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称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需消除行政壁垒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19日11:13  央视《今日观察》

  CCTV2《今日观察》播出节目《5亿票房的背后》,以下为节目实录:

  正在热播的电影《唐山大地震》,3天破亿,5天破2亿,上映17天时候,票房已经达到了5.3亿元,这创造了国产电影的最高票房纪录。电影《唐山大地震》为什么会备受观众的青睐?中国电影业如何乘风前行?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迎来怎样的发展新机遇?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陈伟鸿和著名财经评论员刘戈、向松祚共同评论。

  23秒地震,主人公内心32年一震。电影《唐山大地震》引发观众共鸣,影片票房突破5亿元,背后有哪些话题值得探讨?

  刘戈:《唐山大地震》把主旋律和商业大片结合得很好

  (《今日观察》评论员)

  电影《唐山大地震》很多人都看过两次,那么它的价值在什么地方?它不但把那短短几分钟的场景和历史进行了逼真的再现,还引起了我们,尤其是40岁以上的人情感上的共鸣,让人的情感得到一种宣泄,看完电影之后,我们不是一个压抑的感觉,而是无限感慨,可以感受到亲情的温暖。这种电影其实就是所谓的主流电影,它把主旋律和商业大片结合得很好,它把主流价值观和美好的情感非常认真的拍出来,最后能够把成年人吸引到电影院里,这是非常大的一个成功,很多40岁以上的人很少去电影院的,但是它就把大家重新吸引去了电影院。

  向松祚:《唐山大地震》符合了电影“三好”的标准

  (《今日观察》评论员)

  电影本身作为艺术来讲,全世界都有一个非常朴素的标准,就是什么是一个好的电影,什么电影能够吸引人?就是要具备三好,好的故事、好的表演以及好的制作,那么《唐山大地震》就具备了三好。这个故事是非常感人至深的,而且唐山大地震是我国历史上非常悲剧

  性的大事件,它从一个家庭的角度,从一个非常小的视角展示了一个非常悲怆的故事,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故事。第二个就是表演,徐帆、陈道明的表演非常老道,非常感人,这些人的表演非常到位。第三个就是制作非常的精良。《唐山大地震》符合了“三好”的标准,吸引了很多人去看这个电影。

  冯小刚:以人为核心来表达人的情感  观众是最买账的

  (导演)

  其实无论在什么时候,只要是围绕着人讲故事,以人为核心表达人的情感,那么我觉得无论在任何时候,观众都是会最买账的。

  刘戈:《唐山大地震》探讨出一种新的制片模式  在投融资上实现了多元化

  (《今日观察》评论员)

  电影《唐山大地震》不光创造了一个票房的新高,还有首日的票房、单日最高票房、发行的拷贝数量,同时上映的屏幕的块数等等很多项都创造了新的第一,这样的一个好的成绩,它除了具备了三好以外,这部电影又探讨出一种新的制片模式,就是在投融资角度上来说,它实现了多元化,这部电影的产生背景是唐山市政府决定要拍纪念唐山大地震的电影,冯小刚又找到了一个好的剧本,实际上双方在这一点上达成了共识,但是互相之间对诉求有一定的差异,有关部门劝说唐山方面应该完成一个多元化的投资,如果我们把这个电影当成一个命题作文,那么它就是一个命题作文,命题方是唐山市政府,但是打分的是市场。

  向松祚:《唐山大地震》是中国电影市场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今日观察》评论员)

  《唐山大地震》从电影和艺术本身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也是国产电影里面的佳作,从市场和商业运作上来讲,也是中国电影市场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第一,这几年中国电影的票房,尽管到目前为止还不能跻身到全球票房的前五名,但是我们是增长最快的。2007年,中国的电影票房是30亿刚刚出头,2008年是40多亿,2009年是62亿,今年根据预测可能突破100亿,因为到目前已经60几个亿,每年增长速度都在30%以上,虽然我们不是最大的市场,但是我们是增长最快的市场。

  第二,《唐山大地震》的票房突破了5亿多,也有可能在未来突破6亿,如果今年票房是100个亿,那么这一部电影就会占到6%,所以说是一个标志性事件。美国、法国的这些电影的大市场,一般前十名的电影会占到整个票房收入的30%到40%,也就是说大电影、大制作、大导演所制作的电影会成为整个市场的领军角色,这反映了电影市场的一个一般规律。

  票房有望达百亿,中国电影业乘势前行,风向标前景可期,文化体制改革如何借势而上?

