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称我国应该避免敏感性商品遭炒作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3日00:12  央视《经济半小时》

  黄少明的观点是,热钱的逐利本质使它瞄准的就是能快速取得回报的新兴市场,而其中热钱最容易冲击的地方就是毫无管制的香港,而伴随着大量金融机构的涌入而来到香港的热钱,看好的还是中国资产。

  黄少明:这些热钱也好,这些投资基金也好,它实际上在炒香港的股市,包括我们的H股和国企股,H股和红筹股。通过炒这个那么得到,因为人民币的资产在上升,那当然会反映到香港股市以H股计价,或者以香港港币计价的H股的市值的上升,所以他们只得这个利益,所以实际上他们还是这个就是,想从中国经济的成长中就是分得一杯羹。

  那么目前有多少资金涌入了香港呢?黄少明给我们看了一组统计数据,虽然从图表上看,香港银行体系的资金结余近期还没有很大的变化,但黄少明判断,这并不说明资金在未来一段时间不会加大流入,特别是在美联储公布实行第二次量化宽松政策,预料未来一定会有大量资金像第一次量化宽松政策推出时一样,大量涌入香港。2009年香港曾经涌入了6千多亿港币的热钱,而这一次的总量则很有可能创下新高。

  黄少明:你刚才不是说索罗斯一下子90亿,90亿乘个7.8,七八56,这已经是500多个亿,再加上其他一些资金,基金进来的,带进来的资金,或者说已有在这里的机构的基金,投资基金,他们本身的资产的扩充,吸纳更多的资金量的话,这个完全可以突破,我想到今年我想突破10万个亿,应该是可能性非常大。

  香港对冲基金经理的数字在过去18个月增长了5成,今年在香港获得牌照的资产管理机构的数目达到了92家,增幅比09年提高了40%。仅从这几个数字,我们就能够感受到境外资本屯兵香港的规模和速度。而它们当中除了瞄准在香港上市的中国概念股,或者通过有限的QFII渠道进入内地市场,还有不少正以暗渡陈仓之计,悄然登陆A股市场。

  就在数以百亿千亿的境外资本屯兵香港的同时,境外热钱流入内地的速度也在迅速加快。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仅仅9月份,我国单月外汇储备就增加了1005亿美元,创下有统计数据以来最高值,这其中就包括了不少流入的热钱。那么,这些热钱又是怎么进入境内市场的呢?来看看记者在香港和深圳的调查。

  在香港尖沙咀一带,多有游客出没的地方,像这样敞开大门做起人民币、外币找换业务的门店,比比皆是。可以看到:特快汇款至全中国的字样赫然映入眼帘。记者上前询问,如果将1000万元港币换成人民币转到内地用来炒股,是否能够做到时,店员表示绝对没有问题。

  记者:我不知道有没有人这样做过,比如说他直接转到证券公司?

  店员:有,有,以前都有。

  记者:这数额大不大?

  店员:你先试一下嘛,或者说你钱领过来转100万,然后看看我们的效率,过去是什么样的,你试一下,如果好了可以再转其他的。

  而通过记者与店员的交谈发现,1000万港元的数目在这里也并非罕见的大单。

  记者:做过吗这样子,大家大额的?

  商家2:1千万、2千万我们做过,哪里没做过。

  记者在不久前曾在深圳的地下钱庄做过暗访,当时店员表示,如果有中国银行的帐号,那么将港币从香港转到内地户口则会容易一些,而在这一次和香港召换店店员的沟通中,记者也听到了相同的回答。

  商家2:香港,香港你钱哪里?

  记者:汇丰和中银都有。

  商家2:要中国银行。

  商家2:反正你有银行给我就可以。

  随着美国开始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超量发行货币,新兴市场国家都面临热钱流入的严峻态势,那么到底我国有多少热钱流入呢?

  黎友焕 广东社科院教授

  黎友焕:经常我们看到一些外资厂有时几部双牌车。一部车有时候带几百万几十万过来发工资也很正常的。那么一天能带多少呢,这个量都很大。

  黎友焕,广东省社科院教授。多年来,他30多人的《境外热钱研究》课题组一直在关注热钱的流入。通过对全国100多个地下钱庄的监控,得出了一些数据。

  黎友焕:就10月份这种进来的速度和量,跟9月份的同期比是一个很大的飞跃,那么9月份跟8月份比又是一个很明显的飞跃,

  在今年2月以来开展的应对和打击热钱专项行动中,外汇局共排查了包括贸易、服务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外债、银行、个人等6种渠道的跨境交易347万笔,累计金额4,400多亿美元。经过筛选违规线索、现场检查和调查取证,最终查实各类外汇违规案件197起,累计涉案金额73.4亿美元。

  黎友焕:应该说8月底到现在的这种流量,是02年到现在最大的,它的速度流进的速度也是最大的。

  通过课题组的监测发现,很多热钱是以公司购买设备的名义把它结汇,然后把这个钱,通过关联企业的账户,结果变成投资就证券市场了,这种变换资金的使用用途,在外汇管理法规上来讲它是违规的,此外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存在,8月以来流入到境内的资金则多是投资性资金,并呈现只进不出的特点,与以往的大进大出非常不同。而这笔资金的最大流向,则是股市。

