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周刊记者_周鹏 摄影_邵欣
9月26日晚,8点23分,钟如九用手机在新浪微博(http://t.sina.com.cn)上发出了母亲病危的求助帖子。
这位22岁的瘦弱女孩在9月17日才开通了新浪微博,但此时关注她的“粉丝”数量已接近2万。
她刚在医院探视了病床上的母亲罗志凤和姐姐钟如琴。因疼痛难忍,罗志凤已有近两天无法睡眠。她说自己的肚子像要爆炸了一样,胀得受不了。
钟如九的大伯叶忠诚因伤重已在9月18日去世,死前曾不停指着自己的腹部。厄运可能再次降临,恐惧感让钟如九近乎绝望。正惊慌无措之时,为钟家提供法律援助的北京市才良律师事务所的王令律师打来了电话。王令给钟如九提了一个建议:上微博求助。
王令也在自己的微博上发出紧急求助信息:“宜黄自焚案钟妈妈仍处危重状态,需求助烧伤治疗方面顶级专家。为何肚胀高烧?如此状况可否转院?”
厨子的行动
看到王令的求助信息时,“北京厨子”刚回到家不久。这位40岁的中年男人早年曾在美国微软公司从事过程序员工作,现在正在国内开创自己的事业—与合作伙伴一同从事农业领域的投资、融资项目。
宜黄自焚事件发生后,像很多人一样,他也开始每天在微博上关注事态进展。但每一次刷新,都让他越来越郁闷,“事件的走向跟人们的期待完全不同,一次比一次让人揪心”。
但在此之前,他总是用“自己不过是一名无能为力的围观网友”这样的理由来逃避自责。当看到求助帖子的一刻,这个曾经冷静的程序员说自己“一下子就失去了理智”。
此时,夜幕里的互联网上,求助信息已经像病毒一样在微博上飞速蔓延。
“人们已经围观很久了,但只是做到了让钟家人不用再逃亡。现在到了人命关天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无路可逃了。”厨子觉得一定要做点什么事情。
他转发了王令的求助帖,还留下这样一段话:“我们把正义写在一张支票上,却让钟家找不到银行兑现。只要这个转帖能上万,我不仅能找到这个银行,而且我还有银行密码。”
不一会儿,他就傻掉了—帖子被飞速地转发起来,而他还根本不知道怎样找到那家“银行”。“要是到时候我毫无办法,那人家不是白转了啊。”看着噌噌直升的转发量,他有点蒙了。
这时,有人在微博上给他提了个现在看来再简单不过的建议,“找好医生帮钟妈妈治病吧。”
这个留言就像盆凉水,浇醒了手足无措的厨子。这是他当晚看到的“第一个提出了可执行方案的帖子”,厨子的思路一下子被打开了。
片刻后,他在微博上发帖呼吁公众提供“全国最牛烧伤科,烧伤科权威姓名,联系方式!”。
他开始上网搜索这方面的信息,一番折腾后,他确认自己想找的对象是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简称304医院)。
按照医院网站留下的值班电话号码,厨子拨打了这个事后被他认为是“这辈子最幸运的电话”。304医院当晚值班的冯姓医生态度和蔼地告诉他,医院愿意提供帮助,并让他尽快告知伤者病情,以便决定是否需要转院。
他很快在微博上发布了304医院的答复情况,让钟家家属赶快与院方联系。此时,时间已近夜里9点。为保证信息传递到位,厨子打算直接联系钟家家属。在微博上发出询问帖子后不久,《凤凰周刊》记者邓飞通过微博私信功能提供了钟如九哥哥钟如田的手机号码。
在早前的宜黄事件中,邓飞在微博上对事态一系列近乎现场直播的描述,让无数人记住了这位记者,其中也包括正手忙脚乱的厨子。
“第二根救命稻草”
电话打通后,厨子又急了。
听筒里传来一个“非常柔弱绵软的男中音”,一番交流后,厨子意识到对方不是一个能拿大主意的人。情急无奈下,他向钟如田要了钟如九的电话。“我心想着小九整天更新围脖,算是他们家的新闻发言人了,跟她说说应该管用。”
这时,他隐约感到有点不对劲,“打来打去,怎么净跟一帮小孩子在打电话?”
