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两岸电影合作新课题:构建精神合作架构协议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05日11:15  国际先驱导报
两岸电影合作新课题:构建精神合作架构协议
徐若瑄泪洒现场。

两岸电影合作新课题:构建精神合作架构协议
  10月23日,由于称谓上的分歧无法得到解决,精心装扮的两岸电影人只能在等待中错过走绿地毯环节。

两岸电影合作新课题:构建精神合作架构协议
酒会上电影节主办方向江平(左)道歉。

两岸电影合作新课题:构建精神合作架构协议
中国之夜影展如期举行。

  原本是中日政治分歧在电影节上的一次争执,最终牵出的竟是长久以来潜藏于大陆和台湾电影人之间政治意识鸿沟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杨梅菊 发自北京

  不谈政治,这几乎是影视娱乐行业从不声张却始终默默恪守的准则。因为在华人世界,一旦艺术涉及政治角力,便极有可能演变为一场蝴蝶效应风暴,你无法预料它最终将牵累哪一阵营,也无法猜度其带来的伤害最终剑指何方。

  刚刚在东京电影节上演的“退出风波”,便是样板之一——原本是中日政治分歧在电影节上的一次争执,最终牵出的竟是长久以来潜藏于大陆和台湾电影人之间政治意识鸿沟。

  语境的差异

  “退出”风波发生在一个相当敏感的节点,并很快成为中日一系列争端的最新一起。

  10月23日,大多数中国网络媒体都转载了这样一条新闻:在第23届东京国际电影节的开幕式上,中国电影集团副总裁江平宣布,他所代领的全体中国电影主创人员退出开幕式“绿地毯”活动。

  看上去,这似乎只是一次简单的政治抗议。但它的发生,却远比这条全文数百字的新闻复杂得多。

  一位当时在场的媒体人告诉《国际先驱导报》,他参加了那么多电影节,独这次闹出“称谓风波”,虽事出偶然,但并非没有前因。

  事实上,就在去年,江平还曾率范冰冰、赵薇等人亮相东京影展,彼时台湾也有演员走上绿地毯,未见任何摩擦。而唯一不巧的是,过去几届东京影展,中国大陆及台湾均各自按顺序走台。今年日本主办方却将中国团与台湾团召集到一处,意在明确开幕时走星光大道的顺序——没想到,这一召集,便酿出一场风波。

  中国代表团团长江平向日本主办方提出,介绍时应称台湾为“中国台湾”,但台湾代表团团长陈志宽当场表示不接受,而影展主办方亦认为按东京影展惯例,没有这样的称法。随后,中国团提出按奥运会模式,称台湾团为“中华台北”。主办方协商后表示,只要台湾方面没意见,组委会可以接受。但陈志宽仍拒绝,并强调过去多年都是以台湾名义参与,不存在更改理由。在争执不休的僵局中,大陆方面提出第三方案,要求用“中国大陆地区、台湾地区”的形式称名,大陆在前,台湾在后,一起入场。但同样被陈志宽拒绝。

  结果,在争执了一个半小时后,两岸代表团最终谁也没有走上绿地毯,成为东京影展中从未有过的一场“政治风波”。随后,江平在临时召开的记者会上郑重宣布:“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鉴于东京影展组委会执意不在‘台湾’前面加上中国,等于变相承认‘一中一台’,我们对此表示遗憾,只好退出东京影展,也不参加有关活动。”

  按照惯例,东京影展本应是华语片竞相闪烁、两岸三地影视文化与演艺明星相互交流的好机会。此番更是有大陆两部影片《钢的琴》、《观音山》杀入竞赛组,角逐金麒麟。其中《观音山》更是两岸华语影片深度合作的结晶。但事与愿违,这场两岸文化的“美丽约会”,最终被莫名的“政治”所损毁。而随后,消息便以各种版本流向大陆和台湾,并迅速引发两岸网友的情绪迸发,事件进一步升级,并殃及演员。

  作为电影《观音山》的主演,张艾嘉因表态得体而逃过“一劫”,出演了《康定情歌》的苏有朋则因缺席台湾自主影展并现身中国之夜被台湾媒体和网友骂得很惨。而因错过绿地毯泪洒当场并在微博(http://t.sina.com.cn)中表露怨气的徐若瑄,同样经历了大陆和台湾网友待遇迥异的对待——大陆网友集体围剿,致其不得不关闭微博评论并澄清微博言论非自己所发。而在台湾,徐若瑄被大多数人赞“勇敢”。

  同一争端中的主角,在两岸氛围迥异的舆论气场中,得到的是如此不同而又在本质上相似的待遇,你的蜜糖,可能就是我的砒霜——尽管两岸近年在电影领域上趋于一派合欢,但其背后所隐藏的语境差异,由此可见。

  一根政治红线

  其实,无论是从哪个角度看,这都是一出颇为错综复杂的三角戏。在中日关系敏感的节点出现“退出”风波,似乎有其政治正确性。而为避免观察人士混淆愤怒所指的目标,江平也曾强调说,矛头并非指向台湾电影代表团,而是日本的电影节组织者。“这跟我们的台湾同胞毫无关系,是东京组织者的不对。”

  但有趣的是,表现得更为敏感和激烈的,恰恰是我们的台湾同胞。先是徐若瑄当场洒泪和微博控诉,再有台湾媒体集体反弹,“退出”风波在第一时间成为岛内头版话题。台湾媒体当然不会放过陈志宽与江平当场发生论战的细节,而江平“你们不是中国人吗?”“参展影片还想不想进大陆?”等质问,令两岸气氛骤然紧张。

