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90后生活方式更趋于模糊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3日14:39  南都周刊
90后生活方式更趋于模糊
如今,90后不仅成为社会新力量,也成为商家争取的消费对象。

  反叛的坏孩子?

  在名为“中国安静”的博客上曾贴出一篇文章,叫做《90后坏行为系列》,是由一个青少年展示的关于性的内容,其大胆程度令人震惊。博客里还说道:90后给人的总体印象是疯癫,行为不当,神经,并且过早发生性行为。

  在父母师长看来,90后的早熟是一个潜伏的危险信号。许多90后少年的QQ签名往往是一些极其伤感的话,例如那句著名的“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身边你却不知道我爱你”。长辈看到了难免担忧孩子被早恋困扰,但这些少年依然是该念书念书,该玩乐玩乐,伤春悲秋被伪装成一种时髦,继而成为同龄人之间的谈资。

  当少年们哀叹青春消逝之时,其实衰老还没有在他们的人生舞台上登场。你会看到一个90后女孩很坚定且哀伤地拒绝了一个87年男孩的求爱,理由是“你已经是个大叔了”,这像极了幼儿时期过家家扮演的成人角色。年少时,我们总是以为自己掌握着爱情、家庭、婚姻甚至人生的真谛,并时刻预备着就此发表一番“我是过来人”的感慨。渴望着尽快体验到成人的生活经历,用伤春悲秋来掩盖自己的社会经验缺乏,这其实是迫不及待长大的另一种表现。

  除了依然被当成孩子,在90后身上恐怕多了一个“坏”的标签。这是时代所特有的评价,正如70后的叛逆,80后的娇气。脑残、非主流、校园暴力、炫富,再用“垮掉的一代”形容90后似乎已不合时宜,他们“比垮更垮”。

  “把父母20岁以后干的事都干得差不多了,除了不挣钱。”“喜欢在网络上秀自己,包括贱的方面。”“拜金,追求物质享受。”“道德底线越来越低。”

  在 “你如何看待90后”的一个网络调查中,逾半数网友对90后给出了上述负面的“评价”。“90后刚刚兴起,就抨击90后,这样是不对的。”被媒体报道多了,包包和阿紫说:“正如一个同龄人说的,希望社会给我们灭火器,而不是助燃器。”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否定他们的表现。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杨雄表示,“他们的反叛是生活上的反叛,小节的反叛,他们的审美趣味也更中性化,生活方式更模糊,道德界限也越来越不明晰。”

  杨雄认为90后的特质“谈不上坏”,“由于父母给他们的东西满足度比较高,他们没有理由反叛,他们不需要反叛就可以获得很多。”但这不代表90后惟命是从。

  18岁的少女导演艾水水,拍过三部电影,她还要把自己的电影再一次送到国际影展;1990年出生的小洁现在深圳当模特,但她深知这是青春饭,业余学习英语,兼职训练师;小纯,16岁的新疆女孩,号称淘宝年纪最小的网店掌柜,现在是韩国一家彩色隐形眼镜的代理商,“我以后想当律师,开律师事务所,如果考不上就自己做生意。”在小纯看来,读书只不过是为了方便将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90后对自己的人生早有规划,社会现实让他们很早就明白应该把价值取向关注于具体的事情,而不是抽象的东西。他们认为社会是在要求他们成为更加工具的人、更加务实的人。

  “他们更像是在过游戏中的人生。”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说,“社会的宽容度以及将来高考制度的改革,肯定要打破应试教育体制,这将为90后的成功和多样化选择提供土壤,这是个什么都可以的时代。”

  90后标签解读

  给任何一个群体贴上标签试图以此去了解他们,都是简单化且不可能的,尤其是90后,我们只能“小心翼翼”选取几个他们明显的特色,姑且称之为“标签”。年轻是最正确不过的事情,他们可以像任何一代年轻人曾经那样的叛逆、勇敢、自信、无所畏惧,以及相信一切美好;但他们又比以往任何一代更有创造力、更快速、更特立独行。

  当新鲜变成陈腐,那它剩下的唯一意义就在于被打破。在更宽容的社会和更繁杂的信息里,90后用他们的形象、观点和生活方式告诉这个世界:创新者来了。

  小众范儿(非主流)

  一提起90后,许多成年人马上联想到“非主流”的形象:烟熏妆、歌特式发型、肥大衣服……可和走在时尚前沿的90后达人聊,他们早就玩腻了“非主流”,“复古才是潮!”无论是复古还是先锋,你总是能在人群里一眼辨认出他们。