再一想,厨子鼻子一酸,差点哭了出来—钟家已经没家长了。他原本以为帮忙联系到最好的医院,把关系给钟家接上,就拍手完事了。但现实看来并没有这么容易。
钟如九的电话拨通后,还没说上两句话,她就带着哭腔说道:“求求大家了,救救我妈妈吧。” “感觉全完蛋了。”他这样形容自己当时的心情。他也哭了。
幸好这个“大老爷们儿”没哭多久。钟如九把他给哭清醒了,“咱一大老爷们儿,关键时刻跟一小姑娘哭鼻子,不是那么回事儿啊?等哭完黄花菜都凉了。”
他得尽快找一个能拿主意的钟家人。钟如九把姐姐钟如翠的电话给了他,“我就奔如翠去了”。
他想马上了解钟妈妈的病情,但对烧伤治疗的专业评估,远远超过了钟如翠能表达的能力。厨子听得一头雾水,只好告诉钟如翠,赶快电话联系304医院,尽早办理转院手续。
打完这个电话,厨子接着上微博发布新情况。许多人这时正试图通过私信联系他,这些热心网民都有自认为重要的情报要跟厨子沟通。
10点多钟时,厨子抓到了当晚的“第二根救命稻草”。一位名叫“男方暴色”的微博用户正急迫地召唤着厨子。他留下的私信提供了重要信息—他已经联系上了广州市两家大型医院的知名医生,医生同意前往钟家伤者所在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会诊。
随后,厨子跟真实姓名为张弛的“男方暴色”在微博上建立起了联系。这位23岁、去年才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在广州一家健康门户网站从事编辑工作,手里有大量广州医生的联系方式。
在终于等到厨子的回复前,张弛“都快急哭了”—他已经跟广州某报的财经版主编周斌商量好了,打算第二天凌晨4点就去接那两位医生到广州机场,然后赶第一趟飞南昌的航班。但医生动身的前提是,需要接到对方医院开出的会诊邀请函。这是医院之间的行规。
与此同时,王令律师的同事—同样为钟家提供法律援助的朱孝顶律师也在行动。夜里10点左右,看到微博上关于304医院的信息后,他马上拨打了该院的值班电话,咨询邀请医生前往南昌会诊或直接转院需要办理哪些手续。
曾经接过厨子电话的冯医生告诉朱孝顶,如果需要,医院有可能安排国内烧伤领域最权威的柴家科教授到南昌进行会诊。但他又提醒,304医院也需要接到会诊邀请函才能安排专家出发。
打完电话上网一搜,朱孝顶简直欣喜若狂—柴家科教授是304医院烧伤整形外科主任,是国内最顶尖的烧伤科医生。
电话通知钟如翠赶快办理邀请函之后,朱孝顶在微博上发布了他掌握到的情况,呼吁微博用户们不要再往304医院拨打电话。
人肉搜索
为了确认事件进展,深夜11点多,厨子再次联系了冯医生,这才得知朱孝顶律师之前了解到的情况。
厨子这时候才体会到有个统一指挥平台的重要性,“304医院的大夫估计都快被我们折腾崩溃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啊,同一病案,几十个不同方言的人打电话来谈,究竟听谁的?”
这个缺失被厨子看成是当晚救助行动的最大缺陷。一想到钟家病人躺在床上可能已经奄奄一息,而临时拼凑成的志愿者团队则群龙无首,厨子说自己当时“一身冷汗,哗地就下来了”。
他马上又联系了钟如翠。钟如翠正在偌大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里到处找人办理邀请函。
此时,厨子已饿得不行—这个生活不太有规律的大老爷们儿有26个小时没有吃饭了。他的烟也抽完了。在出门去便利店买面包和香烟的途中,他又接到一个陌生网友打来的电话。一通交流后,他带着一包烟就回家了,神思已经有点恍惚的他忘了买面包。
他给张弛打了一个电话,两个此前并不相识的陌生人联手当起了营救行动的组织者,并且达成共识—先转医生去南昌会诊,再酌情确定转院事宜。
然而,南昌那边,钟如翠告诉厨子,她还找不到人能办邀请函,因为是凌晨1点多钟了,医生已经下班。
张弛还是决定凌晨4点开车去接专家,“就是拉也要把专家从床上拉起来。直奔机场,票先不管了,到了再买”。最好的结局是,在专家赶到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前办好邀请函手续,“到时候直接就能进去会诊了”。
