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第六次人口普查面临人户分离等数方面难题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1日02:19  央视《新闻1+1》

  主持人:

  好多人可能不是特别理解,就是人口普查到底与我们每一个人有什么关系?说国家这么重视,跟我自己,跟每一个公民什么关系呢?

  冯乃林:

  我觉得关系还是比较密切的,首先国家的一些政策,特别是惠民的政策,通过人口情况了解清楚以后,确定了惠民政策跟每一个人是有直接关系的。比如说就业,比如说建立医院,包括一些学校的设立,包括一些其它公共服务、交通等等,都可以通过人口普查得出来的结果能够做出更好的规划。

  主持人:

  换句话说,就是基于人口普查数字的基础之上,出台的哪些政策和我们普通人是可以直接挂上钩的?

  冯乃林:

  就业,比如说通过普查可以了解得比较准确的,哪些区域的人,哪些年龄段的人失业的情况,或者就业的情况是怎么样,这样就能够出台更有针对性的促进就业的政策。还有些社会保障这方面的一些政策,也是要了解清楚,享受各种社会保障措施的,或者一些这种服务的人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才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制定这样一些社会保障的政策。

  主持人:

  在一系列的调查数据里面,作为国家统计局,你们最看重的是哪些数据?

  冯乃林:

  我们认为最重要的,一个是人口的总量,中国到底有多少人,第二是人口的结构,人口的年龄结构,人口的性别结构,人口的受教育状况的结构等等,各种人口的结构。

  主持人

  为什么结构那么重要?

  冯乃林:

  第一,取决于将来人口怎么样发展;第二,确确实实它和一些很现实的工作是有直接联系的,比如说了解人口年龄结构,我们可以知道有多少年轻人需要就业,有多少老年人我们需要为他提供服务;第三,基于中国特殊的状况,我们觉得流动人口的情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情况,我们需要给它摸清楚。

  主持人:

  我们能够想象,作为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做这样的一次全国性的人口普查,这个工作会有多庞杂,多么的艰难。接下来我们就会了解到,在人口普查中,人口普查员都会遇到哪些难题呢?

  (播放短片)

  人口普查员3:

  您好,我们是人口普查的。您好。

  居民3:

  您好,来,请进。

  指战员:

  这是我们的普查员,我是他的指导员。

  居民3:

  常住的就我一个。

  指战员:

  户口本。

  人口普查员3:

  您爱人呢?

  居民3:

  这个是我爱人的户口本,他是西城区的。

  指战员:

  您的户口本。

  居民3:

  这是孩子的,这是我的。

  人口普查员3:

  您家三户口本。一人一个户口本,谁是户主啊?

  居民3:

  我。

  人口普查员:

  你们搬过来有几年了?

  居民3:

  有5年了。

  杨永安(北京将府家园社区党委书记):

  完成一个调查,大概得在一刻钟左右,进一家,大概在一刻钟左右,这是比较顺畅的。要不顺利的话,情况比较复杂的,大概可能20分钟,半个小时也是它。

  解说:

  在北京四环外的一个小区,人口普查员董金琳的任务是80户,虽然看起来数量并不多,但能顺利地把门敲开,花上20分钟把涉及上百项内容,长达7页的表格都填好,还是个幸运的经历。

  北京将府家园社区人口普查工作会:

  人口普查员4:

  你讲什么我不登,他的门是开了,但是不登。从我来讲,你登不登,我把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意义给你讲清楚,你不登咱们就走。

  人口普查员5:

  这家里面明明有几个人,有三个人或者四个人,你一敲门,就一个人,明明就在那儿待着。而且你看,肯定不是一个人住,而且你看那情况,肯定不是一个人住。但是他就说了,就我一个人住,这都是我朋友。

  杨永安:   

  那这是租房的情况吗?

  人口普查员5:

  就是租房的。

  杨永安:

  就是租房的。

  人口普查员6:

  也有人户分离的,他家三个人在那住,他就说一个人,电话没给,下次再去敲,你怎么又来电话,说些乱七八糟的,你能和他吵吗,是不是?走得了。

  人口普查员7:

  登一个人的太多了。

  人口普查员6:

  他说他在那面登了,但是他人还在这,他家狗都在那里叫,他能上那面住吗?这是明显的他在这儿住。

  李庆云(人口普查员):

  原来是没有预计到的,想到的是可能有的居民可能不太配合,但是实际在工作当中,难度很大的是什么呢?就是有的居民不是一般的不配合,是拒登。

  李亚辉(人口普查员):

