这次的峰会就是一场很有趣的合唱比赛

  (《今日观察》评论员)

  这次的峰会就是一场男女混声多部对唱的音乐会。首先地主国加拿大特别高调,它建立了一个花费200万的室内人工湖,用大笔的资金做媒体攻关效果。当然,加拿大在过去的一年中,经济表现也是在发达国家中最好的,GDP增长6.1%,所以它是最高调的。其次,在发达国家里,美国跟欧盟有不太一样的声音,美国觉得经济还没完全复苏,希望能够刺激退出政策,但欧盟这边的财政赤字要减少,可以考虑要退出了,此外欧盟还提出了银行税等等问题,美国也有不一样的意见。再者,新兴国家与中国、印度、巴西对前面的一些议题也有不同的意见,不过最重要的这些新兴国家希望在IMF或者世界银行,就是所谓的国际金融机构里多一些话语权,所以这次是场很有趣的合唱比赛。

  丁一凡:历史的不同决定了欧美对待宏观经济政策的完全不同的态度

  (《今日观察》评论员)

  实际上,加拿大主办这一届二十国集团峰会下了很大地努力,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重新让大家认识加拿大在峰会中起着一种特殊的作用。在90年代后期,当时只有八国首脑峰会,随着中国、印度经济的崛起,八国集团已经代表不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了。在这种情况下,当时的加拿大总理保罗·马丁就提出来代表世界上发展最快经济的应该是这二十国,所以这一次在加拿大召开,加拿大无疑就要重申一下自己是对二十国成立有贡献的,因为是加拿大提出的名单,是它提议这二十国应该在一起开会解决世界经济问题。

  国际体系的讨论中间,至今为止最激烈、也最有能力提出各种各样的建议,而且进行辩论的是美国和欧洲的这些国家,因为他们是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是他们制订了国际体系中间的各种各样游戏规则,所以他们要改变规则的时候,他们在其间的谈判也是最积极的。比如说这次谈的经济刺激政策是要退出,还是维持这种机制?反映的了欧美国家的一种不同的看法。美国人对上个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记忆犹新,所以他们担心如果过早地退出会使经济重新重蹈衰退的覆辙。而欧洲人的记忆中间,最可怕的是二次大战之前的德国共和国推行这些政策所促成的恶性通货膨胀,因此他们担心这种刺激计划维持时间太长会重新引发通货膨胀。随着历史的不同决定了欧美对待现在宏观经济政策的完全不同的态度。

  丁一凡:美国和欧盟提出了各自不同的金融监管改革的方案计划

  (《今日观察》评论员)

  美国和欧盟都提出了各自的不同的金融监管改革的方案计划,美国更强调要提高银行及金融机构的自我资金的比例,特别是要改善金融机构的资本结构,让他们的资本结构更良好。

  欧洲提出一种不太一样的论调,欧洲表示银行不太保险,造成了很多危机之后,公共权力为了救助银行又投了很多钱,因此需要建立一种征税机制,要收银行税,另外对于对冲基金这种风险非常大的投资事先要进行审批,欧洲认为这场危机证明了市场本身的不完善,危机是由市场的失灵造成的,因此需要加强公共权力对市场的监督,加强包括政府在内的公共权力的干预能力。对银行征税,是因为银行造成了危机,政府去救助,所以理所应当从银行税中拿出能够干预的资本,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理念。欧洲要管机构,而且要管市场,不相信市场本身是万能的,是可以自动调节的。

  霍德明:中国在国际金融机构里提高话语权  对金融监管将来的走向有直接的力量

  (《今日观察》评论员)

  从中国的立场来看,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欧美是不一样的,所以中国的金融方面有落差,很多高风险的金融商品在中国还没出现,所以肯定不是由于金融产品产生的风险在中国惹出了麻烦,另外中国对于其本身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也是非常重视的,所以如果照美国的方式把资本充足率提高,中国也是可以做到的。

  当然,由于经济发展程度不一样,所以中国对于美国跟欧盟的争论感受是不一样的,但中国这一次在国际金融机构里提高话语权,和金融监管是有关系的。比如金融危机出现的时候不管是市行还是IMF,他们对于各国事后的金融检查,以及金融发展方向都有直接的影响,如果中国将来在这些国际金融机构里的投票权、话语权能够增加的话,那么也算是对于金融监管将来的走向有直接的力量。

  全球行动应对金融危机,新兴国家正在发挥建设性作用。承前启后,瞻望峰会,能否形成新的共识?

