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湖南湘西拓展信访方式 受举报干部需向职工解释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05日09:59  法制周报
湖南湘西拓展信访方式受举报干部需向职工解释
湘西州纪委常委吴运祥认为通过这项制度能很好地制约“一把手”行权。

  推行领导干部“公开点题”制度  是拓展信访监督方式的有益尝试

  湘西纪委监督“一把手”出新招

  来源:湖南广播电视台-etv《法制周报》

  《法制周报》首席记者 李俊杰 

  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湘西州)某局会议室,面面相觑之下,端坐在席位上的职工们鸦雀无声。他们屏着呼吸,大多有些紧张,作为湘西州纪委开创的一种全新信访模式,没想到竟然“花落到了本局”。不少参会人员小心地扫视着此次会议的主角——局长何力(化名)及来自州纪委的几位工作人员,他们不约而同地盼望着能早点结束。包括何力在内,局里所有的干部员工都在问:最后将如何收场?

  有同事事后用“如坐针毡”来形容何力当时的窘境。

  对湘西州的的其他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来说,类似何力这种的尴尬场面,随时都有可能临降到他们头上。

  据湘西州纪委统计,截止到10月底,全州纪检监察机关累计点题12件次,涉及党政正职12人,其中县处级领导干部2人,正科级领导干部9人,村支部书记1人,实现了点题全覆盖。

  湘西州委常委、纪委书记王超祥表示,创新是工作的生命力,湘西州纪委历来高度重视纪检监察工作创新,此举是湘西州纪检监察机关在新的形势下,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特别是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拓展信访监督方式的一种新的尝试、一种工作创新。

  “这是一件很伤面子的事”

  在何力的从政生涯中,2010年9月30日上午9点召开的那场全体干部职工会议,是他担任单位一把手以来,最难熬的几个小时。与以往会议场合所不同的是,除了全局所有职工参加外,还多了4位州纪委的工作人员。

  这绝不仅只是一场单纯意义上的仪式。参与当天会议的湘西州纪委信访室主任田茂友至今仍记得,等他宣布会议开始时,坐在群众中间的何力,全然没了往昔那种开会时的领导派头,“头埋得很低,一直盯着手上的草稿,脸涨得通红”。

  事实上,这无异于一个“紧箍咒”——2010年初,湘西州纪委首次在全州范围内推广领导干部对信访问题进行公开点题说明的工作。简而言之,即各县市纪检监察机关从群众来信来访、电话或网络举报的问题中,精心筛选需要点题的内容,将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及损害群众利益等有关问题作为点题的主要内容,责令被举报的领导干部在群众大会上进行公开说明。

  湘西州委常委、纪委书记王超祥到下辖县市调研时,一位曾参与公开点题会议的干部悄悄地告诉王超祥说:“虽然我是旁观者,但我都能明显感觉到公开说明者的压力。”

  早在9月30日之前,湘西州纪委便将《领导干部信访问题公开点题说明通知书》送到了何力的手中。在这份书面通知书中,要求何力在10天内向纪检监察机关写出专门报告,然后按要求到群众大会上予以说明,接受群众民主评议。为确保会议更加公正,排除人为因素,对于会议的具体时间、地点及要求,湘西州纪委将另行通知。

  湘西州纪委常委吴运祥告诉《法制周报》记者,针对湘西州信访监督工作开展以来存在的监督力度不大,效果不够理想的现状,州纪委曾于2009年度在古丈县结合信访举报,对领导干部进行了廉洁自律公开点题说明试点工作,经过半年的运作,发现这一监督形式不仅丰富了信访监督的形式,而且对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的促进作用较大。2010年初,州纪委信访室根据古丈县纪委2009年办点情况,在全州范围内推广领导干部对信访问题进行公开点题说明的工作。

  2010年1月20日,湘西自治州纪委、监察局以红头文件的形式下发了关于《建立领导干部信访问题公开点题说明制度的意见》(简称《意见》)。

  《意见》规定,全州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均为公开点题说明的对象。公开点题说明的内容则是全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根据群众来信来访、电话、网络举报的有关问题,包括思想、工作、生活作风方面的一般性问题;廉洁自律或不正之风方面的一般性问题;涉嫌违反党纪政纪规定,但情节轻微、不需要纳入案件检查程序的问题等。

  该文件下发不久后,便在民间掀起了一股不小的波澜。

  不少当地官员却普遍感觉到不适应。面对单位职工举报,按照纪检监察系统往常的办案流程,大多会选择一对一地与被举报者单独交谈,此举对被举报者到底产生多大的作用,“或许只有当事人自己心里清楚”。而今,被举报者面对的不再只有纪检系统工作人员,还有包括举报者在内的全体单位职工。

  这样一来,多数受访者一致认为:“这是一件很伤面子的事”。

  “不管有没有这回事,你必须尽量解释清楚,要不然,在下一轮的民意测评中,没有达到规定的通过率,后果会很严重。”湘西州纪委常委吴运祥说,也正因如此,被举报者在会上不敢冒大不韪说假话,走过场。即便他此次通过了民意测评,但只要他不能兢兢业业地干好本职工作,遇到群众新的投诉,下一次还要进行公开说明。

  今年年初,湘西州纪委接到群众举报,反映何力担任局长以来,存在多个问题:一是该局办公大楼工程承包是否透明;二是在干部调动的过程中,是否经过集体研究,有无违反相关规定;

