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老人称活了68年从没见过这么大的水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24日10:38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到了发放救灾物资的时候,陈建华跑到点上一看,有些点就很乱,甚至出现了灾民领不上,反被闲杂人员领走的现象。后来陈建华就安排每个物资发放点必须由民政局和村镇干部两家共同发放,“民政熟悉流程,精通具体业务,村镇干部认识人,所以到后来,我们直接让村主任、书记把灾民带上来发给他物资,秩序一下就好了。”

  作为此次抢险救灾工作的一级指挥官,陈建华的工作处处表现出他对干部和灾民关系的体察和把控。早在组建11个工作组的时候,陈建华就特意安排每个组都由州委领导和县上领导抽调组成。陈建华的考虑是,救灾安置工作说穿了就是和灾民去打交道,灾民家里遭灾、亲人不在,情绪不会多好,“所以尽管县上的领导熟悉情况,但他们毕竟年轻,经过的事情少,而州委的这些领导,大都是从乡镇一级级干上来的,见过的事情多,跟打百姓打交道很有耐心,也很讲方法。”

  基于同样的考虑,陈建华还要求各局、办、委的一把手,在遇到群众工作时,“不要还把你自己当什么局长、领导,你就是老百姓,你就坐到老百姓跟前做好他们的工作。”

  显然,由于清淤救援和堰塞体爆破的两大崭新难题,使此次舟曲洪灾救援更加凸显技术救灾和科学救灾的特点,但又因为陈建华这样一批地方官员的下察与施政,此番救灾安置的行政层面同样显示了值得借鉴的舟曲经验。

  火线入党

  15日是舟曲洪灾遇难同胞的全国哀悼日。这天早上9时许,趁着短暂的停工时间,舟曲县委组织部为县里10名连续扑在救灾一线的基层干部举行了入党仪式。

  在三眼峪畔新翻出来的淤泥堆上,由4名党员拉开了党旗四角,10名干部面对党旗宣誓入党。仪式简陋,但甘南州委常委、组织部长席必泽对这10名新党员说,在这里入党就更能切身体会我们党员的责任和使命是什么。

  席必泽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前一天,他们刚刚在月圆村的废墟之上举行了村里幸存党员重温入党誓词仪式,“月圆村14名党员,8名遇难,我们组织幸存党员成立临时党支部,我们要让村民找得到我们的党组织。”

  席必泽介绍,抢险救灾以来,组织部门在灾民安置点建了3个临时党支部和12个党员服务站,专门服务灾民。在抢险一线,党员先锋队、党员突击队顶在几乎所有最危险的岗位上。

  “针对无人认领尸体,就专门由峰迭乡党委书记孙军林带领60名党员扑到一线上去,全面负责打捞、搬运。”席必泽说,几天来,3680名党员,仅运送物资一项就达到3800多吨。

  15日10时,由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政府在三眼峪泥石流灾难现场举行的遇难同胞哀悼仪式正式开始,聚集在废墟之上的5000余军、民、干部,肃立志哀,呜咽抽泣声此伏彼起。

  随后,在甘肃省委书记陆浩带领下,参加追悼的各方人士向遇难者献花。

  同一天,天安门广场降半旗,对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遇难同胞表示深切哀悼---这是继2008年5月的汶川地震和2010年4月的玉树地震之后,国旗第三次为普通国民而降。■

  直击黄渚大营救

  河滩上,不时可以看到搁浅在泥水中的家用电器、木制家具和家畜的尸体,其中一扇贴着塑料“喜”字的门扇格外显眼

  《瞭望东方周刊》特约撰稿 李刚

  甘肃成县报道

  8月12日清晨,一场罕见的因特大暴雨引发的洪水泥石流灾害重创甘肃省陇南市成县黄渚镇。昔日绿峦环绕、清水依城的山中小镇顿时满目疮痍。截至8月17日,黄渚镇已有16人死亡,12人失踪,166人受伤。

  黄渚告急。一场争分夺秒的紧急大救援迅即展开。

  “我活了68年了,从没见过这么大的水”

  8月11日傍晚,二炮96363部队气象分队和驻地气象局同时发布了橙色预警,是夜大雨如期而至。该部驻地尽管没有发生大的洪水泥石流灾害,但仍然按照防止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提高了戒备级别。8月12日19时,该部队接到命令,要求部队19时30分出发,赶赴黄渚镇救灾。正在该部视察工作的第二炮兵政委张海阳冒雨对执行任务官兵进行了战前动员。

  在316国道天水段,不时有小型泥石流和塌方。进入陇南境内后,路况险情频现。夜幕中,河沟水声咆哮,道路左堵右塌,高压线电杆东倒西歪,时不时有大树斜躺在路边。20时08分,部队先遣组到达娘娘坝;22时40分,到达锁家坪;23时26分,到达麻沿河;13日凌晨2时50分,到达糜署岭。路况恶劣,先遣组已有所预料,但如此险恶,又出乎意料。

