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对《文汇报》的批评与表扬
——专访《文汇报》前高级记者郑重
“毛泽东不太喜欢知识分子,但他需要通过《文汇报》了解知识分子的动向”
本刊记者 陈磊 发自上海
“毛泽东与《文汇报》”这个题目,郑重想了几十年。
1965年,毛泽东让《文汇报》发表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时年30岁的郑重注意到毛对《文汇报》有很大的兴趣。
此前,1957年3月10日,接见《文汇报》总编辑徐铸成时毛泽东赞扬:你们《文汇报》实在办得好,琴棋书画、花鸟虫鱼,真是应有尽有……
但6月8日,毛亲自执笔的《文汇报在一个时期内的资产阶级方向》作为“本报编辑部”文章在《人民日报》头版刊出。
7月1日,他又亲自撰写了第二篇文章《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应当批判》。当年10月的一次讲话中,毛泽东说:“对《文汇报》,我们写了两篇社论批评它,头一篇不彻底,没有讲透问题,再发第二篇社论,它要自己改……”
主席为什么对《文汇报》这么有兴趣?当时刚参加工作的郑重很迷惑。几十年来,他利用工作之便有意识地搜集资料,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思考和沉淀,2010年,75岁的他出版了40多万言的《毛泽东与文汇报》(退休前他是《文汇报》高级记者),试图解析毛泽东把媒体运用得出神入化,靠的是什么。
学者杨奎松说,“这一两年出的系统讨论中共历史的书不多……其他片断地谈到中共历史的,有一些有特点的书,值得关心中共历史的读者去阅读,如,郑重的《毛泽东与文汇报》。”
媒体人钱钢说,“掩卷怅然!历史已经远去,但那熟悉的一切犹在身边。报纸、报人、政治势力、知识分子……中国远未理顺一个现代国家所必须理顺的这些基本关系……”
让我们回到那段并不如烟的往事。
“不适应”和报人的改造
1949年1月28日,香港。
香港《文汇报》总主笔徐铸成和一批中国文化精英,如叶圣陶夫妇、郑振铎父女、柳亚子夫妇、曹禺夫妇、马寅初、赵超构、王芸生等,乘轮船北上。他们的目的地是解放区。
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已经结束,渡江战役即将展开,共产党已呈现出江山一统的气象。
此时郑重年仅14岁,作为安徽宿州一农家子弟,一边读书,一边帮家中干农活。他喜欢邹韬奋的作品,梦想成为一名记者。
徐铸成等一行人船到烟台,进入解放区,作为民主人士受到热烈欢迎。但很快,“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没有多大改变”的他们感到了不适应。
以徐铸成为例,到北平后他应邀列席“全国民主妇女大会”,邓颖超在上面作报告,上午未完,下午继续。徐铸成感叹:“初次经历解放区会议之漫长矣!”
“官僚作风”也刺激到这些人。
一次,柳亚子偕夫人访要人,门房请他登记并示枪吓唬,柳不予理睬,径直入内。警卫也随之入内,持登记簿要他填。柳大怒,到了办公室抓起墨水瓶掷地,口中犹愤愤然:“官僚作风!官僚作风!”墨水溅了夫人一身。
后来他又因诸多不如意事撰七律《感事呈毛主席》。一个月后毛回以《七律·答柳亚子先生》,其中,“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一句,广为人知。
曾写诗将毛泽东比作门生的柳亚子尚且如此境遇,一介报人如浮萍,不得不融入时代洪流。
周恩来在接见潘汉年、茅盾、周扬等人时说:“民间报纸问题……这是一个相当复杂、政策性很强的问题,我们初步意见是北平、上海这样的地方,还可以保留几家民营报纸。”
保留之后,《文汇报》又是什么命运呢?
