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CRI《透视中国》栏目专题 > 正文
(透视中国)钓鱼岛不是“无主地”--身世与现实之争中的中国岛群
9月,钓鱼岛附近海域,日本海上保安厅两艘巡逻船与中国福建籍渔船发生碰撞,随后日方对中方渔船实施拦截,并逮捕了中国渔船船长詹其雄。这让世世代代在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从事采药、捕鱼等生产活动的中国人陷入到集体震惊和愤慨之中。中国对钓鱼岛行使主权已有600多年历史,即使是温文尔雅的中国总理温家宝,身在纽约出席联合国大会,也义正言辞地向国际社会宣示中国对钓鱼岛无可争辩的主权。
“钓鱼岛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这并不只是一起偶发的擦撞事故,其敏感之处在于,出事地点钓鱼岛是中日双方多年来的敏感争执点。事发后,日方作为肇事方毫无让步姿态,迫使中方强硬应对,最终以日本释放中国船长告终。‘尽管如此,这一事件对中日关系的负面影响依然延续至今,日本外相日前还在就此攻击中国,其言辞让许多中国人认为他是一名“歇斯底里”的政客。’
钓鱼岛这个地处中国东海边缘、仅6.5平方公里的小岛群,是中国人最先发现和命名的,虽然岛上长期无人居住,但自600多年前起就已明确为中国领土。许多史料都证明,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国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杨伯江强调,在这一问题上,中国有着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绝不容许任何国家歪曲事实:
“钓鱼岛属于中国,无论从历史来看还是从国际法支撑来看,都是毫无质疑的。首先,(中国)是最早发现钓鱼岛的,也就是说发现权属于中国。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有一部非常重要的航海图书《顺风相送》,里面就提到钓鱼屿,这个名字就一直延用下来了。”
依据历史,从十五世纪初开始,中国明、清两朝均将钓鱼岛划为中国海防管辖范围之内。
依据现实,国际法中明确规定了“领土发现即占有”的“先占”原则,据此,中国对钓鱼岛拥有合法主权。
即使仅仅依据地质学,钓鱼岛地处冲绳海沟以西,在中日海上边界的中方一侧,也属“天然”的中国领土。对此,杨伯江教授说:
“从地质结构来说,我们都知道冲绳海沟,也就是中国大陆东南沿海和琉球群岛之间的海沟,它是历史上很明确的一个中外之界。而这个冲绳海沟是在钓鱼岛东边的。也就是说,在地质学上,钓鱼岛是属于中国东南沿海大陆架的一个自然延伸的部分,而不属于琉球群岛。”
史实和法理如此,中日钓鱼岛主权之争又从何而来呢?这源于十九世纪末日本的对外扩张。
那时,中国国力衰微,日本趁机将钓鱼岛编入其版图并根据英文给钓鱼岛起了日本名字“尖阁列岛”。 第二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结束后,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战败投降的日本应将钓鱼岛作为台湾附属岛屿归还给中国。但战后,日美之间私自将钓鱼岛连同冲绳一并进行“托管”和“归还”,对此,中国政府从1951年起始终表示反对,多次发表声明宣称日美之间的行为是非法和无效的。
战后,日本提出了“无主地先占”和“时效取得”两大理由来证明自己对钓鱼岛的主权。但在中国政府和学者看来,这两大理由都不能成立。
首先,中国自15世纪初开始对钓鱼岛行使主权,这一点可以从日本的历史文献中得以佐证。日本近代以前的正史、国志及学者文章均未对中国在钓鱼岛的领土主权提出任何异议,并直接使用中国的名称。不仅如此,美、法、英、西班牙等国的相关文献和地图也承认钓鱼岛属于中国,与日本的西南诸岛截然不同。钓鱼岛根本不是日本所说的“无主地”,因此,日本提出的“无主地先占”主张根本不成立。
其次,国际法中的“时效取得”原则有一个重要前提:一个国家在没有任何国家抗议或反对的情况下,连续实际占领和控制管理某一领土达到一定的期限以上,即可获得对该土地的主权。也就是说,日本如欲以“时效”方式取得钓鱼岛主权,必须在中国长期默许、不提出异议的前提下才能实现。
“温家宝:这是完全非法的、无理的,并激起海内外全体中国人的愤怒。
姜瑜:我们对此表示严重关切,已经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我们强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
但事实上,中国政府从来没有默认过、承认过日本对钓鱼岛的占有,而是长期坚定、明确、一致地宣示中国对钓鱼岛的主权,也一直在对日方的相关言论和行为进行反对。这使得日本宣称的“时效取得”无法成立。
如此一个区区几平方公里的小岛为何会引发出中日两国旷日持久的争端?主权之争的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深层次的实质问题?
学者杨伯江认为,海底资源——石油的获取以及专属经济区的划分是日本一直对这一弹丸小岛穷追不舍的最根本原因:
“钓鱼岛问题的出现就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末期,而恰恰是这个地方出现了石油勘探取得进展的这样一个时候,就是说日本的首要着眼点是海底资源的获取。另外一点更重要的就是它的战略价值,从现行的国际海洋法来说,如果谁主张了这样的一个岛屿,他就有权取得这个岛周围的专属经济区。”
此外,促使日本一直在这一问题上持强硬立场的还有政治和军事方面的原因:
“从大战略来说,钓鱼岛虽然小,但是它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它处于东海南部的中心地带,所以对于中日双方来说,无论是中国东出还是日本南下都是一个咽喉要道,是一个必经之地,我想这是围绕钓鱼岛问题双方矛盾不断出现的一个重要的背景。对于日方来说,还有一点更大的战略上的考虑,就是配合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布局,在战略上在安全上对中国钳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据点。”
钓鱼岛撞船事件给中日关系蒙上的阴影能在短期内消除吗?对此,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日本问题专家刘江永认为,妥善处理钓鱼岛领土争端问题是中日两国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
“钓鱼岛领土争端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中日两国立场不同,如何妥善处理这是摆在中日两国面前的共同课题。中日两国政府都确认了战略互惠关系需要进一步得到维护、巩固和发展,本身就有了一个(解决问题)非常重要的基础。”
面对争议,中国政府始终着眼于大局,一贯主张和平协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倘若这一主张也能得到日方的真正响应,必将有利于中日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但,搁置争议,从不意味着立场不明、态度暧昧。
(李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