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俄罗斯:贿赂公务人员开销也在上涨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9日09:19  世界博览杂志

  印度孟买:工资与物价齐涨

  特约记者 李曼(发自印度)

  导语 尽管通货膨胀率很高,但印度人的收入也随之增加。

  来孟买之初的确暗喜了一阵,因为此地消费除房价和油价外,总体低于北京,尤其是肉、蛋、奶等食品。

  不过好景不长,一年来物价飞涨,让我切身感到印度通货膨胀的速度甚至快于中国。这里到处可以听到当地人的不满之辞。两个多月前,在野的人民党组织了一次全国性大罢工,抗议政府对通货膨胀的无作为。

  那一天的情景我至今记忆犹新:商店关张学校关门,街道上静悄悄的,只有风卷起树叶在街道上盘旋。孟买的交通从来没有这样畅通无阻过;走进办公大楼,发现电梯难得地不用排队等候;天天见面的警卫和保安不知去向,雇员们也不敢来上班,因为怕没有响应罢工号召,“乘火车时被飞来的石头打伤”。

  不过此后,物价高企的状况丝毫没有改变,依然民怨沸腾,政府手忙脚乱,一年中连续6次加息,即便如此也没能挡住通货膨胀的步伐。

  与人民币一样,印度卢比今年以来升值压力较大,一直坚挺;一年前1美元可以兑换48卢比,现在仅能换44卢比。目前5欧元可兑309卢比。今年印度国内通货膨胀高达9.9%,309卢比在衣、食、行方面可买的东西越来越少了。

  食品方面:记得一年前年刚来孟买时,去趟附近的小超市,300卢比基本可以买全一周的食品,包括鸡蛋、虾仁、青菜等,现在拿着300卢比,大约只能买回够吃两天的食品。这家名为“自然菜篮”的连锁超市是南孟买富人们经常光顾的地方,价格比政府菜市场贵20%左右。

  富人们之所以喜欢在这里买东西,是相中了食品的进货渠道比较安全,肉类没有添加剂,青菜一般不使用化肥。目前在这家超市300卢比可以买62个鸡蛋,6公斤西瓜,12公斤西红柿,6.7公斤青椒,2.8公斤中国进口的富士苹果,1.5公斤大虾,2.7公斤羊肉。香蕉比较便宜,可买大约13公斤。孟买几乎看不见猪肉,鸡肉不贵,300卢比可以买两只整鸡。

  对于印度普通的城市白领来说,一天有40卢比就可以果腹了。我们这座办公楼的有些工作人员午饭基本上都在小摊上解决,他们喜欢吃一种油炸粽子样的食品,里面包裹着和上调料的土豆泥馅,吃饱只需20卢比。

  大多数职工的午饭都是自带,有专门的快递公司去各家收集,统一送到办公室。吃自带食品应该更加省钱,如此算来300卢比至少可以让一个普通白领吃饱一周。而在北京,白领们要想用45元人民币吃一个星期的午饭,恐怕很难。因此在食品方面,尽管物价攀升,依然是孟买比较便宜。

  一年来印度汽油价格暴涨,以前309卢比可以灌93号汽油6升,现在只能灌大约5升。从目前看孟买的油价比北京高出不少,相当于9.6元人民币一升,而且还有快速增长的势头。

  伴随汽油涨价的是物价全线攀升,不仅私人汽车出行受限,出租车费也上调了。不过孟买的出租车费一直很便宜,即使现在起步价也就相当于2.2元人民币,每走一公里增加5毛钱。来孟买以后,感到最便宜的就是两样东西:出租车和香蕉。

  现在,孟买人均月收入4000多卢比(600多元人民币),较印度其他邦收入高些,当通货膨胀来袭后,人们的收入也随之增加,从百分之几到几十不等。

  公务员的工资与各企业都不同程度地提高,印度南方一些邦的私营企业更是率先涨工资。印度的私营企业在这方面从不落后,因为工会的力量不可小觑,一旦怠慢了公司职工,搞上几个罢工就够雇主受的。

