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瞭望》文章:明辨“两个城市化率”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30日13:56  瞭望

  《瞭望》文章:明辨“两个城市化率”

  文/刘健

  越来越靓丽的城市、不断提速的中国城市化进程背后,隐藏着两个很不协调的指标性数字:一个是“常住人口城市化率”,约为47%,另一个是“户籍人口城市化率”,约为27%,前者比后者高出20个百分点。

  这20个百分点,就是站在“户籍对岸”渴望在城市里生活的两亿多农民工。巨大的鸿沟,已困扰中国社会多年,到今天,这个矛盾却越来越纠结。部分地方政府对其中一些关键的技术性问题仍然认识不清,导致鸿沟的填补裹足不前。

  其一,城市化的本质,应是人的城市化,是农民变市民的过程。有人担心,这样的城市化需付出巨大成本,但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的经验表明,一个农民工转户进城仅需6.7万多元,还是由政府、企业和个人分担,其中养老保险等也不是当期支付,因此政府支付得起。

  其二,城市化中的农民变市民,不仅仅是农民分享市民利益,更是推动城市良性发展的强大动力。有数据表明,大量青年农民工及其家属转户进城后,将大大推迟整个城市的老龄化;每年增加的消费和随之而来的城市扩容改造,也是拉动内需的一个重要源泉。一些地方决策者不愿意对农民工敞开城市的大门,害怕大量农民工进城后削弱了城市原有居民的福利。这种顾虑实在短视。

  其三,迎接农民进城,是降低社会矛盾和管理成本的过程。一些地方政府害怕农民工大量进城,会增加流动犯罪率,加剧劳资矛盾等社会焦点问题,但实际上却是倒因为果,这些问题的根源之一,恰恰是目前“进人不进户”的城市二元结构。让农民工落户定居,平等享受城市待遇,正是化解大量社会矛盾的一项施政对策。

  其四,城市化是个渐进的过程,农民工将有选择地进城。或问:放开城市户口,会不会导致农民工一窝蜂涌进城市,形成大量贫民窟?其实,这种担心没有必要。从重庆今年8月启动的户籍制度改革实践看,一方面政府为农民进城设计有固定工作岗位、固定居所、工作年限等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当前惠农政策叠加的背景下,农民开始自我选择,若没有在城市立稳脚跟,不再会仅为一纸城市户口,放弃农民的土地权益和农村福利。

  中央的要求很明确,今后推进城市化,不是单纯追求城市规模的扩大和设施的建设,而要真正把农民转移到城市中来。城市化发展下一步的改革方向和着力点,就是户籍制度改革,特别是逐步消除“两个城市化率”之间的鸿沟。这是社会发展大势所趋,早推进、早主动、早受益。□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