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辉:创业板已临“补牢”时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16日10:42  瞭望

  《瞭望》文章:创业板已临“补牢”时

  文/张辉

  创业板问世一周年前夕,即将到来的解禁高潮,让刚有起色的A股市场如蒙阴云。10月30日,首批上市的27家创业板公司将在上市一年后,迎来巨量限售股的解禁。据统计,其解禁市值将超过300亿元。这一数字,尽管无法和主板市场庞大的市场规模相比,其对投资者心理上的影响却不容低估。

  其实,早在数月之前,创业板公司出现的高管辞职潮,就已让投资者忐忑不安。截至目前,在约百家创业板公司中,有30余家出现董监事或高管辞职。在其理由中,或为“异地分居不便”,或为“健康堪忧”,其解禁套利的真实目的却讳莫如深。

  根据相关规定,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一般在公司上市36个月后才能出售股份,而其他股东的限售期则多为12个月。与此同时,《公司法》规定,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对公司负有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于是,为了及时套现,实现数十万元年薪高管到亿万富翁的华丽转身,不少高管干脆辞职。这也正是不少投资者称创业板上市为“圈钱阴谋”的原因所在。

  然而,从法理层面来看,高管们的做法和当前的制度设计并不违背。回到创业板的起点,其在培育成长性和创新性企业的同时,就自然地成为风投资金的退出场所。因此,二级市场投资者所能做的,只有道义上的指责,或者敬而远之的“用脚投票”。

  其实,监管部门在创业板设计之初,就应预想到今日状况。所谓解禁潮,在主板市场早已出现过,且凶猛程度更甚于创业板。究其根源,还在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先天痼疾。和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相比,中国主板市场在设计上更多地偏向于企业的融资功能,分红远远不足。受此影响,大量的中小投资者只能靠股票差价盈利,从而大肆炒作,并进一步放大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价差。

  由此角度来看,设于深圳的创业板,应如走在改革开放前列的深圳一样,在诸多方面先行先试,作改革的领头羊。创业板从零开始,且因盘子较小,其改革阻力较小。万不应让创业板走主板老路,忽视或者相对弱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周年反思,创业板已到亡羊补牢的时刻。比如,在发行审核上,创业板公司的成长性和创新性标准,是否经过了严格把关?从监管部门到中介机构,是否本着职业操守履行应有的公众责任?再者,和纳斯达克的高淘汰率相比,中国创业板的退市门槛是否过高?退市标准是否不够明晰?

  笔者相信,只要在入口和出口上严格把关,有关部门认真作为,并将“公开、公平、公正”落到实处,建设一个真正有益于培育创新型国家的创业板市场并不难。□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