  5时10分,让先遣组最担心的情况终于出现了:316国道陇南境内筛子坝附近,有一处宽约200米的大面积滑坡,阻挡住了去路。同在此受阻的还有连夜从兰州赶赴灾区的甘肃省领导及同行的省抢险救灾指挥组人员。勘察后决定,由先遣组开辟简易通道,携带必要的通信、医疗和简便食品,由步行六个小时向外界报信的黄渚镇干部带路,徒步向黄渚进发,以便及时报告灾情。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在陡峭的滑坡面上开辟出一条羊肠小道。先遣组13人于8时05分通过筛子坝。9时30分,到达七里半村,附近一座大桥涵洞被堵,洪水冲上桥面,只能用绳子拴着,涉水通过。河滩上,不时可以看到搁浅在泥水中的家用电器、木制家具和家畜的尸体,其中一扇贴着塑料“喜”字的门扇格外显眼。

  路上不断碰到从附近村镇逃难出来的百姓,一名叫杨有富的老人告诉先遣组官兵,“我活了68年了,从没见过这么大的水。”群众们都说,黄渚镇的灾情最严重。12时20分,先遣组抵达受灾中心黄渚镇。

  当第二炮兵抢险救灾突击队的旗帜首先飘扬在这个满目疮痍、遍地狼藉的山中小镇时,废墟中悲伤和沉重的目光,终于闪耀出慰藉和欣喜的亮色。

  17时36分,救援装备车辆和人员全部抵达。

  9名老人连夜转出

  8月13日14时38分,刚刚徒步行军五个多小到达黄渚镇的第一梯队还没来得及休息,就投入了抢救受困群众的战斗。这时有镇干部带着王庄村的村主任前来部队求援,村主任陈海学焦急地说,距黄渚镇7公里的黑潭沟里有他们一个村民小组,里面还有6人没有撤出来,全是年老体弱的走不动的,听说晚上还有暴雨,如果今晚撤不出来,生命安全将受极大威胁。部队长杨俊涛立刻命令胡副参谋长带队迅速前往救援。副参谋长立即带领军医、卫生员等18人救援分队前往。已经22个小时没有休息吃饭的官兵,边跑边往嘴里塞着压缩饼干,带着绳索、铁锹,一头就扎进狭窄陡峭的黑潭沟。

  洪水冲出的巨石堆满了河道。村主任带着救援组的人在河道中边找路边前进,原来的路都冲得一点也没剩下。河水深的地方,官兵就用一根树干搭在上面,扶着过去;淤泥深的地方,就用树枝铺一些脚能踩的地方;坡陡的地方,就把绳子拴在树上,拉着绳子爬上去。卫生员还将纱布撕成条标志在危险的地方。就这样,官兵们手脚并用,用了5个多小时,终于在19时50分爬上了半山腰的村子。

  村子共有22户群众,大部分都已撤离,有10多家的房子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有3家已全部被洪水冲毁。战士们拖着疲惫的脚步,在村子里奔走呼喊,搜寻没撤走的群众,最后经过反复寻找和核实,找到了4女5男9位老人:他们分别是王志岐,肋骨骨折,69岁;牛双成,两腿被砸伤,创口已化脓,61岁;杜厚之,头皮裂伤,80岁;张学,过度饥饿严重脱水,手腕骨折,65岁;张瓜子,身体多病,59岁。此外还有王收妹、石来女、张义、丁仁财等4人,最小年龄54岁。比报告的6人多出3人,而且伤病较多。

  救援组一边对伤病老人进行包扎固定,将没舍得吃的干粮和水分给群众补充营养,一边商量转移方案。经过简单分工,18人分成9个组,单架根本用不了,大家用背包带、救援绳、武装带将老人们捆在身上,向山下转移。上山容易下山难,进沟容易出沟难。官兵们互相扶持、互相提醒,就这样,这支救援队伍跌跌撞撞地从半山下到了沟底。

  利用短暂休息时间,军医侯军虎用两个急救包给没穿鞋的石来女做了一双新鞋,这个一直不肯离开自己家被战士强行背下山的老太太第一次露出了笑容。

  官兵们看到沟口焦急等待的亲属,已是22时25分。整个救援行动历时8小时13分。

  8月14日下午16时左右,部队抢险救灾指挥部受领军地联合指挥部关于转运6名重伤员的任务。由于当天部队已经编为10个搜救小组,到灾情最为严重的10个行政村进村入户排查解救被困群众,后备力量也已派出执行别的任务。张光忠副参谋长听说后,立即将机关参谋、通信副值班员、司机等23人集合起来,由政治部陈副主任带队,执行重伤员的转运任务。

  一名叫赵早莲的妇女,全身多处骨折,一碰就痛不成声,转运的官兵就半蹲半跪在救护车里,把担架抬起来,减少颠簸。有的路段路况太差,官兵们就下车抬着担架走,最远的一次抬着走了六公里。

  次日凌晨3时,所有重伤员均经江洛镇安全转至成县第一人民医院。■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 瞭望东方周刊

更多关于 舟曲 泥石流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