  尽管收入增加,但是今年由于物价增长过快,人们的通涨预期心理很强,幸福感大大降低。但愿第6次加息后能有效地控制通涨,使人们再回到原先悠然自得的幸福状态。

  德国:物价高收入更高

  记者 宁宵宵(发自德国)

  对于任何一个有工作的德国人来说,物价实际上都很便宜。

  在德国生活了三个月,一开始总是习惯将商品价格乘上9,这样一来觉得什么都好贵。可是对于有工作的德国人来说,物价实际上很便宜。在超市经常看到德国人肉、菜、蛋、奶、酒买了一推车,结账时往往也就是30欧元左右。

  当我给德国报纸写过一篇文章,得了100欧元稿费之后,我觉得这100欧元基本可以满足一周的日常需要。而我平常去超市买一周的生活必需品,也就用到15欧元。每到周末,汉堡的鱼市和各种周末市场都是不错的选择,可以用10欧元买几公斤的新鲜海鱼,还有农民来卖自己种的蔬菜、鲜花,价格都比较实惠。

  对于一般的市民来说,月收入扣税和保险之后能剩下2000欧元就能过上很好的日子了,如果奢侈一点,天天在外面下馆子也可以;节省一点就可以攒钱出去旅游度假,日子舒服得很。朋友的女儿在汉堡大学,食堂一顿午饭要2欧元。在汉堡见到一位黑人大哥,他在工厂里操作数控机床,老婆专心在家照顾5个儿女。他上下班开一辆宝马,每天神情自若,生活上丝毫没有后顾之忧。

  俄罗斯:“贿赂”也涨价了

  记者 王晓夏

  导语 以物价高昂著称的莫斯科,土豆价格已经和北京基本持平了。

  莫斯科是俄罗斯物价水平最高的城市,同时也不时被各种评估机构列入全球物价最昂贵的城市之列。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莫斯科的食品总体价格大约上涨了10%左右。本次“5欧元调查”选在了光顾人群最多,同时价格也最为低廉的大超市内。莫斯科街道上小摊位售贩的蔬菜价格往往会比超市价格贵出很多。

  俄罗斯地处寒带,很多水果蔬菜无法自产,无论在大超市或者小摊贩都会在食品后边加注产地。同样是普通的西红柿,超市售贩的价格从本国自产的每公斤90卢布(1元人民币约等于4.58卢布)到欧洲进口的150卢布不等(已经经过清洗和包装,可以直接食用)。

  土豆、洋葱、胡萝卜,卷心菜等少量蔬菜和大部分肉类和奶制品主要为俄罗斯自产,价格受季节影响较小,现在莫斯科超市里的每斤土豆价格在1.8元人民币左右,已经和北京价格持平或略低。除此以外,其他品种蔬菜和大部分水果都进口自德国、波兰等欧盟国家。

  5欧元折合卢布大约为200卢布左右,这是一个普通莫斯科人一天的最低伙食费。在莫斯科,即便是价格很低廉的大学餐厅,一餐饭(主菜、甜点和茶)也需要150卢布左右。在莫斯特,像出租车司机这样的工作月薪往在3000卢布左右,但这些职位往往不是全职,人们可以身兼两三份工作,月均收入能达到1万多人民币。

  随着食品价格的攀升,贿赂公务人员的开销也在上涨,在莫斯科过去500卢布的小费就能“应付”普通的交通违章,现在这一价码已经攀升到了5000卢布。

  一盒阿司匹林的价格差异

  当你走进不同国家的药房,才发现世界并不是平的。

  同样一盒德国拜耳制药生产的阿司匹林(30片装),在上海虹桥机场的药店里卖18元,德国汉堡街头药店的售价是6欧元(约为人民币54元)。这还不是最贵的,东京六本木附近的价格是每盒4600日元(约为人民币66.3元)。

  即使在欧盟内部,不同国家的药物价格也差很多。平常的感冒药尚且如此,最新研制出的、疗效显著的抗癌药物价格差别就更大了。同样一盒抗癌药格列卫(30片装)在德国的售价为3448欧元,而在瑞典仅卖2439欧元。

