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春贤主政新疆后频频调研 亲民作风获好评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16日11:19  南方人物周刊
张春贤主政新疆后频频调研亲民作风获好评
7月4日,张春贤(左)在乌鲁木齐五建社区潘尚仁家调研

  张春贤入疆谋变

  与前任相比,他“更多地是在谈民生与富民”

  本刊记者  陈磊  发自乌鲁木齐

  去年7月,新疆引人关注;今年7月,新疆同样引人关注——先是中央政府第一次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尽管比起邻居西藏,这晚了30年(1980年3月,中央召开第一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至今已经5次)。

  但此次“新疆工作座谈会”成果丰硕——19省市在中央号召下,援建新疆,“基本把全新疆都覆盖到了”。仅喀什一地,就得到上海、山东、广东3个经济强省市的支援。

  更令人关注的是,在新疆从政近20年、主政16年之久的原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被调离,原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开始入主。而张一向有着“最开放省委书记”的美名,坊间对其评价甚高。

  在现有国情下,一把手更换,无疑意味着工作思路调整、发展重点改变,对于新疆这个“中国面积最大、陆地边境线最长、毗邻国家最多的省区”来说,意思还要深远一些,因为,多民族共存的美景上,曾经多了道血淋淋的伤痕。

  在交通部、湖南省历练多年后,57岁的张春贤来到新疆,他将如何创新谋变?

  营造开放之风

  在湖南主政时,张春贤以开放著称,表现之一,就是利用互联网,把网络当成问政和民意沟通平台。

  2006年湖南省第九次党代会前夕,湖南省委在红网等网站上发起了“迎接党代会、共谋新发展”的献计活动,短短3个月,民意“井喷”——收到信函1.1万件,其中5500份来自互联网。

  2007年春节前夕,张春贤本人在红网论坛上实名注册,发帖向网友拜年,一时间,被网民誉为“亲民书记”。

  即将离开湖南的前夕,这位出身平民的省委书记又发帖向网友告别:“亲爱的网友朋友们,根据党中央的决定,我将离开为之奋斗、为之感动、为之自豪的三湘大地,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我谨向亲爱的湖南网友们告别……”

  基于这种背景,到新疆仅20天的张春贤,“在他的力主之下”,5月14日,被关停了近一年的互联网恢复了正常。

  新疆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的一封公开信称:“互联网已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委、政府联系广大群众的重要桥梁,也是听取民意、集中民智的重要渠道……”

  果然,12天后,在当地召开的党委全委(扩大)会上,张春贤说:“有个新疆的网友网上讲,要少形式,多行事;少开会,多整治。我们要大兴务实之风,力避官僚主义、形式主义……”

  接着,网民发现,他们向张春贤反映的“乌鲁木齐天山区胜利路白天路灯亮的问题”,很快得到“乌鲁木齐市委办公厅的回复”。

  不止网络。6月底,有心的乌鲁木齐市民发现,围绕在施工改造的人民广场周边的铁皮围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部分警戒线。一位媒体人士说,张春贤觉得,把这个敏感的地方封闭起来让人多疑,“要透明化”。

  新疆著名画家克里木·纳斯尔丁提到一件小事。参加完全国先进工作者和劳模会议后,张春贤接见了他们,很真诚地告诉他们:对党和政府有什么建议或者意见,尽可以提,可直接反映。

  “我答应你们,只要你们写信,我一定看,一定回复。”张春贤说。

  “新疆效率”之变

  地大物博的新疆,在很多人眼中,一向是慢生活的代表,因为张春贤,情况在发生变化。

  6月24日那一天,72岁的俄勒斯别克·木沙江起了个大早,这位阿勒泰地区的哈萨克族老人,为了是能参加距离村子3公里远的也拉曼水库奠基仪式。

  为了这座水库,木沙江说,人们已经盼了20多年。张春贤到任,几天时间,期望已久的水库开工了。

  媒体描述说,“四邻八村的农牧民,像赶‘巴扎’(维吾尔语:集市)一样,汇聚到群山环抱的也拉曼水库工地上”;“哈萨克老妈妈将糖果和油果子洒向主席台,用民族最高礼节表示感谢。”

  实际情况是,6月9日,张春贤在水利厅调研,指出,要加快自治区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进度,进一步抓好牧区水库建设。

  第二天,自治区政府主席努尔·白克力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富民兴牧”水利工程建设,成立由副主席钱智为总指挥的指挥部,要“特事特办”。

  两天时间,水利厅将通过审查的4座水库项目建议书报送发改委;发改委将“以往至少需要一个月审批时间才能完成的工作,仅用了半天时间”就审批通过了;几乎同时,华能、华电等多家大企业向新疆国资委递交了无偿援建承诺书……

