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赵作海妻子称偷卖玉米因为缺少生活费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7日03:34  法治周末

  对话赵作海:我替公民喊冤

  法治周末记者 莫静清

  问:为什么想做公民诉讼代理人?

  答:不想其他人像我一样再被冤枉。我们被冤枉,不是党和政府不好,是有很多不听党的话的人。

  问:什么是公民诉讼代理人,你准备如何去做?

  答:替公民喊冤。对于求助者给我的材料,我会先让群众评判对错,如果认为是判错了,我再去找法院,替他们喊冤。有这两个步骤,就不会出错了。

  问:你和蔺文财的合作关系是怎样的?

  答:我不叫他老师、不叫他站长,我就叫他蔺文财。

  问:当时怎么得知自己要被释放了?

  答:我姐姐来监狱看我,她说他看到赵振晌在大街上了,她说你如果真杀了他,他怎么还会出现在大街上。我当时听了,心里很激动,眼泪就掉下来了。我一直都知道自己没有杀他,他一定会再出现的。

  每次想起、提起这件事,我还是很难受。我脸上笑着说,心里还是很苦。

  问:在牢里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放弃?

  答:我老想,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没有杀人,相信自己一定会出去的。就是判死缓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年纪大了,怕等不到赵振晌出现了。

  问:有人说如果不坐牢,你现在生活可能没这么好,有了65万元赔款,还有政府盖的两套房子。如果拿现在的生活和不坐牢换,你换不换?

  答:形势在发展,人也在发展。我要是不坐冤狱,有了自由,我就不能自己劳动?就不能比现在更好?

  对话蔺文财:我是幕后推手

  法治周末记者 莫静清

  蔺文财的“民告官”网站办公室,在国务院第二招待所附楼。据蔺称,每月租金1700元。

  问:有人说你是赵作海的幕后推手,你怎么看?

  答:我更像他的法律启蒙老师。但也可以说,我就是赵作海的幕后推手。我必须要把他推举到维权台前来,他不识字、不懂法,但是他在法庭上,就是一块惊堂木,有很好的警示作用。

  问:和赵作海合作,没有想过可以更好地出名和谋利?

  答:业内名望我比他大,只是冤屈没他受的多。我以前是一个千万富翁,1993年的时候我用飞机运钱去北方买大米。该享受的我都享受过了。

  说实话,赵作海什么都不懂,我带着他,其实很麻烦,什么都要教他。不用利用赵作海,现在已经有政府、个人出钱让我放弃代理某案件。我告诉他们,我放弃的不是一个案子,而是整个“民告官网站”,以及所有找我维权的人的信任。

  问:你不害怕被质疑?

  答:我认为质疑也是一种好事,都是关注。有人在网上发帖说蔺文财是骗子。我朋友和我说,你可以找服务商删贴,或者告发帖人。我说不用,清者自清,那篇帖文下面也有当事人跟帖替我“洗冤”。

  问:曾经411天的冤狱生活对你有何影响?

  答:这改变了我整个人生的方向。如果还是富翁,我舍不得把钱给别人;现在做维权,用知识经验帮助别人,我就舍得。

  问:为什么至今没有成为律师?

  答:我曾参加过两次司法考试,每次都差十几分。最后一次是考试报了名,后来考虑到当律师要受到更多限制,就放弃考试了。

  问:现在主要收入来源是什么,以后有何收入规划?

  答:目前主要是给几家小公司做法律顾问。除了“民告官网站”,我还有一个北京蔺文财法律咨询中心。现在维权的事情我都是以“民告官网站”名义去进行。这个咨询中心以后可以进行商业化运作。

  法治周末记者 莫静清

  发自河南柘城、北京

  车厢里声音嘈杂。赵作海花了些时间,小心地挤过人群,找到一个人少的角落。站定,蹲下来,头埋进手。紧跟着他的小刘脑海里顿时浮现两个字:“习惯。”

  2010年10月31日开往天安门的北京地铁1号线上,没人认出这个人就是赵作海。

  2010年5月9日,“杀人犯”赵作海蹲了11年大狱后,因“死者”奇迹归来,被无罪释放。随后,58岁的赵作海获国家赔偿65万元。

  2010年10月11日,不识字的赵作海有了新身份,“公民诉讼代理人”。

  可赵作海“掉了链子”。蔺文财悉心策划的“全国维权之旅”满月之际,11月7日赵作海接到村干部“鸡毛飞电”,称女友李素兰在老家“偷卖”玉米。

  很多人在等赵作海。江苏邳州市人民法院已退休的一级法官吴天宏(化名),按照和蔺文财的约定,11月12日赶到北京,想找赵作海替自己维权。

  老赵不听指挥,他的“法律启蒙老师”蔺文财也没有办法。

  谁都可以轻易带走赵作海。赵作海的手机一接通,他用含混不清的方言表明自己的正身后,会顺手把手机交给身边的人来代言。而他的身边,总是有人。

  11月11日,代言人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长沙口音的男性。

  11月12日,接电话的是段铁岭。“我是他代理第一个案子的当事人,不是代理人。”段铁岭不得不纠正电话另一端《法治周末》记者的误会。

  段铁岭11日下午刚奉蔺文财之命,把赵作海从去长沙的路上截了下来。一位长沙当事人听从律师点拨,在河南苦等赵作海一个星期。老赵一听,非常感动,当即同意跟他奔赴当地。赵作海的第一次单刀维权,遂夭折。

  11月13日,有目击者看到,赵作海的女友李素兰和赵作海离开郑州,两人手机均无法接通。

  蔺文财旋即报警。在他看来,李素兰其实是有夫之妇,老赵极有可能掉入其处心积虑设计的谋财陷阱之中,生命堪忧;而在李素兰说来,蔺、段二人居心叵测,这是必须拼死一争的家庭保卫战。

  谁找到了老赵,谁就拥有话语权。11月12日,段铁岭不让李素兰找到赵作海;11月13日至今,李素兰不让赵作海出门、也不许接听任何电话。就是12日蔺文财决定让老赵上北京,也是直接给段打的电话。

  而赵作海,是最不需要说话的一个人。

  粮食保卫战

  赵作海还是瞒着李素兰,去自家玉米地瞅了瞅:都卖光了,还剩一点儿。

  “8000斤玉米”成为赵作海在不足一个月的全国维权之旅中,最意外、最惹人的一段花絮,同时给蔺文财的计划画了一个被迫暂停的暂停号。

  赵作海四处热心维权,不想后院失火,自己反成了受害者。这是故事毋须隐藏的笑点,就是前来找赵作海、蔺文财维权的当事人,偶尔也会问及此段,以资平衡调剂。

  甚至对“李素兰偷卖玉米”表示极为愤慨的蔺文财,事后在不厌其烦地讲述中,也会把持不住,附和着众人,偷笑出几声来。

  可这是赵家一年粮食收入的大头。赵作海着急。听到村干部赵庆喜的报信,还在成都接受采访的老赵坐不住了,要立刻赶回去。在北京打工的大儿子赵兴良,闻讯也当即买了火车票。

  但赵作海回不去,最早的飞机票也是第二天的。于是蔺文财给报信的村干部赵庆喜、段铁岭和赵作海的妹夫都打了电话,请他们务必看住玉米,不要让李素兰再接着卖了,一切等老赵回去再说。

  一场夜幕下的粮食保卫战就此上演。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赵作海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