“复刊不久、私营性质的《文汇报》(记者注:指上海《文汇报》)即遭到严厉批评。”起因是,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被指定登载在各报的第一版上,《文汇报》自作主张“每段都作了提要,以小标题的字号作醒目的题目”。
批评者说:主席的文章,你们怎么好编得支离破碎?
接着,《文汇报》又因刊登恩施、长沙两地解放的消息挨了批评——违反了军事消息均由新华社统发的规定。
荡舟报海几十年的徐铸成第一次知道了“统发稿”这个词。他万分困惑:如果报纸都刊登新华社的统发稿,特色何在?不习惯的还有报纸经常要调换稿件,“忽然接到上面的命令,某稿不得刊用,不得不把拼好的版面拆了重拼”。
政府还规定,国际新闻和评论、全国全市重大政治新闻,均须以新华社稿件为准,“不得解释中央及政府的法令政策”。
作为民营报纸,《文汇报》和党报在政治地位上不平等。如《解放日报》负责人可以列席中共华东局书记办公会,副总编可列席上海市委常委会,而《文汇报》只能拾人牙慧。
徐铸成叹息:“我们真的捉襟见肘、江郎才尽了,不是江郎才尽,是江郎遭禁,该点评的不能点评,想说的话不能说。”
连在旧中国办报多年、主管上海新闻宣传工作的共产党高级干部夏衍,也对其中一些政策百思不得其解。
比如,当时报上连气象预报都不登。上海遭遇强台风袭击,事先没有准备,损失惨重。有关方面答复:蒋介石飞机经常来轰炸,发表气象预报会给敌人提供情报。
为让旧报人跟上新形势,华东军事委员会开办了华东新闻学院。报人的改造开了知识分子思想改造先河。1955年《胡风反革命集团材料》一书出版,毛泽东在按语中提出“舆论一律”的问题。徐铸成说:“我当时感到有些茫然,报纸无法办了。”
起死回生,“实在办得好”
1956年4月,《文汇报》自动停刊。徐铸成带领采编转战北京,筹办《教师报》。同年,毛泽东提出了“双百方针”,科技、文化界人士为之一振。
郑重人生的转折点是从安徽宿州一中考入复旦大学新闻系。当时新闻系主任王中说:“报纸与读者是5分钱的关系(记者注:当时报纸5分钱一张)。”“民间办报”、“同仁办报”、“文人办报”则成为郑重和同学经常谈论的话题。“那时我们心目中的民间报纸就是《文汇报》。”此时,徐铸成在北京“心如止水”,“除每周主持(教师报)两次编前会议外,公余的时间较多,除读书报外,可以在城内及四郊名胜游览,甚觉安适”。
一天傍晚,他去波兰大使馆参加该国国庆酒会,遇到时任《大公报》党委书记常芝青。常问:中央决定《文汇报》复刊,想必你已经接到通知了?徐闻言大惊,酒会一结束立即四处打听。原来是毛泽东想起了《文汇报》——郑重采访所得到的材料是:“一次毛泽东、周恩来等谈宣传‘双百’方针,毛泽东大手一挥:这件事让《文汇报》、《光明日报》多侧重一些吧!”他并不知道《文汇报》已经停刊。
因为毛泽东一句话,1956年10月,徐铸成率部回到上海重办《文汇报》。报纸采用社外编委等形式,团结了一大批知识分子。而这正符合毛泽东让其大力宣传“双百”方针、鼓励知识分子“大鸣大放”的愿望。
1957年3月,全国宣传工作会议召开,毛泽东接见徐铸成,高度赞扬道:“你们《文汇报》实在办得好,琴棋书画、花鸟虫鱼,真是应有尽有。编排十分出色。我每天下午起身,必首先看《文汇报》,然后看《人民日报》,有空再翻翻别的报纸。”
这番话是否出自真心不得而知,但被领袖亲自接见而且获得如此赞誉,徐铸成,这位在旧中国办报几十年的老报人,“眼中涌起感激的热泪,感到无比温暖幸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