  三是有无安排项目资金给自己亲戚;四是领导儿子婚嫁请客有无收受单位礼金的情况等。

  “接到举报后,州纪委领导十分重视,当即派财务监督室负责人到何力所在局的财务室调取了近3年的所有明细账本,核查近3个月。” 湘西州纪委信访室主任田茂友告诉记者,事后通过调查,该局往来账目中没有太大问题。

  田茂友介绍,实践中,对领导干部实行信访问题公开点题说明,会选择那些内容比较真实可靠、性质容易把握认定的问题,而对信访举报中反映的严重违纪违法问题以及备查或正在初核、调查的问题,纪检监察机关将不再要求进行公开点题说明,以免走漏风声,给查办案件工作增加难度。

  不久后,田茂友亲自找到了何力,希望何力能配合纪委向群众公开说明问题。何力看了纪委的《通知书》后,半响没说话。何带着商量的口吻问田茂友:“这么多尖锐的问题,你让我当着自己单位那么多职工的面进行说明,我一时半会还接受不了。”

  见何力有些迟疑,田解释说,公开点题对他有两个好处:其一,纪委财务监督室对他单位的账务账簿进行了全面清查,确证没有太大问题,在会上将作一个情况通报;其二,当着群众及举报者的面,将所有投诉问题进行公开说明,反而能赢得职工的认可,化解矛盾,也便于日后工作的开展。

  何力听罢,点了点头,同意了。

  民主评议不合格者将受处分

  根据《意见》规定,纪检监察机关根据廉政考察和民主测评的情况,将群众意见及整改要求反馈给公开点题说明对象。对一般性问题督促其积极整改,对群众评议满意度不到参会人员一半的,取消其个人当年度评先评优资格,对问题较为严重、态度不好、又不能及时整改的,建议对其进行组织处理,对已构成严重违纪的,依据有关程序对其进行调查处理。

  龙山县纪委一位负责人透露,对该县某村支部书记进行信访问题公开点题说明,群众评议结果为:不属实度达到58%,该县纪委在点题大会后,即给予其免职处理,并根据调查结果,对其给予了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在9月30日公开点题说明会上,尽管何力个人已作好了充分准备,但在会场,何还是被现场的气氛震撼了——所有的人都沉默地看着他,等待他就6个问题一一进行解答。

  有人注意到,何力回复完后,坐在位置上一动不动,“视线都不敢与其他同事对视”。

  真正扣人心弦的还在后面。对于参会的在场职工,为防打击报复,每人人手将得到一份不记名的群众评议表,这张表格里,群众评议分为三栏:属实、基本属实、不属实。认为不属实的,需要在评议意见中写上具体内容,否则视为废票。

  包括何力所在单位的26名职工以外,湘西州纪委单独委派了分管副书记、财务监督室主任等4位工作人员参与了整个过程。

  最终结果显示:会议实到26人,投满意票为23人,认为基本属实的2人,弃权1人。

  “谁也无法预料,在众多职工的民意测评下,自己的最终投票将会是多少。而这个过程对领导干部正好起到了震慑作用。”田茂友说。

  依据相关规定,群众评议结果将当场反馈。直到这个时候,悬在何力心中的那块大石头才最终放下来。纪委的人随后发现,当初举报何力的人,通过何力的当面说明后,也投了满意票。

  “这样一来,就成功化解和消除了一起信访问题,达到了息访的目的。”湘西州纪委常委吴运祥称。

  吴运祥告诉记者,从目前已公开点题说明的12起实例看,群众满意的占98%,基本满意的占1.5%,不满意的仅占0.5%。可见被要求说明有关问题的领导干部对待群众的信访问题态度是认真的,说明的问题基本是属实的,得到了大多数群众的肯定。

  起到了息访及警示官员的作用

  长期以来,信访一直是政府官员与民众之间,难以契合的制度性难题。

  从事纪检监察工作多年的吴运祥说:“以前,信访工作在多数民众的印象中,一直很神秘。通过领导干部信访问题公开点题说明制度,可以让纪委的工作趋于透明,形成公开。使纪检监察机关、举报者、被举报者、群众等都站在平等公平的角度上来谈同一个问题,从台后走到了台前。所有办案过程,民众可以全程参与,并且可以对办案细节进行监督。”吴运祥认为,通过这项制度,能很好地制约“一把手”行权。

  湘西州纪委信访室主任田茂友评述,起初,有些“一把手”不理解,觉得自己没有面子。但事后他们都觉得,正确对待群众的评判,很多事情都能够解释清楚。一位被要求公开点题回复的官员在得到职工一半以上的满意票后,长舒了一口气,他说:“此举让我放下了思想包袱,要是不采取这种措施,有些误会可能永远都难以解开。”

  据了解,湘西某局纪检组接到群众举报单位主要负责人之后,通过初查,发现没有违纪现象,于是,这位负责人主动致电湘西州纪委,申请纪委能对单位的这位负责人召开点题说明大会,以期以公开方式将事情解释清楚。

  田茂友称,从全州已实行的点题情况来看,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不但最大程度地化解了信访举报的问题,息访息诉。采取这种形式以后,80%-90%十的人都认为他投诉举报的问题得到了最直接的回复。再者,对领导干部的教育,起到了督促警示作用。(本报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fazhizhoubao)

  (感谢张良敦、全小辉对本文提供的帮助)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信访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