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看中国GDP超越日本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07日22:12  社会观察

  文⊙张维为

  中国GDP总量超越日本引来了全世界的关注。西方媒体几乎都在第一时间刊登了这一消息并发表了评论。英国《泰晤士报》指出,中国跃居世界第二位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代表着全球经济和政治权力的转移。美国《纽约时报》将这一超越称为中国国力增强的“里程碑”,“尽管早就被预测到了,但这仍然有力地证明,中国的确处于优势地位,世界其他国家必须重新评估这个新的经济超级大国”。法国《费加罗报》认为,人们期待已久的事情成为了现实,而这一发展趋势尚未结束。西方主流经济学家现在也大都预测少则10年,多则20年中国经济规模可能超过美国。

  相比之下,中国媒体的相关报道和评论则显得低调,大都强调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中国的人均GDP只有日本的十分之一,所以中国这个世界第二的含金量不高。持这种观点的人又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秉承谦虚谨慎、韬光养晦精神的人,他们更多地看到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也担心GDP拔高了会导致国家承担过重的国际责任;而另一类则属于看不到或者不愿意看到中国迅速发展的人,他们不仅认为中国GDP超过日本没什么了不起,而且还认为1840年的时候中国GDP也是世界第一,不还是照样挨打。

  其实谦虚谨慎也好,韬光养晦也好,关键是要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对中国今天真正的经济规模要心中有数。如果韬光养晦意味着随意贬低自己,最后弄得人民对自己的国家失去信心,对中国的发展模式失去信心,那也是危险的。那些不愿意看到中国模式成功的人就经常利用这一点来误导民众,唱衰中国,造成了部分国人中大国小民心态的蔓延。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我们应该把中国崛起的真相如实地告诉百姓。过去20多年中,我走访过100多个国家,中国无疑是世界上整体进步最快,人民生活改善最多的国家。中国今天遇到的所有问题,其他大国在崛起过程中也都遇到过,最终都可以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得到解决。我们完全可以在这样一种新的认知基础上,重新凝聚全社会对于中国发展道路的共识,确立一种自信自尊自强的韬光养晦,而非精神萎靡不振的韬光养晦,这才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各种内外挑战,为中国走向更大的辉煌开辟新的前景。

  至于中国人均GDP等有关的统计和排名,我想只要引入两个因素,一切都会发生变化。第一个因素是用货币的购买力平价,而不是官方汇率来进行计算。打个比方,日本餐馆吃饭比中国贵10倍。按照官方汇率来计算,同样准备一顿饭,日本餐馆创造的GDP就比中国餐馆大10倍,以此类推,误差自然越来越大。一般认为,购买力平价计算出来的结果更靠谱,所以国际学界越来越多地采用这个方法来进行跨国比较,其中最负盛名的是英国著名经济历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所做的研究。他用购买力平价计算后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经济总量在1992年就超过了日本,在2009年超过了包括德国、英国、法国在内的欧洲12个老牌工业国的经济总和,并可能在2015年超过美国。我以为从国际发展研究的趋势来看,采用更为实事求是的购买力平价法将是大势所趋。

  其实,无论你是否采用购买力平价法,美国中央情报局历来都是以购买力平价来预测中国实力的。美国人今天谈论G2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要把中国“捧死”,而是大势所趋,它不得不接受中国崛起的事实。它对俄罗斯没有这么说,对印度没有这么说,甚至对欧洲盟友也没有这么说,但对中国却说了这样的话,因为没有中国的合作,美国面临的难题一个也解决不了。当然中国不愿意与美国一起去当世界警察,这样做只会四处树敌,也不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和行事风格。