  黎友焕:有些热钱进去股市这一两个星期已经有几十个点的回报,最近两个星期股市的交易量出现屡创新高啊,那么跟这个热钱有一定的关系,

  热钱就是快进快出,赚了钱就走,所以具有很强的破坏性,根据黎友焕《境外热钱研究》课题组的调查分析,热钱持有者对于中央在楼市方面的宏观调控有畏惧感,预计在下一阶段会持续有热钱从楼市流入股市。而同时更值得注意的是,热钱对于敏感性商品的炒作正在形成气候,其中,特别是针对农产品的炒作,有可能增加国内的通胀压力。

  黎:现在的敏感性商品炒作才刚起步,我们还没有形成有效措施,那么我们预计下一步有价值的产品都会给炒起来,是很可怕的。

  无论以索罗斯为首的海外资金屯兵香港,还是境外热钱暗流涌动,都揭示出美国实行第二轮量化宽松和低利率政策,必定会推高资产价格,我们已经不可能完全置身事外。这对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又意味着什么?我们也请教了多位海内外知名的经济学家和专业人士,一起来听听。

  记者:大家都知道 乔治索罗斯在香港开设办公室,这是否意味着这种趋势可能形成,就是世界范围的对冲基金接下来把中国当成他们的目标?

  里奥梅拉梅德 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创始人及名誉主席

  梅德梅拉:如果把索罗斯基金这样做视为一种迹象的话,那么应该已经有很多迹象了。当然了香港会起到一个重要作用,但是我想,这些资金真正考虑的是中国在未来一二十年所要扮演的重要角色。

  马修基尔南 美国拐点资本管理公司首席执行官

  马修:显然索罗斯先生正在关注中国,在我们看来,应该重点考虑目前的经济环境。这一点他也很清楚。

  今年以来,在入境香港的国际基金和养老基金的名单中,索罗斯并不是唯一一个实力突出的投资者。富达基金以及英国最大对冲基金之一的GLG等国际大型基金公司,都已经涉足香港。英国最著名的投资基金经理安东尼沃顿已于今年四月创立了富达中国特殊情况期货基金,并募集4.6亿英镑资金入驻香港。香港作为最大的人民币离岸市场,西方资本的大量流入,意图自然不会是旨在香港。

  记者:那么您是否还了解其他一些迹象显示投资基金、甚至热钱渴望大量进入中国市场?

  梅拉梅德:我想是的,的确会有投资基金在寻找机会进入中国。

  正如梅拉梅德所言,全球的机构投资者,对冲基金在资产配置的时候,优先于新兴市场,已经呈现出必然趋势。那么这种势头,会给国内市场带来多大的影响呢?

  胡祖六 原高盛大中华区主席

  胡祖六:关键对我们来说,政策当局和检查当局,需要关注,这种资金是不是过度的反常的,大规模流入。以至于冲击了我们的金融市场,引起了太多波动。或者说形成了非常严重的资产泡沫。我不相信,光靠所谓的热钱流入,就能够在中国的市场上能够兴风作浪。如果说能对资产泡沫有任何担心的话,那主要是担心国内是不是有过度的流动性。

  而对于那些,紧盯人民币汇率升值,从而使用违法渠道进入中国的热钱,比如通过地下钱庄、假出口、假外商直接投资而流入的热钱,胡祖六提出了这样的建议。

  胡祖六:那么只要这个升值的预期存在的话,可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就能够吸引一些资金的流入。所以对这个问题,还就是让汇率能够有弹性,这样的话当你的汇率变化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慢慢的消失。

  日前,在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会上,央行副行长胡晓炼针对可能出现的热钱流动现象提出了应对措施。

  胡晓炼 中国央行副行长

  胡晓炼:在应对大量资本流入的情况下,我们也注意到对此一些新兴经济体都采取了一些限制的措施。我们认为可以把对资本大量流入的管理纳入宏观审慎管理的框架。除了传统的通过加强监管、加强检查、加强限制等等,这些资本管理的手段之外,还可以考虑通过对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管理,对于审慎管理的要求来实现应对资本大量流动的目的。

  尽管采访中,这些境外对冲基金的管理人否认它们是短期逐利的热钱,也不会在中国资本市场兴风作浪,但当初这些热钱阻击英镑、泰铢和港元时的血腥和残酷,以及由此带来的巨大金融灾难,不能不让人们心生警惕。美联储释放大量流动性货币,必然会导致美元贬值,从而引发全球经济不稳。那些以逐利为本能的对冲基金、境外热钱此刻排兵布阵,暗渡陈仓,它们的目的毫无疑问就是狙击新兴市场,制造资本泡沫,推动资本价格出现暴涨,然后从中渔利并全身而退。索罗斯在亚洲金融危机十多年后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他并不认为自己当初阻击港元的行为有什么错,错的是当时香港的金融体系有问题,让他有机可乘。索罗斯的这句话应该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两点:一是不要对境外热钱的目的抱有任何幻想;二是一定要加强我们的金融监管,完善我们的金融体系,只自己的免疫力强大,我们才能不怕病毒侵袭。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热钱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