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汶川地震灾区全域体现以人为本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16日10:52  《瞭望新闻周刊》

  “每一幢新建筑,

  都是一面飘扬的国旗”

  在新北川县城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林立着230多台塔吊。3万多名施工人员、1000多辆工程机械正日夜不停地奋战。地震后,承担了援建北川任务的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援建北川要钱有钱,要物有物,要人有人,举全省之力支援北川灾后恢复重建。

  这仅仅是十八省(市)对口援建的一个场景。

  震后37天,国务院制定《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统一部署对口支援任务,创新提出“一省帮一重灾县,举全国之力,加快恢复重建”,成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汶川样本”。

  两年来,建设北京奥运会场馆的“八大主力”,建设上海世博会的“王牌军”,曾参加唐山大地震灾后重建的特级建设企业……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援建者,并肩战斗在灾区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福建援建彭州,不断拓展长期合作空间;湖南援建理县,优先恢复公共服务设施;吉林援建黑水,致力改变国家扶贫开发县的落后面貌;江西援建小金,建设好“江西第100个县”;江苏援建绵竹,加速推进工业化;重庆援建崇州,合力打造精品工程;黑龙江援建剑阁,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队伍;上海援建都江堰,注重突出“民生、公益、基础、功能”的思路;广东援建汶川,体现民生优先、城乡统筹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念;浙江援建青川,强化产业引进资金;山东援建北川,坚持输血和造血相结合;北京援建什邡,用“奥运效率”提速援建项目;湖北援建汉源,坚持留下信得过的“湖北品牌”;辽宁援建安县,紧紧依靠当地干部群众,被称为援建的“辽宁模式”……

  在一位援建者看来,“每一幢新建筑,都是一面飘扬的国旗!”

  绵阳市委书记吴靖平说,“对口援建不仅带来了资金、项目、人才、技术,还带来了先进的发展理念、严谨的工作作风、科学的管理方式,促进了东西部经济大合作、文化大交流、理念大融合、民族大团结。”

  北川的百姓忘不了崔学选。这位山东汉子因为劳累过度诱发绝症,永远地离开了他热爱的故土和时刻牵挂着的北川。

  青川的百姓忘不了顾三明。来自浙江的他病倒在援建的战场上,病愈后说道:“灾区人民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要把这种感恩之情化作援建的动力,努力为青川的灾后重建作贡献。”

  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在谈到对口援建时说:“党中央的深切关怀,全国人民的汗水心血,浓浓骨肉情,深深同胞爱,四川人民将永远铭记在心!”

  老支书的定心丸

  走进地处龙门山断裂带的彭州市宝山村,当年过七旬、双目几乎失明,却精神矍铄的老书记贾正方向我们走来时,每一个人都不由自主挺直了脊梁,对他肃然起敬。

  “5·12”那天,贾正方正在城里开会。当灾难突然降临时,他不顾劝阻,冒着生命危险,逆着向山外逃难的人流,摸黑赶回村里。面对惊慌的群众,他镇定地说:“有我在,大家不要慌。”在他带领下,党员干部迅速集结,抢险救灾有序展开。2008年5月27日,夜色里的废墟上,宝山人庄严誓师:“面对宝山,面对困难,我宣誓,我将发扬艰苦奋斗的宝山精神,与宝山共生共患难,共同开拓美好未来。”

  地震中,宝山村遇难54人,倒塌房屋7078间,26家企业不同程度损坏,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7.8亿元,几乎所有的基业毁于一旦。2009年,宝山村收入15亿多元,在全国名村300强综合影响力排行榜中,由震前的第39位跃升到第34位。这就是贾正方和一个基层党组织创造的奇迹之路。

  在灾区,有成千上万个“贾正方”这样的基层带头人,有成千上万个宝山村党支部这样震不垮的战斗堡垒。

  重建中的汶川县三江乡,当群众对灾后旅游发展前景不看好时,村支书、村委会主任带头建设“藏家乐”;而对群众抢着做的项目,党员干部却自觉回避,主动让利。干群同心,三江景区实现了从2A级到4A级的飞跃。

