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企和公权力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13日14:09  南风窗

  国企和公权力

  文_ 杨 军

  随着国企改革的推进和新国资掌门人的上任,关于国企如何改革的讨论掀起新一轮热潮。和所有日趋复杂的改革一样,这次关于国企改革的热议,并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甚至连某些领域国企应该继续做强做大还是应该逐渐退出,都得到了两种完全相反的意见。如果说调整经济结构已经是共识并且迫在眉睫,那么国企的问题很可能成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难题之一,但如果解决得好,也可能成为经济结构调整的突破口。

  国企的一些问题早已广受诟病,特别是垄断国有企业,很多在国际上缺乏核心效力,在国内市场破坏公平竞争,即使亏损,职工依然是高工资高福利,还会有国家补贴的大红包,个别国企负责人甚至年薪以千万计等等。这些问题的背后是国企改革的无奈。

  上世纪90年代,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曾经大刀阔斧,在很多领域迅速国退民进,民营经济一度红红火火,生机盎然。1999年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公布了《关于改革和发展国有企业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国企改革的方向和目标,虽然那几年表面看上去国企改革不再轰轰烈烈,声势渐小,但其实国企改革的步伐非常有力。只是2003年之后,当国有经济改革进入深水区,触及能源、电信、石油、金融等国有垄断企业时,国企改革的步伐放慢了,不同的声音逐渐变大。于是2004年,发生了一场市场化改革大方向是否正确的大争论。虽然这场争论似乎没有达成完全的一致,但出现的很多问题不是因为推行改革,而是因改革还没有到位的看法占据了主流。但是这时,国企改革的目标依然明确。2007年,历经十几载终于出台的《反垄断法》,却对行政垄断企业的问题触及不大。

  随后的几年国企日益强大,世界500强中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与此同时,一直无奈回避的行政性垄断国有企业的问题也更加凸显出来。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在一些领域出现国进民退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很大程度上,一些垄断的国企正在掠夺民营经济的发展空间,一些民营企业家开始把资本从生产领域抽离,投向股市和楼市。2009年,尽管民企数量在增加,但投资增速却是199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

  从3年前开始,企业兼并重组再次成为各大产业领域的主旋律,近日,促进企业兼并重组政策更是正式通过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要求,各省从体制改革突破和财政信贷政策倾斜等方面,积极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汽车、钢铁、水泥、机械制造、电解铝、稀土等行业作为兼并重组推进的重点。细研全文,可以说,《意见》比前段时间出台的“新36条”更进一步强调了民营企业市场准入的机会。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民营经济必然会占有很大比重,实现产权多元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民营经济的衰落就是市场经济改革的倒退。从2005年的“非公36条”,到今年的“新36条”,再到这次兼并重组的相关政策,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央层面显然在致力于民营经济的壮大,努力增加民营经济的可进入领域和平等进入一些领域的机会。但是,在实际中总有一些不可控制的力量,使好的政策得不到完全的贯彻,甚至最终结果和初衷相去甚远。

  国有企业在经过一系列改革和重组调整之后,规模巨大,市场地位越来越强,民营资本很难与之抗衡,即使有宽松良好的政策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某些行业,民营经济恐怕也是有心无力,“玻璃门”和“弹簧门”的故事会不断上演。市场中不免有人担心,央企最终成为兼并重组的最大受益者,在钢铁、水泥等资源型领域,未来还可能出现国进民退的局面。

  所有这一切,更深层的原因是国企和公权力的纠缠不清。在政企分开后,原来政府对资源的某些行政垄断,异化为国有企业的权力,这类企业垄断了有关行业和市场,阻碍了民间资本的进入。

  另一方面,一些大国企的巨大财力和经济影响力甚至可以和一省经济比肩,自然会有地方政府希望这些企业能到自己的地方来投资建分公司,于是出台优惠政策。这种情况下,虽然已经政企分开,但政府的公权力可能成为企业的保护伞。

  如何厘清国有企业和公权力的边界,是下一步国企改革以至中国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