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十二五”
□ 胡鞍钢
作者简介
胡鞍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
刚刚召开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发表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简称《公报》),它涵盖了党中央对“十一五”时期的评估,以及对“十二五”时期国内外形势的基本判断,并提出了《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简称《纲要》)的基本指导方针、基本思路和重要原则,勾画了“十二五”规划的发展目标,确立了这一时期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和主要任务。
由“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
《公报》对“十一五”时期做出了基本评价:经过五年努力奋斗,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也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另一方面,《公报》也首次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给出了清晰的界定,由“十一五”纲要所界定的“四位一体”,即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为“十二五”的“五位一体”新格局,即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此外还包括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的政治条件即党的建设。这反映了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有了国家发展规划的总体布局。
从“一五”到“五五”计划就是“国民经济五年计划”,从“六五”计划之后改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将社会主义现代化从经济现代化扩展为经济和社会现代化。从“十一五”规划之后,首次提出“四位一体”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从毛泽东、周恩来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到“五位一体”的现代化,这反映了我们对什么是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认识和实践越来越深入、协调、全面,这就为二十一世纪上半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奠定了基础性和全面性框架。
新规划强调共同分享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一直保持举世瞩目的高速增长,但与此同时,一些被过往经济高速增长掩盖的民生问题开始集中凸显。转型过程中市场机制、公共政策与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使得机会不平等已成为阻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
正是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新的“十二五”规划将共同分享作为主要目标,这是我们发展的原则,也是我们发展的基本思路。之前亚洲银行提出了“包容性增长”的口号,而我们在“十二五”规划中创新性地提出了“共同分享”。它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含义:首先是共同发展,即国家为所有人、所有地区提供共同的发展机会;第二是共同分享,简称共享,就是要让所有人都可以分享到30多年改革开放的成果;第三是共同富裕,要避免贫富差距,这也是我们改革开放的最终目标。由此可见,“共同分享”涵盖了更高的社会、经济发展愿景,这比“包容性增长”仅着眼于经济的发展具有更高的战略指导意义。
突破“改革疲劳期”
未来10年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最后10年。因此未来5年时间至关重要,十分紧迫,将起着决定性作用。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1995年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2010年重要目标之一,同时也进入到所谓“改革疲劳期”。一则是各方面利益格局已经形成,推动改革会遇到更大的阻力;同时,改革本身也进入了疲劳期,改革的动力开始下降,这就形成了改革的胶着状态。
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已经从极低收入、低收入进入中等收入阶段(指人均GDP在1000-10000美元),同时也会遇到所谓“中等收入陷阱”。这一时期各类要素价格迅速上升,靠大量生产要素投入驱动经济增长难以为继,依靠大量出口国际市场维持高增长受到极大限制,各个利益集团进一步分化,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社会凝聚力在下降,环境污染成为十分突出的问题。这就迫使我们必须主动转型,成为新的攻坚期,取得改革开放进一步的重大突破和进展。这就需要通过新一轮的开放,引进新的竞争者来推动改革继续前进。
可以说,现在中国面临着两个攻坚期,一个是改革的攻坚期;一个是发展方式的攻坚期。这就需要我们破除对改革的路径依赖,从一味发展经济,向提供公共服务、扩大内需转型。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内需,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
《公报》对今后五年国内外形势的基本判断是:“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这非常符合“挑战-应战”模式。尽管是什么挑战并没有说明,哪些是可以预见,哪些是难以预见,中国都会主动积极应战,在应战中捕捉新的机遇。为此就需要强化两个意识:机遇意识与忧患意识。
从21世纪的前10年来看,由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全面对外开放,全面参与世界竞争,使我们充分利用了世界资源,大大开拓了世界市场,并在面临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时果断决策、及时应对,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明显地缩小了我们与世界强国的差距。展望未来10年,对中国而言,发展机遇是前所未有的,发展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但是机遇仍大于挑战,即使我们还会遇到不可预见的、不可控制的比国际金融危机更加险恶的巨大挑战,我们仍可努力也有可能将挑战转化为新的巨大的机遇。
科学发展是硬道理
20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发展是硬道理”。进入21世纪,中国社会的主题仍然是发展,但是我们对发展的理解更加深刻、更加全面、更加符合中国国情。从20年前的“发展是硬道理”转变为“科学发展是硬道理”,反映了党中央新的政治共识,也表达了全社会新的社会共识。这是中国的自我超越、自我前进。
《公报》提出了四个基本原则:“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些原则充分地表达和反映了科学发展观这一主题和内涵,成为前所未有的社会经济大转型中的新的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原则,得到人民的广泛认同和支持,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因素。这对于一个拥有三十几个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三百多个地级单位、两千多个县级单位的巨国的国家治理,对于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五十六个民族的国家凝聚力和社会治理都是最重要的基本原则,从而保证中国不仅快速发展、开放发展、现代化发展,而且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这次全会明确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发展必然引起转型,转型也是发展。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正是转型最快的时期;而转型成功的时期也正是发展成功的时期。此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对中国发展与转型的新认识,是对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全球转型的新行动。
《公报》提出了国家“十二五”规划的五项基本方针:“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它指明了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基本方向、主要目标、重要内容,成为指导和设计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各篇章的基本依据。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对全球转型具有积极的国际意义和重大的推动力。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中国率先推出4万亿元扩大内需的“中国新政”,率先实现经济复苏、贸易复苏,率先调整贸易结构,降低贸易顺差,对调整全球经济贸易不平衡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十二五”时期,中国能够按照上述方向加速转型,不仅大大地缓解国内经济的不平衡性,而且还大大地缓解国际经济的不平衡性。最重要的是,中国将在全球和亚洲转型中“先行一步”,争取更加主动的机会、占据更加有力的地位,明显地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十二五”时期确定的这八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从短期(指五年)来看,充分反映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力图针对突出矛盾和重大挑战,使我国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从中期(到2020年)看,紧密衔接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所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如果能够如期实现上述目标,中国将更为接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总体核心目标。(根据胡鞍钢《对五中全会<公报>的评论》及本刊对胡鞍钢后续采访整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