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CRI《透视中国》栏目专题 > 正文
《透视中国》(175米再望大三峡)见证三峡175
“我宣布,三峡工程试验性蓄水成功到达175米。”
2010年10月26日上午9时左右,在位于湖北宜昌的三峡大坝坝顶,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董事长曹广晶面对众多记者和官员,宣布世界最大的水电工程——三峡工程试验性蓄水达到175米的设计高程。
蓄水达到175米,是三峡工程的“成人礼”。在三峡大坝的管理者曹广晶眼中,此次蓄水成功意味着三峡工程在防洪、航运和发电方面的最大效益将得以发挥。
“三峡工程的正常蓄水位是175米,高水位是175米、低水位是145米这样的一个组合。汛期时为了防洪、为了排沙,将水位设置在145米,在汛期末期的时候,水位蓄到175米,这个时候(三峡)水库就进入到正常的运行期。”
此次并不是三峡工程第一次冲击175米的蓄水目标。此前,在去年和前年,三峡水库曾经两次进行了175米试验性蓄水,但分别只蓄至172.8米和171.43米。
对于前两次试验性蓄水的失败,曹广晶并不避讳。他说,由于前两次蓄水引发的地质问题和自然来水的急剧萎缩,三峡集团公司从社会效应和公共利益出发,停止了蓄水过程。
“08年是第一次蓄175米,初期蓄水所引起的滑坡、库岸再造、地震,对公众的心理产生了一些影响;09年主要是干旱的影响,上游来水特别枯,然后两湖地区(湖南、湖北)又特别的干旱,这个时候三峡工程根据国家的指令,停止了蓄水,服从社会效应,服从公共的利益。”
虽然经历了两次失败,但蓄水175米是一个必须实现的目标,因此从今年9月10日起,三峡水库开始进行第三次试验性蓄水,而此时长江的汛期还没有结束。与前两次选择在10月开始进行相比,今年三峡水库开始蓄水的日期大幅度提前了。中国水利部副部长刘宁解释说,这是在综合考虑了各个方面的因素之后作出的决定。
“实际上在(往年)十月份,长江的来水偏枯,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今年9月开始蓄水可以)及时的拦蓄一部分洪水,同时也要兼顾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用水和经济社会的用水,也同时兼顾航运的要求。”
175米试验性蓄水取得成功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特别是对于那些祖祖辈辈生活在三峡地区的人们来说,更是如此。在长江上作了多年运输生意的韩玉顺早就期盼这一天了。在他看来,水位高,生意就会好。
从2006年三峡工程156米蓄水开始,伴随着库区水位的逐渐变高,韩玉顺经营的公司生意也越来越红火。短短几年的时间,他的公司从只有1艘3000吨级的滚装船发展到如今拥有6艘5000吨级滚装船队。眼下,他正在忙着招聘新员工,扩大公司的规模。
“我们(公司)开始只有三十多人,现在有八十多人,还要增加30多人,到今年年底,我们公司员工将发展到110多人。”
据介绍,三峡蓄水175米后,宜昌至重庆660公里的航道可航行万吨级船队,航运成本也将降低三分之一以上。长江航道将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
很多人也许并不知道,修建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不是航运,而是防洪。作为亚洲第一长河,全长6300多公里的长江几乎每年汛期都会发生大洪水。对于生活在长江中下游的人们来说,每年的夏天都是痛苦的。随时可能出现的洪水,使他们时刻都面临着逃离家园的危险。这种情况随着三峡工程的建设得到了慢慢改变,特别是今年。对于这一点,在长江边上长大的鱼景武深有感触。鱼景武的家在受长江洪水威胁最大的荆州市。今年夏天,长江出现了近十几年来最大的洪水,但鱼景武却并不像往年那样惊慌。
“安全感是很强的,三峡大坝修建起来之后,我们今年的水位应该是超过警戒水位的,但实际上今年通过三峡大坝的调蓄之后,只达到了设防水位。(在)设防水位情况下防洪交给专业部门了,原来都是由各个单位、村组巡堤查险,现在交给专门的河道管理机关去查巡了,安全多了,安全感很强了。”
三峡库区总库容近400亿立方米,其中用于防洪的库容达200多亿立方米。今年三峡工程终于第一次将它的防洪效益充分发挥出来。当每秒流量达到7万立方米的洪峰通过大坝时被拦腰砍掉一半,大大减轻了中下游的防洪压力。对此,曹广晶介绍说:
“我们控制下泄流量四万(立方米/每秒),保留三万在水库里头,这个对于长江中下游的防洪是一个非常大的帮助,长江水利委员会前一段时间发布了一个数字,就是今年三峡工程的防洪效益是266.3亿元(人民币),(这)是根据有三峡工程和没有三峡工程做对比所得出的一个结果。”
在此次试验性蓄水过程中被拦在库区的洪水,还可能变害为宝,发挥更大的作用,那就是在秋冬长江枯水期成为下游地区重要的补充水源。对此,曹广晶介绍说:
“对下游补水的能力,取决于上游的蓄水情况。前两年蓄水没有达到175米,对下游的补水能力有限,蓄水到175米以后,对下游的补水能力就比较强,现在按照调度规程,下泄流量不少于5500(立方米/秒)对下游的航运,对下游的生态,对(保证)下游的工农业用水,应该说作用是非常大的。”
与防洪效益一样,三峡工程巨大的发电效益,同样需要在175米水位才能得以最大发挥。据测算,蓄水达175米后,三峡工程的年发电量将达800亿度,比156米蓄水位每年要多发100多亿度电。
此次蓄水成功,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三峡工程的设计目标已经基本实现。而此时,距离三峡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已经过去了16年,而距离中国近代民主先驱孙中山先生第一次在《建国方略》中提出修建三峡大坝的梦想,已经整整过去了91年。三峡工程最终投资总额预计在2000亿元左右,曾经在很长时间内成为中国投资规模最大的工程。此外,湖北、重庆两个省市共有20多个区县被淹,还有近140万人搬出了原来的家园,生活从此改变。
在“后三峡时代”如何让这些移民过上更加富裕的生活,成为了一个新的挑战。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董事长曹广晶透露,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政府正在编制相关规划。
“在后三峡时代,应该说会更多的关注库区移民的民生可持续发展方面,减少三峡工程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方面,以及效益进一步拓展方面的(工作)。”
自开始建设以来,有关三峡工程对于库区环境影响争论一直没有停息过。如今,库区水位达到175米,这个问题再次成为了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长江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守仁认为,虽然三峡工程蓄水所引起的一些问题在可控范围之内,但也有一些难题暂时无法得以解决。
“因为三峡水库水位变化达到30米,从175到145,这(会出现一)个消落带,大致有三百平方公里。将来对于库区一个是地质灾害防治,一个就是水环境的保护,(对于)下游来讲的话,主要就是清水下泄,河道冲刷,对堤防(会)造成一些崩岸(险情)。”
按照计划,三峡水库175米的水位将持续2个月,之后,水位将根据上游来水情况和下游航运、供水等需求逐步下降。明年汛期前,水库将降至145米防洪限制水位,腾出的200多亿立方米的库容将用来迎战可能到来的洪水。 记者:汪涛、徐艳清、唐伟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