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成都市长——“第四城”向世界的田园宣言
两位大学毕业生合租一室一卫一阳台的40平方米公寓,每月每人只需付200元左右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刘耿 | 四川成都报道
成都天府广场,第一视觉落点是高12.26米的毛泽东巨像。
如今,汉白玉像前多了一条醒目的红色横幅:坚定不移地推进城乡一体化,为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而努力奋斗。
这句话就像大标题一样被排在这座城市空间“头版头条”的位置。
“田园城市”概念是100多年前由英国城市学家霍华德提出的;50多年前进入中国时,是与消灭“三大差别”的社会动员相结合的。
2009年12月召开的成都市委工作会议,再提“田园城市”,并在“田园”前面加上了两个定语“世界”、“现代”,并将之确立为成都新目标。
新提法使霍华德的《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在成都脱销,有人甚至愿意出双倍的价钱买复印件。
“在此之前成都已进行了7年的统筹城乡实验,这是‘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新目标安放的基座。”日前,成都市长葛红林接受本刊专访,详解了实现新目标的规划图卷。
反其道而行之的城市突围
《瞭望东方周刊》:在中国城市普遍寻求摩登形象的大背景下,成都似乎反其道而行之,提出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为何将成都未来的发展目标凝聚到这一概念上?是各方面条件都已成熟,还是希望借助这一概念打通某些发展瓶颈?
葛红林:这是水到渠成,不是仅仅提一个概念,而是我们想要做的。这一目标的提出是基于成都的现实基础以及面临的历史机遇。西部大开发10年特别是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近7年来,成都已初步成为西部大开发引擎城市和引领西部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同时,成都自古享有“天府之国”美誉,具有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良好生态本底。
《瞭望东方周刊》:在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三步走”规划中,中期目标是建成世界三级城市,比照阿姆斯特丹、大阪、休斯敦和西雅图;长期目标是进入世界二级城市行列,比照新加坡、香港、法兰克福、巴黎。为何建立这样一个世界性的参照系?是不是看到了国内城市发展中的某些教训?
葛红林: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世界性参照系,目的是要把成都放到世界城市体系中去建设,更好地汲取世界城市发展经验,更多地参与世界城市的竞争与合作,少走弯路,引领城市高端转型。
“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内容丰富、具体、直观。群众一听,首先就想到生态是田园的,发展是现代的,在世界经济中成都是要做出贡献的大城市。市民由此产生自豪感,要对全球做出贡献,这也是一个城市的精神。
我在不少的场合说,一个城市价值的体现,有三点很重要:这个城市城乡居民的幸福感是不是不断提高;这个城市对国家的经济贡献是不是不断提高;这个城市的经验和做法是不是被整个社会借鉴和引用。这三点成都这几年一直努力在做。
《瞭望东方周刊》:在城乡一体化方面,成都是国内的先行者,有很多独到之处,也遇到过很多先行者遇到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借灾区重建的契机,成都又有了一些新尝试。目前成都城乡一体化之路还存在哪些困难?
葛红林:困难总是有的,特别是多年改革后留下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要彻底解决更非易事。好在国家把成都定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允许我们试。我们的出发点是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条件,不存在急功近利。
成都有不少原创的做法日益受到外界认可,特别是受到群众认可。比如,在包括社保和医保的城乡一体化管理体制、包括设立耕地保护基金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等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突破。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需要改革攻坚。比如如何保持城乡互动发展的持久动力和后劲,如何进一步消除制约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瞭望东方周刊》:成都以闲适著称,要打造世界级的经济影响力,会不会与传统的城市氛围和市民节奏有冲突?
葛红林:成都市民从表面上看生活得很“安逸”,但从本质上看他们对待生活是充满了激情和创造的。成都为什么有“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名声?追根溯源,关键是有了当时是先进的,现在也是先进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所以成都并非天生是“天府之国”,它恰恰是靠了先进工程和技术手段,确保了这一方老百姓的生活幸福。从这个角度就不难理解,加快现代化进程与生态保护、田园建设根本不矛盾。
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
《瞭望东方周刊》:5月初,成都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就“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进行了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市民对这一目标的支持率达98.11%。但同时,市民最担心的问题是,很多城市在“国际化”、“现代化”的进程中,都会导致市民付出高昂代价,比如生活不便、物价上涨、交通拥堵。请问成都对于此类问题是否有所准备?
葛红林:市民的这种担心是可以理解的,成都人口众多,户籍人口1150万、流动人口250万,而且正处在快速城市化阶段,不可避免出现一些类似的问题,如何妥善处理这些问题,是对政府管理水平的考验。
比如,在交通问题上,现在成都中心城区1/3以上家庭拥有私家车,全市每天新上牌车辆超1000辆,机动车保有量超过250万辆,是全国私家车最多的城市之一。为缓解城市交通难,我们数十次召开专题会议,并聘请国内外知名机构和专家出谋划策。
按照已经编制完成的《成都综合交通运输规划》,成都将建成由12条轨交、16条高速公路构成的现代交通网络,县县通高速,县县通轨交。同时,坚持公交优先,着力提高公交车驾驶员待遇,其收入大大高于全市平均工资水平并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
《瞭望东方周刊》:你的市长哲学是什么?
