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解读网络黑手攻击手段:煽动网友情绪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05日09:07  BTV《天下天天谈》

  最近牵涉一宗两大乳业巨头经由网络传播的商业诽谤案,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警方经过为期两个多月的缜密侦查发现,这起看似商战的事件,确系“一网络公关公司受人雇佣,有组织、有预谋、有目的、有计划,以牟利为目的实施的”损害企业商业信誉案。BTV《天下天天谈》2010年11月5日播出《揭开网络黑手的真面目》,以下为节目实录:

  邀请嘉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王大伟

  时事评论员 叶海林

  主持人:姜华

  编导:刘颖  余文

  主持人:各位好,这里是天下天天谈,欢迎收看,最近牵涉一宗两大乳业巨头蒙牛和伊利的经由网络传播的商业诽谤案,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事件的相关情况。

  警方破获利用网络发帖损害伊利商誉案件

  10月21日,据新华社记者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获悉:网上有关伊利“QQ星儿童奶”遭遇恶意攻击一事,经公安机关侦查,系一起有预谋的商业诽谤案。警方证实,今年7月14日,蒙牛“未来星”品牌经理安勇与北京博思智奇公关顾问有限公司共同商讨炒作打击竞争对手——伊利“QQ星儿童奶”的相关事宜,并制定网络攻击方案。警方表示,这起案件目前已告破,安勇等三名犯罪嫌疑人已于10月16日被内蒙古检方正式批捕。对此,蒙牛副总裁胡苏东表示,安勇是蒙牛公司一名项目经理,他制造这一事件是其个人所为。蒙牛支持配合警方依法查处。

  主持人:那今天我们演播室请到两位嘉宾,一位是公安大学的王大伟教授,还有我们的时事评论员叶海林先生。叶先生从您的角度,您得知这个案件之后受到哪些启示?

  叶海林:我觉得现在简直网络再把我们逼成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多面手,我们必须了解所有的知识,才敢去相信网络向我们提供的信息,是因为我们既不知道是谁在告诉我们,我们也无从去验真,那么没有任何标准的情况下,应该说我们面对网络,确实我们能感受它强大的攻击力的时候,那么我们发现我们自己没有任何防备能力。

  主持人:对,我们在这个时候可能会觉得网络的力量很大,但这往往是因为我们自己渺小,相比而言网络力量太大了,那下面我们也了解一下警方对案件调查所提供的一些细节?

  警方披露伊利遭网络攻击细节

  警方经过为期两个多月的缜密侦查发现,这起看似商战的事件,确系“一网络公关公司受人雇佣,有组织、有预谋、有目的、有计划,以牟利为目的实施的”损害企业商业信誉案。

  据警方介绍,这些网络攻击手段包括:寻找网络写手撰写攻击帖子,并在近百个论坛上发帖炒作,煽动网民情绪;联系点击量较高的个人博客博主撰写文章发表在博客上,并“推荐到门户网站首页”、“置顶”、“加精”等操作,以提高影响力;以儿童家长、孕妇等身份拟定问答稿件,对伊利进行所谓“控诉”,并发动大量网络新闻及草根博客进行转载和评述,总计涉及费用约28万元。

  整个网络炒作历时一个月,其中点击量最高的一个帖子点击数达20余万人次。

  主持人:那其实我们知道现在有一些人把在网络上恶意攻击他人,或者是诋毁他人的声誉这样的人称为是网络黑手,但是这些到底是哪些人,其实这网络黑手往往并不是指的某些个人,还是有一些幕后的策划者,实施者在推动这样的事件。

  叶海林:曾经有过网络上流传的另一个帖子,关于网络的公关公司招募的网络公关人员,当然他不会说,我在招“网络黑手”,他实际上他提的要求很简单,只要你一天保证你有上网时间,对我来说我不需要你有别的任何的技能,或者说任何特殊的身份地位,这些对他来说都不重要,因为他要的一般的网络写手,我们说是水军吧,他不需要你有任何的专业技能,他需要的是你这些人数和点击量,能够形成这种声浪,而这个声浪的内容是这些网络公关公司的核心人员他们经过精心策划提供给你的。

