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湖南凤凰县代课教师被摘掉非法办学帽子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07日18:30  新民周刊

  “我们于8月22日再次去湖南省教育厅,凤凰县教育局领导两次来接我们,8月28日我们的事终于得到了解决,我们终于有了希望,他们不但把‘非法办学’的帽子摘掉,而且还要补足我们从2003年到现在的代课工资差额”,吴文忠告诉《新民周刊》记者。

  记者/贺莉丹

  2010年9月1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禾库镇。代课教师吴文忠执教的大塘小学门口,二年级、三年级的37个孩子,端坐在唯一一间约20平方米的“教室”中,书声琅琅。热闹的新学期,又开始了。

  “这学期比上学期还多了10个孩子!”吴文忠说,这位憨厚内向的代课教师的语气充满骄傲。大塘小学就设在吴文忠的家里,迄今已经办了有12年,吴文忠也是大塘小学唯一的老师,兼任校长。

  对于在乡村苗寨小学中执教多年的吴文忠而言,未来有了希望。

  今年4月7日,《新民周刊》报道了在凤凰县腊尔山深处的禾库镇任教多年的代课教师被凤凰县教育局定性为“非法办学”这一事件。该报道刊发后不久,凤凰县政府启动了一次对该县禾库镇6位任教至今的代课教师的专项调查。此番由主管教育的该县副县长高湘文直接牵头的调查,让这些代课教师得到正名,他们的“非法办学”的帽子终于被摘掉。

  他们是代课教师,不是“非法办学”

  “我们于8月22日再次去湖南省教育厅,凤凰县教育局领导两次来接我们,8月28日我们的事终于得到了解决,我们终于有了希望,他们不但把‘非法办学’的帽子摘掉,而且还要补足我们从2003年到现在的代课工资差额”,吴文忠告诉《新民周刊》记者。

  而早在2008年8月10日,由凤凰县政府办以及该县教育局、劳动局、信访局组成的“凤凰县人民政府调查组”出具的一份“凤凰县非法办学教师统计表”称,该县“非法办学教师”有39人,其“工资来源”一项中注明为“自收自支”。吴艺伟、龙玉福、吴文忠、石杰华、欧正金、吴妹女这6位凤凰县禾库学区坚守任教至今的代课教师,均在该名单之列。

  当地教育主管部门这一“非法办学”的定性,成为这些将青春贡献给乡村教育事业的代课教师们人生中的“黑锅”,不堪负荷。因为他们自认所从事的代课教师工作,从来没有过变化。

  “我们感到“彻底寒心了”,在乡村执教29年的代课教师、九龙寨小学校长吴艺伟获悉此事后,对记者这么感叹。

  所有的代课教师都认为,“名分”是最为重要的。“在很长的时间里,我们只知道兢兢业业工作,多做点成绩出来。我们总认为,我们自己争取表现优秀,他们会看得到”,凤凰县禾库镇代课教师、早齐小学校长龙玉福说。

  支持这批禾库镇代课教师教学酬劳的,是外界难以想象的微薄的薪金。记者接触到的所有代课教师,事实上已经成为他们所在村落中最为清贫的人群。

  以代课教师吴艺伟为例,他将他29年代课生涯的工资总收入相加,最后得到的数字是2万元。代课教师龙玉福25年的代课总收入,也大抵是这个数字。比如,从2007年开始,禾库镇这些代课教师全学期工资,算下来,平均每月不到200元,约为同期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月最低工资标准的三分之一。 

  “我就是一个农民,现在去教书,也就像打打零工吧”,吴文忠曾理性地给了自己一个定位。

  《新民周刊》对这一代课教师群体的报道刊发后,今年4月20日,凤凰县政府成立以法制办为主导的专案组对禾库镇任教至今的6位代课教师进行调查。

  记者近期获悉,该专案组由凤凰县法制办副主任陈德润任组长,凤凰县教育局人事股副股长黄庆祥任副组长,此外还包括来自凤凰县教育局与禾库镇政府的工作人员共6人;该专案组由凤凰县政府主管教育的副县长高湘文直接领导,并经由凤凰县法制办主任吴云龙亲自审核。

