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中国》(CRI特区新观察):深圳,靠什么再造奇迹?
在深圳宝安的富士康工业园里,流水线上的年轻工人们像往常一样忙着装配iphone手机、惠普笔记本……这家拥有40多万员工、中国最大的出口企业,今年以来因为接连发生员工跳楼自杀事件而一度深陷舆论漩涡。
在深圳这座城市年轻的发展史上,像富士康这样以贴牌代工和外贸出口为主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数不胜数。虽处于全球产业链的最下端,但它们依靠庞大的订单和成千上万默默无闻、薪水微薄的产业工人,完成了财富积累,创造出了深圳迅猛发展的“奇迹”,同时也一遍遍重复着“拿8亿件衬衫换一架波音飞机”的辛酸故事。
短短30年,深圳从小渔村崛起为现代化大都市,去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8200亿元人民币,排名中国城市第四,人均GDP则高居中国城市之首。不过,亮丽的数据并没有让深圳的管理者和专家们感到特别兴奋。在他们看来,深圳还没有摆脱粗放型的发展模式,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低端制造业和外来加工贸易。
深圳社会科学院院长乐正给记者简单算了一笔帐,以每平方公里产生的GDP来比较,深圳仅有4亿元人民币,远远落后于中国香港的14亿元人民币和新加坡的18亿元人民币。
“发达国家和地区是写字楼创造的产值,而深圳是转配车间创造的产值。”
在专家看来,深圳的土地在减少,生产成本在提高,同时当年崛起时依靠的政策优惠正在消失。曾经创造了辉煌的这条路,现在似乎越走越窄了。与此同时,其他地区在吸引投资和人才等方面与深圳展开的竞争却在日益加剧。面对“内忧外患”,所有关注这座城市命运的人都在思考,深圳未来的路该如何走?乐正认为,深圳迫切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自主创新的核心竞争力。
“深圳要加大力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让中国产品在国际上的定价权、议价权得到大大提升。”
眼下,富士康正紧锣密鼓地实施着大规模的产能迁移计划。深圳总部的部分生产线将转移到中国湖北、河南、河北等地,10多万工人悄然挥别深圳。对此,深圳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魏达志表示,部分制造业向内地转移,是深圳产业转型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一些企业适度迁出深圳是好事,但深圳不鼓励企业外迁。只要能就地转型升级,成为在未来时代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在深圳都有很大发展前景。”
在离富士康工业园50公里远的地方,矗立着一座规模宏大的汽车城。这座汽车城的主人就是近年来声名大噪的比亚迪。仅仅用了几年的时间,这家靠着生产电池起家的小企业,成功转型升级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领军者”。由于手握电池、电传动等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核心技术,比亚迪今年一举超过苹果、亚马逊等国际巨头,被美国权威财经杂志《商业周刊》评为“全球IT企业100强之首”。
在比亚迪厂区,一些工人自豪地告诉记者,他们和德国奔驰合建的企业大楼,不久将拔地而起。谈到和德国奔驰合作开发新能源汽车的计划,比亚迪集团新闻发言人王建钧心里充满了底气,在他看来,这是“以技术换技术”的平等对话。
“过去,中国企业与大公司合资合作的时候,并没有树立自己的品牌。这次双方都拿出各自在新能源和乘用车领域里比较好的技术,打造一个全新品牌。”
短短15年,比亚迪从一家注册资金只有250万元人民币、员工20来人的小工厂,跃升为国际知名的大企业。总资产数百亿,员工人数超过14万其中仅科研人员就有1多万人,“比亚迪奇迹”再次为深圳赢得了全世界的目光。
比亚迪涉足的新能源行业,与互联网、生物科技一道,成为深圳重点扶持的三大新兴产业。根据深圳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1.5万亿元人民币,几乎是现在的两倍。深圳市委书记王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实现这个目标,关键要靠新兴产业。
“近来,深圳出台了新型战略产业的规划,完全是过去没有的新增长点。(新能源、互联网和生物技术)这三块初步测算的产值是6500亿元(人民币),这给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让比亚迪振奋的是,深圳市政府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工作小组,协助这家企业解决用地、资金等方面的难题。不久前,中国政府出台了鼓励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为每辆新能源汽车提供数万元人民币的补贴。这使得平时很少有人问津的新能源汽车成为了市场的“新宠”。一贯谨慎务实的比亚迪,也正在谋划明年将新能源汽车年产量提升到1万辆。
新能源汽车并不是比亚迪的最终目标,它梦想着通过太阳能电站、智能电网等的设计开发,引领世界迈进一个真正意义的新能源时代。
尽管新兴产业蓄势待发,但深圳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魏达志认为,深圳的自主创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深圳的自主创新有了很好的基础,但在很多核心技术、尖端技术领域还存在很多差距,整体创新质量还有待提高。”
很多学者指出,中国其他地区迟早要像深圳一样,经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型。他们希望在这方面,深圳特区能闯出一条新路,再次创造一个新的发展奇迹。
(记者:任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