  台湾淡江大学大陆研究所所长张五岳指出,目前还不确定这一事件对两岸关系的伤害有多深,但短期来说,两岸民间交流,特别是文化交流的部分,肯定遭受负面冲击。

  他认为,这当中可能牵涉几个微妙的时刻和因素,包括中日关系现在并不友好,而台湾问题在中日之间,也是个敏感议题之一。不过,张五岳表示,他宁愿把事件解读成当事个人的原则立场过度僵化,而忘了处理涉台问题的灵活性。他说,两岸现在的问题不在国际间的政府组织活动,因为这个部分台湾方面也不多,反而是在一些非政府组织的活动上,如影展、体育活动等等,而两岸负责人在处理体育、艺术领域的问题时,常常用旧思维和政治标准来衡量,因而导致摩擦。

  事实上,台湾电影出征国际影展,也曾多次因名称问题起纷争——今年6月,《艋舺》等影片原定参加上海国际电影节,台北电影委员会得知主办单位将其标示“中国台湾”,因此决定退出。

  如此看来,两岸关系现今的大背景下,艺术与政治依然不可能分开。如今随便一部电影,便有可能集合了两岸三地甚至是中日韩等阵容,如何有效规避政治分歧带来的麻烦,或许正是合作深入之前的重要课题。

  呼唤精神共识

  公允说来,如果没有开幕当天的绿地毯风波,恐怕东京电影节的关注度会大打折扣。而仅仅几天之后,国人便在这个荒凉的金秋收获了惊喜: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艺术贡献,王千源、范冰冰、李玉,这些平常每每与电影节大奖失之交臂的人此次却墙内开花墙外香,多少令曾经硝烟四起的电影盛会有了个欢乐的结局。

  但仅仅是一个结局吗?

  10月27日,国台办新闻发言人杨毅就两岸电影界的冲突回答记者提问时曾说:“东京影展出现的风波,可能是当事各方沟通不够所致,由此引发的状况是我们不愿看到的。相信这件事不会影响两岸电影人今后的合作。”

  而谈到对待台湾参与国际活动的立场问题,杨毅强调,“我们的立场已做过多次表达”——奥运模式、APEC模式、世贸组织模式,甚至马英九上台后,台湾在与大陆取得共识的前提下,得以加入世界卫生组织。而上述这些国际认可的模式存在的前提,恰恰是两岸对于“一个中国”所达成的暧昧式默契。

  目前来看虽然两岸致力消弭东京影展风波的影响,但随着双方在电影等创意产业方面合作的日益加深,以及国际艺术舞台上的频频亮相,国际活动面前大陆与台湾应遵循怎样的政治原则等问题却浮上台面。当原则问题由简单的经济利益层面转移到艺术创意领域,所谓暧昧式的默契,也许会因着艺术本身的种种发散特性,而有着不堪一击的脆弱。

  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石之瑜认为,两岸电影合作这些年一直相安无事的原因在于,首先是合作程度不深,仅限于资金和演员融合;其次是双方从中获益的喜悦暂时掩盖了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再加上两岸在社会公共语境上的相对闭塞,声音的不流通反而有效地使其保持了体面的安静。那么,随着双方合作的不断深入,艺术层面矛盾的上升成为必然,而在其背后,则隐藏着对于共识的呼唤,那就是,在目前的局面下,相对灵活的电影艺术如何能先行出发,再认识“同属一个中国”的涵义,寻求意识深处的共同原则,乃至精神层面的ECFA(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恐怕才是两岸电影的当务之急。

  而就在东京电影节风波未平息之际,ECFA早收清单中,包括大陆取消台湾进口电影配额的措施10月28日已正式生效。张五岳认为,大陆如期实施ECFA影视项目早收清单,表示东京影展事件不致影响两岸电影交流。

  巧合的是,就在10月28日当天,第六届中美电影节在好莱坞开幕,包括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的数十部华语片再度和平聚首。

  中国电影的另外四次退出

  在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艰难跋涉中,因政治分歧而退出影展几乎成为中国导演们无法避免的经历。

  张艺谋:给雅各布的信

  1999年,张艺谋将《一个都不能少》和《我的父亲母亲》两部格调迥异的作品送去戛纳电影节,可是电影节主席雅各布公开表示,不喜欢《一个也不能少》,认为这部电影是在“替政府做宣传”。随后,张艺谋在媒体上发表了《给雅各布的一封信》,信中说,他准备撤下先后送去的这两部参赛影片:“我不能接受的是,对于中国电影,西方长期以来似乎只有一种‘政治化’的读解方式:不列入‘反政府’一类,就列入‘替政府宣传’一类,以这种简单的概念去判断一部电影,其幼稚和片面是显而易见的。”

  贾樟柯等:退出墨尔本

  2009年,因抗议墨尔本电影节播放“疆独分子”热比娅的纪录片,以贾樟柯、赵亮等为代表的部分中国电影人退出了澳大利亚最大的国际电影节。

  陆川:退出棕榈泉

  今年年初,因美国棕榈泉国际电影节计划播放宣扬“藏独”的纪录片《云后的太阳》,原定参展的《南京!南京!》导演陆川宣布退出。

  台湾:退出上海电影节

  今年6月,《艋舺》等台湾影片原定参加上海国际电影节,台北电影委员会得知主办单位将台湾电影标示“中国台湾”,决定退出。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 国际先驱导报 > 专题图集

更多关于 中国电影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