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常州与雅加达:炎黄子孙姓氏宗亲联谊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7日13:08  常州日报

  常州雅加达:炎黄子孙姓氏宗亲联谊

  鲜花,在热带炽热的阳光下分外娇艳。10月17日到19日,“第四届东南亚加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新西兰、澳大利亚各姓氏宗亲联谊大会”在印尼首都雅加达召开。常州市国际友好交流协会受大会邀请率14名代表团成员赴会。在会上,常州代表团与东南亚各姓氏的炎黄子孙欢聚一堂,还与许多东南亚国家和新西兰、澳大利亚的企业家进行了广泛的经贸文化交流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

  “常州是一个好地方”

  被誉为“千岛之国”的印度尼西亚,华人占4%,约有千万人,是世界上华人最多的国家。

  近年来,随着常州以日益开放的姿态活跃在国内外的舞台上,常州市国际友好交流协会和常州市姓氏文化研究会也与包括印尼在内的东南亚各姓氏宗亲总会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在2007年和2009年两次组团参加泰华各姓宗亲总会联合会举办的东南亚加四各姓氏宗亲联谊大会,今年4月底,泰华各姓宗亲总会联合会主席黄汉良带领副主席一行访问了郑州、常州、上海和汕头市。他对常州的飞速发展赞赏有加,并且一再邀请常州组团参加今年在印尼举办的“第四届东南亚加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新西兰、澳大利亚各姓氏宗亲联谊大会”。常州领导当即表态,一定组团参会。常州通过参加前两次会议与泰国及其他东南亚国家建立了经贸与文化方面的良好联系,泰国地板、塑胶、电力、农机等行业都组团到常州考察,常州电动车进入了泰国市场,而泰国大米也在前不久进入了常州。

  在10月17日大会的开幕式上代表中国驻印尼大使章启月到会并发表讲话的总领事兼参赞钟瑞明说,今年中国与印尼的贸易额就已经达到400亿美元,据测算到2014年就将超过500亿美元的规模,其中,华人华侨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常州“大娘水饺”2002年进军印尼,把“大娘水饺”开到首都雅加达。考究的用料,精细的制作,鲜美的口味,使常州“大娘水饺”在印尼大行其道,不仅是华人爱吃,印尼人也喜欢来这里尝个鲜,现在已经发展有印尼兰花商厦店和印尼艺登小厨店两家连锁店。其实常州和印尼有着很多交往和经贸联系。我们在印尼期间看到不少手扶拖拉机驰骋在田间地头,仔细一瞧原来是常州生产的手拖。

  近年来,印尼经济的迅猛发展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当然也吸引着常州企业家。常州金溢投资公司的专长是“以钱生钱”,即通过投资来使资产增值。这次公司总经理刘丽萍一到会场就迫不及待地寻找印尼同行,了解印尼的投资政策和相关事宜。她还肩负一大使命:考察相关场地,准备进行一个大项目的前期运作。作为常州塑化协会的高级顾问,李云程对印尼的塑化行业十分有兴趣,他在会上与许多参会的印尼和东南亚企业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寻找商机。而印尼数控机床的发展也吸引着常州市新墅机床数控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亚兴的目光,他与东南亚的同行频繁切磋,共谋发展。常州的书画家们更是激情迸发,泼墨挥毫为两地的友谊添彩增色。

  曾经到过常州的黄汉良主席对东南亚的一批实业家隆重推介常州:“常州是一个好地方,人好,景美,是一块投资创业的宝地,你们都应该去看看!”

  血缘纽带架起心的桥梁

  这次共有常州和潮汕地区的两个代表团代表大陆出席会议,飞机一降落雅加达国际机场,常州老乡立即感受到了炎黄子孙一家亲的氛围,会议筹委会成员、印华百家姓协会副秘书长蔡镇伟带人在机场门口迎候,一路上不停地介绍印尼的基本概况和风情民俗。常州老乡的到来,也引起了会场不小的轰动,前两次参会时认识的老朋友纷纷前来嘘寒问暖,而许多新朋友争相互致问候。

