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标 “裸捐”诠释财富含意
幼时家境贫寒,对饥饿贫穷充满恐惧,尔后走上创富之路,历经千辛万苦终成“胡润榜”富豪。而“小红花”情节却让他慷慨之举频出。陈光标用他的行动为“财富”作了一个新的注解
“今天,当你们来到以‘勤劳、智慧、善良’闻名于世的中国时,我在此郑重宣布:将做第一个响应并支持你们行动的中国企业家。在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将不是捐出一半财富,而是‘裸捐’———向慈善机构捐出自己的全部财产。”
9月5日,陈光标在其公司网站上刊出《致比尔盖茨和巴菲特的一封信》,作为对世界级富豪比尔·盖茨和巴菲特即将在中国举办“慈善晚宴”的回应。此举一出,陈光标也再次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和人们的热议。
为何当其他富豪在绞尽脑汁、考虑如何措辞委婉拒绝晚宴时,陈光标却用“裸捐”将慈善进行到底?这同陈光标童年时代的经历和对财富的认知不无关系。
战胜贫穷就得致富
对大多数人而言,童年是非常温暖、幸福的时光。然而,对陈光标而言,则有着太多关于饥饿和贫穷的恐惧记忆。
1968年7月,陈光标出生于江苏省泗洪县天岗湖乡,那是苏皖交界处一个以“穷困”闻名的地方。父母均是老实本分的农民。在陈光标两岁的时候,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因为家庭极度贫困,先后饿死。这让陈光标对饥饿有了深深的恐惧。
陈光标上小学时,一块多钱的书本费都是父母从东家两毛、西家三毛凑起来的。10岁那年的暑假,陈光标的父母没办法再为上到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借到学费,不得不狠下心来让儿子辍学帮家里干农活。这更让幼小的陈光标对贫穷的感受有如切肤之痛。
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为了不辍学,小光标非常郑重地和父母谈了一次话:“我知道家里困难,但我想上学。如果我能在暑假赚够自己的学费,你们就让我上学好吗?”父母答应了。他深知,能帮助自己改变贫穷命运的唯有靠自己的勤奋和努力。
当同龄孩子还依偎在父母怀里尽享宠爱时,10岁的陈光标已经用自己稚嫩的双手开始了对财富的探索和追求。
1978年,年仅10岁的陈光标利用中午放学时间,用两只小木桶从二三十米深的井中取水,再用小扁担挑到离家1公里的集镇上叫卖,一中午时间能挣二三毛钱,这点钱在今天许多人看来可能非常不屑,而当时这大抵相当于村里一个成年人半天的工钱。一个暑假下来,陈光标赚了4元多钱。家乡许多人至今还记得当年小小年纪的陈光标挑着水桶沿街卖水的情形。
13岁暑假的时候,陈光标开始每天骑着自行车跑十几里路去卖冰棒。再后来他开始卖粮食:他将附近农户的多余粮食收购后,卖给粮管所赚取一点服务费。从开始的骑自行车贩粮到用拖拉机贩粮,从一天赚五六元钱到一天能挣到三百多元钱,陈光标真切地感受到了勤劳致富所带给自己生活的巨大改变。17岁的陈光标更是成了全乡第一个“少年万元户”。
积累财富需要智慧
童年的陈光标过早地体味了生活的艰辛,也过早地背负了生活的重担。苦涩、艰辛的生活也让他对财富充满了渴望,他希望有朝一日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辛劳的父母和家人过上富足的生活。
然而挣钱致富的路并非一帆风顺。陈光标第一次同别人合伙做生意就掉入了对方的陷阱。
一个偶然的机会,陈光标认识了一个在车站旁的淮阴小商品市场做生意的温州人,两人决定在一起做棉鞋生意。陈光标非常信任对方,先行支付了3万元的货款,可等拿到货才发现全是伪劣产品,鞋底全是硬纸板糊的,晴天还看不出来,一到雨天鞋底就全烂了。这次合作不仅没有赚得一分钱,反而将他辛苦多年挣来的钱全赔了进去。
上当受骗的陈光标没有一蹶不振。他重新开始做起了自己的老本行———贩粮生意。此时的陈光标已经没有了做生意的本钱,但诚实守信的品质让乡亲们都愿意把粮食赊给他。乡亲们的信任也给了陈光标“东山再起”的力量。如今,回忆起这段往事,陈光标还会泪水盈满眼眶。
1991年,有着敏锐市场感觉的陈光标找到医学专家,改进了一款当时很受市场欢迎的耳穴疾病探测仪。这款仪器后来被陈光标命名为“跨世纪家庭CT”,也就是这款仪器让陈光标收获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然而,在此过程中,陈光标也付出了太多的辛劳和汗水。
