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全国十余座城市用血告急 献血者减少系直接原因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29日15:07  新民晚报
全国十余座城市用血告急献血者减少系直接原因
今年4月,上海闸北公安分局的干警积极无偿献血楼文彪

  本报记者姜燕综合报道

  昆明,截至今年10月中旬,血液中心库存的O型血仅2200毫升;

  北京,血库库存仅为正常值的一半;

  南京,“血荒”已经持续10个月;

  武汉、太原、重庆、长春、青岛……血荒,在全国十几个城市蔓延,急需血液进行手术的病人和家属或四处求援,或苦苦等待。

  这次大范围“血荒”,是季节性现象,还是其他因素造成的集中暴发?

  医院缺血病人命悬一线

  昆明,2010年10月25日。

  23岁的黄绍波躺在病床上,她的丈夫王新华坐在床沿闭目养神,疲惫和焦虑一直困扰着这个汉子。十多天以前,怀有身孕的黄绍波患缔结组织病住院,需要手术,但迟迟没能进行,住院的这段时间内,医院已经给她下过两次病危通知书。

  没能手术的原因只有一个:医院缺血。

  黄绍波的贫血很严重,而且有孕在身,必须先将孩子引产,才能继续下面的治疗。给她治疗的另一个前提是输血,每天要300毫升常规输血,做手术还需要输血。住院以后,黄绍波的丈夫只为妻子要到了一次红细胞300毫升,两次血小板2000毫升,远远不够妻子治病的用量,能要到这些血也是先保命。

  王新华知道,医院也要不到血,实在是没办法。

  “血荒”导致手术被推迟

  黄绍波的情况在昆明不是特例。

  在昆医附一院输血科,一名来自昭通的妇女手术需要1200毫升血液,但由于院方最多只能提供600毫升,手术时间已推迟了6次。

  在昆明同仁医院心外科,一名心脏病患者需要实施主动脉瓣置换术,同样是因为“血荒”,手术时间延迟了10天左右,医生动员病人家属互助献血,这才得以实施手术。

  在全国也不是特例。

  在江苏省人民医院,一位将实施人工肝置换术的患者,需要大量血浆置换,医院需要准备6000毫升血液,但医院血库没有足够的血液,于是子女动员了十几位亲戚朋友前来为她献血。

  在海南,12岁的白血病患者小丽,每个月要定期到医院输血,她是O型血,但库存O型血紧缺,小丽几次被通知推迟几天再去医院。

  在武汉,湖北省人民医院骨科以前每天有十几台手术,现在只能做四五台。

  近一个月来,从各地媒体关于“血荒”的报道中得知,各地医院因缺血而推迟的手术至少五成,高的甚至达到九成。

  全国各城市“血荒”现状

  昆明血液中心主任杨通汉说,昆明市有600万人口,血液中心正常血液存储量应该是20万毫升,理想储存量是40万到50万毫升。血液中心血液管理科主任李开红说,从10月中旬以来,库存量最低时不足2万毫升,是理想库存的二十分之一。

  北京市血液中心主任刘江介绍,北京市血库正常库存至少在12000单位(每200毫升为1单位),而现在只有6000单位的存量。前不久的一天,全市只采到437单位的血,而当天的用血量却达到1200余单位,并且连续10天都是这种“入不敷出”的情况。

  9月下旬,南京市医疗机构每天手术用血需要7万毫升,但每天能采集到的血液只有3万-4万毫升。

  重庆市10月初通过媒体发布消息,血液中心库存仅1700袋,而正常库存应为4500袋,为此增加采血车,呼吁市民踊跃献血。

  各地主要献血人群缩减

  大范围“血荒”原因何在?从各地献血者的组成结构来看,“血荒”的直接原因在于献血人数的减少。目前各地献血的主体是学生和街头流动采血对象。

  云南大学医院一位医生分析,往年遇到学生放假时就会出现季节性“血荒”。今年秋季,昆明各大高校整体搬迁至距离市区二十多公里的呈贡县新校区,献血人数明显减少,而新校区“不是我们想进就能进的”;另外,昆明加大城中村改造力度,以前住在城中村的农民工纷纷迁往郊区,也导致献血人数缩减。

  而在北京,九成采血量来自街头流动采血。北京市血液中心相关负责人分析,连日低温导致采血点周围流动人员大幅减少,影响了街头采血量。

  长春血站库存紧张也与气温下降、街头流动人员减少有关。由于季节变换、国庆节、秋收等因素,占长春市献血人群34%的农民献血者人数急剧减少。

  武汉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有6.65万人次参加无偿献血,其中50%以上是武汉高校学生,献血量达到20.8吨。到了寒暑假,大学生放假返乡,就明显出现“血荒”。

  这种现象暴露出我国义务献血方面一个很严重的问题:献血队伍结构简单,义务献血的群体太过单一,缺乏稳定性。如果献血人群的主体转变成“本地人”,献血人群的稳定性就能得到保证。

  信任危机是另一主要诱因

  但现在不值寒暑假,一些中部和南方城市气温尚可,适宜外出,为何也发生“血荒”?献血人群缩减是否真正原因?