  网络新名词“水军”

  “水军”,顾名思义,就是指在论坛大量发布无意义帖子的人员。他们受雇于网络公关公司、以发帖回帖为主要手段、为雇主进行网络造势,有专职和兼职之分。水军的构成比较复杂,包括学生、在职人员,社会闲杂人员等。

  叶海林:一般的网络水军几乎都是兼职的,那么只有这些操纵网络水军的,背后这些真正的指挥者他们才是一个专职的人员,因为他们要对群众心里有非常清楚的了解,而且他们要拿大量的时间去做先期的市场调研,其实这个跟一般的公关公司没什么区别,只不过他把他整理出的一个精心的方案,然后他把这个放心交给了一大堆网络水军他去干这件事,因为他们不可能依靠某个网站的可信度来解决对公众的说服问题,他只能依靠数量。这些人我们往好了说,他们很聪明,往坏了说这些人很狡猾,他们善于利用半真半真假的事实,而且应该说这些人是很懂得群众心理学的,他很明白怎么煽动才能最大化的增大他们的可信度。

  主持人:王教授,您了解这些细节吗?

  王大伟:比如说这个案件,我们从这个案件说起,实际上我总结出这么几句话来,就是说先说某某是毒药,再说产品添加了,各种帖子一起骂,昏头昏脑跟着跑,它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用商业炒作的手段来炒作了一个诽谤案,典型的经济商业炒作。

  主持人:可能很多观众也不是太熟悉,还有被称作加精,置顶这些现象?这都是什么意思?

  叶海林:其实置顶是在网页上把某一个帖子放在最前端,因为我们看网页跟看书不一样,第一时间纳入你视线的东西往往会第一时间被你所吸引,再点开链接。而且是一个无穷链接的过程。

  主持人:而且可能先入为主,所以我就看前几条。

  叶海林:这是一个问题,另外一个所谓加精就是在博客里我把它提高到一个我的博客群组里的第一位,实际上就是我们要知道对于网络来说,先出现哪条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应该说不管是加精还是置顶都是要达到这个目的。

  王大伟:你比如说,我说网络有巨大的放大作用,我跟你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说我们正常人写一个博客,不管你写得多好,他的点击率不会超过1000条,绝对不会超过1000条,那么如果说你把它置顶,只要有两个人把它置顶,那么它就会上到2000到3000条,如果这个时候你把它比如说贴到博客的页面上,那么它就会到4000到5000条,还是这篇文章,就是这个1000条以下的,如果你把它放到门户网站的首页上,那么就可能是30万条到50万条。

  叶海林:这就是为什么一个空帖子说,某某某,你妈喊你回家吃饭,会在24小时内变成几十万条的点击量,就是它有一个滚雪球的累积放大作用,那么每个网站可能只有1000条,但是如果1000个网站,10000个网站在重复同一件事情,那么它所引起的,可能最后做这件事情的人没有多少,但是网络上它不是按人来算点击量的,它是按你点击的这一下,按键来算你流量的,100条帖子当中的99条到底是99个人发的,还是一个人发了99遍,我们是没办法知道的。

  主持人:对。

  叶海林:所以这一点使得网络的推手根本不需要去制造出招募那么多水军,他只需要这些水军努力干活就行了。

  王大伟:还有一个呢就是网络和我们正常看书不一样,我们正常看书是要把这个书看完的,或者一篇文章是要看完的,网络不需要看东西,只要看标题,你比如说某某。

  主持人:而且还是看前几条。

  王大伟:就是,他甚至说这里边写的跟标题完全都不一样,没有关系,然后你只要一看标题,所有的人就开始义愤填膺了,说这是一个什么标题,就开始跟着骂了,实际上他里边写的什么,无关重要这是一个,还有一个特点是,网络是没有申辩能力的,别人怎么骂你,你的原意,其实他骂你,有的时候他并没有理解你的原意,但是这个时候你是没有跟它去解释的,你没有这个权利去跟它去解释,所以就造成了网络的什么放大性,无限的放大,然后你还没有解释权,然后这些个骂你的人,或者信你的人,他还不需要看你写的什么东西,他只要看一个标题就够了,你比如说,咱们就说一开始这个案例,他只要写一个标题,某某里边有什么添加剂这就完了,它把不需要任何证据,因为没有人看任何证据了已经。

