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建议中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二仍需忧患意识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18日12:57  央视《环球视线》

  《环球视线》2010年8月17日完成台本《中国经济世界第二 欣喜亦需冷思考》,以下为节目实录:

  主持人 水均益:日本昨天公布了最新的经济数据,今年二季度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也就是GDP,为12880亿美元。而根据我国之前公布的经济数据,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为13390亿美元。由此世界大国经济座次发生了改变,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第一次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许多媒体评论说,对于中国来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具有着里程碑的意义,中国俨然已经跨入了所谓“富国”的行列。但是,如果按照更具可比意义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计算,中国只有日本的十分之一,在全球排在百名开外,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在世界上还是一个穷国。

  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于中国来说是一种福份吗?我们怎么来看待这种突然降临的“第二”呢?我们接下来演播室请到两位评论员,一位是宋晓军,一位是周庆安。两位首先来给我们分析一下,你们怎么看待这条消息,宋先生?

  正在评论 “全球第二”彰显中国整体经济实力

  专家观点 中国经济成为第二实属正常

  宋晓军 特约评论员:我觉得这条消息其实是非常正常的。如果按照GDP单一这样一种衡量,以中国人民60年来的辛勤劳动,包括付出的血汗,包括它不断的试错,在经济发展的现代化、工业化这个路上,也付出了一些试错的成本。走到今天,以中国这样的人口规模和资源规模,达到第二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应该这个消息不值得说好像多大的惊喜。

  回过头来说,这个消息并不能改变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性质,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正在评论 中国人均经济数据体现真实现状

  水均益:周先生怎么看这个消息?

  专家观点 第二经济体不是第二强国

  周庆安 特约评论员:我觉得,现在把中国说成第二大经济体,是从经济总量,是从GDP的角度来说。但是第二大经济体并不等于第二强国,因为这二者之间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我们现在看到中国这么大的一个GDP,我们要回过头来说,就像您刚才说到的那样,它是放到人均GDP的角度来说,2009年人均GDP只有3711美元,但是2004年的时候,美国——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它的人均GDP就超过39000美元。相当于我们现在还不到2004年美国的十分之一。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我们看到分摊到每个中国人头上的钱是很少的。而且中国经济发展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以60年来积累的人口红利,还有,以我们目前经济的这种低效率的高能源产业,为主要类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一直在转变的过程当中,但这种经济模式的转变其实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所以现在来谈第二强,我觉得为时太早。

  正在评论 中国现状--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

  水均益:所以说两位的观点基本上都认为,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并不意味着我们真的成为一个第二大强国,也不意味着说,我们真正地实现我们中华民族复兴,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更加富有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

  但是我注意到,海外的媒体、世界的舆论,对这个消息还是感到非常震动,也有很多惊讶。也有一些评论,我们在这选几个,请两位给我们一一地来分析一下这样评论背后的潜台词是什么。

  比如说英国《金融时报》,当然也是西方世界非常著名的一份报纸,特别是在金融、经济里面的评论,有的时候还是很有份量。它的观点说:“中国经济超越日本早在意料之中,但成为现实后还是让人们感受到震动,世界将重新打量中国,并适应以一种新的方式与中国打交道。”怎么来解读这句话,宋先生?

  专家观点 西方捧杀中国是想让中国背黑锅

  宋晓军:我觉得,其实它这句话过分夸大了中国GDP达到了第二这样一个水平。它其实包含着一种暗示,如果我们比较善意地去理解,它认为这个拐点,中国所谓GDP这一个指标衡量中国国际地位的一个拐点意味着什么,我不知道它后面要(怎么说)。但是从以往发达国家来说,它就意味着你要承担更多的所谓的“责任”,比如说你按发达国家的方式,二氧化碳排放(要达标)。实际上很简单,发达国家路修完了,房子盖完了,而你看看我们,不可能路修完了,房子盖完了,或者说我们没有完全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在这两点上,我们一定要坚持住自己发展中国家的属性,防止对方给你加上“发达国家”的一些标准。

  第二,它们现在经济危机,很多原因大家都知道,主要是西方这种发展模式走到了极致,它用钱玩钱,说难听点是开赌场,最后把整个世界经济带入了一个低谷。在复兴过程当中,它希望中国背更多的黑锅,承担更多的责任,我觉得也不能接受这些责任。

  水均益:对。我们再来看美国的《华尔街日报》,也是美国非常著名的报纸。它说:“对于仍然处在发展中的中国来说,这是一个从未享有过的地位,在带来胜利的喜悦之际,也给中国带来了压力,压力会比喜悦更大。”我觉得有的地方说的也确实是事实。就是说,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从来没享受过这个地位,日本一坐坐了40年。当然,这也确实是一个事实,刚才宋先生也讲了。但是它这句话也在说,“在享受胜利喜悦之际,也给中国带来了压力,压力会比喜悦更大。”这句话听上去是不是还是有点比较中肯呢,周先生?

  专家观点 中国发展仍需忧患意识

  周庆安:对。我觉得《华尔街日报》说的这句话,其实它看到了在中国发展过程中间,可能今后还会面临的一些挑战。

  我来理解这句话,我觉得这句话其实不是一句新鲜话,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中国国家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一直都是忧患意识引领的,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这样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一直带着中国往前走。即便到了现在,其实你看《华尔街日报》这一段时间以来的报道,在报道全球经济第二这样一个情况之前,其实今年上半年《华尔街日报》包括《金融时报》在内,都有一个带有隐含的,或者说很隐讳地做了一个判断,说中国今年数据上来看会陷入一个相对的经济衰退。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我们数字上没有预想地增长那么快,因为我们在调经济结构,因为我们在控制一些产业,不让这个产业的价格发展得过高,比如说房地产,这肯定会对我们的GDP造成影响。

  所以,它在这个时候谈到“压力比喜悦更大”,其实我觉得这句话当然说的是我们目前可能对面对的一些问题,但是这句话不是一句新鲜话。这句话现在看起来说对,确实,我们一直都是处在一个压力比喜悦更大,在这样一个环境当中进步的。因为我们现在看看每个老百姓自己的生活,你就会发现,其实中国还在发展中国家的道路上一步一步地往前走。

  正在评论 中国实际能力决定应担责任

  水均益:还有一点,现在很多媒体在评论这条消息的时候,马上一定有一条后缀,预计中国很快将在2030年要超过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这给人的感觉就是,现在特别是在西方有一种捧你的感觉,我们怎么来面对这样一种所谓的“捧杀”或者说“热捧”?

  周庆安:其实这个“捧杀”它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历史逻辑。从90年代开始,在冷战结束之后,要找一个对象,谁呢?在90年代中后期,那个时候即将到来的中美冲突也好,包括中国威胁论,到中国责任论,再到现在的捧杀,这个历史逻辑从来就没有发生过变化。

  从我们目前来看,其实在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排名第二的国家从来都受到非常大的压力。比如说1987年之前是前苏联,1987年之后是日本。但是我们知道,无论是前苏联还是日本,在经济领域一直都成为美国一个非常重要的敌人,可以说是头号敌人,它要在整个经济领域开展这样的一个竞争。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你看到的全球第二经济体,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必须要有自己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

  水均益:否则的话就会被别人来利用。

  周庆安:对,而且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水均益:牵着鼻子走,还给你扣上一大堆帽子,甚至于再给你多加很多的活,所谓的“责任”。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经济第二 经济强国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