新仪器研制成功后,陈光标几乎身无分文。为了节省开支,陈光标决定露宿街头。一张细席、一床被子,就组成了晚上睡觉的家。
当时正是盛夏时节,白天气温高达40多摄氏度。白天他顶着烈日在路上用仪器为患者检测身体,晚上就睡在附近邮电局的走廊上,早晨起来就花两角钱到公共厕所里用自来水洗脸、刷牙。
没过一段时间,毒辣的太阳让陈光标的皮肤都起了泡,但他依然坚持着。当时,每检测一位患者收2元钱,一天可以收入200多元。
两个月后,陈光标已经挣到一万多元。此后,他开始租房生产销售“跨世纪家庭CT”,并通过做广告打开了安徽市场。1997年,他的第一家公司———南京金威利电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此后,陈光标的事业渐入佳境。
现在的陈光标致力于发展循环经济。他认为,自己现在所从事的再生资源利用工作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慈善。
在商场闯荡多年,陈光标深知财富来之不易。他从不抽烟、很少喝酒,更不参与赌博,也不出入夜总会、歌舞厅等场所。一有闲暇时间,陈光标就看书学习。良好的读书习惯不仅支撑了他的事业,也让他的人生境界更为高远。
陈光标常说,自己之所以取得了今天的成绩,是因为他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
吃苦耐劳是真财富
虽然陈光标创造财富的过程充满了艰辛,挣来的每一分钱都凝结着他辛勤的汗水,但成功以后的陈光标却在尽力帮助他人,慷慨之举频出。在陈光标看来,财富是水,是身外之物。“如果有一杯水可以一个人喝,有一桶水可以存放在家里,要是有一条河就该与大家分享。”截至目前,他累计向社会捐赠款物13.4亿元人民币,直接受益者超过70万人。
而他对慈善的钟情和痴迷,对荣誉的珍惜则缘于他的“小红花”情结。
小学时,陈光标用自己卖水挣得的4元钱为出不起钱的伙伴交了1.8元的课本费。为此,老师奖励了他一朵小红花,这让看重荣誉的陈光标开心不已。这是陈光标最早的一次善举,并从此体会到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快乐。也让他更加看重帮助他人所收获的荣誉。
同其他中国传统企业家的低调做人做事不同,陈光标总以高调、张扬、特别的方式从事着自己的慈善事业。
2010年1月22日,在“全国企业家光标榜样爱心团春节分组慰问新藏云贵川”启动仪式上,西装革履的陈光标站在用百元大钞堆起的半人高的钱“墙”后面,面对镜头展开双臂,面露笑容。他的这个夸张姿态,也成了当天众多报纸的头版主图。
当此举被指“作秀”时,陈光标的回答理直气壮:希望有成百上千个“陈光标”站出来,像我一样拿真金白银“作秀”。
陈光标喜欢荣誉,甚至邀赏。陈光标说有时候他捐助过的一些学校忘记给他荣誉证书,他就直接跟学校说:“给我一封感谢信,给我一个荣誉证书吧。”现在陈光标有荣誉证书1500本、哈达4000条、锦旗2000面。他说这些荣誉会促使自己做更多好事。
在“2008中国慈善排行榜”上,陈光标以1.81亿元的年度捐款额荣获“中国首善”称号。但让他声名远扬、被全国人关注还是汶川地震。
在汶川地震后,陈光标作为一名平凡的志愿者,贡献了这样一组不平凡的数字:救回128条生命,共捐了785万元现金、2300顶帐篷、2.3万台收音机、1000台电视机、1500台电风扇、8000个书包……
2008年5月23日,从成都赶到绵阳发放收音机的陈光标,在绵阳市九洲体育馆安置点恰巧遇到温家宝总理。温家宝总理握着陈光标的手说:“你是有良知、有灵魂、有道德、有感情、心系灾区的企业家,我向你表示致敬。”
陈光标说很多企业家在做慈善时有“三怕”:一怕捐款之后税务部门查账;二怕当地政府部门“化缘”;三怕各种各样的上门求助者。而一直铭记父亲“守法经营、诚信做企业”叮嘱的陈光标说自己已经闯过了“三怕”关,他不怕监督不怕查。
为了公司的发展,陈光标总是精打细算,将每一分钱用在该用的地方。然而捐助慈善事业,陈光标从不心疼。现在每个月,陈光标规定要把公司利润的一定比例捐献出去,因为在陈光标看来,“在巨富中死去是可耻的”。
陈光标谈起此次捐助时说,起初他并非想“裸捐”,而是打算给孩子和家人留下百分之五,而最终让他下定决心“裸捐”还是孩子。“我在孩子身上看到了希望,他现在学习成绩不错,德智体各方面素质都很高,我觉得他只要继承我吃苦耐劳的精神,未来的人生路上靠自己肯定没问题。”陈光标表示,自己虽然没有给孩子留下物质财富,但留给孩子的精神财富同样是无价之宝。
(马树娟 综合整理)
来源:法治周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