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瞭望》文章:中日经济排名对换的深意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21日14:28  《瞭望新闻周刊》

  《瞭望》文章:中日经济排名对换的深意

  文/刘军红

  8月16日,日本内阁府发表了第二季度GDP增长统计速报。而在数字公布的前几天,几乎全球媒体都将报道重点聚焦到了中国和日本谁是“第二”问题上。

  根据日本的统计,按美元计算,二季度日本的GDP约为1.2883万亿美元,中国的GDP则达1.339万亿美元。虽然这一计算仅仅是依据原数字的简单换算,未作季节调整,很难进行比较,但数字本身告诉世人,中国经济规模已经超过了日本。与此同时,日本的经济学家们使用剔除季节变动因素的更科学的方法,对两国的全年GDP进行了展望性的比较。结论是,日本为5.2473万亿美元,中国为5.6673万亿美元,中国还是超过了日本。

  事实上,去年6月,日本经产省发表的《通商白皮书》就曾预测,2009年中国经济超过日本,排名“世界第二”的可能性很大,已经引起中日两国学者的热议。而若按可进行物价水平比较的“购买力平价”来衡量,2005年中国GDP总量已经超过日本。按这一方法计算,2009年日本GDP占世界GDP总量的比例为6%,而中国高达13%。显然,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位次已经超过了日本。

  不过,各国学者和媒体仍有所不甘,还要进行一番人均GDP的比较。结论是,即使是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日本的人均GDP仍高达3.3万美元,而中国的人均GDP只有6600美元,仅相当于日本的1/5;而若按市场的美元计算,中国的人均GDP仅相当于日本的1/10,百姓的富裕感相差悬殊。

  关于中日经济地位转换,相对理性的日本经济学者更愿意强调,中国经济超过日本,有利于日本借中国经济增长获取更好的出口条件,更好地享受中国经济增长的好处。而金融危机后,日本经济事实上是依赖中国市场才赢得了复苏的机遇。美国金融危机后,中国创造的需求,堪称日本难得的特需。

  从发展经济学角度看,进入新世纪,日本经济已经进入了“成熟期”,其主要表现是,人口出生率下降,劳动人口绝对量减少,经济体制疲劳,技术创新钝化,潜在增长率低滑,社会总需求长期低于社会总供给,通货紧缩常态化。如此,战后一度备受礼赞的“日本模式”开始表现“僵化、腐朽”的一面。而自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持续改革,大胆开放,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勇闯全球化大潮,中国民间底层如岩浆涌动,充满活力,中国经济车轮滚滚。其所支撑的“中国模式”正表现着“积极的进步的”一面。

  经济增长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日经济的位势转换,反映了全球化时代的必然进程。□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