  重建中的水磨镇,旧房拆迁工作一度阻力很大。老人村村支书余平良的母亲死活不同意拆迁,他含泪强行背出了母亲,带头拆了自家的房子。在余平良的带动下,群众很快理解并自发地加入到拆迁行动中。

  “人”字碑

  在青川县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矗立着一座宽5.12米、高14.28米的大爱崛起碑,碑体像一个大写的“人”字,象征着震不垮的青川人、击不倒的四川人,寓意抗震救灾、恢复重建最核心的价值理念——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贯穿在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全程。

  在抢险救灾中,“生命至上”,8万余生命从死神手中夺回;在安置群众中,“安民为要”,无微不至的关怀温暖着灾区人民的心;在恢复重建中,“民生优先”,千方百计让百姓安居乐业……

  以人为本,体现在汶川地震灾区的全域。

  在都江堰,宜居生活环境得到重点保护。上海援建者说:“保护好这片绿水青山,对子孙后代负责,我们责无旁贷。”为此,上海宁愿把钱花在“看不见”的地方,在环境保护上着力。

  在什邡,城乡教育均衡得到努力促进。现在,走进什邡任何一所学校,你都能看到塑胶运动场、计算机教室、图书室、实验室、多功能教室。

  在安县,关爱孤寡老人得到处处体现。在辽宁援建的社会福利中心,整洁的宿舍、漂亮的餐厅安静的阅览室和崭新的健身器材,映衬着老人们的笑脸,一派和谐安宁。

  汶川地震灾区,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多年来一直就是地质灾害的多发区。地震后,更是次生灾害频发。重建伊始,中央就提出“以人为本、尊重自然、因地制宜、科学重建”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老北川,在地震中遭受灭顶之灾。重建中,北川的选址和规划,举世关注。为保证选址、规划、设计的科学,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牵头,全国50余家具有甲级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组成了规划设计队伍,包括6位两院院士、6位全国建筑大师在内的数百名专家,本着向人民和历史负责的精神,在实地勘察、走访调研、反复比较、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形成异地重建、落户安县的崭新方案。从选址方案出炉到审批通过,历时近半年。

  新北川的重建规划注重了先进性、科学性和人性化要求;坚持小城尺度,节约每一寸土地;在空间布局上,羌寨穿插,建筑轮廓线让位于山体轮廓,每条街都能见山;同步规划羌族特色商业街和工业园,群众可就近就业。

  和北川一样,四川全省灾后重建从选址到规划,从设计到施工,都贯穿着尊重自然、尊重科学,注重质量、不留隐患,注重长远、不留包袱,统筹兼顾、有利发展的原则;同时,注重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我来,因为我们是……”

  走进刚刚投入使用的都江堰尚慈翠英小学,圆拱形的屋顶,橘黄色的墙壁,食堂、宿舍、教学楼、体育馆、电脑房……每一栋房子都很漂亮。负责学校建筑的丁志斌也不禁羡慕地说:“新学校比上海的小学都要考究,设备都要先进。”

  “5·12”以后,这所小学就和一个人的名字连在一起:上海奶奶沈翠英。沈奶奶把自己的房子卖掉,筹集了450万元投入学校建设。为了表达感恩,新小学被命名为尚慈翠英小学。

  “我来,因为我们是唐山人”。汶川地震触动了唐山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在汶川地震灾区的每一个地方,都会见到唐山人留下的印记,都会听到有关唐山人的故事。

  “我来,因为我们是同胞”。在这里,香港派往灾区的心灵重建义工已经达到几十批、数百人;澳门旅游局专门拨付1000万澳门元组织居民到川旅游;台资企业不断在灾后增加投资、扩大规模……