  药物学家乌尔里希·施瓦本比较了50种常用药品在瑞典和德国的售价,其中仅有1种在德国的价格较低。他分析两国之间巨大价格差异的原因在于是否对药品征税:在瑞典,药物并不附加增值税,而德国药物的增值税高达19%。

  据医疗经济学家卡尔·劳特巴赫解释,德国征收的增值税主要用于新药物的科研和长期临床试验。德国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全球药物开发中心”,像拜耳制药这样的大企业拥有自己的科研部门,支出非常高。

  但是也有不同声音,有人提出,这些大企业用在科研上的经费还不到宣传推广费用的一半。更严重的是,大企业之间早就结成了价格同盟,形成垄断。他们的证据是,当一种新药通过临床试验并得到批号之后,通常还要经过至少12个月的时间才能真正进入市场,这就大企业有充足的时间互相讨价还价、制定标准。

  乌尔里希·施瓦本认为荷兰的药价制定标准更令人信服。1996年,荷兰政府颁布了药品定价法,该国某一类药物的价格不得高于英国等四个国家同类药物的平均值。在横向比较的同时,每隔半年,药监机构就要与大企业坐下来,重新讨论药品价格的浮动。

  再次以阿司匹林为例,各国药店里用于解热镇痛的药品很多,如何选择便宜又有效的药品呢?大多数不具备医学常识的消费者难免会依赖品牌和广告,再经过某些医生的推荐,往往会选择昂贵的新药。针对这一问题,西班牙的医药政策值得借鉴:西班牙政府大力推广价格便宜的普通药品。让公众知晓普通药品与品牌药品具有同等疗效。西班牙新药品法还规定,凡上市销售超过10年的药品均要降价20%。

  未来5年:食品价格还将上涨

  作者 费大鹏

  导语 两年前,食品价格飞涨在多个国家引发骚乱,今年,“食品危机”是否会重演?

  今年9月初,非洲国家莫桑比克首都马普托发生了暴乱,人们用手机短信联系,然后一起走上街头,一些年轻人愤怒地砸碎商店的玻璃窗,洗劫里面的食品。短短几天里12人丧生,400多人受伤。而起因,就是民众无法承受不断上涨的食品价格。

  全球食品价格都在飞涨。根据路透社公布的全球最权威的消费品价格指数,过去的几个星期里,国际小麦和玉米的价格分别上涨了30%,随之而来的是全球肉类价格达到近20年来新高。美国农业专家预测,今年全球小麦产量减产3000万吨,比去年低5.5%。埃及的西红柿,中国的大蒜和俄罗斯的面包在当地都成了“昂贵”的代名词。

  目前,全球粮食和蔬菜价格已经达到2年以来的最高值,而同时,气象专家带来了一个坏消息——明年干旱和洪水等自然灾害不会比今年少。就在11月的第一个星期,美国政府宣布对太平洋海水的观测结果,海水温度比平时偏低,而这种现象可能引起全球范围内的极端天气,这将让未来的食品价格走势更加难以预测。

  “粮食危机”

  联合国粮农组织高级经济学家阿巴锡安警告各国,自从9月以来,全球食品价格加速上涨:“在过去几个星期里,我们看到了危险的信号,我不希望2008年的悲剧重演。”

  2008年,食品价格的快速上涨引发了全球性的“粮食危机”,25个国家发生了骚乱。在埃及工业城市大迈哈莱,工人们带着妻儿老小一起走上街头,抗议价格食品上涨。埃及政府表示本国生产的粮食只能满足一半的需求,因为全球粮食价格上涨,自己无力控制食品价格。随后游行演变成骚乱,当天就有一名抗议者身亡,第二天骚乱继续扩大。

  回忆起这些悲惨的事件,阿巴锡安说,联合国粮农组织不能确定这次食品价格上涨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还是仅仅是正常的价格波动,毕竟,现在全球食品价格总体上依然比2008年时低。

  2007年到2008年间,全球多种食品和农作物长期稳定的价格壁垒被打破了,食品价格快速提高让1.5亿人口陷入饥饿。2008年之后,虽然大多数农产品价格有所回落,但也比2007年前的整体水平高50%。现在,这些食品的价格正向2008年的最高点迫近。