  贾磊磊:民营资本进入电影行业是非常积极的电影改革成就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民营资本进入电影的整个行业,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可以说也是一个非常积极的电影改革的成就。

  刘戈:应该给予企业更多的融资方式来支持电影业的发展

  (《今日观察》评论员)

  我认为应该促进更多的比如像华谊兄弟这样的企业,让它长大和变强。2009年有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就是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推出。这个规划就明确提出要支持一部分企业上市,让他们融资,可以发债券,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让企业成为一个投资主体,因为有了钱以后,它能拍出来更多的大制作产品。大家经常把《集结号》当做第一部成功结合商业和主旋律的电影。当时《集结号》最主要的资金是招商银行的贷款,而且是一个无第三方担保的贷款,但商业银行要进行这样的贷款是很难的,所以这是一个偶发事件,我们不可能要靠这样一种融资方式来支持电影业的发展。

  后来,在这个振兴规划推出后不久,我们就有了创业板的开板,有了华谊兄弟的上市,它融资就达到了12亿,从这12亿里拿出一部分钱用来拍这样的电影,那么我相信会有很多公司,只要是有了这样的资金实力,他们就可以拍摄更多的大电影,或者是好的出版物,或者是其他好的文艺节目。

  向松祚:要把艺术和商业很好地结合起来  探索出中国电影发展的模式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模式

  (《今日观察》评论员)

  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范围,文化体制改革的核心的哲学基础是什么?就是要尊重文化本身发展的规律,它有自身的规律。文化产业是非常庞大的一个领域,在美国或者是其他一些文化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他们对最能够激发起人们的情感,最能够吸引人们注意力的文化产业做过很深入的研究,一共是四大类,分别是电影、电视的娱乐、流行音乐以及书刊的出版。排在前三位的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是要激发人们的情感,通过激起人们情感的激荡,来帮助人们能够思考一些永恒的主题。

  首先,电影本身其实是一门艺术,但同时要用商业的手段来制作,那么怎么把艺术和商业很好结合起来?中国现在仍然处于一个探索的初期阶段。美国已经形成了一些好的模式,比如好莱坞的模式就是大片商、大品牌、大导演以及大明星。

  其次,电影本身是一个创意行业,以前迪斯尼公司的传奇CEO艾斯纳,他曾经把迪斯尼公司的市值从不到20亿美元做到800亿美元,他说电影的本质就是创意,就是想象力,就是用想象力来说话,没有想象力你不要谈电影。那么这种需要创意和想象力的艺术本身,应该怎么进行市场运作?好莱坞有一套很成功的模式,从投资到一直到最后的发行,到电影的附属产品的开发,迪斯尼是最典型的例子,比如说迪斯尼的酒店、主题公园等等,这些衍生产品的收入远远超过电影本身的收入。所以中国现在仍然处在一个探索阶段,怎么把这二者结合起来,探索出中国电影发展的模式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模式,这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张颐武:现在的中国电影正在一个爆炸性增长的临界点

  (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研究员  《今日观察》特约评论员)

  现在中国电影正在一个爆炸性增长的临界点,我觉得现在有两个方向是值得注意的:一个是我们的二三线城市的电影市场,电影院的建设现在是一个新的热点;一个是怎么让电影投资避免盲目性,现在每年有影响力的电影也不过10部左右,所以怎么样增加有影响力、能让观众充分接受的电影,这既是唐山大地震给我们提出的一个新的标准,另一方面就是投资也要更加理性,更加有科学性。

  尹鸿:要消除中国文化产业的行政壁垒  要适应未来的文化产业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

  (清华大学传媒学院副院长  《今日观察》特约评论员)

  一方面中国现在的文化产业在总体上非常分散,而且受到行政壁垒的影响很多,因此未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维护文化安全的前提下,消除地区与地区之间,媒介与媒介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的许多行政壁垒。这些壁垒不消除,中国文化企业想要做大做强非常困难。另一方面,我们为了适应未来的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必须在行业准入和产品准入的管理政策上,有一些前瞻性的研究来保障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还有保证文化产品能够具备比较高的文化品质,而不至于因为过多的商业化导致整体的文化产品品质的下降。

  刘戈:中国电影市场的增长非常迅速  电影市场巨大的发展空间和中国经济的转型密切相关

  (《今日观察》评论员)

  中国电影市场增长非常迅速,以百分之三十几的速度在增长,但2009年62亿的票房价值仍然是非常小的市场,拿中国整个文化产业来说,现在不到1万亿的产值,是我们整个GDP的1/30,所以它有巨大的潜力,很多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都要占到GDP的10%,美国就达到了百分之二十几。从这个角度来讲,一方面说明我们的文化产业很弱;另外一方面,它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这种发展空间给了我们无限的想象力,同时和中国经济的转型也密切相关。

  向松祚:创新才能够创造奇迹

  (《今日观察》评论员)

  文化产业的发展根本不是钱的问题,电影产业以及整个文化产业都是创意决定一切,想象力决定一切,所以我期待,我们有更多的体制创新,更多的制度创新,更多的机制创新,创新才能够创造奇迹。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电影 唐山大地震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