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六志愿者赴玉树先后意外身亡 推动灾区细节改变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22日10:38  都市快报
11月17日,震后217天,从普赞达吉山上俯瞰玉树,那些星星点点的蓝色屋顶,是灾区群众仍在居住的帐篷。   11月17日,震后217天,从普赞达吉山上俯瞰玉树,那些星星点点的蓝色屋顶,是灾区群众仍在居住的帐篷。

酥油灯爱心之家里的孩子们。 酥油灯爱心之家里的孩子们。

刘功成睡在学校的板房里,裹着厚厚的军大衣还会觉得冷。 刘功成睡在学校的板房里,裹着厚厚的军大衣还会觉得冷。

妻子在医院陪着在为灾区群众送物资路上出严重车祸受伤的玉獒。 妻子在医院陪着在为灾区群众送物资路上出严重车祸受伤的玉獒。

  新闻广角镜:冬日玉树生命之歌——寻访玉树坚守者

  冬日玉树重生背后

  特派记者 汪再兴 摄影 贾代腾飞 发自玉树

  选择重返玉树是因为一个惨烈的事实。

  在过去的半年多时间里,因车祸而亡的玉树志愿者就有6人,伤者8人。

  平均一个月,就有一位志愿者遇难。

  11月14日,奔西宁。刚从玉树开车下来的宁夏志愿者刘志再三劝诫我们,“这个冬天,不要坐车去玉树,实在太危险。”她害怕是因为,她的好几位志愿者朋友死在上玉树途中的车祸中。

  但我们仍要上玉树,震后玉树的第一个冬天究竟是什么样子,志愿者付出巨大伤亡背后究竟改变了这座小城什么?这些问题的答案需要我们去寻访。

  11月15日晚6点,西宁到玉树,800公里,13个小时,这是文成公主的进藏路。

  车过巴彦喀拉山,气温骤降,我用指尖可以轻易地在车窗上划出道道冰痕。我知道,快要到玉树了,这么冷的天,玉树的孩子们还好么?

  刚发生地震的时候,我曾来到过这片土地,这里的人们纯朴、自然而且迷恋神话。高原反应让我昏沉沉地睡过去,梦中的玉树还停留在震后的那一刻,夜晚,救援时挖爆的气罐让小城四处火光冲天,人们将遇难者的遗体运往山上的寺庙。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那一刻,玉树发生7.1级大地震,高原小城顷刻化为废墟,2698人遇难。到今天,已经过去221天。

  11月16日上午7点,我们被司机叫醒,玉树到了。

  此时的玉树,宁静、寒冷、四周无光。夜色隐蔽了这座小城,我们内心迫切地想知道这座城新的变化,我们顶着风寻找着此前熟悉的地标,比如格萨尔王广场和县城中心的那匹小铜马。

  黑暗中,我们借着微光看见几个人影在远处晃动,在黎明降临的那一刻,我们想知道,玉树、玉树的志愿者、玉树的孩子、玉树的一切一切,你们还好吗?

  玉树在寒冬里生长 汉藏志愿者用生命唤醒冰封小城

  特派记者 汪再兴 摄影 贾代腾飞 发自玉树

  在很多人眼里,玉树的时间似乎被这个寒冬给冻住了,没有变化, 没有重生。

  在县城的制高点——结古寺,玉树县城最大寺庙里的闹布阿卡(僧侣)会说,他常常站在结古寺的神山上俯视县城,他没有发现县城有什么变化。

  闹布阿卡说的自然有他的道理。

  2010年11月16日上午8点的玉树,地震后的216天,在县城损毁最严重的三岔路口,此前在救援时屡屡被摄进电视镜头的三江源酒店依旧保持了它在地震发生那一刻的样子,一根摇摇欲坠的钢筋顽强地挂在朝向街面的窗户上。

  站在三岔路口,向北走红卫路,向南走民主路,无论你选择哪一个方向,除了板房帐篷外,你见到更多的是一片废墟。

  这个冬日的县城,气温可以降至零下二十摄氏度,除学校以外,所有建筑停打地基。在昔日这个最热闹、倒塌也最严重的地方,你无法找到一处开工的建筑物。

  三江源酒店对面,一个四川人开了家海川饭店,说是饭店,其实更像成都人说的“苍蝇”馆子,顾名思义,饭店小得只有苍蝇才能飞得进去。

  此时,老板唐明江很不情愿地被老婆龙文琼从睡梦中吵醒,他不愿意这么早开店的原因有很多,一是冬天的玉树缺电,这不是海川饭店一家的问题,县城几乎所有的街区白天都在 限电。“这么早开张,有生意么?”二是缺水,唐明江不得不到隔壁别人家打的水井挑水,挑一次水50元,不二价。

  唐明江喜欢自言自语,通过他的指指画画你可以知道,玉树的冬天对这个普通的四川男人来说,有多么难挨。

  这种描述很容易让人产生沮丧的感觉,地震后第一个冬天的玉树,真的没有变化吗?