  国际性慈善组织乐施会的高级官员克里斯·莱瑟尔也认为尽管全球粮食价格一直在快速增长,但社会动乱并非迫在眉睫,不过如果照此趋势发展下去,“2008年的那一幕依然有可能重演。”

  他认为现在各国食品价格的剧烈波动让各国消费者都充满了恐惧,不过今年的情况同2008年不一样:“今年全球粮食产量比当时要高,各国的储备也更充足。”

  但莫桑比克的骚乱提醒世界各国政府,如果不能阻止食品价格上涨,任何国家都有可能出现政局不稳。

  粮农组织的专家们提醒各国政府,食品价格不单单是由农作物的产量和消费者的需求决定的,油价上涨、像巴基斯坦的水灾和俄罗斯的酷暑这样的极端天气以及国际投资者的对粮食期货的炒作,都有可能影响全球食品价格。

  世行主席罗伯特·佐利克说:“许多国家的食品价格本来就已经很高,这次涨价浪潮会让这些国家的居民更难以承受。”10月底,世行预测,食品价格大幅波动的局面很可能持续5年,要求各国政府共同出资建立10亿美元的基金以稳定发展中国家的食品价格。

  发展中国家里,埃及的食品过去一年平均涨价21%,发达国家也未能幸免,英国的食品价格在三年中上涨了22%。

  食品涨价到底是什么原因?

  过去半年,世界小麦和玉米价格指数上涨了57%,水稻是45%,糖是55%。

  联合国粮食价格问题特使奥利弗·德·舒尔特带领团队调查后,发现耕地面积减少也是食品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耕地质量下降,城市化,大量开发商在原来的农田上开发住宅,让全球耕地面积越来越少。”

  “全球每年有1950万公顷耕地变成城市里的工业用地,这体现着各国政府对农业和工业的态度。”其中,仅在中国就有约750万公顷耕地转作他用,占全球耕地减少面积的40%,过去十年里,中国人均耕地面积减少1.4亩。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伦敦,智库“世界发展运动”的发言人麦可·马斯特斯说,因为有太多的基金和资本在投资粮食期货甚至囤积粮食,这些资本对食品价格的影响要超出传统的消费者和生产者。他本人就是基金经理,对这些资本的影响力了如指掌:“当食品市场和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贯通,那过量的资本就可以炒高任何食品的价格。”

  联合国粮农组织9月24日在罗马举行了紧急会议,讨论全球粮食减产和由食品短缺带来的社会动荡问题。

  特使舒尔特说:“2001年起,一些非传统的投资者开始进入粮食期货市场,原因很简单,是因为其他投资领域无利可图了。”先是美国纳斯达克高科技股崩盘,然后是全球股市低迷,2007年开始,美国房价开始下跌。每当一个泡沫破裂之后,投资者就寻找新的投资目标,现在,他们的目标就是粮食和黄金。

  舒尔特认为,现在的粮食期货市场同以前相比,最大的不同是投资者不再是专家,甚至对粮食本身毫无兴趣,他们只是在各种投资指数的指引下盲目地进入,想捞一笔就走。

  全球六大昂贵食品

  韩国白菜

  对于韩国人来说,白菜是“国菜”——泡菜必不可少的原材料,每家每户顿顿都离不开。

  春季多霜、夏季的炎热和秋季的洪水让韩国白菜减产,价格上涨了3~5倍。白菜又是一种可以长期贮藏的食品,一些商人大量囤积加剧了价格上涨。在首尔,白菜卖到13800韩元(60元人民币)一颗。韩国今年萝卜价格也是去年的两三倍,逼得韩国的餐馆不再免费为客人提供泡菜,一位家庭妇女抱怨道:“这就好比吃拉面,面汤还要单收钱一样!”

