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犯罪是孩子对抗逆境的一种方式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11日12:57  法律与生活

  铁窗内的“好儿子”

  文/周婷

  见到小武(化名)之前,主审法官告诉我,他是一个“屡抓屡偷的惯偷”,判刑和法官的教育似乎对他不起作用。

  等待小武的时候,我先见到了他的父亲老张。这个中年男人,看上去很憔悴,眼睛里布满了血丝,眼角的皱纹一道一道的,就像用刀子刻上去的,很深。他虽然试图微笑着和我说话,但是眼皮总是往下垂,不敢与我正视,像是一个犯了错的小学生。他的每一句话中,总夹杂着叹息声。

  小武被法警带来时,老张明显地往我身后退了一步,看了孩子一眼就赶紧把头低了下去。而小武早就看到了父亲,虽然他站在法警旁边不能动,但眼神总是刻意地远离父亲。父子两人近在咫尺,心灵之间却似乎隔着一片大海……

  【上篇】

  非常故事:我以为我爸不管我了

  与小武初步建立关系之后,我让他谈谈与父亲的故事。他没有说出什么,更多的时候是沉默。

  可是,当我问他:“孩子,你看到你爸爸眼中的血丝了吗?”他的嘴角抽动了一下,眼泪随即流了出来。“你知道爸爸这几天晚上都在哪里睡的吗?”他一直低着的头逐渐抬了起来,看着我,眼神中充满了疑问。“孩子,你爸爸白天就在法院外头等着法官随时叫他,晚上就睡在火车站大厅,因为住旅馆太贵了。你知道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吗?”此刻的小武,完全变成了一个泪人,抽泣着。“孩子,告诉我,他为什么不回家,而宁愿住在火车站?”小武只顾着哭,说不出什么。

  “因为他想见见儿子啊!他不知道儿子怎样了?他在乎你!”小武喃喃道:“我以为……我爸……不……不管我了。”

  接下来,我一再鼓励小武与爸爸见一面,可是他却一直不愿意:“我不想让我爸爸进来,我不想……我想他,但是我不想见他。”他的这句话让我很疑惑,到底小武是因一种什么样的心理而不愿意见爸爸呢?

  “可是爸爸一直在火车站睡,就是希望见见自己的儿子啊!”我的这句话终于让小武开口了,“姐姐,我不想让爸爸进来看我……我怕他难过……伤心。”小武又开始抹眼泪,低声说:“姐姐,你能见着我爸爸,帮我说一声对不起好吗?”我继续问:“小武,你告诉我,你恨爸爸吗?他娶了一个后妈,而后妈总是打你!”小武一边哭着,一边摇着头:“不恨!”

  “对不起”和“不恨”道出了小武对于父亲最真实的感受和想法。天底下哪一个父母不疼爱自己的孩子呢?天底下哪一个孩子又不渴望父母的疼爱呢?决定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是路途的遥远,不是很久的未见;而是彼此对对方的感受和认知,是否觉得对方仍然在乎自己、关心自己。

  小武12岁就离开了家,“因为她(后妈)老打我。有好几次,晚上她冲进我的房间,用木棍打我。那时候,爸爸不在家。有一次她用那么粗的棍子。”他说着用手比划了一下棍子的粗细,有一个拳头那么粗。“还有一次,她又打我,我就跑到我同学家躲起来,后来听说她拿着棍子来我同学家找我,我害怕,就从二层楼跳了下去……”在小武心中,虽然父亲没有打他,却对他被打的事情视而不见:“我爸爸知道她打我,他没管。有一次我洗澡他看到(我)背上紫了一大块,他没管。”

  当我问他现在愿不愿意和爸爸回家的时候,他一直摇头,很坚决地说:“我不想回家,如果她在家,我就不能回去。”我追问道:“为什么呢?你现在已经长大了,18岁了,看看你的个子,看看你的拳头,你还害怕后妈打你吗?”“嗯!”小武坚决的回答道,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无助。

  儿童时期留下来的恐惧感以及不安全感,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可能将伴随一生。有一些事我们忘记了,但是经历事情时留下来的情绪感受一定会被保留下来。因此,长大后的我们可能会有一些不符合年龄的感受,比方说对某件事情、某类人的莫名恐惧。