随后,9月27日凌晨的新浪微博上掀起了一场持续数小时的大规模“人肉搜索”行动—几乎所有跟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领导有关的联系方式都成了搜索对象。
这也许是当天最混乱的时刻:每有一个可能靠谱的电话号码被发布,马上就有一群微博用户抓起电话就直接开打。厨子事后听说,有人拨打了南昌市110报警,尝试寻求警方帮助;甚至还有人拨打了江西省领导的电话。
微博网友董崇飞拨通了最重要的一个电话。他是一家手机媒体的总编辑助理,自称“山东大汉,猪身材,牛性情,铁肩妙手,血脉流淌乌托邦”。凌晨3点时,董崇飞收到一封私信,信上是南昌市卫生局部分领导的电话号码。根据这份名单,他联系上了一位卫生局领导,对方给他提供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某主要领导的电话号码。
很快,董崇飞联系上了医院领导,获悉一个好消息:医院已邀请了上海瑞金医院的知名专家次日前往南昌会诊。简短交谈后,医院领导结束了通话。仍不甘心的董崇飞随后给他发了一段长达300多字的短信息,完整讲述了微博上正在发生的事件,以及网友们希望邀请参与会诊的专家名单。
数分钟后,领导主动联系了董崇飞,表示乐于邀请网友们提供的专家参加会诊。这天凌晨,他们通电话、发短信交流了20余次。
只要一得到有价值的信息,董崇飞便即刻与厨子、张弛等微博伙伴们交流,并一同将新情况发布在微博上。杂乱的人肉搜索行动随着这些信息的发布逐渐平息。
凌晨4点多,眼见情况已基本明朗,精疲力竭的厨子昏昏睡去。而张弛曾一度尝试继续之前的计划—将两位广东医生送到广州机场飞赴南昌。但因未见到邀请函,广东医生婉拒了他们的建议。
“可歌可泣”
27日清晨7点半,董崇飞再次联系那位医院领导,对方称,他正在医院协调办理会诊邀请函的手续。
半小时后,董崇飞打通钟如九的电话,听到了所有一夜未眠的微博网友们最想听到的消息—医院已经邀请柴家科乘坐当天下午3点的飞机赴南昌会诊,而早前邀请的上海瑞金医院医生也将在当天晚上到达。
随后发生的一切,媒体已多有报道:27日深夜11点,包括柴家科在内的北京、上海、南昌等多位医生对钟家伤者进行了会诊,次日下午,两位伤者乘坐飞机转入了304医院。
从26日夜里的求助短信发出后,没人知道有多少人通过微博参与了这次夜色里的救助行动。微博不再仅仅是信息的发布平台与传播桥梁,而且,它显示出了成为一种全新的社会动员机制的可能性,与公民社会的成长相辅相成。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李永刚在其《我们的防火墙》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单就个体网民而言,他的每一次点击、回帖、跟帖、转帖,其效果都小得可以忽略;他在这样做时,也未必清楚同类和同伴在哪里。但就是这样看似无力和孤立的行动,一旦快速聚集起来,孤掌就变成了共鸣,小众就扩张为大众,陌生人就组成了声音嘹亮的行动集团。”
在那个夜里,正是由于微博的存在,无数的陌生人组建起了一个杂乱而热心的救助集团。厨子用“可歌可泣”去形容那天夜里人们所做的一切。
厨子说自己曾经是一个对人性和现实社会“很有意见,甚至有逃避情绪”的人,但在殚精竭虑地经历了救助行动后,他觉得自己开始有了变化。“有些事,你不去做,就永远不会有改变”。
9月30日,他去304医院探访了钟家伤者。罗志凤虽然尚未脱离危险期,但病情已趋稳定。10月12日,罗志凤接受了植皮手术。那天,厨子走出医院时已是暮色降临,在一座天桥上,一个人坐了足足半个小时,“无数善良的人在夜里传递爱心,通过微博做成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而我正是其中之一。”
也许同样感到喜悦的还有王令、张弛、朱孝顶、董崇飞以及所有在虚拟和现实世界里付出了努力的人们。张弛说,微博救助行动让他感觉“这个信用被透支的社会注入了新的资金”。
甚至连钟如九这个曾在南昌市一家服装店做店员,只关心自己周遭事情的脆弱女孩也改变了,“我觉得自己的眼界现在更开阔了。”她说,互联网不仅可以玩游戏,还可以做更有意义的事情。现在,她已经开始通过微博上转发广西北海白虎头村强拆、江西新余化工厂毒气泄漏等公共事件的帖子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