  南京一名负责街头采血的工作人员说,现在双休日每天献血的人约150人,工作日每天约100人。而往年的10月,双休日每天接近300人,工作日每天150多人。相比较而言,今年的献血者少了一半。

  大学生献血热情也不高。以往到高校采血,学生排队几个小时参加无偿献血,每天采血在200人以上;而现在去高校采血,经常只有20多人前来献血。

  采访中,一些不愿献血的人表示,担心采血车的卫生有问题,怕抽血感染疾病;也有人认为献血对健康不利,影响工作,等等。

  还有人质疑,献血时是无偿献血,生病用血时又需出钱购买,是何道理?网络论坛中,有不少人担心自己无偿捐献的血被有关部门通过市场途径售卖。对此,武汉大学社会学系罗教授认为,血液管理机构和医院应该向群众交一本明白账,说明血液的用途和流向,消除群众的疑虑。

  有评论认为,“血荒”的根源在于“无偿献血”制度本身,城市居民大多有公费医疗,无偿献血激励制度不能吸引这些人。在全国所有城市中,深圳市的血库最充足。一个重要因素是它的人口的主要构成是没有公费医疗保障的外地人,“无偿献血的公民在特区享有终生、无限量、免费、优先用血的权利”,这对他们来说非常有吸引力。

  【焦点链接】上海血液库存量处于正常水平

  近期,成都、昆明、南京、北京等地频传出血液紧缺,甚至出现“血荒”的消息。对此,上海市血液管理办公室负责人昨天接受本报采访时明确指出,申城“临床供血预告预警机制”尚未“亮灯”报警,血液库存量处于正常水平,完全可以应对每日临床所需,上海市民不必过于担心。

  近期,全国多地血液库存量严重告急,作为常住人口近2000万的上海,是否也会陷入此危机之中?市血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本市并没出现血液库存不足,且市血液中心库存处于正常水平,各血型比例正常,量入为出,供需平衡。

  至于外省市出现“血荒”的原因,据本市业内人士分析,可能存在如下原因:对临床用血急剧增长估计不足;单纯依赖街头募集,受天气等因素影响导致风险系数增大;没有及时有效采取恰当的应急措施等。

  市血管办相关负责人还表示,上海市血液库存之所以目前保持动态平衡,主要是对血液保障工作作了充分可靠的工作预案。本市各级血管办、各级采供血机构建立了社会动员和保障机制,形成联动态势,并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了一支1万人的应急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另有600人的稀有血型储备队伍,以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下的血液应急供给。

  同时,为加强采供血和临床用血之间的供需联动,同步调节血液短缺或者血液偏型,市血管办特别制定了“临床供血预告预警机制”,通过预告预警平台,使临床用血单位更加了解本市血液供需情况和血液库存趋势,确保科学合理用血。

  除此之外,上海今年首次成功尝试了网络预约献血新模式,“鼠标一点市民轻松献血”,让管理部门在“量”上能心中有数,更便于统计血库库存量及库存比例,避免出现血液偏型现象。

  尽管目前本市血液库存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但是市血管办有关人士也表示,由于A型、0型血型容易出现短缺,为杜绝“血荒”不“心慌”,还是呼吁广大热心市民和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事业单位职工继续积极参与无偿献血。

  本报记者金恒

  【焦点关注】公务员、医生献血太少遭质疑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博士余成普认为,目前的采血渠道过于单一,是“血荒”爆发的原因之一。农民工和大学生一直是献血队伍的主力军,这两个群体的任何一点波动,都有可能引发一场供血危机。

  分析往年昆明市无偿献血的统计报表就能发现,公务员在其中占的比例非常小。目前,大学生、农民工无偿献血的比例超过了90%,而公务员参与无偿献血的比率仅占全年无偿献血人数的0.92%,医务人员的比率则仅有1.2%。

  政府和医疗机构总是宣传献血无害,可医务人员、公务员都不带头献血,献血无害的宣传怎么能说服人?现在很多人对献血有恐惧心理,主要是怕危及自身健康。在这方面,医务人员和国家公务员应当带头作出表率。

  余成普分析说,就普通群众而言,一味地强调“人心”“觉悟”“奉献精神”,将献血人群单一的原因归咎于缺乏“道义”,显然是错误的。他说:“无偿献血的鼓励措施不能落实到位,已经献过血的人肯定会寒心。”

  余成普说,在发动国家公务员、医疗机构等群体献血上,政府其实是有许多办法可想的,“比如,是不是可以通过考核手段、或精神文明单位等荣誉给予态度积极的单位一些鼓励?”此外,政府应当加大对血液中心的硬件投入力度,比如多购买一些采血车,扩大采血范围:“只有真正建立了无偿献血的长效机制,才是避免‘血荒’的根本办法。”据新华社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献血 血荒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