  “这么冷,孩子怎么能不穿鞋呢”

  玉树的变化从一个藏族女孩毛拉苏莫的笑脸说起。

  11月16日下午,玉树赛马场的一处帐篷内,矮桌上煮着藏茶,煮沸的茶水冒出阵阵热气。小姨卓玛慢慢地擦拭掉5岁女孩毛拉苏莫额 头上的汗,孩子感冒了。

  这些天,由于天冷路远,家人不愿让毛拉苏莫去赛马场的酥油灯儿童之家上课,酥油灯儿童之家是一处志愿者组织开办 的学前机构。

  这让女孩很不高兴,她可以一整天不说一句话,甚至对家中最疼爱她的奶奶。

  一旁手捻佛珠的奶奶对女孩的妈妈扎西说:“如果尼玛老师在,就好了。”

  奶奶说的尼玛老师是一个山东来的志愿者,高个子的大男孩,叫刘功成。他说,为了方便和藏民沟通,给自己取了个藏语名字,尼玛求求,翻译过来的意思是,“小小的太阳”。

  那天下午,这个叫“小小的太阳”的志愿者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温暖着这个藏族家庭, 你无法想象一米八个子的男孩是如何尝试用各种方法让女孩毛拉苏莫重新微笑起来的。

  他会将女孩搂在怀里,耐心地用手中的毛绒玩具逗女孩发笑,或用自己的手,心疼地揉捏着女孩的小脚丫,并对小姨卓玛说:“这么冷,孩子怎么能不穿鞋呢。”

  这次,刘功成还带来了他之前给毛拉苏莫在儿童之家拍的照片。

  照片上的小女孩咧着嘴微笑,这是她少有的微笑。奶奶措毛很喜欢这张照片,她不断翻看照片,也不断对刘功成说藏语,“恰仁”。这句藏语的意思是,“谢谢”。

  连小姨卓玛都觉得,刘功成不仅成了女孩毛拉苏莫最亲近的人,也成了这个藏族家庭向前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把孩子放在这里最安全,也不用交费”

  震后,玉树州上的赛马场成了小城里最大的灾民和搬迁户安置点。刘功成服务的酥油灯儿童之家接收了赛马场附近279个牧区的孩子,它是赛马场上最大的和唯一不收钱的儿童学前机构。

  在酥油灯儿童之家呆上一天,你可以见到这些变化。

  11月17日一大早,刚从拉萨转神山回来的父亲扎西就把孩子乌有拉姆带到儿童之家来,出 现在他眼前的是,两部彩色的滑梯,一个五彩转轮,还有很多木马玩具。乌有拉姆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小朋友和如此漂亮的学前机构。

  乌有拉姆怯生生地张望着这个全新的地方,此前他脑海里最新奇的事情是和父亲去转神山。他用藏语说:“神山很大,要转很久才能出来。”

  乌有拉姆发呆的时候,一个叫毛旺的女孩过来拉他的手,毛旺汉语讲得很好,她喜欢结交新朋友,她会主动地当起藏语小翻译,告诉记者这个孩子叫什么,喜欢什么。

  作为父亲的扎西对这里也非常放心。他说,这里是全封闭教学的,把孩子放在这里最安全,也不用交费。

  另一个藏族母亲把孩子放在这里的理由是,这里教学质量好,在这里读书的孩子可以直升县里的小学。

  “以前一天洗一次澡,现在几个月洗一次”

  刘功成说,如果没有酥油灯儿童之家,这些牧区的孩子就像草原上的羊群被家人放养。

  在玉树,你随处可见,一些没有上学的孩子在垃圾堆和震后废墟里肆意打闹。刘功成还提醒我注意,酥油灯儿童之家的孩子发生的另外一些细微变化。

  由于牧区天气寒冷,孩子们的鼻子下总挂着鼻涕。而现在儿童之家的孩子知道,其他小朋友都讲卫生,“他们学着自己擦鼻涕。”

  这些细微的变化不仅对孩子,还对于志愿者刘功成。

  我问刘功成,来玉树做志愿者后你身上发生了什么改变?