  我们的谈话结束时,我问他:“孩子,你将来有什么打算吗?想做什么?”他说:“我想做厨师!小时候,我一个人在家,午饭没人做,我就想当厨师。”我心里很高兴,他能有自己的一份职业愿望,这是很难能可贵的。随意地,我问了一句“想给自己做一顿好吃的饭?”“不是,我想给我爸和我姐做顿好吃的饭。”

  顿时,我的眼泪涌了出来,心被狠狠地揪了一下,可想而知,家和家人对于小武来说,有多重要。

  【下篇】

  专家剖析:孩子需要充足的安全感

  其实,小武并不是一个坏孩子,他屡次犯错,其实是“抗逆力”的一种表现。抗逆力是指帮助一个人承受因逆境而生的许多负面影响的一系列品质。

  有时候孩子犯错是他对抗逆境的一种方式,是让自己可以安全生存下来的途径。就像小武,离家出走便是一种抗逆力的体现,尽管家里人对于他的离家表示很伤心,甚至很愤怒,因为家人觉得孩子离家出走是大逆不道的,是对他们抚养能力的一种否定,是对他们极大的不尊重。但是站在小武的角度,离开家是他当时唯一的选择,只有这样他才能远离暴力,才能感受到安全,而安全感是一个人生存下来的一种最基本的心理保障。

  后来,他的屡抓屡偷也可以视为一种抗逆力的表现,他没有工作意味着他没有收入,更意味着他没有让其可以生存下来的物质基础;而更重要的是他心里没有安全感,他需要那些所谓“朋友”的保护。

  当小武拒绝回家时,他的眼神中流露出来的是无助和恐惧。其实,他已经18岁了,已经长成一米七多的大小伙子了,胳膊上也有了很多肌肉,可以说他是一个成年男性了;可是他却似乎仍旧害怕那个人——一个在他童年时期带给他很多恐怖经历的后妈,并因此不敢回家。也许有人会很不理解,甚至会为这个孩子的“懦弱”而感到失望愤怒。其实,小武不是害怕这个人,而是不愿意再去体验童年时期留下的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体力的加强而消失。就像很多成人对某种动物的害怕,往往是源自于童年经历一样。

  有心理学者明确提出过:“爱和安全的需要是孩子首位的需要。”这种需要主要是指孩子需要体验爱的关系、连贯性和亲密情感;同时应当在一个安全的环境里不断地增强独立性。说白了就是让孩子感受到:“无论我是怎么样的,都有人无条件的爱着我、保护着我。只有这样,我才有力量长大,并学会承担责任。”

  如何给予孩子安全感呢?一方面是生理层面的:保证孩子吃饱、穿暖、身体健康、人身安全不受侵害;更为重要的是心理方面的:保证孩子随时随刻都能感受到他人的爱、保证与孩子的积极交流、保证给孩子真实的鼓励、保证给孩子及时的保护、同时保证给孩子学会承担责任的机会,总之让孩子心理上觉得安全。只有当孩子觉得安全了,他才会肯定自己,才会放心去信任周围的人,才会放心去爱别人,才会放心去经受挫折与困境,才会放心去长大。

  我们再看看小武,生理方面他得不到安全感,他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会被打,甚至睡梦中都带着惊恐;而心理方面他得不到父亲的保护,他不能得到周围环境的保护。他唯一能做的就是逃离,虽然他的身体逃离了危险,他的心却一直被不安全、恐惧感包围。

  他一直苦苦寻求的就是被保护,这也是他为什么可以为了“朋友”去犯罪。他一个人来到北京,认识了一群“朋友”。其实,他说不出他与这些“朋友”有多深厚的感情,甚至一些“朋友”的名字他也都不知道,他之所以愿意默默地跟着他们,就是需要被保护,似乎有人在身边,自己就不是一个人去面对危险了。所以当“朋友”说要去偷时,他虽然受到了自己良心的拷问“我知道这不好,去偷东西不好”,“但是他们干,我不干,我就没有他们了”。

  对于孩子,你只有给予他无条件的爱,给予他充足的安全感;给予他一个安全的环境,他才会有力量长大,并去承担责任。

  (感谢西城区人民法院的支持)

  (摘自《法律与生活》半月刊9月下半月期)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