  主持人:只会接受这样的一个定论。

  王大伟:这就是网络的特点。

  主持人:其实刚才我们说到的这种网络商业诽谤案,也不仅仅发生在我们国家,其他国家也有先例,我们来了解一下。

  美国某知名饮料也曾遭网络诽谤

  2007年,美国某知名品牌饮料集团下属的阿根廷分公司,起诉法国某知名食品集团在当地的两名主管人员,指控他们利用互联网诋毁其纯净水品牌,时间长达两年多,严重影响该饮料集团形象。同时遭到指控的还有一家广告公司的一名主管人员,这家公司负责该法国食品集团的市场营销。

  据媒体报道,此次遭到诋毁的产品是一种瓶装纯净水。这种纯净水在2005年10月进入阿根廷市场。此前,这一地区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纯净水品牌是,该法国食品集团旗下的矿泉水,两家公司不可避免地在这一地区开始市场争夺战。

  提起诉讼的该美国饮料集团在声明中表示,公司有确凿证据证明,这三名遭起诉者策划并执行诋毁其纯净水品牌的网络活动,他们在博客和各大网站上发布虚假信息,恶意诬蔑这一产品,还伪装成消费者,在网上质疑该品牌纯净水的质量,并称这一纯净水就是自来水,甚至说它是“致癌水”。

  主持人:那其实两位嘉宾都有在国外学习、工作的经历,不知道其他国家有没有类似这种在经由网络手段进行这种恶意攻击的先例呢?

  叶海林:2006年的时候在美国的国会中期选举的时候出现过这样的事情,就是通过去放大某一条信息的点击量,然后改变它在门户网站的排序,那么一般来说,我们在网上搜一个名字。如果这个名字是一个有一定知名度的人,往往我们搜到是他个人简历,首先搜到是个人简历,但是如果你去改变他的排序的话,就通过我不断的找人去点一个负面新闻,那么使这个负面新闻的点击量超过了他正常的一个排序,它就会置顶,就在门户网站中它会成为第一条出现的搜集结果,因为这也是大部分的门户网站,对于同类主题词排序的一个依据,就是谁的点击量更大,那么谁更吸引眼球,你肯定会把这条消息放在最前头,那么当时美国的国会选举时候就出现了这种问题,就是竞选把候选人的某条丑闻然后组织人不断的去点它,把它放大,这样的话,因为每一个候选人都不是全国知名的,所以当我们看到这个候选人的时候,你会第一反应,我要上网去找一下他是谁啊,他说过什么,但是弹出的第一条就是一条负面信息,那么这种负面信息,作为第一印象,就改变了我们对某个候选人的看法,那么就间接上它可能会达到改变选举结果的这样一个目的。

  但是问题在于说,我们在整个精心操作行为当中,你说不出任何一条是非法的。

  主持人:其实,您刚才说到的这个例子也是钻了法律的空子,而从我们国家就是刚才我们提到的案件当中有更多的法律空子可以钻了?

  王大伟:说到这儿我倒是想说,你知道商人拜的财神是谁吗。

  主持人:不是关公吗?

