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考古学被指沦为发财经遭遇信任危机

考古学被指沦为发财经遭遇信任危机
曹操画像。

考古学被指沦为发财经遭遇信任危机
挖掘出的墓道。

考古学被指沦为发财经遭遇信任危机
墓道内部景象。

考古学被指沦为发财经遭遇信任危机
曹操墓真伪仍存争议。

  曹操墓疑云 前世

  你说金戈铁马座山雕,他扯晓风残月红酥手。

视频:河南安阳曹操墓陷入真假之争 来源:山东电视台《说事拉理》

  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孙英民不会想到,自己在2009年12月27日的言论会引来跌宕起伏又颇具喜感的幕幕闹剧。是日,他代表河南省文物局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称“千古谜案”曹操墓的位置在河南得到考古确认。正是从这一天起,近一千八百年来的谜案似乎找到了答案,又似乎陷入一个更加难解的死结。

  文/记者 陈学超 于蓓蕾  图/记者 陈伟斌

  一千八百年前埋下的“祸根”

  操,实为贼也?据“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所著《为袁绍檄豫州》记载:“梁孝王,先帝母昆,坟陵尊显,桑梓松柏,犹宜肃恭。操帅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

  尽管陈琳关于曹操“盗墓”的记载在浩瀚的史料中仅为孤例,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汉魏室主任、著名汉魏史学家梁满仓愿意将此理解为曹操要求“薄葬”的注脚——被指曾干过盗墓营生的他,因惧尸骨纵横而要求“薄葬”。

  于是,自感寿数将尽的曹操于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六月,颁布《终令》:“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他明确提出,死后不要厚葬,要将自己埋葬在瘠薄的土地,陵上不堆土,不植树。两年后,曹操病逝于洛阳,临终前留下《遗令》:“吾死之后,葬于邺之西岗,与西门豹祠相近,无藏金玉珠宝。”还进一步交代家人:“汝等时时登铜雀台,望吾西陵墓田。”之后,魏文帝曹丕遵照曹操的遗嘱,将其遗体运回邺地安葬。

  曹操究竟盗墓与否尚存争议,但从其死后到公元2009年,一千七百九十年间人们遍寻曹操墓而不得的情况来看,曹操不做记号不树土丘,丧葬从简无金玉陪葬的“薄葬”要求,确实得到了其子或是其生前追随者坚决的贯彻执行。

  因遍寻不得,曹操墓的真正所在如同围绕如何评价曹操功过所产生的纷争一样,亦成千古之谜,并衍生出七十二疑冢、许昌城外、漳河水底、铜雀台下等多种说法。

  其中,在民间流传最为广泛的“七十二疑冢”说,几乎是从其死后不久便始传天下。有学者认为,此说法同样与曹操在历史上公然盗坟掘墓的劣迹有直接联系:曹操既然是历史上最大的盗墓者,人们自然有理由相信他要千方百计地掩盖自己坟墓的准确位置,七十二疑冢之说实由是起。

  更多的学者则倾向于这个传说之所以能让人相信,或许是因为确实有众多墓冢小山似的罗列于漳河两岸,即所谓“漳河累累漳水头,如山七十二高丘”。 

  无论如何,如果时光能够回溯到公元220年,曹操也许会宁愿被盗墓者挖出抛尸荒野,也不愿再像现在一样惶惶终日不得安宁。

  再“贼”的人,也有失算的时候,曹公亦难免俗。    

  三地角力河南暂时胜出

  湮没无踪的曹操墓,成全的不只有“七十二疑冢”的传说。它同时还引爆了河北、河南和安徽三地对于老祖宗留下的遗产的无尽幻想与期待。

  作为从1995年就开始在邯郸市下属的临漳县古邺城遗址一带寻找曹操墓的河北籍学者,邯郸市历史研究学会会长刘心长相信曹操墓应该在河北邯郸磁县古邺城遗址附近。

  遗憾的是,位于古邺城遗址以西、历史上相传为“七十二疑冢”所在之地的这一地带,在经过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考据后,最终被认定为由134座墓组成的北朝墓葬群,并未发现与曹操墓相关的任何线索。

  曹操故里安徽亳州对曹操墓同样充满期待。相比邯郸学者的谨慎,安徽当地学者的推测显得更为大胆。尽管史料已经证明,曹操死后被谥“武王”,葬在邺城,但“老家人”认为坐落于亳州城南薛家孤堆的曹氏宗族墓群中拥有曹操的祖父曹腾、父亲曹嵩、长女曹宪等数十座陵墓,按照亳州当地“携孙抱子”(右为抱,左为携)的殡葬习俗,曹腾墓右侧已被证实为其子曹嵩墓,那么曹腾墓左侧尚未发掘的墓地则当为其孙曹操之墓。

