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半月谈:冷静面对国际新保守主义对我国捧杀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04日10:05  半月谈
半月谈:冷静面对国际新保守主义对我国捧杀
温家宝在联大会议发言: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综合国力大幅提高;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和世博会,快速高效应对金融危机,备受国际舆论赞赏。显然,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形象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变化,“中国因素”将进一步牵动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的走向。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中国人民感到扬眉吐气,豪情满怀,要在国际事务中积极有所作为,是很自然的。(《半月谈内部版》2010年第11期)

  现在,对中国的“颂歌”正从四面八方飘来。其中有朋友的祝福和鼓励,有国际社会中弱势群体的期盼,有老牌发达国家的无可奈何甚至嫉恨,更有国际新保守主义理想家们别有用心的捧杀、抹黑和挑拨离间。后者一再吹捧中国,说什么中国“几年内就要赶上和超过美国了”,“中国将是下一个头号超级大国”,与美国“并驾齐驱”、“共管世界”;千方百计灌输“国强必霸”论,说什么中国现在“傲慢了”,军事和外交上都“咄咄逼人”,“中华帝国”的“朝贡思想”现在也抬头了,今后中国也将像美国一样“无情地追逐世界霸权”等等。

  面对这种形势,我们更需要保持清醒头脑,决不能陶醉于“赞歌”,高枕无忧;也不宜呐喊什么“我们要高歌猛进”和“大有作为”,在国际上“出一口恶气”;更不宜宣传什么“中国身份已与发达国家趋同”,已经走到“世界舞台中心的聚光灯下”,要给别的国家“定规矩”。这既不切实际,不符合我国和平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大政方针,也很容易被“中国傲慢论”和“国强必霸论”利用。

  中国的真实身份是什么?今年9月,温家宝总理在联合国发表题为《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的讲话,回答了这个问题:中国人均GDP约为发达国家的1/10,还有1.5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人们常说美国和日本国内贫富差距很大,这是事实,但它们是在高水平上的差距。我们国家即使在低水平上,贫富差距也大大超过美国和日本。

  再拿外汇储备“世界第一”来说,情况也非常清楚。

  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已经位居世界首位,大大超过了2万亿美元,但我们千万不能自我陶醉,感到飘飘然,以为中国外汇储备真的已经“雄踞世界第一”,把美欧日等的发达国家“都比下去了”。

  首先,中国外汇储备目前主要由四部分组成:一是巨额贸易顺差;二是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入的大幅增加;三是外国贷款的持续增多;四是对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的“热钱”流入。这四个部分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一些不确定性,或者风险和泡沫。特别是“热钱”和短期贷款可能造成的危害不容忽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就是很好的教训。目前我国短期贷款已超过了国际公认的“危险警戒线”,而且,“热钱”又通过多种渠道悄然滚滚而来,难道还不值得我们警惕和忧虑吗?

  第二,中国外汇储备同美欧日并没有科学的可比性。如果简单地用中国在这方面的“第一”来与之类比,那么,美国国家外汇储备只有758亿美元,加拿大只有430亿美元,英国不到1000亿美元,法国和德国也都不到1500亿美元。这些发达国家不是都成了“相对贫穷国家”了吗?须知美欧日都是金融比较成熟的发达国家,它们是“藏汇于民”和“藏汇于物”。美国的民间外汇储备高达9万亿美元,差不多是中国民间外汇储备1600亿美元的60倍。美国黄金储备8135吨,是中国黄金储备的十几倍。日本国家外汇储备位居世界第二,民间外汇储备高达3万多亿美元,是中国的近20倍,而且不仅没有外债,还有几十个国家对它的欠债(3000多亿美元)。在石油储备方面,中国同这些国家比较起来更是相形见绌。

  第三,目前,国际上外汇市场每天的交易量高达数万亿美元,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投机性很大的“对冲基金”和“热钱”在活动,一有风吹草动,索罗斯之流的国际金融大鳄和投机家们就会向中国张开大口,冲击和吞噬中国外汇市场。不仅如此,中国外汇储备的很大一部分买了美国的国债和债券,也有受制于人的一面。如果我们盲目乐观,没有忧患意识,不清醒,不设防,到头来是要吃大亏的。

  不仅如此,片面和简单地宣传中国外汇储备“雄踞世界第一”、“超过了G7(七国集团)的总和”,很容易误导舆论和读者,刺激实际上已经存在的某些浮躁情绪,有害无益。

  说到底,我们千万不要忘记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大国,要赶上发达国家仍然任重道远,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还需要继续“上下而求索”,居安思危,加倍努力,艰苦奋斗几十年。我们中国人现在很自豪,也很自信,但从不傲慢,更不咄咄逼人。(王嵎生)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