  第二个因素是把中国人的房产算进去。中国人有世界上最强的置业传统,房屋自有率全球领先。我们也许可以用与此相关的家庭净资产来进行一些比较,因为家庭净资产(即房产、储蓄、股票等资产,减去债务)比人均GDP更能反映出一个国家老百姓的真实家底。我手头没有日本的数据,只有比日本更发达的美国的数据。根据2010年3月美联储发表的统计,由于金融危机,美国家庭的总资产平均缩水25%,跌到了2004年的水平。这一年,美国家庭中位(median)净资产为9.3万美元。另一统计把美国家庭中位净资产界定为8.4万美元(见2010年3月23日《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如果按照1美元等于6.8元人民币的汇率来计算,前者约等于63万人民币,后者约等于57万元人民币。即使在最高的2007年,美国家庭中位净资产为15万美元左右,约为100万人民币。中国现在家庭中位净资产达到57万和63万的有多少?达到100万元的有多少?我没有这方面的权威数据,但我估计中国家庭净资产为57万到63万的总有数千万户,也许上亿。改革开放30年间,中国人财富增长的速度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可比。当然,美国人习惯了大举借贷消费,20多年如此,自然成了世界第一消费大国,但这也埋下了今天金融海啸的祸根。这对我们亦有启示:我们不应该学美国人过度借贷,但我想只要把中国人的财产、资产适当盘活,中国可以逐渐成为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

  至于1840年中国GDP世界第一却还挨打,那是因为当时的中国还是一个一盘散沙的传统大国,而英国已具备了“现代国家”的形态,这使英国具有当时中国尚不具备的民族凝聚力、现代生产力和战争动员力。假设在1840年的时候,中国哪怕有一个省能够接近当时的“现代国家”的水平。比方说,广东省先发展起来了,并接近了英国当时的工业和贸易水平,那么整个战争可能就不会发生,因为这意味着至少你的这个省已经具备了相当程度的现代政府能力、工业能力、外贸能力、防御能力、涉外交涉能力等,这一切足以阻遏当时的英国。今天中国的情况已经完全不同了。若论国防实力,早在50年代的朝鲜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就一举全歼了“皇家苏格兰团”等英国最精锐的部队。

  中国经济超越日本的意义在于我们已经摸索出了一个大致符合中国民情国情的发展模式,而日本却显得迷失了方向,结果便是“失去的20年”。中国模式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动态地推动整个国家的发展。我们让条件比较好的一大片地区先发展起来,并带动整个国家的进步。以我之见,今天的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至少3亿人口的“准发达国家板块”。我之所以使用这个概念,是因为这个板块已经具备了发达国家的主要特征:人均预期寿命已达到75-80岁(北京和上海的人均预期寿命均超过纽约);基础设施水平和商业繁华程度均高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GDP已达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多数城市居民的住房水平(平均面积和质量)超过了日本和中国香港;住房自有率超过发达国家;人均教育水平也达到了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整体科技能力高于一般发达国家。我之所以还保留了“准”字,是因为这个板块的某些方面暂时还未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准,如环境指标、公民文化素质等,所以我们还要谦虚谨慎,继续努力,学习别人的一切长处,争取后来居上。

  中国模式为整个国家带来了可喜的“二八效应”。所谓“二八效应”指的是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抓住关键的20%就能产生80%的效果。这也是我们生活中的普遍现象:一个公司20%的客户可以创造80%的收益;一个企业20%的骨干可以带动80%的员工。我们的20%的“准发达板块”正在带动中国80% 地区的发展。现在的“中西部大开发战略”又是在这80%的地区内,继续采用“二八效应”,即抓住20%的关键城市群发展来带动整个中西部的进步。从重庆都市群、成都都市群、关中都市群等的发展势头来看,这种新的“二八效应”正在不断出现。我想中国未来的大趋势就是“二八效应”的不断扩大和延伸,直至整个国家现代化的全面实现。

  18、19世纪世界上崛起的第一批国家,如英国、法国等,其人口都是千万级的;20世纪崛起的第二批国家,如美国、日本等,其人口是上亿级的;而今天21世纪中国的崛起,其人口是十亿级的,超过前两批国家的人口总和。这不是人数的简单叠加,而是一个不同质的国家的崛起,是一个五千年文明与现代国家形态重叠的“文明型国家”的崛起,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的崛起,是一种独立政治话语的崛起。这些才是中国经济规模超越日本的真正意义所在。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GDP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