  王大伟:关羽,文财神,武财神,实际上为什么拜关羽,就是山西人,过去你看乔家大院山西人叫什么白银帝国,那么他们为什么拜恩公,就是忠义,忠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义,实际上我曾经看过一本很早清朝的叫资本论,中国的资本论,手抄的那个,他说做生意一共有10条,秘诀结果里头有一个叫什么沉厚,就是干什么事要忠厚,这种小动作绝对不能做,就是在大清朝的中国商人之间,这种小动作是绝对不能做的,它是属于秘密,就是说你记住千万别玩小动作,因为玩小动作就是什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所以这一套东西,就是我们中国古代的这种儒商,这一套东西现在的商人真的应该好好学习学习。

  主持人:对,我们不用借鉴国外的经验,我们应该像老祖宗学习学习就行了,不过就相关的情况我们现在也马上来连线中新社驻美国纽约的特派记者魏希,魏希你好。

  魏希:你好,姜华。

  主持人:今天我们讨论的是网络黑手问题,那我想问你,美国有没有这种网络黑手的现象,如果有的话是哪些形势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两个典型案例?

  魏希:其实就在不久前,美国的法庭刚刚判决了一起网络诽谤案,而且这起案件因为最终判决的赔偿金额巨大,也引起了很大的关注,案子的来龙去脉其实比较简单,就是一名美国教育顾问苏珊苏雪夫,他曾经帮助一名叫做凯利博特的家长为他的双胞胎儿子转学,并且成功了。

  但是两人随后因为别的事情关系恶化,最终这名家长就开始在专门为问题少年父母提供转学信息网上讨论区,对这种教育顾问苏珊进行攻击,说她是骗子,行骗大师等等,而且时间长达10个月之久,导致这名教育顾问苏珊他的生意是一落千丈,声誉也大跌,最终美国法庭的陪审团判决这名恶意在网上恶意攻击他人的家长诽谤罪,判决的金额高达1130万美元,其中500万美元是惩罚性的赔偿,这在美国也创下了这类案件的最高记录,判决下来以后这个胜诉的教育顾问苏珊他也表示,其实他相信对方不但没有1000万美元,恐怕连100万美元都没有,但是他觉得胜诉的意义在于让那些所有在网上不公正评论别人的人,在底下要三思,他说人们现在利用互联网来摧毁他们不喜欢的人,而法院的判决就是告诉他们说,不能这么做。

  主持人:好,谢谢魏希,非常感谢你从美国发回的报道,好,我们也听听我们的普通百姓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街头采访

  (1)您听说过通过网络对他人进行恶意诽谤的事情吗?

  蒙牛和伊利这两家之争

  名人互相会有一些攻击

  (2)您了解他们都是怎么做的吗?

  可能是枪手写的吧

  发帖 发照片

  (3)对类似的行为,您认为该如何进行分辨?

  这个没办法分辨

  就是那些照片修改过就能看得出来

  应该很明显能看到,带有一些攻击性的字眼

  对于我们这些消费者来说,我们真的也不知道怎么分辨好

  主持人:网上有这种恶意的诽谤帖子,我们怎么样来判断和区别呢,说这事我不转载它,我存疑,就是这一点是不是我们应该首先可以做到?

  王大伟:我们第一个就是要心平气和,比如说在网上会看到一些特别刺激的什么富二代,官二代,就往往一看就会把你愤青压在内心愤青情节上,瞬间给你煽起来了,这是一个。第二个就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你听听这面的,你再听听这面的,你不能光听一面的,这是第二。第三要靠证据说话,比如这里面有一个帖子说怎么怎么样,如果它是没有证据的一个帖子那对不起,你也不能够相信,这是第三。第四是认真看内容,而不是看标题。

  00:39:53

  因为现在形成了一个网络快速浏览的文化,就看标题,我给你举一个最简单例子,这不是网络上的事情,就是有一次枪击案件,就是警察开枪了,那么这开枪到底对还是错呢,就有一个报纸来采访我,然后我就说得特忠肯,面面俱到,我说开枪的好处是什么,开枪的不好是什么,国际怎么对待开枪,开枪各国都有什么法律,我说的是滴水不漏的,还不放心,我这人胆小,我说你把那文字再给我拿来,我又一个字一个字的审了一遍,没事了,OK了给他了,第二天大报纸一出来吓我一跳,说公安大学王大伟质疑开枪,它里边它没有任何的可以挑出一个耸人听闻的东西来,它这标题没错,他质疑是支持还是反对。

