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央视《今日观察》专题 > 正文
CCTV2《今日观察》播出《霍德明:调整公务车是整治交通堵塞之根本》,评论建议加强公务车改革,以解决交通拥堵情况。以下为节目实录:
北京时常发生的大堵车使舆论的焦点对准了这一类的城市的堵车的问题。最近,包括几位国务院参事在内的专家就缓解大城市拥堵的问题提出了很有针对性的一些建议。缓解大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药方不能只针对于私家车等社会车辆,公务车同样也应该担当起责任,那么公务车改革到底如何进行?公务车改革对于交通拥堵到底能够起到多大的缓解和治理作用?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王小丫和著名财经评论员霍德明、刘戈共同评论。
如何缓解大城市交通拥堵,有药方明确指向公务车改革,公务车究竟会给城市交通带来哪些影响?
北京市民:不到五公里的西五环到西四环 走了45分钟
(北京市民)
我六点半就开车出门了,就是一步一步往前挪,就这么慢,刚才那儿更堵,这儿还好点。今天特别堵,可能是4和9的原因。
出租车司机:拥堵已将成为常态
(出租车司机)
今天早上七点拉的头一个活儿,有20公里,平常时间有四十分钟就到了,今天快两个小时了,非常得堵。
霍德明:堵车已经成为常态
(《今日观察》评论员)
大概在中秋节前后,礼拜五的晚上,从学校到我吃饭的地方,一般是15分钟,但那天晚上我整整开了一个半小时的车。以前感觉北京市是上下班时间堵,高峰时候堵。最近这段时间,我有特别强烈的感觉,现在没有什么高峰期了,现在以及没有不堵的时间。
刘戈:公车在整个交通道路的流量里所占比例很大
(《今日观察》评论员)
我平时因为离单位比较近,所以拥堵的感觉并不那么强烈,结果吃了一次亏,有一次去机场,我按照自己的判断来估计时间,结果耽误了班机。最近几个月来,拥堵的现象开始明显的严重,因为现在车增加的速度超出了以前的速度,每天有2000多辆新车加入进来。
1978年到1988年,从10万辆增加到40多万辆;1988年到1998年,从40多万辆增加到130多万辆;从1998年到2008年,又增加了130多万辆,基本上是十年增加3倍的速度,但最近一年来,车的增长速度明显要快于以前的速度,道路的畅通和面积的增加还是赶不上车增加的速度,这是一个核心的矛盾。如果在车多的情况下,我们减少它的一部分出行,那么对减少拥堵,是有作用的。现在很多专家提到要限制私家车的使用,那么大家现在就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公车的使用问题,现在就我们的感觉来说,其实公车在整个交通道路的流量里占的比例还是很大的。
刘戈:公务车使用和占用道路的时间和频率高
(《今日观察》评论员)
其实从比例上来看,现在公务用车所占的车的比例已经比以前的话大大下降,以前是公务车多,私家车少,现在是反过来了。公务车在人的印象中,它使用和占用道路的时间和频率会高,比如你一个人自己开车去一个地方去吃饭,那么自己开车往返两趟就解决了,如果需要有司机去接送,可能就需要6趟,那么就会有4趟是空驶的。如果要是公车被私用、被滥用,那么表面上看起来总的比例并不大,但是它占用道路的时间长了。比如说出租车只占到总车辆的百分之一点几,但是我们觉得出租车到处都是,因为所有的出租车几乎二十四个小时都在路上跑着,现在我国规定副部级以上领导才会有专车,但是现在很多地方副科级的领导也有专车,这样确实就像有些人分析的,1/3是公用,1/3是家属用,还有1/3是司机用。
霍德明:应更严厉的抑制公务车的使用
(《今日观察》评论员)
在中非论坛的时候,大概封掉了将近50万辆公务用车,到现在为止,公车大概是六七十万辆,如果以七十万辆来算,北京市有400多万辆汽车,所以公务车占的比例大概就是1/6左右,它占用到这么多资源。最近在北京城区里用车的话,就必须要提高它的成本,公用车的成本甚至更高,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们绝对要把握一个原则,就是公私不是分开来的,公私应该是相互比较和相互提升的。这个地方如果对私家车有任何的限制,那么对公务用车就更要有一个更深的所谓的抑制。当然平常办公务的时候,坐出租车和坐地铁、公交车,都是处理事情的好方法,总而言之,不能够光处罚私家车的使用,对公务车的使用应有相当公平的,甚至更严厉的抑制作用。
公车与公交,少乘公车,多乘公交,是否是缓解之道?
