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高层建筑失火困局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9日15:05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高层建筑失火困局

  以一栋80层的建筑为例,烟气自下而上扩散到顶层只要1分钟,

  而人员自上而下疏散到底层最快也要30分钟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钱亚平、林歆 | 上海报道

  11月15日下午,当上海胶州路728号高楼最初冒出浓烟时,正在200米开外拍摄东西的作家韩寒和许多围观者一样,并没有想到它会吞噬掉53条生命(截至16日)。

  这一天,离消防日过去才6天。

  这场大火,不仅是当事者心中永远的伤,也成了上海整个城市之痛。在越来越多摩天高楼在城市拔地而起的时代,它也让人们反思,我们的安全是不是正在遭遇威胁。

  高有高的难处

  在上海鳞次栉比的高楼中,余姚路胶州路728号这栋住宅楼并不起眼,它局促地跻身于闹市区的钢筋水泥森林间。

  “市中心道路十分狭窄,消防云梯车、举高车要艰难地开进来,显然会影响救援时间。”一位上海消防员告诉本刊记者。

  此外,胶州路728号大楼是塔式建筑,“起火建筑的东侧、南侧都没有消防登高面,云梯车、举高车根本无用武之地,无法靠近实战。”这位消防员说,“最终火灭的时间,实际上取决于建筑本身能燃烧多久。”

  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市区,高楼总是见缝插针地拔地而起。截至2009年,上海的高层住宅建筑就达到11000多座。而据2009年公安部消防局统计,目前全国共有高层建筑近9.8万幢。

  在“高楼经济”背后,与之相适应的消防措施却远未到达高位。公安部消防局防火处高级工程师薄建伟透露,2007年至2008年,我国共发生高层建筑火灾990起,直接经济损失达到3.3亿元人民币。

  “高层建筑一旦着火,救援难度非常大。”广州市公安消防局防火处一位工程师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记者,一旦发生火灾,建筑内部的电梯、管道、楼梯间等种种竖井、通道,会形成“烟囱效应”,携带高温和浓烟向上升腾扩散。

  上海市消防局的实验测试数据显示,一座高度为100米的高层建筑,在无阻挡的情况下,烟气顺竖向管井扩散至顶层只需要30秒,瞬间整幢建筑即成“立体火场”。

  在这种情况下,逃生很不容易。“以一栋80层的建筑为例,烟气自下而上扩散到顶层只要1分钟,而人员自上而下疏散到底层最快也要30分钟。”公安部消防局防火处高级工程师薄建伟告诉记者。

  胶州路大火的蔓延速度超出想象,上海市消防部门采取了内外夹攻的方法,即在云梯车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从户外射水救人;同时消防员进入到火灾现场,用水枪接驳室内消火栓出水灭火,疏散解救被困人员。

  “目前世界上最高的云梯只有101米,但30层以上的建筑越来越多。”广州市消防局防火处的那位工程师说。

  这次上海出动了警用直升机,却因烟雾太大无法靠近,不得不放弃。

  “自救”仅理论可行

  “高层建筑的消防,‘防’永远是第一位的。”同济大学建筑系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授告诉本刊记者,由于消防技术手段在现阶段无法跟进,目前破解高楼灭火难题基本都立足于“自救”。

  所谓“自救”,并非指依靠大楼内的人自行灭火,而是指依靠建筑的“内功”灭火。

  在“11.15”火灾中,明显缺乏“自救”措施。“合格的高层建筑应有非常严格的防火设计规范,如配备烟雾警报器、楼内喷淋装置等,”该教授说,一旦出现火苗,警报声响,救援人员就可迅速抵达现场,控制火势。

  但这些装置一般只局限在商业建筑和公共建筑中使用,国内的住宅建筑还很少使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防火研究所所长李引擎认为,在实际操作中,住宅建筑的防火标准比公共建筑低,是因为“涉及住宅建设的投资、价格问题,一旦价格过高老百姓很难承受 ”。

  “自救”还指提高或增强建筑构件或材料承受火灾破坏能力的技术,但目前建筑都需要做保温层,而外保温往往使用的是不阻燃的材料,“如果某一房间着火,火就会很快连成一片,”李引擎说。胶州路大楼的这次外墙节能改造,就是要在外墙上安装一层保温层。

  对高层住宅而言,合理的安全疏散出口和距离也十分重要,“我们希望住宅以后能够真正实现双安全出口,”李引擎说,这样在一个出口被封住的情况下,还有另外一个逃生出口。■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 瞭望东方周刊

更多关于 上海 火灾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