  “我来,因为我们是志愿者”。志愿者,这个曾经并不多见的群体,自地震那一刻始,从救人到重建,在汶川、北川、青川,无时无刻不闪现着他们青春的身影。

  程莉,这位美丽的上海女孩,从清华大学硕士毕业后义无反顾地来到满目疮痍的汶川,参与到水磨镇艰难的灾后重建中。脚穿一双有些破损的雨靴、朴素的外表,对水磨镇的情况了如指掌——她已经扎根基层,成为一名真正的汶川人。名片上,水磨镇镇长助理是她的新身份。

  “5·12”特大地震以汶川命名,汶川本就是羌、藏、回、汉各族人民的聚居地带,羌族占34%,藏族占18.6%,回族占1.3%,汉族占46%,是全国仅有的四个羌族聚居县之一。

  在汶川县城,我们见到一座洋溢着浓郁民族风情的体育馆矗立于滔滔的岷江河畔。高低起伏的白色屋顶如同洁白的哈达随风舞动,条块相间的红色图案如同美丽的羌红传递着幸福与欢乐。

  这种爱心独具的建筑,在灾区的许多地方都可以见到。在重建过程中,各级党委、政府和各地的援建者们,都把保护民族文化、展现民族特色、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民族团结进步作为了自己的重要职责。

  “标语人家”的精气神

  “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

  两年前,面对天灾,青川县枣树村的朴实庄稼汉自创的两条标语,“吼”出了精气神,得到了温家宝总理的赞誉。

  两年过去,“标语人家”李玉明当上了农家乐老板,步入“有车一族”。另一户“标语人家”的户主石光武,除了生意红火的副食店,还在养鸭、修鸡圈。

  在德阳市高速公路旁,一大片长方形、白墙蓝顶的巨大厂房引人注目:厂房外车流滚滚,厂房内机声隆隆,各类机械运转不停。这就是东方汽轮机厂投资50亿元建设的占地2600多亩的新基地。

  汶川地震让距离震中仅30公里的主生产基地损毁殆尽,几代东汽人40多年建设起来的花园式工厂顷刻间被摧毁,308名职工和家属遇难,1400多名职工受伤,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7亿多元。

  东汽人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最快的速度抢救和修复各类生产设备,克服重重困难在受灾厂区恢复生产。震后一个月,东汽总体生产能力恢复到震前50%以上。震后半年,产能就恢复到震前的80%。一年零九个月就建成一个世界一流的花园厂区,并具有世界一流数控机床。如今的东汽,产能已经远远超过了震前的水平。

  走进极重灾区绵竹市棚花村,不少村民正在年画传习所里绣着年画。棚花村有着悠久的绘制年画习俗,是誉满蜀中的“年画村”。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让这座小村庄瞬间沦为废墟,年画这一传统文化产业也遭受重创。

  棚花村党委书记朱明俊介绍,震后,为了不让文化产业就此消亡,村民们三五成群地在帐篷里组织起了年画生产。现在,绵竹年画已经走进了奥运和世博,规模和影响在不断扩大。

  “由进步来补偿”

  在采访团走进“5·12”地震灾区的前夕,8月中旬,一场新中国以来当地最为严重的特大山洪泥石流集中暴发。震中映秀告急,都江堰龙池告急,绵竹清平告急……中央关心,国人揪心。人们在问:地震灾区的人民能够挺住吗?灾后重建的成果能够保住吗?

  应急预案迅速启动,消防抢险、医疗救护、卫生防疫等高效联动。映秀,8000余群众及时疏散;清平,5400名群众安全转移;龙池,692名群众“孤岛”生还。清除壅塞体、抢通生命线、供电送光明、灾后防大疫……再次面对突袭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使得避险有力有效,应急体系使得救灾有条不紊,恢复重建使得四川人民从容不迫。

  当然,灾难的再次发生,也把对人类生存发展之道的思考推向更深:在灾难面前,人们付出代价,收获经验,而不轻言最终胜利;救灾与重建的“奇迹”,让大地及其生民尽快地从灾难中复苏,而让灾难尽可能不再发生,无疑是更大的“奇迹”。

  “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总会由进步来补偿。”□(本文执笔:《四川党的建设》编辑部何志文薛萍邓灼)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