  该专案组走访了禾库镇代课教师们执教的早齐小学、九龙寨小学、大塘小学、都沙小学与巴几小学,进行调查取证、拍照摄像,并征求村民意见;专案组查明了6名代课老师在各个历史时期从教的经历及他们与凤凰县教育局、禾库学区的关系,也查清了在这些学校就读的所有小学生的基本情况。

  负责此案调查的专案组组长、资深律师陈德润认为,从1984年开始,禾库镇这些代课教师与凤凰县教育局之间的劳动关系是成立的,所以,必须要承认他们的代课教师身份,“我们办案的原则是依法依规,我们的调查是完全独立的,不考虑其他任何因素,也不考虑原来的观点,看到什么就写什么,我们是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去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陈德润强调。

  今年5月26日,该专案组完成了一份约8800字的调查报告。今年7月份左右,凤凰县政府与凤凰县教育局召开了一个会议,在这个凤凰县副县长高湘文及凤凰县教育局主要领导均参加的会议上,由专案组组织全面汇报调查结果。

  根据该专案组的调查报告,吴艺伟、吴文忠等6位任教至今的代课教师与凤凰县教育局之间的劳动关系成立,他们所执教的小学也并非民办学校,而是属于公办学校的“教学延伸点”。

  “我们专案组的报告主要强调了三点:第一,应该让禾库学区及时聘请这6位老师为代课教师;第二,应该按照有关规定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工资补偿;第三,对于历史问题应该要进行纠正”,亲自去过报道所涉全部乡村小学并对禾库镇这6位代课教师进行访谈的陈德润告诉《新民周刊》记者。

  “凤凰县教育局恢复我们代课教师、公办学校‘教学延伸点’的身份,要求我们继续代课,工资待遇他们正在讨论。他们基本上肯定了我们和教育局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不能把我们界定为‘非法办学’”,吴艺伟说。

  凤凰县教育局人事股股长侯国平也向本刊记者肯定了上述说辞。

  摘掉“非法办学”的黑帽子,对于这些将人生与乡村教育事业紧密相联的代课教师而言,是一个莫大的心理安慰。

  “对代课教师不能一退了之”

  酌情对这批在乡村任教多年的代课教师进行补偿的建议,亦被当地教育部门相关官员提及。

  不久前的8月28日下午,在凤凰县教育局召开的协商会议上,凤凰县教育局的书记、局长、人事股副股长等部分领导与禾库镇6名代课教师参与协商。这次会议中,禾库镇的6位代课教师提出补足他们从2003年到现在的代课工资差额,获得凤凰县教育局的许可,这也让代课教师们看到了一些希望。

  凤凰县教育局人事股股长侯国平告诉本刊记者,对禾库镇这6名代课教师的补偿方法为,将补足他们从2003年至今的差额,“以后他们每个月的工资按照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月最低工资标准”。2010年7月1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月最低工资标准经调整后为725元。

  但是,对于更为细致的差额补偿标准及落实时间表,这位当地教育部门官员没有给出解答。

  积极的改变并非一蹴而就。今年7月30日,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王晓龙来到凤凰县调研,当天下午,王晓龙亲自找到禾库镇的4位代课教师谈话。

  “我们的谈话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我们给王晓龙委员解释了被定为‘非法办学’的前因后果,他当时显得很惊讶”,参与那次谈话的代课教师吴艺伟回忆道。

  追根溯源是,2006年,教育部提出,为提高农村教育质量,要在较短时间内,将全国余下的44.8万的中小学代课人员全部清退。尽管如此,教育部也承认,目前全国仍有代课教师约31万。这个群体,庞大而落寞。

  早在今年“两会”期间,针对代课教师清退问题,一直对此保持高度关切的王晓龙委员就强调:应充分肯定代课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不要以为把他们的身份从代课教师改为代课人员就可以一退了之。

  针对代课教师的境遇,王晓龙强调,当前我国公办中小学的约31万代课教师,其中76%分布在农村地区,“他们撑起了农村教育的一片天空,为我们‘穷国办教育’做出了特殊贡献”。

  在王晓龙看来,代课教师作为特殊时代的特殊产物,确实大多存在基础较差,能力较弱,文化程度较低的问题,但是,解决代课教师问题不能仅凭一纸“清退令”,这样做不仅伤害众多代课教师的心,也严重影响西部教育事业的发展,“甘肃某县教育局负责人曾坦率地说,如果硬性清退,我们县三分之一的教育就垮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 新民周刊

更多关于 代课教师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