  政府也明白,白菜对韩国人意味着什么。总统李明博宣布将为自己的过错自我惩罚——只吃用卷心菜做的泡菜,同时削减从中国进口白菜的关税。

  中国的大蒜

  如果向韩国出口白菜,会不会让中国的白菜价格上涨?中国人担心“大蒜危机”在白菜身上重演。

  去年,摩根斯坦利将大蒜列为中国投资关键词之一。今年大蒜的产量还不如去年,许多投资者又开始跃跃欲试,一直到现在,大蒜价格依然在每公斤13元的高点附近徘徊。

  不只是大蒜,因为今年恶劣的天气,中国消费者看到几乎所有农产品价格都在上涨。30岁的外企白领蒋先生说过去两年里,他家在食品上的开销翻了一番,最开始他以为是吃肉太多的缘故,因为他最爱吃的排骨自从两年前涨价一倍之后,价格就一直没掉过。最近他跟妻子跑了一趟市场,发现蔬菜价格居然比肉还高。妻子还对他抱怨,两年里他的工资一点也没有变过。

  以色列的西红柿

  西红柿同鹰嘴豆和橄榄油一样,是中东食谱里最常见的原料。但随着西红柿的价格像坐火箭一样窜升,现在许多以色列家庭吃上一顿西红柿就像过节一般。在过去的一个月里,以色列的西红柿价格上涨了七八倍,每公斤卖到2.5欧元。

  以色列政府免除了进口西红柿的关税,并且紧急从荷兰进口了4000吨。据农业部发言人说,情况很快就会好转,因为在炎热的夏季过后播种的一茬西红柿即将结果上市,而炎夏正是导致西红柿减产的原因。

  在中东地区,人们已经尝到了全球变暖的苦果。不单单是以色列,在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的世界第三大西红柿产地土耳其,近几周西红柿价格也涨到了原来的三倍。

  美国玉米

  美国政府刚刚宣布今年玉米减产,国际玉米价格立马窜升。但目前,玉米价格还没有影响到美国各地销售的玉米饼和玉米片等以玉米为主料的食品的价格,因为这些食品的成本中,主料玉米只占一小部分,运输和销售成本才占大部分。

  但全球肉类价格却受到了直接的影响,因为玉米是动物饲料的主要成分,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出口国。

  玉米涨价对于美国农场主来说影响却并不大,不好不坏,因为他们的收入主要来自政府的农业补贴。美国1/3的玉米用来生产燃料酒精,因此其涨价对工业的影响要大于农业。

  俄罗斯的面包

  自从8月热浪席卷全国后,俄罗斯的面包就卖得越来越贵。在过去两个月里,大多数面包房将售价调高了两成,而且涨价趋势一直在持续。莫斯科一家面包房的店主奥尔加说:“不单是面包,蛋糕和饼干都涨价了。”

  更大的危机还在后面,俄罗斯今年年内,饲料价格上涨了一倍,因此许多农业专家都提醒,未来肉类和奶制品价格很可能快速上涨。俄罗斯政府对此的反应是禁止谷物出口,结果催高了全球谷物价格。同时,许多俄罗斯人注意到,自己最喜欢的荞麦价格也越来越高了。

  总统梅德韦杰夫批评在食品领域投机的人,说他们在利用危机中饱私囊,他甚至“微服出访”几家超市,亲自探查食品价格。

  但到目前为止,俄罗斯政府对面包的问题依然一筹莫展。

  巴基斯坦的糖

  小麦让巴基斯坦人能活下去,只有奶茶能让他们快乐。几乎所有的巴基斯坦人都会对你说,如果不加上一大勺糖,那就不叫真正的奶茶。每年,巴基斯坦人要消费400万吨糖——人均24公斤。甘蔗也是巴基斯坦仅次于棉花的第二大经济作物。但自从2009年1月以来,国际市场的糖价格已经上涨了一倍多。今年的水灾让巴基斯坦甘蔗大幅减产,现在巴基斯坦人没有糖也买不起糖了。

  许多人指责官员垄断了糖类供应才导致糖价飞涨,但经济学家们却不这么看,因为巴基斯坦国内糖价同全球市场基本持平。

  但糖确实在催生犯罪和腐败。一些巴基斯坦人把糖走私到阿富汗,因为在那里可以卖得更贵。而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巴基斯坦的制糖厂就成为某些官员谋取私利的地方。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涨价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