  比较年轻的人,不是很理解。因为可能是现在年轻人维权意识比较强,他们都提到隐私问题,你问他您家常住几口人,其普查工作不就问您住着几个人吗?他都觉得这是隐私问题,这不能问。

  解说:

  在这个4000多户,人口超万的中等社区,50个人口普查员面临大量意料之外的难题。从十几次甚至几十次敲门都难以入户,到一些居民直接拒绝接受调查,再到因为超生等因素导致的不真实信息,相信北京人口普查员们遇到的问题,在全国600多万人口普查员的经历中,肯定会普遍存在。

  杨永安:

  因为它属于商品房,谁都可以买,北京人可以买,外地人可以买,所以这样人口的结构就比较复杂了。主要是流动人口,外地人口比较多,大概占在50%以上,人户同在的这种情况比较少,占的比例比较少,大概占到30%左右,剩下其余70%都是人住在这儿,户口不在本社区。

  解说:

  和10年前相比,北京仅是流动人口就大约翻了一番,特别是由于他们的居住地和工作岗位不稳定,导致入户普查时容易漏人,很难查准。此外,在一些高收入群体较为集中的区域,普查员还遇到了更加复杂的情况。

  (电话采访)

  汪红(法制晚报记者):

  前两天我是跟随密云人普办的同志到密云一个比较高档的别墅区,当时我们想的是能够入户进行调查,但是当时走访了大概有20多栋别墅,实际上只有两户能够入户成功,真正填写入户调查表成功的仅有一户。

  解说:

  和北京的情况一样,尽管全国的正式普查还没有开始,但是从前期的调查来看,难度的确不小,因此很多人都在担心,此次普查能否得到最准确的数据?

  主持人:

  冯主任,刚才你说了,人口普查之所以叫“社会总动员”,就是跟每一个人都有关系。但是刚才我们通过短片看,很多人觉得跟我没关系,我不配合你调查。不配合调查就不会有准确的数字,没有准确的数字会带来什么?

  冯乃林:

  没有准确数字,我觉得最主要的就是说还是最后,一个是导致整个国家的情况不明,底数不清,有些政策制定这些可能就会引起偏差。从个人来讲,也是如果情况不清楚,可能会给个人带来一些不便。

  我举个例子,我们原来可能有一个小区,从户籍的情况看,这个小区大概只住了三五千人,但是实际上它可能是因为大量的流动人口这些,可能实实在在居住的人是这个的5倍,甚至10倍。

  主持人:

  那会给住户带来什么影响呢?

  冯乃林:

  你可以想象,如果是政府,或者一些企业,或者一些其它机构按照三五千人的规模来设计这个地区的服务设施,餐馆、商店,包括学校、医院,要去……

  主持人:

  也许就不给你设了。

  冯乃林:

  对,你要去为10倍于这个三五千人服务,那肯定是一个很困难的局面。

  主持人:

  问题就出来了,既然是跟每一个人的利益都是挂钩的,为什么有的人不愿意接受调查?也就是说这次的调查的难到底难在什么地方?

  冯乃林:

  我们分析我们这次调查的难主要是在那么几个方面吧:第一个,就是我们现在确实流动人口多,流动人口随着社会发展以后,大量的流动人口步入城市以后,确实这是一个。而且流动人口的居住、工作,可能也都还是有些特殊的情况。

  主持人:

  流动人口多。

  冯乃林:

  对。

  主持人:

  还有?

  冯乃林:

  第二,人户分离,刚才片子里也讲到了。他说他那个小区大概有70%的人户分离的情况,我们了解大概知道在全市应该有30%以上都是人户分离,就是说人住在一个地方,他的户口在另外一个地方,这种调查起来也比较困难。

  主持人:

  包括现在很多人的隐私权,个人权利的增加,刚才您说的这几个原因,怎么去应对?因为我们就是要查到很精细的数字,你不配合不行。

  冯乃林:

  对,我们觉得最重要的一个从技术层面我们需要有一些措施,包括我们这次调查的,首先强调区域要完全覆盖,每个普查员负责一个小区,北京市的所有小区加在一块儿,必须要覆盖北京任何一个角落,不能有死角,不能有没有被涵盖到的地方。

  第二,我们在进行调查的方式方面,我们这次是采用了叫做在现住地登记和在户籍所在地登记,互相补充的这么一种方式,这样也可以减少可能会对流动人口造成的一种漏登。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 央视新闻1+1

更多关于 人口 普查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