  15天,4座水库同时开工。

  媒体评论:这在新疆水利建设史上是第一次。

  张春贤也在忙碌——自治区人大、政协、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武警新疆总队,各地州市负责人汇报,处级干部座谈会……“9天时间里,张春贤共主持召开10个不同范围、不同层次的座谈会”。

  张对汇报的要求是:结合工作实际,发言开门见山、突出重点、直奔主题、不讲虚话。

  “20多年都没干的事,书记去了水利厅调研了一次,几天时间就解决了,你想想,这对普通官员震动会有多大?!”一位官员感慨地说。

  张本人的说法是,“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努力工作,与大家一道,一年当作两年用……”

  亲民情怀

  除去大规模官方调研,张春贤几乎一半时间用在了和民众的接触上。

  7月4日下午4点多,家住乌鲁木齐五建社区的退休工人潘尚仁接到了一个电话:“喂,潘尚仁师傅吗?我们是自治区党委啊,过会儿准备去看看你,在家吗?”

  “自治区党委”、“来看自己”,潘尚仁惊讶又开心,连声说,在在在。

  “怎么也想不到会是张春贤本人啊!”潘尚仁说,爱看湖南卫视的他,2008年看到张春贤在《爱心大融冰——我们一起过年》晚会上动情的一幕,被感动得忍不住落泪,后提笔修书一封。

  几个月后,竟接到来自湖南的长途电话:潘尚仁师傅,张春贤书记看了你的信,很感动,一定让给你打个电话,谢谢鼓励……

  “世上还有这么巧的事”,得知张春贤主政新疆的消息,潘尚仁“惊呆了”,“内心的亲民偶像竟然调到了自己所在的地区。”

  老人再次给素昧平生的张春贤写信。很快,收到回信——“谢谢尚仁老人,真是缘分,代向你认识的人问好!”

  7月4日下午,从未见过面的两人碰头,一个多小时的畅谈,潘尚仁说,临行前,张春贤特意送了他两样小礼物:一个毛主席像章;一盒湖南茶叶。

  那一天,在乌鲁木齐后泉路口卖干果的维吾尔族青年玉努斯,也在自家摊位上“偶遇”张春贤——“他们一行五六个人,车就停在路边,看得出,是临时下车,来到我店铺。”

  “他们问我生意好不好,每年租金多少钱等。”来自喀什的玉努斯说,他对张春贤印象很好,老老实实告诉张:“7·5事件后,游客少,生意很难做,像这么下去,要赔本。”

  检索新疆媒体的报道,可以发现,上任近3个月来,张春贤频频在底层行走:5月9日下午,到喀什市玉苏甫·艾买提家;6月4日,暮色苍茫,他来到我国最西端的县城——乌恰县康苏镇,走进古尼萨哈老人刚搬的新家;5日,他到了阿图什市柯尔克孜族70岁老人阿日萨尔·马木提家;6日,他又驱车赶到阿合奇县哈拉齐乡双语幼儿园……

  7月5日,张轻车简从,来到昌吉市佃坝乡佃坝村,与38岁的住户王吉福及他的妻子张子梅等人聊起了家常:种多少亩地?收入咋样?住得习惯不习惯?

  这种亲民作风,让随其一起调研的新疆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李建新印象深刻:“到群众的家里头去,跟他们交谈,甚至爬到楼顶上去,老城区土建筑的楼顶上,亲自去看……非常务实。”

  从“维稳”到“民生”

  频频调研、密切接触民众的背后,是张春贤对新疆发展思路的调整。

  著名画家克里木先生在新疆生活多年,和自治区原党委书记王乐泉有接触,与张春贤也见过两面。在他的印象中,王十分强调稳定问题,而张“更多地是在谈民生与富民”。

  5月26日的新疆自治区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张春贤亮出了他的工作思路:第一就是加速经济跨越发展;第二是切实改善民生。

  可以理解,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给了他无形的压力:2015年新疆“人均GDP达到全国平均水平”;2020年“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到任新疆后,张春贤召开的第一个常委工作会,就是“自治区关于解决城镇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障问题”。

  这次会议确定,把城镇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基本养老保障,仅此一项,就惠及30万人。

  再是就业。张春贤十分看重就业对社会的影响。

  6月30日,张主持召开常委(扩大)会,通过《自治区促进零就业家庭就业实施意见》。明确规定:“新疆所有城市(镇)零就业家庭7月31日前,要确保实现至少一人就业,8月1日起新产生的零就业家庭,24小时内托底安置就业。”