刘戈:在公车上进行一定的改革和推进 对于拥堵有积极作用
(《今日观察》评论员)
实际上,我们探讨的是公车和公交的问题,现在有很多普通的群众都认为,这里面是有关联度的。我们看一下有关部门做的解决拥堵的方案,包括道路如何拓宽,如何加快地铁的建设,如何整治交通的秩序等等,但没有这方面的研究,那么到底公车的使用和公交的堵塞,之间的关联度有多强?这是一个问题。
另外,更大的一个关联就是表率作用,公务人员如果现在去坐公交,坐地铁来进行一部分的公务活动,那么对于其他的市民来说,就会起到一个很好的表率作用。政府天天讲节约、低碳,少开一辆车,少开一天车,但如果公务人员都坐着大马力的汽车,而且有着高频率的使用,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所有的人都会买车,因为坐车出行是一件有面子的事情,所以领导干部在这方面应做出表率,在公车上应进行一定的改革和推进,那么对于拥堵是有积极的作用的。
霍德明:应提倡私车公用的观念
(《今日观察》评论员)
公务用车,尤其是公车这一块还是跟经济发展阶段有密切的关系,十年前,私人拥有的轿车还是比较少的。到今天为止,使用公务车的人,他本身有私家车的比例已经非常高了。国外就有这个习惯,比如私车公用的时候,可以报销一些成本,而在国内,私车公用的观念还没有被提倡开来。将来在公务车的管理上,也必须严格要求,这样一方面减少公务用车的使用,包括它的使用频率和强度;另外一方面,也鼓励私家车在公务上面的使用,给予适当成本的补贴,这也是解决目前公务车在使用态度上面不端正的一个方式。
贾元华:公车应进行自身改革
在资源配制上优先普通老百姓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 《今日观察》特约评论员)
现在,在整个北京市道路资源严重不适应机动车的容量规模的情况下,公车这一块应该进行自身的改革,再一个就是在资源配制上应该考虑普通的老百姓优先,这是比较合理的。从政府内部的管理机制的改革,尤其是对公车这种公共物品,如何进行成本管理或者数量规模的控制,这一块是最根本的,这种管理要接受社会和大众来自于外部的一种舆论压力,监督和促进它的改革,因为这一块如果没有监督和管理以及控制的话,它会无限膨胀,它会在外部表现的对道路资源的无限制的一种侵占。
刘戈:随着私家车的普及
公务车最后要退出历史舞台
(《今日观察》评论员)
其实以前在乡里面会有公用自行车,因为那个时候,自行车要比走路快得多,但后来自行车普及了以后,乡里头的公用自行车就不存在了。其实这个观念,现在我们可以引用一下,以前汽车办事效率很高,需要有公车,现在私家车已经开始进入到各个家庭,所以是不是可以转变一个观念,由于私家车慢慢的普及,普通的公务车最后要退出历史舞台。
霍德明:调整公务车是整治交通堵塞之根本
(《今日观察》评论员)
私家车完全可以替补公务用车的这一块空白,十年前我说过,经济发展没有到那个时候,国家需要拿钱去买公务车,但现在大家都有车的话,那么对于公务车的管理应该比私家车的管理更严苛。当每一个政府治理交通问题以治理私家车为主的话,那么公务用车的成本必须要算进去,甚至公务车成本比私家车成本还要更高。对于公务用车,照大方向来讲,将来会慢慢地淘汰掉,但是在短时间内肯定要加大力度,把公务车的调整作为整治交通堵塞的根本原因来解决,这才是解决之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