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中国》(CRI特区新观察):经济特区的文化面孔
在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东方古国,几乎没有哪个地方不崇尚文化积淀和文化影响力,即使是刚满30岁、以惊人发展速度著称、多少带有些“暴发户”色彩的经济特区深圳。
在谷歌中国上输入“深圳特区”,谷歌地图中显示的的第一座建筑物是深圳特区报业大厦。这结果让人颇有几分惊讶。惊讶背后,有这样一个被忽略的细节:1981年6月,中国正式批准设立经济特区还不到十个月,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尚未开工、产业规划尚未成形,但一份名为《深圳特区报》的报纸已经开始印制试刊了。办报元老、深圳报业集团的前任掌门人吴松营认为,这份报纸开启了深圳的文化之门。
“深圳当时的情况就是大家讲的‘文化沙漠’,也没有什么别的新闻传播工具,唯独就是一个有线广播站,街口的高音喇叭,就靠这个来传播信息。开始办报纸就是在白铁皮棚里面,不用说空调,连电风扇都没有,那样的艰苦。”
老报人强调,与火热的经济建设同步,深圳特区最初的“拓荒牛”们就已经意识到了文化建设的迫切性与重要性。此后,深圳的文化事业也和经济发展一样,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深圳速度”。
仅是深圳报业集团旗下就拥有十份报纸、五份杂志、20多家企业、六千多员工,其规模在中国报业领域名列前茅。如今,高高矗立的深圳特区报业大厦、深圳广电大厦、深圳书城,都成了这座城市的新地标。
而在这座现代中国最典型的移民城市里,勇于创新、渴求新知识和新技术则成为了深圳人最鲜明的文化品质。过去三十年,深圳不仅完成了从小渔村到大都市的转变,其图书销售量更是从全国最末位跻身全国前三名,人均购书量更是全国第一。移居深圳十年的24岁女孩陈曦说,泡图书馆、泡书店是她和很多深圳人业余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平时我经常会去图书馆,就会看到很多人,不管大人还是小孩坐在地上,每个书架旁边都是很多坐的人在读书。大家不可能只是重视发展经济,赚钱,而不在乎自己精神上和心灵上的东西。”
在深圳,陈曦最喜欢的地方是深圳书城。这个占据深圳最热闹、最繁华地段的巨大书店,每年接待读者近2000万人次,这个数字相当于深圳机场全年客流量的两倍。书城不仅是深圳的城市标志,更开创了中国大型购书超市的经营模式,北京、上海等中国其他城市的书城都效仿它而建,而中国城市居民的购书习惯,也因此改变了不少。
这只是新城深圳影响中国人整体文化生活和观念意识的一个例子。在互联网时代,深圳还创造了属于中国人的互联网沟通文化——深圳企业腾讯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其自主开发的通信软件QQ,已经像水和电一样融入了中国人的城市生活。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透露,是深圳鼓励创新的城市特质,使他萌发了构建中国互联网沟通文化的梦想。
“在这座开放创新、充满机遇的城市里,我赶上了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萌发了通过互联网改变人们生活的梦想,从而踏上了创业的道路。”
而更多中国城市从深圳营建的“东方迪斯尼”——东部华侨城、欢乐谷学到了主题公园的概念,各大城市主题公园的兴建,使中国人的休闲娱乐生活发生了改变;更多的中国城市通过深圳大芬油画村具体了解了文化产业的概念,各地文化区、艺术村的建立,拉近了艺术与百姓、艺术与市场的距离。甚至,连中国人一直讳莫如深的性文化,也在深圳连续办了四年主题展览;甚至,深圳提出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也曾改变过中国人的时间观和价值观,其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文化坐标。
深圳的困惑也由此而来。深圳市发展经济研究会理事长曲建这样思考:
“大家都学会了你(深圳的)这些招了,你这个师傅应该干什么?”
与这困惑相伴的是,中国大陆的经济发展已经从局部试验向普遍改革推进,经济特区似乎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连特区这个称呼也在逐渐淡化。于是,深圳的新一轮创新,不仅体现在产业升级、技术开发这些新思路上,体现在孵化器、研发中心、总部经济这些新概念上,更体现在,当大多数中国人还对“文化产业”懵懂的时候,深圳已经开始试航了。
始于六年前的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就是有益的探索。从从创办初期的频受质疑到成为中国唯一一个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的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文博会已经成为推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和展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最新成果的亮丽窗口。在老报人吴松营看来,深圳因此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先锋城市。
“应该说这个文博会它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尤其是高科技的文化产业跟世界的交流,跟全国的交流起了很大的作用。全国各个省市通过这个文博会跟海外的交流和结合,又促进了中国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
走在时代前列、迅速积累起财富的深圳,远不满足于仅仅成为一个“物质超市”。面对文化底蕴不足的现实,深圳自觉自动地在文化产业发展上不断探索。其着力培养的一批创意设计、动漫游戏、新媒体、高端印刷等文化科技型企业已开始扬名,苏州的古运河边有深圳的酒吧画廊,北京的紫禁城旁有深圳的连锁茶馆,文化产业已成为深圳继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物流业之后的第四大支柱产业。2008年,深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设计之都”的称号,成为了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发展中国家城市。而这个城市的新目标,是构建“钢琴之城”、“设计之都”和“动漫基地”。
但是,在这个外来人口是本地人口六倍的新城,即使是最普通的市民,也知道深圳“文化强市”的梦想背后有着现实的隐忧。“特区同龄人”曾珂就是其一。
“除了硬件方面,最主要的还是人的思想方面去提升,让外来打工者也能参与更多,让外来打工者能够受到更多的感染,让他们有在深圳扎根的这种想法。因为只有当你在一个城市扎根之后才会有一种归属感,有了归属感之后才会想要为这个城市做点什么。否则只能促进经济方面的发展,促进其他方面人文或者文化方面的发展就会很难。”
深圳曾经是中国人的“淘金地”,那些在这里致富的人会继续留下吗?除了经济增量和增速,这座城市还有什么值得留恋和骄傲?它能通过不断的发展成为中国人真正的理想家园吗?
这个陈旧家庙与后现代风格建筑平静相对的城市,这个街头流行音乐与世界著名交响乐队同样受人追捧的城市,这个人们热衷于泡股票大厅也热衷于泡书城的城市,虽然年轻且几乎没有文化积淀,但它从未停止过对文化表达和文化创造方式的主动构建和自我挖掘。这座城市今天在文化建设领域所做的尝试、所面临的问题,也许对中国其他正在快速发展的城市而言,依然具有试验性的意义。
(新闻采访部供稿 李冉采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