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长江三桥,10年24修,被当地官员称为“崭新的破桥”,武汉的司机则说它是“伤心桥”,而网民戏谑地叫它“搓板桥”。
2009年大修耗资近两亿元,声称可以“管6年”,实际路面仅维持了3个月的“健康”。该次维修的项目总负责人目前已被检察机关带走调查。
武汉长江三桥遭遇“维修腐败”
□《民主与法制时报》记者 邓益辉 范涛 发自武汉
武汉长江三桥——白沙洲大桥落成10年,对其质量的争议相伴10年。
历经10年维修24次的坎坷命运,武汉长江三桥被当地官员称为“崭新的破桥”,武汉的司机则说它是“伤心桥”,而网民戏谑地叫它“搓板桥”。
长江第三桥,与1958年建成的长江第一桥相距数公里,长江一桥50年才大修过一次。
“现在还不敢说这个桥是豆腐渣工程,但可以肯定的是问题非常严重。”武汉市原市长李宪生2003年时曾如此断言。
一语成谶。日前,在媒体新一轮对武汉长江三桥质量问题的批判声中,武汉市委、市政府组织专班,对大桥的设计、施工、监理、管理等环节展开了调查,大桥维修过程中的腐败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民主与法制时报》记者经多方采访证实,今年10月下旬,武汉市道路桥梁管理处主任常某已被检察机关带走接受调查,该市城投集团公司另有多人被纪检机关传唤。
2009年7月,武汉市投资近两亿元对该桥路面进行大规模维修,并称该工程将“创造多项纪录”。常某就是这次维修的项目总负责人。但最终,声称可以“管6年”的这次维修,仅仅使路面保持了3个月的健康。
“屡坏屡修、屡修屡坏”
2000年9月9日,在1958年通车的武汉长江大桥上游8.6公里处,白沙洲长江大桥竣工通车。这是武汉市横跨长江“天堑”的第三座“通途”,因此当地人习惯称之为“长江三桥”。
这座长江大桥由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设计,工程总投资11亿元。大桥全长3589米,最大跨度为618米,号称世界第三大桥。
但此时,这座大桥的厄运开始了——通车10年,大修9次,小修无数,几乎每年都得修修补补。
仅从媒体的报道就可知:2003年,该桥路面首次出现滑移,10月进行维修;2004年,该桥桥面及北线道路维修改造;2007年6月,维修了1个月,耗资5000万元;2008年9月,满目疮痍的该桥被迫“体检”。
一个颇具讽刺的景象是,只要看到天气预报会下雨,大桥的管理部门就会立即向上级打报告,要准备修理路面的材料。
三桥的设计时速为80公里,而由于频繁修路需要封闭施工,600余米的大桥往往需要花上一个小时才能通过。
针对长江三桥陷入“屡坏屡修、屡修屡坏”的怪圈,2008年5月7日,武汉市发改委批准立项,决定投资1.98亿元进行一次全面修复。
2009年7月6日起至9月30日,大桥进入封闭整修期。施工方称,这一次整修将把现有的沥青路面更换成环氧沥青路面,将“有助于延长桥面使用寿命”。
7月12日下午,武汉市市长阮成发现场视察大桥维修工地,他给武汉城投公司提出要求:“一定要保证桥面管6年,不然要追究责任。”阮成发说,这次桥面大修花的是纳税人的血汗钱,“过两年要是又坏了,我们怎么向老百姓交代?”
但这一切都不能阻碍悲剧再次发生。
通车3个月后,大桥开始返修。9个月后,桥面又恢复成坑坑洼洼的“原始面貌”。
一切都回到了原点,大桥仍然需要维修。
2010年9月23日,武汉长江三桥又开始为期40天的局部封闭维修。据统计,这是这座投资11亿元的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后10年间的第24次维修,平均不到1年要修两次。
当时,有人说了句所有人都笑不出来的玩笑话:“投入维修的费用是不是可以修座新的长江大桥了?”