葛红林: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成都要做的事很多,不能急事不做,对大多数人有利的事不做,而去做形象工程。比如成都地下污水管网基本上铺到位了,这个钱花下去表面上是看不到的,到现在累计投了近100个亿。每个乡镇都建成了污水处理厂,这个钱一定要花。
然后就是正确地做事,好事也要会做。比如,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改善农民居住条件,一定不能代民做主,要尊重农民意愿,否则政府给了补助花了钱,还不一定能赢得群众满意。
再如,大城市的流动人口管理,特别是对流浪乞讨者的管理是个非常棘手的难题。但是,我们通过给数字化城管中心加个任务,安排监督员和视频监控系统巡查,第一时间发现,并安排相关责任部门进行劝导和救助。在人口有600万的中心城区,最近几天发现的流浪乞讨者只有数个,这体现了管理的基本功。
正确地做事,也要掌握好时机、把握好要点、控制好节奏、运用好窍门。
最近的绿豆涨价,成都不产绿豆,是受害者,我这个市长不能无动于衷或逆来顺受,必须通过物价和工商部门积极监控,不能任人操纵价格。
哪些事政府必须管住,哪些事政府要主导,哪些事政府要引导,一定要清晰。
以“哲学+数学”实施城市管理
《瞭望东方周刊》:你提到“管理者在实现路径中的重要性”,能具体谈一谈吗?
葛红林:要用先进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保持政府工作的先进性。哲学使人深刻,数学使人精确。
在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中,设计服务流程,建立服务标准,优化绩效考核,确定正确的工作途经,就是在做“数学题”;把流程再造提升到依法行政,把政务公开提升到民主行政,把职能转变提升到科学行政,确定正确的工作取向,就是在做“哲学题”。哲学+数学,才能先进地实施城市管理。
我们的管理理念是:不怕问题出现,就怕问题得不到解决;不怕问题尖锐,就怕问题失控;不怕问题复杂,就怕问题得不到“收敛”解决。
比如,我们运用物联网的无线射频技术和网格化的基层管理,花了两年时间,基本解决了“菜篮子”工程中的猪肉质量安全追溯的难题。
从生猪进场、检疫、屠宰、肉品检测到出场的全程信息都记录在生猪后腿上的代码芯片,商户可用特制的读卡器导出信息。全市配置近1万台溯源电子秤,2000元一台,政府每台补贴1500元,可向消费者打印有追溯码的购物发票。一旦消费者对质量有疑问,即可通过追溯码查询、维权,此举有效遏制了不合格猪肉流入市场。
再如,为了防止城市建设“摊大饼”问题,我们在外环线两侧各实施了500米宽绿化生态带,在三环路两侧各实施50米的绿化生态带,并在三环和外环间建设了10个郊野公园,市中心开车出去20分钟就能见到大片的农田和树林。
每个卫星城之间都用农田隔开,严禁沿线建设,不仅从规划上,而且从工程措施上遏制了“摊大饼”。
闻名全国的三圣花乡建设是一个典型范例。以那里的各种条件,开发房地产的“诱惑”很大,但我们不能只顾眼前利益搞征地拆迁,而要从人居环境的长远出发推进新农村建设。通过种植花卉和农家乐经营,让农民致富,又让城市居民多个好去处。
作为市长,我知道当前利益一定要服从长远利益,任何一个规划都是统筹权衡的结果,有利有弊。现在很容易出现一个问题,规划过后,有人想变,就刻意寻找弊端,谁都认为“摊大饼”不对,而怎样防止,这就看每个城市的操作水平和坚定性。
“热岛”呈环状分布背后
《瞭望东方周刊》:你曾是宝钢的副总,又是工学博士,能以专业眼光谈一谈成都未来的产业布局吗?
葛红林:我们认真研究过沿海和世界大城市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对成都整个工业的发展作了一个科学的布局。我们提出工业向园区集中,防止出现沿海地区原来的“乡乡办企业、村村办作坊”的局面。只有集中、集群、集约地发展产业,才会做大、做强,对环境的污染也会降到最低,水电气等配套设施就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2003年成都有116个工业园区,通过政策引导和调整,形成目前的21个工业园区。现在每个工业园区都有一个主导发展的产业,相互间形成了错位发展。这样的布局从源头上确保了工业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
目前全市工业集中度超过了70%。这项调整说起容易,做起很难,因为涉及各区(市)县和乡镇的利益调整,但做到了,好处就很多。这方面成都有许多行之有效的操作措施,欢迎全国同行来交流。
最近,四川省气象局气候中心通过卫星遥感监测发现,成都的“热岛”呈环状分布,这是非常少见的,不同于其他城市的中心城区“热岛”现象。中心城区的温度低于近郊,近郊温度比较高一点,远郊温度又低下来,呈马蹄形。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成都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即主城区实现战略转型,近郊实现了现代制造业的发展。
《瞭望东方周刊》:这是不是统筹城乡达到的一个效果呢?