  方健:在此次二十国峰会中  中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中央电视台驻加拿大记者)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复苏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加拿大学界认为此次二十国峰会中,中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安道远:中国现在扮演着一个国际领袖的角色  中国的决策将符合其他国家决策的框架

  (多伦多大学G20研究中心联合理事)

  我最近写了一篇文章,题目为《中国:一个兼职的领袖》,可以这么说,中国主要是集中在着眼于自身的经济增长,但中国现在扮演着一个国际领袖的角色,这样中国的决策也将符合其他国家决策的框架。

  霍德明:中国此次峰会上要扮演桥梁与枢纽的关系

  (《今日观察》评论员)

  中国在这次的峰会上,扮演了一个东方与西方,八国集团与金砖国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中间的一个枢纽和桥梁的作用。中国目前的人均GDP大概是3600美元,只有俄罗斯的一半,但是中国现在已经是一个世界强国了,在中国还是中等开发中等收入的情况之下,要扮演桥梁与枢纽的关系,中国的责任是非常重要的。长远来看,中国更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领头羊,更应该做出一些榜样来。

  丁一凡:中国应在峰会中提出要关注发展中国家  捍卫整个世界经济中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今日观察》评论员)

  这次会议里很重要一个议题是发展问题,这个问题很大程度上跟中国有关,实际上从2008年第一次召开二十国集团首脑会议以来,大家关注的都是发达国家问题,从美国开始债务危机问题,到现在的欧洲发生的主权债务危机问题,因为金融危机首先是发生在发达国家。

  实际上,很少人关注到真正的受害最深的是发展中国家,这些发展中国家虽然不是国际舆论关注的重点,但是受害最深的。因为很多发展中国家过去都是需要靠发达国家给他们输出资金来维持发展,而发达国家一遇到金融危机之后,信贷严重紧缩,就纷纷把资金撤回,这个时候流向发展中国家的资金链就断了。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国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中国是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时候,最近这些年来中国对非洲国家和亚洲国家的投资,是拉动这些国家最根本的发动机,对这些地区的经济增长有重要的贡献,中国应该在这样的国际会议的场合里,提出来要关注这些发展中国家,这样既捍卫了我们的立场,也捍卫了整个世界经济中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理查德·帕克:新兴国家是否打算用全新的方式影响世界

  (哈佛大学教授 《今日观察》特约评论员)

  当世界经济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就会发生一些争论,谁来充当世界政治经济的主导力量,以及怎样制定决策,是不是最大的经济体就能够对其他国家发号施令,还是那些中等规模但却发展迅速的国家,中国有可能在未来的30年,在经济总量上超过美国,这些新兴国家是不是打算用全新的方式影响世界。

  王逸舟:中国在二十国峰会中一直发挥着建设性的作用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  《今日观察》特约评论员)

  从过去的这段历程来看,中国在二十国峰会中一直发挥着建设性的作用,包括在这次的加拿大峰会上,中国领导人反复强调求同存异,就直接体现为我们更多考虑世界经济目前处在一个回稳时期,但是基础并不牢靠,因此特别要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要推动对过去和现有的一些国际金融安排、国际经济安排中容易导致危机,容易导致不稳定因素加以改革,能够反映出世界各国共同利益,这是中国的一贯立场,也是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一个积极作用。

  丁一凡:峰会最后可能会决定退出机制的暂缓执行

  (《今日观察》评论员)

  在这个退出计划的时机上,可能会由于现在还有一些不确定因素,而且特别是欧洲国家面临着一些主权债务的风险,在在这种情况下,欧洲国家可能会做一定的妥协,也就是说最后会决定这个退出机制暂缓执行,基本上为了使得经济全面的回暖,可能还会继续维持现在比较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保证经济完全回到正常的轨道上以后,再做出退出的计划。

  霍德明:此次峰会是对2008年的金融危机所产生的一个反思

  (《今日观察》评论员)

  由于这次峰会是08年金融危机以后,对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所产生一个反思。欧盟国家提出的银行税概念,也就是商业银行要交一点税,相当于类似保险金,等将来万一再有危机的时候,这个保险金可以拿出来对付金融危机。

  (《今日观察》栏目播出时间:周一至周五21:55—22:25;重播23:50-24:20;次日中午13:00)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