  “今后,对‘零就业’家庭要做到动态‘清零’,随时发现,随时于24小时内解决。”张春贤说。他的底气是,仅用了一个月时间,自治区就摸清了“零就业家庭”的数目——15658户。

  还有城市棚户区改造——5月4日,上任不足10天的张春贤深入少数民族聚居的乌鲁木齐天山区,开门见山:“我刚来新疆工作,最想听听大家的心声,大家生活状况如何?对党和政府还有什么要求?对改善民生还有什么希望……”

  20天后,张春贤给棚户区改造定下目标:“用5年时间完成城市和国有工矿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按计划完成国有林区(场)棚户区改造任务。”

  很快,乌鲁木齐行动起来:今年计划投入35亿元,改造棚户区面积200万平方米,安置1万户居民;5年投资300亿元,改造、改善234个棚户区,惠及6万户20余万人;动员20多个职能部门参与……

  “要把各族群众热切盼望、迫切需要、具备条件的民生工程先建设起来,力争早日惠及民众。”张春贤说。

  经济发展=长治久安?

  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对张春贤的努力与变革叫好。现实情况是,上任近3个月时间,他不断出台的政策与举措,很多市民无法一下看清其中深意。28岁的维族青年亚森即是其中之一。

  亚森大学毕业后,在著名的维族人聚集区二道桥生活,为了生计,他和几个朋友合伙开了一家小中介,为那些大多来自南疆的求职者寻觅工作机会。他亲眼目睹了2009年的“7·5骚乱”事件。

  在他看来,张春贤这样的大官,距离他的生活太遥远了——“要不是你昨天给我打电话,我几乎都不知道这位新书记的名字,只知道他姓张。”

  新疆社科院原民族研究所所长齐清顺认为,在中央政府大力支持下,新疆经济腾飞并不是一个难题,问题在于,在现行民族制度下,经济发展并不必然带来长治久安。

  “当前,新疆在处理民族问题中的‘三化’比较严重。”齐清顺解释说,这三化分别是“泛化”、“强化”和“政治化”。

  “在新疆这样一个边疆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许多一般的经济、社会问题,都‘泛化’成了民族问题。其实,在内地许多省区,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甚至不同人群在经济、文化方面的差距和差异也普遍存在。”

  “与‘泛化’相对应,民族问题也在不断被‘强化’,人一出生,就被确定为某一民族身份,以后的学生证、身份证、工作证都要填上民族身份。结果是,这个人一生的入学、升学、就业、升迁,都和民族身份挂上了钩。”

  “这样不利于一些民族问题的解决,更重要的是造成了人们民族意识的增强,甚至高于公民意识、国家意识,不利于各族人民对中国、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利益上的冲突也很容易上升为民族问题。”

  齐清顺说,他赞同张春贤入疆后采取的高调发展民生、低调处理政治民族问题的举措,寻找各族人民的共同点,将思想统一到经济发展、民生上。但是,他也希望对“三化”问题予以解决。

  “比如公务员,有些职务等同于民族世袭,让汉族和少数民族都不开心,这是制度上的问题,光靠经济发展无法解决。”齐清顺说。

  张氏执政风格

  入主新疆不到仨月,张春贤已经表现出他鲜明的“张氏风格”。

  先是勤政,查看近几个月的《新疆日报》,你会发现,张春贤几乎每天都在工作,不是在会见各地、各部委援疆的同志,就是在南北疆奔忙着听汇报、调研,抑或深入民间查看民情。

  再就是不走常规的执政理念。

  往前追溯,他的这种前瞻性思维,在交通部长任上就曾体现——任交通部长3年里,他不但启动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村道路建改工程,还规划和开启了国家高速路网建设,扭转了沿海港口和内河航运的发展颓势。

  在他离任交通部半年后,国际道路联盟依然授予他“2006年年度人物奖”,以彰颂他在引领发展中国公路网络及其国际连接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再值得提起的,是张春贤的好学。他曾半开玩笑地告诉采访他的媒体记者:“不要以权谋私,但可以权谋学。”

  新疆自治区文联党组书记刘宾曾听过张春贤讲话,他说:“作为一名高级干部,张书记知识结构很好,常能离开讲稿,插一些自己的话,从国际到国内,脱口而出,这个没平时积累和学习,很难做到。”

  “知识界普遍对他印象很好,感觉他为人随和、平易近人,尤其是提出的新疆发展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科技、教育为支撑’,十分到位。”刘宾说。

  而接近他的人士评价说,在每一个阶段,张总想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是一个追求完美的理想主义者。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 南方人物周刊 > 专题图集

更多关于 张春贤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