维修工程质量不合格
在此前后,各大媒体陆续刊发报道和评论,武汉长江三桥和与其相关的管理部门再次站到风口浪尖。
9月18日,武汉市委机关报《长江日报》也刊发《白沙洲大桥半封闭大修40天》《10位专家直言:施工质量难逃干系》两篇报道。
据了解,市长阮成发看后明确批示,要求纪检部门调查核实,严肃查处。
武汉市建委一官员向《民主与法制时报》记者透露,今年9月,市城建委按照上级部署,组织专家与相关部门负责人及桥梁维修工程参建单位,重点对2009年三桥路面维修工程质量问题进行了论证。
参与论证的专家普遍认为,三桥在维修工程预验收过程中,正桥环氧沥青混凝土少数地段没有达到设计强度要求,致使通车后,发生了防水层卷材撕裂、滑移、钢混过渡段开裂等严重病害。
10月上旬,专家组对三桥维修工程引桥桥面铺装病害原因进行了再次论证,认为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对沥青的压实度、厚度等指标没进行科学有效控制,是造成沥青层面推移、龟裂、脱离和引桥桥面铺装出现破损的主要原因。
今年10月,湖北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测中心还对武汉三桥维修工程铺装层进行了检测。
该中心在检测中抽取的芯样,通过检测结果分析,50%的沥青层面厚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同时,也有专家认为,过渡段桥面维修时,设计采用的高强度混凝土面层与施工方实际使用的混凝土面层不符。加上交通流量大,超重、超载车辆多,导致三桥维修通车后过渡桥面很快出现开裂。
对此,三桥管理部门曾在接受采访时解释称,花亿元动“大手术”,用的是进口材料,但为了赶工期,施工用的是“土方法”:在没有等到混凝土自然干透的情况下,采取高温油炉烘干,使沥青黏合强度、硬度大打折扣。
事实最终证明,这只是一种掩人耳目的托词。
武汉启动问责机制
在大桥路面质量问题得到清晰的结论后,武汉市随后启动问责机制。道路桥梁管理处主任常某很快被查处。
道路桥梁管理处隶属于武汉市城市路桥收费管理中心,常某曾是2009年三桥维修项目总负责人。
记者了解到,常某因涉嫌收受某公司贿赂,于今年10月下旬被武汉市纪检机关查处。
武汉市建委一建管站的负责人证实,常某被纪委叫去谈话,好多天没回单位上班。但其表示,目前常某是否被纪委实施“双规”并不清楚。他的感觉是,“上级对三桥维修中的问题查处力度很大。”
目前,武汉市纪检机关均对外界保持缄默。
这不是武汉市城市路桥收费管理中心第一次曝出丑闻。2003年11月21日,该中心原副主任李新安帮助一公司顺利中标轻轨工程,以受贿罪被判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
而就在常某被查之前,武汉市路桥收费中心原主任赵近秋涉嫌受贿案,2009年4月被武汉市纪委查处,并移送检察院处理。
此次,武汉市城投集团公司也是纪检部门调查的重点。
该公司一名负责人告诉《民主与法制时报》记者,当阮成发市长作出重要批示后,市检察部门几次到他们单位了解情况,多人被叫去谈话协助调查。
“2009年维修三桥耗资近两亿元,整个工程涉嫌违法分包、指定分包商等严重问题。这是导致维修工程质量低下最重要的原因。”该负责人说。
在该工程中,武汉市城投集团公司委托武汉市城诚路桥发展有限公司为大桥维修工程代建管理单位,代表城投集团对项目建设进行全权管理。
该工程一标段经几次分包,最后给了武汉建通沥青混凝土公司具体施工。实际上,建通公司是一个没有资质的施工单位。
当时,常某是城诚路桥公司的副总兼总工程师,他指定建通公司铺装引桥面。
而记者在武汉市城市路桥管理中心的网站上了解到,城诚公司与建通公司均为该中心下辖的二级单位。
建通公司完成了6万多平方米沥青路面的修复,但由于偷工减料,基本达不到设计要求,为长江三桥今年返修埋下祸根。
“一个连26个字母都念不完的人,怎么能教好学生的英语呢?”武汉城投一位退休干部如此形容此事。
2010年11月8日,一名建通公司员工告诉记者,该公司负责人被检察机关带走已近一月,“可能与三桥引桥桥面沥青铺装过程中向常某行贿有关。”
听闻此事,数名受访者均表达了这样强烈的愿望:纪检部门能将致使武汉长江三桥反复“发病”的蛀虫悉数捉拿归案。
在武汉市启动问责机制的同时,长江三桥开始对过桥的大型车辆限重,大桥安置过桥电子称重系统,货车须先过磅再过桥。
矗立在桥边的指示牌上写着:“限重30吨,超限车辆请驶离。”大桥管理部门称,这是为了保护长江三桥。
而在网络上,对于该桥主体工程是否有质量问题的质疑仍旧不断。
链接
长江一桥写给长江三桥的信
□陶功财
有人说你是被“豆腐渣”工程害的,哥哥却替你抱不平,这其实并不是什么“疑难杂症”,更不是什么“癌症绝症”,为何就“医治”不好呢?是“医生”不愿救治,还是其中有猫儿腻?
武汉市交管局负责人说了,你的悲惨遭遇主要是因为“治超”乏力。也就是说从你身上碾过去的车辆超载,让你受到了“伤害”。你是不是会纳闷:大哥和二哥不也挺过来了嘛!为啥我就挺不过去?
三弟,现在你又在进行“大手术”,这一锤锤将你的心捶碎了吧?但愿这一次能让你得到有效的“治疗”。哥哥不会远离你,永远在一旁祝福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