  叶海林:那是叫标题党。

  王大伟:标题党,那么这个我就说,我要认真的看内容,而不是看标题,还有一个就是偏激之词,一定要慎重,这里边比如说出现了口号式的偏激式的,煽动的,煽情的,或者一边倒。

  你见到网络上会看到有一边倒的骂声,你看过这个吗,就是有一个帖子上去,平时这个帖子都是说好的多,有的时候就是一面倒,山雨一来风满楼,全是骂,那么这时候你就要冷静的思考,这是不是后面有什么猫腻或者有什么问题。

  主持人:叶先生您怎么在网络上分辨呢,尤其是诽谤帖这一类的东西?

  叶海林:看一条信息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一条跟帖,跟帖是重要的,是因为有的时候我们从跟帖的方向性上,能够感受到那么这个信息它本身是不是在一个信息的自我修正阶段,我们知道网络是有自我修正能力的,就是任何在网络上的假信息,它不能永远的假下去,只要我们关注它,这个特别有趣,就是如果这一条信息引发了公众对它的关注,它一定会被还原出真实。而且最后会修订出一个基本符合原貌的这样一个结论,这是网络,我们对网络要抱有信心的一面,就是在网络上撒谎,其实比在真实生活中撒谎可能还难,因为早晚它会被发现,而且网络的好处是它有无限的检索功能,他会把你所有的说法从前到后都罗列出来之后,让后人去找这个逻辑中不一致之处。那么另外一点就是我们看到这些信息的时候,我们要考察它是不是在一个初发阶段,初始阶段很容易是一边倒的信息,就是因为网络推手在背后推这个事情,那么经历了一段时间沉淀了以后,那么别的声音就过来了,这个时候我们再去判断一种平衡,如果这个信息是昨天才发生的,我们千万要谨慎一点,有可能你刚好在这个时候表达了观点,正好中招,那么这是我们要关心的,当我们在网络上看到一些耸人听闻的事情的时候,我觉得我们要有一个沉淀的心态,我们等的这个事情再发生一些,然后它自然相关的证据会完成辩驳。

  主持人:我们也希望从制度的角度或者是法律的角度来有一些制约,我们先来参考一下其他国家是怎么做的?

  英国互联网监管疏而不漏

  2009年,英国使用互联网的家庭占全国家庭总数的70%,成人用户占全国成人总数的76%。倡导行业自律和协调,监督而非监控,是英国网络监管的重要特点。英国专门设立了互联网监察基金会,作为互联网的主要监管机构,并建立热线接待公众举报和投诉。公众可以通过电话、电子邮件或传真,向基金会举报非法或问题网站和内容。基金会一旦确认传播内容非法,将立即通告本国的网络服务商,由后者采取关闭链接等措施,并报告相应的执法机构进行处理,或通知外国的有关网络服务商和机构采取措施。采取这一系列措施后,英国的网络管理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据互联网监察基金会去年10月的统计,去年总共接到27000个举报和投诉,连续三年呈下降趋势。

  那么,在我们的普通民众看来,可以通过怎样的方法,尽量避免类似伊利遭网络诽谤的案件发生呢?

  街头采访:您认为可以通过怎样的方法,避免类似伊利遭网络诽谤的案件发生?

  我觉得没有方法去避免现在,因为企业很大,竞争对手也很多

  大家还是相信自己的眼光

  这东西应该没有办法避免,因为网络是自由的

  我觉得应该国家出来制止这些事情

  主持人:我们现在也马上来连线中新社驻美国纽约的特派记者魏希,魏希你好。面对这种网络犯罪,在美国也是相对比较新的一个事物,不知道美国是不是已经在考虑或者已经出台了制裁这样的网络犯罪的一些法律呢?