  海内外炎黄子孙为大家的相聚而兴奋不已。常州代表团到达的第一天晚上,印尼雅加达周氏宗亲总会主席周沅瑶从代表花名册中得知常州团中有两位周氏宗亲,他非常高兴,不停地打听,终于找到了在媒体和文化产业工作的周逸敏与周秋华两位宗亲,共叙乡情。虽然他的先辈是从广东下南洋的,但是看到大陆周氏宗亲仍有说不完的话。第二天,在会议间隙,他又邀常州和广东潮汕共4位周氏宗亲驱车数十里,到位于雅加达北部华人聚居区的周氏宗祠(会所)参观,祭拜周氏先祖,诉说乡情和在异国他乡打拼的艰辛。

  他还带着4位周氏宗亲参观印尼华人文化公园里的周氏文化陈列馆。去年11月,周氏宗亲会得到这一信息后,马上表示愿意出资来建造,规划好后立即动工。现在周氏文化陈列馆正在装修,这在印尼还是第一家。令周沅瑶犯愁的是,在印尼很少能收集到周氏姓氏渊源等特别是有关他们这支印尼周氏宗亲的资料,他希望大陆周氏宗亲能够“帮帮忙啦”。常州市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苏慎和常州周氏宗亲当即表示,一回常州立即帮助收集相关资料,为他们丰富陈列馆展品助一臂之力。在与印尼周氏宗亲的交流中,常州周氏宗亲提出一个问题,觉得现在东南亚各姓氏宗亲总会有断层:现在执着于宗亲事务,为宗亲服务的都是年长者,而年轻的后来者很少。泰华各姓氏宗亲总会联合会主席黄汉良说,怎样“薪火相传”确实是一个大课题。印尼华人文化公园建各姓氏的文化陈列馆不失为吸引年轻华人的一个好办法。

  在会上,常州代表团的一群书画家吸引着众乡亲的眼球。团长、常州市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苏慎将自己精心书写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献上,书法家陆林深上台将一幅自己左手书写的“宗谊长存”献给大会。以描绘百岁老人出名的企业家王亚兴和以画鸭见长的居大宁也都献上了精心创作的画作。

  中文在印尼日渐走俏

  印尼华人可以说是历尽艰辛,但现在已经走出坎坷。会议配备给我们的导游汤荣琨是一位活泼和蔼的人,闲聊时讲印尼华人境况,他说有时也会感到压抑,不仅是生存压力的磨励,更来自于一种心灵缺少依托的疲惫。他要我们叫他“阿汤”,53岁的阿汤有4个孩子,上面3个是男孩,最小的是女儿。老大在IT行业,老二是牙科医生,老三是电气工程师,老四还在上大学,学的是广告专业。按说这样的家庭应该是和和美美,但阿汤总有一些不安全感。阿汤原先经营一家家电商店,冰箱彩电空调一应俱全,货品很充裕,生意很红火。但是在12年前的那场暴乱中,他的货物被抢光,店被烧掉,之后他就不敢再做生意了,从2000年起当起了导游。

  去国万里未敢忘乡音。由于历史的原因印尼华人有30多年的文化断层,但阿汤却请了一位60多岁的华人老教师到家里来教孩子,他说不能让华人不会说中国话。每周来上两次课,每次2个小时。现在他的4个孩子都会说中国话,虽说算不上精通,但能运用,这给他们的职场生涯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像蔡镇伟先生就在家中偷偷学中文。

  “中文走俏”,是我们得到的一个强烈印象。与我们一同与会的印尼华人林先生会议间隙与我们交流,他原来就坚持学中文,在中国华侨大学获得了学士学位后,还想继续深造,接着攻读了硕士研究生。说起这些他很自豪:“今年6月我到国内华侨大学参加了授予学位仪式。”他又乘便在中国旅游转了一大圈,祖国的崛起让他感到意气风发。“现在中国的大国地位日益显现,在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分量越来越重,各方面都极需要中文,学的人很多,包括印尼人。现在,印尼大学里也都有了中文教师,出现了印尼人教华人的情况。他告诉我们,华侨大学在印尼有分校,是他办的。已经有200多名学生,还有20多人在攻读硕士,是华侨大学的海外考点。好像是印证他的这番话,我们发现就在入住的宾馆边上就有一家中文培训班,贴出的大幅广告是“精武门”电影海报。

  说到前景,印尼华人都很有信心。一天清早记者在旅店周围拍一些风景照,两位华人中年妇女过来对我说,“你从哪里来?”“中国。”“印尼好不好?”“印尼发展很快。”她们笑了,“20年后你再来,会更好。”

  而这简短的对话里透出的是一种自信,从这种自信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朝气蓬勃的新形象。(周逸敏) 

  来源:常州日报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