葛红林:从温度的梯度变化可以看出,城区里面的人居环境得到了改善,近郊的县域经济得到了发展。当然远郊也有发展,但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会导致温度上升。
还有一个指标,也反映了城乡统筹后的变化。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深入,教育、就业实现了城乡均衡式发展,成都人的就业岗位发生了很大变化,被中高端岗位聘用的人口比例大大提高。
《瞭望东方周刊》:就是说城乡一体化也带动了人才结构、就业结构的变化?
葛红林:2005年我们完成了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现在摊开成都地图,随便你挑一所小学、中学,都是现代化的。2008年,我们通过政府采购、修建集中居住住房和购买经适房等方式,建设住房6293套,基本解决全市农村教师住房困难。
这些基础性的工作,真正影响了农民的后代的命运。最近我们调查了深圳一家劳动密集型企业,整个四川省有两万农民工在那里工作,而成都籍的只有500人左右,其中还有些是领班和管理人员。可见,受了教育,可以做更高端的、知识型的、技能型的工作。
关注一生,实现社会公正
《瞭望东方周刊》:“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核心思想是“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社会公正是一个关注度很高的话题,成都的改革也一直在强调“以人为本”、“共创共享”,在这方面,成都目前有哪些工作重点?
葛红林:政府要关注民生,不管是城市的还是农村的,而且要关注整个人生,从摇篮到坟墓。
从出生开始,我们有出生缺陷干预的三级管理。孩子成长是父母最担心的,一个是生大病,另外一个是教育。
2004年我们就实施了少儿大病医疗保险,一年只要40元,当时全国只有北京、上海和成都有。
我们统一规划修建农村学校,2004年一次性修建了410所,统一标准,专业施工,做到应建尽建,基本拉平了城乡学校的硬件差距,2006年全国城乡均衡教育现场大会就是在成都召开的。
读完书,就要就业。成都的登记失业率在全国始终是低的。我们设立了家庭就业档案,对低保、4050人员、残疾人、零就业家庭等6种情况,一个电话“962110”,48小时肯定帮他找到工作,这是从2006年起就向全社会公开承诺的。
低保户全部实名制登记在社会救助体系内,救助不遗漏不重复,这样我们的社会就没有绝望层。成都街上的乞丐是很少的,就算有也很难找到是成都籍的。
就业之后,最大的就是住房问题了。成都城区人均住房面积已超过27平方米。从2005年起,经适房供应就不再搞社会摇号了,而是面向社会,提前登记,按需建设,确保供应。只要符合两个条件:三口之家收入低于在职职工平均工资的两倍,住房面积低于48平米即人均16平米。今年登记,明年就能拿房。2010年每平米的价格控制在3000元以内,老房子可由政府回购,折价作为首付款。
买不起的可以租经适房,再困难的可以申请廉租房。在3年前,我们就启动公共租赁房建设,基本满足了外来农民工的集体住宿需求,还建设了30万平方米的大学生创业公寓,实施优惠租金。
在高新区,两位大学毕业生合租一室一卫一阳台的40平方米公寓,每月每人只需付200元左右。这也成为了我市吸引人才的比较优势。
老了就怕生病,就要考虑医疗。在农村,农民全部纳入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险,农村公立卫生院全部改造完了,核磁共振等7大件统一配置,每个卫生院都配了救护车,解决农村看病难问题。社区卫生中心药品不加价,老年人家里床铺上免费安装一键通,直接通到社区卫生中心。严格社区卫生从业人员准入制度,让居民放心到社区看病。
成都的社会养老保险是满覆盖,城乡无缝衔接,还设计了多个缴费档次供参保者选择。
人生总归有一个了结,成都对整个公墓、陵园都有规划,每个县只能搞一个公墓,原来搞多的,要加快调整,对生活困难的家庭在墓葬方面政府有补助性政策。
生老病死都有保障,民生问题不就解决了吗?政府的价值所在,就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瞭望东方周刊》:成都参加了本次中国城市国际形象调查活动,如果要制作一张都市名片用以向外推介成都,应该印上大熊猫还是张靓颖,或是其他?
葛红林:成都的城市文化具有典型的多元特质,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一张“城市名片”不能涵盖成都的丰富多彩。成都是大熊猫的故乡,又有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今年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美食之都”。“超女”,也反映了成都青年一代的活力。此外还有神秘的金沙文明、三国文化等都是成都的特色旅游文化资源。
2003年起,成都被外界誉为“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欢迎大家亲身感受,找到更多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