  魏希:美国确实是一直也在摸索网络诽谤怎么一个怎么判定,但确实在司法界这也都是非常有争论的领域,而被诽谤的人,他要走起诉这么一条路确实是困难重重,因为美国法律规定,第一他们要自己找到网上,也许是匿名的这种诽谤者,第二要证明诽谤者所说确实是虚假的。第三要确认这种诽谤者虚假的话,确实存在恶意,而这点往往是很困难的,最后还得让法官相信自己确实因为这种恶意虚假受到了名誉上、金钱上的损失。更重要的是美国诽谤案件这个审理耗时很长,往往有几年甚至是小十年,像我刚才所说的上面这个案件,它审理的时间就超过7、8年,所以是费神费力,原告还先给承担各种费用,确实是让普通人望而却步,很多都是不了了之,美国一位非常擅长处理诽谤案件的律师,他谈起网上诽谤案件的时候,甚至会主动建议被诽谤者在确定要上诉法庭之前,考虑再三,看是不是值得起诉,可见这个网络诽谤案确实是一切都在摸索中。

  主持人:好,谢谢魏希,非常感谢你从美国发回的报道,在微博(http://t.sina.com.cn)上也有网友提问说在现实社会中恶意诽谤他人是要受法律制裁,要负法律责任的,但是好像从我们今天作为话题的引子这个案件伤来看呢,正是因为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当中,所以好像就少了一些忌惮,不知道叶先生还想问您,有没有其他的经验可以借鉴,就是说制约这种网络犯罪,网络黑手?

  叶海林:别的国家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一直有一个误解,在对中国以外的相当多的国家网络并不是虚名的,网络是实名制的,那么它的实名制是后台实名制,也就是说我们在网上我们看不到一个真实的姓名,但是网站的维护者,它是一定能看得到的,因为它的问题就这一点是中国和外国一个很大的差别,就是在我们国家大部分的网络服务是面免费的,那么你在网站上享受到的相当多的服务,并不收费,而在于像美国这样的国家,相当多的网络服务它是收费的,它怎么收费,它靠你的信用卡收费,就是说你不用到电信公司去交钱,它实际上就凭着一个信用卡号码,然后它产生的服务费用,它在里面做相应扣除,这种情况下,它保证你提供的信息是真实的,要不然它没法向你收钱,它的制度保障方式是,第一、我要是你网络后台实名,你的注册的信息,这个我们都能感受到,当我们要到一些境外的网站去获取信息,订阅报刊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它要求你添注你的真实信息,如果这个信息不真实的话,你得不到服务,那么这是一个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如果你不能向信息的提供者提供你的真实信息的话,信息的提供者也就拒绝向你提供服务,这本来就是信息服务的一个应有的集中之意。

  00:52:04

  那么这是一个办法,它用这个办法保证了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当你在网上发言的时候,有人知道你是谁,而不像我们的一些网络,其实你在网上发言的时候,你知道不会有任何人知道你是谁,因为你所有的信息都可以是匿名的,这是一个很大的差别,那么它怎么保证信息真实而不被滥用,这是另一层制度保证,就是我在提供信息的时候,我要求你提供注册的真实信息,万一你拿着我这一大堆真实信息,包括你的信用卡号码你把它卖了怎么办,就像我们在前一段时间在咱们的特区香港发生这样的案子去出售用户信息,那这也是公众有权利感到担忧的一件事情,那么他要靠其他的制度保证,他要对互联网包括所有的信息采集者的行为进行严格的约束,如果没有法庭的授权你泄露信息,我要给你一个灭顶之灾式的惩罚,让你不敢去出售这些敏感的个人资料,那么这两条都做到了,我们才能保证人在网上的言论是负责任的,如果这两条你缺一个,就是如果说个人信息必须是真实的,必须填写,但是对你的信息没有任何保护,那么恐怕就没有人敢去享受这种网络服务,如果你有了严格的保护,然后你要求所有的人都随便就可以发言,那么你这种开放也会对个人得权利和自由造成侵害,所以才能保证网上每个人享受他的权利,但是每个人恪守他的行为边境。

  主持人:非常感谢两位嘉宾今天为我们分析网络上的不法行为,也感谢您收看今天的节目,再见!

  (完)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