  不想淹没在茫茫人海,总希望引人注目,这是大部分90后的心态。或者我们可以再扩大“非主流”的涵盖范围,只要相对于主流而言的另类,就是 90后所追求的“辨识度”。比如说,在手机普及的今天,如果你腰间还别着个BP机,在大街上一响,众人纷纷回头,这就是非主流。非主流音乐、非主流艺术、甚至是非主流历史观??非主流几乎可以应用于任何领域,其核心不外乎两个词——另类和个性。总之,非主流玩的就是小众范儿。

  “非主流”这个词本身折射的,就是90后所期待的“与众不同”。一名“非主流”16岁少年说,大部分“非主流”的玩家都是抱着一种“引人注目”的心态。在这个逻辑前提下,“自恋”、“出位”等词汇非但不是批判,甚至成为溢美之词。

  不装

  经历了一年又一年的选秀,90后终于开始进军电视舞台。他们敢面对着镜头咧开嘴秀牙套,并毫无顾忌地说“我想当明星”。接受采访时,他们不再感谢CCTV感谢国家。谈谈家庭父母学业朋友?“这是我的隐私,我为什么要告诉你!”于是他们跑到卫生间,叼着烟和记者聊音乐谈人生,甚至当着电视台工作人员的面放话:你们的宣传策略太差劲了!

  和父辈相比,90后接受的课本教育内容并无显著区别。但比起前辈,90后有更多的渠道去认识世界,比如互联网,比如动漫。某些教室里所教的 “冠冕堂皇”的话,他们也会说,却不屑于说。他们要的是“说实话”、”不装“”True to life”,这标志着他们有独立的思考和判断。

  不过,千万别以为跋扈是他们唯一的通行证,他们也懂成人世界的规则。以更柔软的身段适应社会的阴暗面,这些前辈们跌跌撞撞才学会的生存手段,他们从小耳濡目染。这或许让他们比前辈们活得更为自在。

  网络化生存(互联网原住民)

  一名典型的90后网络少年的房间几乎没有白天黑夜的差别。任何时候光临,必有一台电脑在窗帘微开的幽暗室内闪烁。下载视频、MP3,玩游戏,泡论坛,查资料,跟国内和国外的朋友们聊天。他去过的地方不多,却拥有各地的朋友。“我们交朋友也不大看别人来自哪里,兴趣相投就会加好友聊天。”他们已经习惯了网络的节奏,习惯了点开一个又一个链接,由此缔造了一种松散的、琐碎的、快速的生活节奏。极富视觉冲击力的漫画、动画以及影视作品是他们的最爱,但说起大篇幅阅读文字,一定让他们头疼不已。买东西能上淘宝货比三家,如果卖家没有及时回应,却很容易把这个卖家拉入黑名单。

  这种快节奏松散的网络化生存模式或将影响他们成年以后的思考方式,充满创意,却缺乏凝练和耐心。

  脑残

  这个被外界贴与的标签,不仅不能说明90后有什么问题,反而彰显了贴标签者的狭隘。年轻人说话确实会容易偏激、容易极端、容易在没有思考清楚就开始发言,但这除了证明年轻人的稚嫩,并不能证明他们的智力有任何问题。

  相反,有研究证明,这一代人在智力和成就方面可能还要略胜一筹。《时代周刊》关于独生子女的专题文章也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为什么有些独生子女成就比较高,有人研究认为,核心因素在于他们享有的资源比较多,资源没有被稀释。

  改变的一代

  每个年代的年轻人,都认为自己将是变革的一代。但总是会有某些特定年代的人更富有变革的心态,他们的行为观念对这个社会带来的改变更大。从90后的成长环境来看,他们接受的事物更为广阔,接受的价值观更为多元。他们对家长不再言听计从,他们对上级不再亦步亦趋。

  这些类似自由和民主的观念,若是被带到经济和政治领域,有些变化将会自然而然,且将是巨大的。再用“迷惘的一代”、“愤怒的一代”、“垮掉的一代”形容90后似乎已不合时宜,他们普遍被期待为“the generation of change”,改变的一代。

  粉红力

  2009年3月,一则“70后”的帖子在网络流传,暗讽90后群体人心涣散、信仰缺失,随即引发“三后”间的一场口水大战。“90后”就“70后”、“80后”所自持的“红色一代”称谓,打出“粉红力”概念,寓意“90后”虽然稚嫩,但终将厚积薄发、勇挑重担。

  “粉红力”的提出让90后第一次有了集体性的标志,因与爱国主义、道德取向紧密联系而成为时下备受推崇的性格标签。它不但寓意厚积薄发、勇挑重担,更表示在社会的拷问下,90后群体将形成抱团之势。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90后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