  相比上述两地学者的“来势汹汹”却缺乏“硬通货”,河南省安阳市在这场争夺战中似乎从开始就占据了主动。

  据河南方面考证,曹操于公元218年颁布的《终令》中所提到的“西门豹祠”就在该省安阳市安丰乡丰乐镇。如果确实如此,那么曹操墓理应就在此地附近。

  徐玉超的意外发现,让河南人的寻墓之旅更近了一步。1998年5月13日,距离古邺城遗址仅13公里的安阳市西高穴村村民徐玉超在砖厂取土时挖出了一块青石板,后被鉴定为卒于后赵建武十一年,官至后赵大仆卿都尉,正三品官员,属于朝廷的重臣级别的鲁潜的墓志。

  正是在这块青石板上的两行小字:“墓在高决桥陌西行一千四百二十步,南下去陌一百七十步,故魏武帝陵西北角西行四十三步,北回至墓明堂二百五十步”的指引下,后来被认定为曹操墓的东汉大墓被发现,并由河南省文物局于2009年12月27日在北京公布了对曹操高陵的确认成果。

  至此,“2008年实现旅游收入40个亿,2010年力争实现旅游收益翻番,达到80亿元”的河北邯郸和“2008年实现旅游收入10亿元,力争3年内,旅游总收入达到45亿元”的安徽亳州才猛然发现,在这场寻墓之旅亦是寻梦之旅中,不知已被河南安阳甩开多少个身位。

  更值得玩味的是,两地第一时间内对安阳方面的微妙态度。与亳州相比更有资格与安阳争夺曹操墓的邯郸,其“倒曹”主力军的角色罕有变化。三地争夺战中一直处于最下风的安徽亳州则迅速“倒戈”,2009年12月30日,安阳市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后第三天,亳州市派出考察组赴安阳到现场察看,并称“基本可以断定这座曹操墓是真的”。该市同时承认,派人去安阳,还有一项任务,就是希望能和安阳建立旅游方面的合作,共打“曹操牌”,共同开发,实现双赢。与河南的许昌、安阳联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曹操文化游旅游线路。如果想了解曹操的身世,就到安徽亳州,如果想了解他的丰功伟绩,就到安阳和许昌。

  “曹操牌凉皮”与4.2亿

  更敏感的记者捕捉到的不是关于曹操墓的是是非非,而是距离发掘现场数百米远,一个临时搭建的小百货商店。见诸报端之后,它被解读为西高穴村借助曹操墓释放的第一个商业信号。

  同样将曹操墓视作商业信号的还有人文历史学者裴钰。在他的计算中,这座大墓在不久的将来,将可以为安阳带来最低每年4.2亿的收益。然而,这一计算是根据2009年安阳黄金周的旅游业人均消费214.8元,比照兵马俑的参观人数,两数相乘得出的数据旋即遭到质疑。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对于安阳来说,这座拥有殷墟、袁世凯墓的历史名城,正在期待曹操墓为自己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据河南当地媒体报道,殷墟每年旅游收入在1000万元左右,目前只够维持它的日常运行,基本没有什么利润。袁世凯墓更低,每年门票收入仅五六十万元。而曹操墓巨大的知名度和旅游开发设想,成为安阳市旅游“淡季不淡”的重要筹码。

  安阳也正在为这一筹码而努力。一座面积约800平方米的曹操高陵展馆已经初露端倪,完工后,中外游客可通过近300米的观光环廊直达神秘的曹操大墓,门票价格已初定为六十元。更生猛的消息是,安阳市宣布将在新发掘出的曹操高陵举办庚寅年曹操诞辰1855周年纪念大典。另有消息披露,此次曹操诞辰大典将以不低于180万元的天价售卖献爵酒权。

  相比官方,民间的渴望同样直白:那个临时搭建的小百货商店如今已经很难再登上媒体的版面,取而代之的,是西高穴村马路边上叫卖的“曹操牌凉皮”、曹操墓广场上树立的“雄才大略魏武帝酒”的大幅广告牌和由安阳市邮政局张贴的《曹操》邮票珍藏册的海报。


河南安阳曹操墓陷入真假之争
来源:山东电视台《说事拉理》
播放视频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相关专题: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曹操墓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