  “以前灾区野狗追着我满街跑,现在我拿起石头追着流浪狗满街跑。”

  “以前我要一天洗一次澡,现在几个月洗一次澡。”

  这些琐碎的变化是目前这个男孩能想到的全部,如果你还要追问他为什么来玉树做志愿者,他会说:“你怎么也问这么俗的问题”。

  “数量不多,所以要给最需要的人”

  2010年的这个冬天真的很冷,在胜利路边,一瓶尚未被人喝完的冰红茶被遗弃在石凳上,你可以见到瓶子中的水被冻成冰絮状。

  第二个有关变化的故事发生在玉树红卫路社区内。

  在这里,两个女孩正用不标准的普通话对身有残疾的藏民欧周,比比划划地说着什么。她们是来自香港的双胞胎林家慧、林家欣姐妹。 这是双胞胎姐妹作为志愿者第三次回到玉树,这次来的目的是,调研震后玉树的第一个冬天,究竟有多少家庭缺乏过冬的燃料?

  在玉树,藏民过冬燃料大部分是晒干的牛粪。这对双胞胎手中可以动用的资源是香港一慈善机构提供的400户燃料补助,“数量不多,所以要给最需要的人。”

  在社区干部根秋看来,志愿者帮扶是政府补助外一项很好的补充,一些牧民因为不是城市户口无法享受到低保。但根秋觉得,这些志愿者问的问题实在是太琐碎了。

  那天,在红卫路社区里,姐姐林家慧不厌其烦地问欧周,年龄多大,家里的子女情况如何,双腿残疾是地震造成的吗。

  这样的询问,姐姐林家慧要持续十几分钟,不仅是问,还需要老人提供一系列的证明资料。

  妹妹林家欣则在一旁观察,她看见这个家庭的冰库里还有肉,架子上晾着羊皮……她说,这个家庭不像开始想象的那么糟糕。

  “也许过了这个冬,孩子就会有救”

  双胞胎姐妹给予别人爱的同时,她们也被一些事所感动。

  在赛马场一处帐篷外,林家欣发问,抱孩子的女人仁吉回答。

  仁吉说,家里很困难,孩子也有病,医生对她说,孩子抱回去就不要再来了,只能活几个月。

  现在,这个女人唯一能做的事就是每天抱着孩子,孩子的奶奶则天天到玉树最大的嘉那嘛呢石经城转经给孩子祈福。

  “这个孩子已经活过了医生所说的时间,也许熬过这个冬天就会有希望。”女人仁吉想。

  林家欣有些伤心,她能做到的就是帮助女人度过这个冬天,她让藏语翻译青梅告诉这个女人,“到时候有人会打电话给你,你去领燃料。”

  仁吉很 高兴,她不断朝林家欣点头微笑,不断对邻居说,“恰仁,恰仁。”(谢谢)

  一旁的我问藏族翻译青梅,仁吉的孩子生病了,她为什么不伤心呢?

  青梅想了下说:“也许,她的悲伤是藏在心里的,也许过了这个冬天,她的孩子就会有希望。”

  “我要改变他的人生”

  第三个有关改变的故事发生在玉树孤儿学校内。

  11月18日,在孤儿学校里,地震后胡锦涛总书记题写的“新校园,会有的!新家园,会有的!”12个黑板字被复制到学校最显要的位置上。

  志愿者刘功成说,这是玉树州收获外界爱心最多的一所学校,这让同样搞教育的他很是羡慕。但得到的爱越多并不意味着这里就没有苦恼。

  在这所学校支教的广东女志愿者刘晓芳说,孤儿学校的名气很大,所得到的外界物资就多,一些单位捐赠,都希望拿孩子来当排场,搞多了,这里的孩子也麻木了。“孩子的眼神告诉我,他们不知道这些爱从哪里来。”

  那天上午10点,刘晓芳边说边改考卷,成绩不是很理想,她教的这个班学生成绩最高85分,最低是个位数,平均只有26.9分。

  志愿者程宁也很生气。她说,今天她不上课了,准备让这些孩子好好反省。“为什么老师一直教,孩子就是没有听进去。”

  板房里,几个女志愿者互相抱怨着自己班上的学生,这样不听话或者那样调皮。这样的生气时常会在她们中间发生,其中只要有一个老师提到某个孩子的新变化时,怒气又会很快平息下去。

  那天不知怎么了,志愿者包婷婷突然很高兴地对其他志愿者说,她教的一个叫宫扎的藏族小孩既不会写汉字也不会读汉字,但这个小孩竟然能把《夜泊瓜州》的古诗给默写下来。

  “怎么写下来的?”一个老师问。

  “也许他把汉字当图形一样凭记忆硬画下来的吧。”包婷婷回答。

  这片神奇土地带给孩子们的独特天赋总能给志愿者们惊喜,包婷婷当场宣布:“我要好好教这个孩子,我要改变他的人生。”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玉树 地震灾区 志愿者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